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马嵬坡之变后杨贵妃的结局到底如何?日本女星:我是杨贵妃的后代

时间:2013-12-28

在古代,历代帝王之爱只有在爱情与政治达到统一时才有可能长存

提示:本文共有 32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文丨舞雩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

在古代,历代帝王之爱只有在爱情与政治达到统一时才有可能长存。

但凡重爱情、享安乐而荒于朝政的帝王爱情,到头来终究是社稷倾覆,红颜恩断,枉与后人做笑谈。

不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自发生起,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绝。

无论是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抑或是白朴在《长恨歌》的基础上创作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都堪称千古佳作。

而以叙事而论,清代洪昇的话本《长生殿》一出,也堪称绝唱。

/长恨歌与长生殿

洪昇在《长生殿自序》中曾自述其创作原因时说:"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

就是说作者深为这两篇作品感动,又不满作品写的过于感伤,所以创作了《长生殿》。

《长生殿》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发展为主线,以社会政治恶生活的灾变为副线,形成规制宏大的双线结构。

通过叙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事而命意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

因此《长生殿》在戏剧结构的安排上便显得颇具匠心。

《定情》之后是《贿权》,《制谱》之后是《权哄》,《舞盘》之后是《合围》等,通过爱情与政治的互逆反动环环相扣地描写了古今来"逞痴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的道理。

而“安史之乱”作为李杨之恋发展的线索性陪衬,作者删减了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荒淫无度、肆意挥霍的政治批判,同时加入了唐人关于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的传说,将历史人物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唯美的意境。

以及最后最后一出《重圆》,唐玄宗寻得异人为杨玉环招魂,道士杨通幽作法找到杨贵妃魂魄,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得以再聚首续说前缘。

八月十五夜,玉帝出面宣布唐明皇和杨贵妃生生世世结为天上夫妻,最终兑现了《定情》的诺言“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唐明皇欢好霓裳宴,杨贵妃魂断渔阳变。鸿都客引会广寒宫,织女星盟证长生殿。”

可以说,“三易其稿”的背后是洪昇对白居易《长恨歌》,对“安史之乱”的理解以及对李杨之恋的长期的理解过程。

当然,这也与康熙时期的政治起伏动荡有关。

/长生殿与房中术

不过,无论是白居易的诗还是洪昇的话本,有一个地点是非常重要的。

那便是长生殿。

有关长生殿的诗词,最脍炙人口的当属《长恨歌》中的这一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但是史学家陈寅恪却从典章礼制的角度对这两句诗提出了质疑。

因为据考证,白居易诗中所咏长生殿乃骊山华清池长生殿。

据《唐会要》记载:此殿别名集灵台,是祀天神之斋宫,神道清严,不可阑入儿女猥琐。

而哪怕在风气开放的唐代,如此放浪的行为也决然不可能出现。

所以,这又该作何解释?

在这里,实际上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重大的秘密。

首先,长生殿这种祈神性质的宫殿古来有之,并非唐代专属。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有一座行宫名叫甘泉宫。

甘泉宫中有一座神殿,名“益寿馆”,简称“寿宫”,又称“斋房”。馆前有一座台,名“通天台”。

《汉书》:帝于淮南王之后,颇信鬼神事。”

汉武帝经常在此斋戒、祓禊、停宿和迎候神君。

“天子祓,然后入。因巫为主人,送饮食。……神君所言,上使人受书其言,命之曰‘画法’。”

所谓“画法”,其实就是中国民间流行颇广的那种降神扶乩的巫术。“法”与“符”,一音之转。

这神君又是何人?翻看史料,答案很明显,此乃汉时大兴的女神西王母。

《北堂书钞》引《幽明录》:“甘泉王母降。”《类林》杂注引《西京杂记》:“武帝接西王母,设珊瑚床,又为七宝床于桂宫,紫锦帷帐。”

而在并非正史的《博物志》与《汉武内传》,有关西王母夜会汉武帝的描述则更耐人寻味。

《汉武内传》:“汉武帝好仙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面东向,头上戴胜,青气如云。王母赠武帝长寿仙桃。唯帝与母对坐而食,其从者皆不得进。”《博物志》:“西王母真美人也。年三十许,长短适中,容颜绝世。”,“下车登床,武帝跪迎,命武帝共坐。王母赐仙桃。命随从女使歌舞。武帝请授长生之术,王母遣侍女告以秘术。”,“至明旦,王母别去。”

这段记载中“对食”二字,在古代又记作“唯姿”,是“姿唯”、“ 孳尾”的同一语,乃是两性关系的隐语。

《汉书·赵皇后》引应劭注:“宫人自相与,为夫妇之道,名对食。”

所以再对比正史《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述,其实可以得知西王母传授的长生秘术是封建社会大为流行的一种男女秘戏之术——“房中术”。

行这种秘术时,往往还配有神秘的音乐,即《汉书》中所说的“房中乐”,别名又叫“寿人”之乐。

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出“房中乐”与益寿馆的关系,正好首尾相应。

此时再回过头来看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干的荒唐事,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因为这个故事的原型几乎可以说是汉武帝会西王母故事的翻版。

二者时间相同,都是七月七日;地点也相同,唐代长生殿与汉代益寿馆并无本质区别,建筑布局也相同,唐代骊山长生殿前有“集灵台”,汉代益寿馆前也有一座“通天台”。

可见,白居易这句千古佳句,并非是单纯的艺术想象。

/杨贵妃之谜

那么,对于杨贵妃最后的结局,白居易猜测是逃到了海外是否存在可能?

首先,在正史当中,是没有明确史料说明杨玉环逃往海外的。像是白居易之类作者的笔下作品大多应该是艺术加工的想象成分居多。

不过在2002年,日本女影星山口百惠却是语出惊人,坦言自己乃是杨贵妃之后。

而更奇妙的是,经调查发现,山口百惠祖上确为杨姓,乃浙江三门杨明州在日本山口一系的后裔。

按照山口百惠的论述以及相关记载,时间回溯到元朝初年,彼时有个叫杨镇龙的黄坛人因为不满当时蒙古人的统治,率众起义,并自封为皇帝。

后来起义失败,杨氏族人四散,迁到本邑各地居住。

山口百惠先祖杨明州(一作杨鸣州)在明朝崇祯年间,与宁海同乡张五官(深圳清潭人)等乘船赴宁波,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28日,最后被漂到当时称中山国的琉球(今日本占领的冲绳等地)之八重山方才脱险。

杨明州在琉球娶妻成家,生两子一女。

后日本占领了琉球,强令琉球百姓中的汉姓改为日本姓氏,杨姓一家遂分为山口、古坚、村山、仲地、平田等多个日本姓氏。

而其杨家的家谱记录显示,杨明州长子春枝是古坚一系的小宗祖,次子春荣则是山口一系的小宗祖。

1986年春,杨明州后裔古坚义道、山口光出差杭州,希望有关部门帮助寻根访祖。

他们还随身带来一本清嘉庆15年(1810)修的杨氏宗谱,以便核查。后来通过多方面的寻访,最后在宁海《松坛杨氏宗谱》找到重要线索。

该《宗谱》显示,杨家第二十二代“鸣”字辈之后,继之为“大、昌、文、国……”

而日本的杨明州《杨氏世系总图》其后代名字中亦有“大”、“文”等排行,情况基本符合,由此断定是宁海杨鸣州即为日本杨门一家的祖宗。

近400年的杨明州历史之谜从此揭开,不过这也不能成为玉环没有死而是去了日本的证明。

当然,出于对大唐文化的崇拜,日本人对于可能出逃至日本的杨贵妃是有一种特殊情怀的。

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专门用来祭拜她的地方,比如“贵妃观音堂”。

日本人甚至还会把山口县称为“杨贵妃故里”,他们把这里当成她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人们还为她建立一座“二尊寺”,每年十月都会祭拜她。

而关于杨贵妃的下落,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军中主帅陈玄礼爱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于是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贵妃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此计成功。

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

据说,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曾派方士出海寻找。

在久津找到杨贵妃后,方士还将唐玄宗所赠的二尊佛像交给了她,杨贵妃则赠玉簪作为答礼。

这二尊佛像现在还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内,杨贵妃最终死于日本,葬在久津的院内。

至今当地还保有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一座五轮塔。五轮塔是建在杨贵妃墓上的五座石塔。

杨贵妃墓前有二块木板,一块是关于五轮塔的说明,一块是关于杨贵妃的说明,上面写着:“充满谜和浪漫色彩的杨贵妃之墓——关于唐六代玄宗皇帝爱妾杨贵妃的传说。”

这句话也许是对杨贵妃传奇一生最好的一种诠释了。

以上是本期内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册,我们下期再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马嵬坡之变后杨贵妃的结局到底如何?日本女星:我是杨贵妃的后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杨贵妃究竟有没有死在马嵬坡呢 这背后的历史真相如何

杨贵妃究竟有没有死在马嵬坡呢 这背后的历史真相如何

杨贵妃,杨国忠,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士兵们,这个时候,安史之乱,个人,历史,历史学家,后代,宰相,尸体,时间,朝鲜,民间,的哥,观点,说法,贵妃,资料,长安城,都知道,究竟是,这个地方,何能,唐玄,安禄山,宗李,杨玉环

2009-09-19 #故事大全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

杨贵妃,马嵬,杨玉环,兴平市,传说,尸体,贵妃,这里是,缢死,俞平伯,唐玄宗,司马光,张云容,常在,苏洵,陈玄礼,马嵬驿,在路上,京城,侍女,先生,公文,千军,头目,坡度,地势,大道,姐妹,女道士,将领

2016-02-08 #故事阅读

郑畋的马嵬坡 唐玄宗马嵬坡赐死杨贵妃 对玄宗既体谅 也有婉讽

郑畋的马嵬坡 唐玄宗马嵬坡赐死杨贵妃 对玄宗既体谅 也有婉讽

杨妃,古诗文,郑畋,唐玄宗,陈后主,日月新,作者,举动,书法,书法艺术,长安,以及对,教学工作,孔贵嫔,张丽华,景阳,杨贵妃,秘书省,隋兵,天子,部员,外郎,放松心情,会昌,朝代,后尘,古诗词,创意,后人,同行

2007-03-08 #经典故事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 山口百惠怒了!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 山口百惠怒了!

杨贵妃,日本,吞金,杨玉环,陈鸿,说法,贵妃,长恨歌,刘禹锡,马嵬驿,先生,久津,唐玄宗,李隆基,白居易,诗中,里中,缢死,乱军,传说,假设,大唐,坟墓,塑像,村子,消化道,禁军,陈氏,马嵬,黄金

2015-06-16 #故事会

马嵬坡之杨贵妃盛世之谜

马嵬坡之杨贵妃盛世之谜

杨国忠,潼关,唐玄宗,陈玄礼,众军,贵妃,杨贵妃,哥舒翰,陛下,高力士,封常清,众人,叛军,长安,边令诚,危机,咸阳,大唐,大将,日本,食物,安军,安禄山,使者,个人,佛堂,军士,叛将,县令,名将

2020-09-06 #小故事

马嵬坡杨贵妃真的没死吗?

马嵬坡杨贵妃真的没死吗?

杨国忠,皇上,杨贵妃,唐玄宗,陈玄礼,安禄山,将士们,大臣,时候,太子,贵妃,唐玄,历史,皇帝,禁卫军,陛下,杨玉环,高力士,贵族们,士兵,天下,情况,机会,王公,百姓,红人,说法,错误,起兵,正好有

2008-09-27 #短篇故事

《推背图》杨贵妃玉殒马嵬坡

《推背图》杨贵妃玉殒马嵬坡

杨贵妃,唐玄宗,杨玉环,李世民,唐明皇,山下,木易,安史之乱,贵妃,阳澄湖,史思明,杨花飞,萧方,武则天,推背图,中国,世民,爸爸,美貌,金环,马鞍,芙蓉帐暖度春宵,东征西,凤雏庞,刘备,唐玄宗李隆基,图中,子李治,幸剑山,安禄山

2013-12-06 #故事大全

历史上杨贵妃惨死马嵬坡真相大揭秘

历史上杨贵妃惨死马嵬坡真相大揭秘

杨贵妃,杨国忠,唐明皇,武则天,李隆基,陈玄礼,高力士,军士,历史,贵妃,陛下,传说,背景,杨玉环,李旦,韦见素,太子,儿子,后世,安史之乱,将士,尸体,故事,文学,时代,睿宗,马嵬,指导,唐玄宗,李显

2020-09-0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