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航天六院战疫故事|一次特殊的产品交付

时间:2013-12-20

此时陈建东、梅志雄二人早已准备就绪

提示:本文共有 22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月16日清晨6:30,航天科技集团六院7103厂运输公司大院门口,一辆白色大型运输车整装待发,迎着破晓的晨光,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铁汉将士。此时陈建东、梅志雄二人早已准备就绪。他们将要执行一次特殊的任务。

面对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严峻形势,作为我国唯一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专业制造企业不敢有任何懈怠。某型号发动机产品事关国家重大航天科技工程项目,急需公路运输交付北京某厂,这是当下时间最紧、任务最重的使命。

运筹帷幄

誓要决胜千里

“疫情期间,此次运输交付任务十分艰巨,一定要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健康,确保产品顺利交付总体单位!”该公司领导的指示坚定明晰。生产计划处按领导指示,迅速组织运输公司等部门紧急协调沟通、全力部署、周密策划、制定最佳方案。

运输途中疫情防控、线路制定、相关手续办理等问题是生产调度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团队迅速分组联系集团公司、北京某厂,并拨打北京市民热线12345,吃透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确认需要办理的手续、人员携带的相关证明。并与西安航天基地交警大队联系,全面掌握信息,确保每一个环节万无一失!

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生产计划处为司机路途中准备了充足的防护用品、食品和生活用品。

产品交付方案制定是团队的第二个难题,车辆进入北京后只有6小时完成任务的时间,需赶往两个交付地点还要顺利离京,产品保质保量交付至关重要。团队连续反复与交接方沟通确认,详细摸排每一环节,认真周密部署,不断完善方案直到第六版确定无误,计划才开始实施。

派最少的人

办好最重要的事

经过反复商讨,运输公司派出陈建东、梅志雄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他们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项重要任务。

出发前,公司总经理同立军委托副总经理何斌为两位勇士送行。何斌仔细询问二人未来几天吃、住、行的准备情况,不放心的他还亲自爬上驾驶室,查看并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做好防护。

“请公司领导放心,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伴随着运输车驶出的轰鸣声,两位“逆行”勇士,出发了。

按照要求,产品公路运输时速不能超过80公里,一路上,两位勇士牢牢把握方向盘,严格按照产品运输规定要求向目的地前进。

河南省境内某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他们短暂停留检查车况和用餐的第一站。在检查车辆轮胎气压稳定、传动轴螺钉无松动后,他们才开始吃饭。疫情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暂停食宿,方便面就成了一日三餐,为避免与人接触,他们用自带的热水泡面,简单用餐后,二人顾不上休息继续赶路。当晚便抵达河北省境内某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过交警严格的检查、消毒、测温后,为保证产品安全,他俩选择在车上过夜。

这是二人在车上休息的第一个晚上,狭窄的驾驶室成为他们的临时床铺。产品交付运输30年,头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过夜,两人回忆起了童年和一起当兵的日子。此时温度表降到了-2℃,梅志雄不禁打了个冷颤。

“志雄,你醒了?”

“建东,你还没睡吗?现在几点了?”

“两点多了,是不是有点冷?”

“你把军大衣盖好,别着凉。”

“我再下车巡查一下车辆安全。”

两人伴着车辆嘈杂的声音,在半睡半醒中度过了难熬的一夜。

2月17日下午4点,车辆终于赶到进京车辆检查站。通过检查后,距离进京车辆放行还有8个小时,他们只能在车里焦灼的等待着……

与时间赛跑

6小时完成所有任务

凌晨00:10分,进京车辆开始放行,两人驾驶车辆前往北京某厂,到达交付地点已是凌晨一点,偌大的北京城,夜晚一片寂静,二人要承担的角色不仅是司机、保卫、还是搬运工。此刻北京-3℃,他俩顾不上穿大衣,一个健步就跳下车开始忙碌起来,拆卸、吊装、搬运……每一步都小心谨慎,只用了40分钟就完成了第一项产品交付,顾不上歇息,他们立刻爬上驾驶室赶往下一个地点。

两个五十多岁的人,已经不知道疲惫,只为圆满完成交付任务。

凌晨2点,抵达第二个产品交付点。

凌晨4点多,所有任务安全圆满完成。

疫情期间,北京多条道路交通管制,而距离离京出口还有很长一段路程,二人开始与时间赛跑。一路上没有人说话,屏气凝神,牢牢握住方向盘,这段路仿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漫长。

凌晨5:50,两人驾驶的车辆差10分钟到达离京出口,顺利出京。

驶出北京的那一刹那,两人紧绷的弦,终于放松了。而7103厂在陕调度团队人员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大家整夜忙碌着,毫无困意,主动与北京某厂保持联系,随时等待前方发来的消息,远程协调、帮助他们与对方顺利完成交接。

英雄归来

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月19日下午4点,航天基地高速出口,二人驾驶的运输车缓缓驶出,生产计划处、运输公司领导焦急的等待着,第一时间看见队友,大家激动地的不停招手,就像是一个许久未归的老朋友。

00:21

▲胜利凯旋

这几日,一直牵挂他们的公司领导,得知车辆返回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询问人员健康情况,嘱咐他们好好休息,按要求做好隔离防护。

这是一条久经考验的航天产品运输保障线,这是一条舍小家为大家的冲锋线,在这条运输线上生长着一批不是英雄却胜似英雄的“运输尖兵”和“调度强将”。

一次次万无一失的周密部署、一次次认真细致的协调处理、一次次出征、一次次凯旋、一件件产品运输、一个个普通的名字,有他们的忠诚和使命、有他们的风餐露宿、有他们的风雨兼程,他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型号任务攻坚战中体现了航天人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成楠/编辑

张美书 张平/审核

欢迎访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投稿邮箱:httjnews@sina.com

主办:航天六院企业文化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航天六院战疫故事|一次特殊的产品交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航天科技六院国庆特稿」11所(京):从“艰苦创业”到“融合创新”

「航天科技六院国庆特稿」11所(京):从“艰苦创业”到“融合创新”

北京,氢氧,发动机,技术,发展,航天,动力,民品,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军品,火箭,集团公司,上世纪,产品,任务,体系,液体动力,经济总量,职工,习近平,建设,创大,设计部,低温液体,石化,研发,长三甲,团队,成就

2012-08-20 #经典故事

走进航天科工六院 聆听老航天人的故事

走进航天科工六院 聆听老航天人的故事

固体,高崇,内蒙古,事业,院长,发动机,故事,院士,崔国良,航天人,导弹,中国航天,动力,条件,航天,自力更生,航天科工,专家,国家,地方,我国,战友,推进剂,终身,精神,蒙古,记者,发展,生产,固体火箭发动机

2008-12-03 #长篇故事

“感动六院”人物候选人事迹|“铁人”邱伟真:笑对人生苦难 矢志奉献航天 书写无悔

“感动六院”人物候选人事迹|“铁人”邱伟真:笑对人生苦难 矢志奉献航天 书写无悔

邱伟,发动机,车间,产品,航天,工作,方案,一线,人生,姐姐,工艺,职工,问题,微笑,工艺处,候选人,才能,液氧,父亲,煤油,苦难,铁人,领导,攻关,生活,真一,再一次,工人们,工作中,液压试验

2019-09-22 #经典故事

航天六院战疫故事|武汉长动:我们盼复工 一起星辰追梦……

航天六院战疫故事|武汉长动:我们盼复工 一起星辰追梦……

疫情,张文,王文胜,集团,刘民,女工,雷神山,社区,防控,电话,武汉,爱人,职工,公司,隔离,口罩,母亲,疑似病例,病人,事业部,儿子,医院,微信,情况,王枫,上海,同志,小区,居民,情绪

2017-05-18 #故事阅读

航天六院两位践行“西迁精神”优秀代表 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航天六院两位践行“西迁精神”优秀代表 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雷茂长,发动机,试验,李忠,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煤油,工作,液氧,精神,我国,技术,试验技术,西迁,秦岭,车间,副所长,凤州,喷管,工艺,条件,系统,零件,三线,任务,关键,扎进,推力,水平,液体

2017-10-11 #经典故事

航天六院战疫故事|面对全新考题 他们这样打好两个战役!

航天六院战疫故事|面对全新考题 他们这样打好两个战役!

疫情,防控,事业部,刘昌国,程喜,工作,战役,返岗,任务,职工,同志,型号,上海,办法,发动机,车间,攻坚战,内心,措施,武汉,时候,班组,责任,党委,前提,微信,所里,电话,老家,阻击战

2008-12-27 #故事阅读

航天六院战疫故事|面对全新考题 他们这样打好两个战役!

航天六院战疫故事|面对全新考题 他们这样打好两个战役!

疫情,防控,事业部,刘昌国,程喜,工作,战役,返岗,任务,职工,同志,型号,上海,办法,发动机,车间,攻坚战,内心,措施,武汉,时候,班组,责任,党委,前提,微信,所里,电话,老家,阻击战

2008-12-27 #故事阅读

航天六院退休职工何恢蓉荣登西安市战“疫”英雄榜

航天六院退休职工何恢蓉荣登西安市战“疫”英雄榜

疫情,防控,志愿者,肺炎,80后,生活小区,一线,人员,义务,口罩,宣传员,小区,西安市,意识,楼长,社区,老年人,老同志,邻居们,离退休,做贡献,小区里,老人说,陕西广播电视台,区的,张平,得多,文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西安市委

2008-02-2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