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夷陵之战 刘备到底想达成什么目的?又失去了什么?

时间:2014-01-04

火烧连营七百里,这连绵的大火,不仅烧灭了刘备半生的戎马积蓄,也烧灭了刘备全部的雄心壮志

提示:本文共有 17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三国时期著名的三把火,一把火在乌巢,一把火在赤壁,还有一把火,就落在了夷陵。

火烧连营七百里,这连绵的大火,不仅烧灭了刘备半生的戎马积蓄,也烧灭了刘备全部的雄心壮志。以刘备心志之坚,在经受了如此打击,后也愧回成都,最终白帝托孤,遗恨而去。

关于白帝托孤,后人从权谋角度进行了无数阴暗解读,臆想了无数埋伏的刀斧手,却独独犯下了一个毛病,拿大一统的和平年代情景,来生搬硬套战乱年代的情况。

夷陵后的蜀汉,说是风雨飘摇也不为过,就要靠栋梁人物来挽回大局。在这种情况下,再诛杀唯一的栋梁之才诸葛亮,单靠才具平平的刘禅,只怕次日魏军就要兵临城下。

子胥死而吴灭,李牧诛而赵亡,前人殷鉴不远,相信有识人之能的刘备不会如此不智。白帝托孤,更大的可能还是刘备通过自己擅长的领域,以恩义结之,攻心为上。对关张如此,对孔明也是如此,而孔明也没辜负他的眼光和期望。

能得关张认可,刘备也不是浪得虚名

那么,把时间重新拨回到夷陵战前,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要一意坚持伐吴,他到底想要什么?

东吴不好打,这是当世公认,这是经过了当世兵法大家曹操签字盖章确认过的。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承认,刘备非常佩服曹操的才能。然而即使以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是四越巢湖不成,越巢湖就是为了攻打孙权。

汉中之战,刘备靠内线防守逼走了曹操的大军,第一次正面击败曹操,尽管有些内心膨胀,但是也绝不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超过了曹操。只是此时曹操已经死了,公元219年荆州被夺关羽被杀,220年曹操逝世曹丕代汉,221年7月刘备才开始伐吴。

伐吴是因为曹丕新立根基未稳,腾不出手。此时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说是荡平东吴,恐怕内心深处连自己都不信。

孙权同样也不信,江东军不对外征战,守土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他一面求和,一面派出了四代大都督陆逊迎敌。吴蜀两军相遇,在猇亭展开了长达大半年的对峙。

荡平东吴只是刘备的口号,曹魏还在,还不到彻底翻脸的时候。此战的战略目的就是要夺回荆州,这是出川的跳板。

刘备还没有放弃隆中对的设想。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也是他自己认可的。伐吴不仅仅是为了关张的兄弟情分,也是为了当年最初的理想,为了自己曾经付出热血无悔的青春,他要搏一把。

刘备用兵,其实是游击队的手法,手下将领四处开花,灵活多变,靠着打乱战,把局面搅浑,然后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战胜对手。

汉中之战对曹操就是这么干的,靠着张飞、马超、魏延的游击扰乱对手。夷陵之战也是这么干的,这一次换成了冯习、张南等人。曹丕笑话刘备打仗是老革之风,就是这种游击队的作风,不是大兵团稳打稳扎的路数。(不过,曹丕也只是过过嘴瘾,刘备吃了败仗,后来他自己亲自上阵也败给了东吴。)

这种用兵方法缺点是过于粗放,容易被高明的对手抓到弱点一击必杀。所以需要有一个好的参谋长查漏补缺。入蜀时靠的是庞统,赢下汉中靠的是法正。

昔日曹操在徐州、在汝南多次打败刘备,就是抓住机会,突然奔袭击败的刘备,面对突袭刘备总是措手不及,只能逃亡。

到了夷陵之战时,好的参谋长庞统、法正早亡,而诸葛亮不在身边,所以刘备在长期的对峙之后,又犯了错,把水师也弄上了岸。

陆逊此次用兵,其实还是正统的路子,稳打稳扎,抓住机会一击必杀。之所以前期避而不战,就是为了抵消刘备军善战的优势,和刘备比乱战,那是以短击长,曹操都不行。好在地形对江东有利,几百里山路,刘备的后勤要比想象的艰苦。

长期对峙比的就是后勤,夷陵对刘备不利

连营四十多处,也是后勤压力迫不得已,那么长的补给线不能不防。当刘备终于忍耐不住,为了减轻后勤负担和士兵的辛劳,把水陆两军合兵一处时,也就解除了己方水陆呼应的优势,露出了致命的破绽。

接下来就是大家熟知的火烧连营了。事先可能会吃败仗,这刘备能想到,胜败无常。只是没想到会败那么惨,也算是爆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成就了陆逊的声名。

哪怕曹操赤壁大败,虽然兵力折损不少,可是也没有损失那么多的文武大臣。而刘备此战呢?才华远在马谡之上的马良为蛮人截杀,荆州派的军中的中坚张南冯习战死,川中派系中忠于刘备的傅彤而死,黄权无奈降魏,数万精兵毁于一旦,多年积蓄的人才为之一空。

这把火也烧灭了季汉再起的希望,从此之后,蜀汉哪怕有逆天之才诸葛孔明,也只能维持大局,以待天时而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夷陵之战 刘备到底想达成什么目的?又失去了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备该不该发动夷陵之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复仇还是另有原因

刘备该不该发动夷陵之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复仇还是另有原因

刘备,东吴,箭头,蜀汉,荆州,曹操,夷陵之战,战役,曹丕,袁绍,官渡之战,战争,志向,赤壁之战,诸葛亮,全国,战略,时间,汉中,规划,统一,进攻,不容易,实际能力,很多人,越早越好,关羽,刘禅,姜维,孙权

2017-05-02 #故事阅读

关羽死后不久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重要的目的是夺回荆州

关羽死后不久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重要的目的是夺回荆州

荆州,关羽,刘备,东吴,益州,将军,隆中对,孙权,夷陵,汉室,陆逊,项羽,夷陵之战,上将,计划中,三国志,原因,天下,大本营,蜀汉,霸业,集团,三国时期,刘备谋,刘璋,刘封,南抚夷,刘邦,可成,向东

2012-12-28 #短篇故事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是为关羽报仇?报仇是借口 目的是重建战略优势

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是为关羽报仇?报仇是借口 目的是重建战略优势

刘备,陆逊,孙权,蜀汉,荆州,关羽,东吴,夷陵之战,夷道,秭归,公元,先主,水军,三国志,夷陵,战术,吴军,曹丕,长江两岸,进攻,地区,双方,政权,目的,凝聚力,战略目标,称臣,谈判,刘备为,吴班

2016-09-04 #小故事

刘备夷陵之战的真实目的 不是为了给关羽报仇 而是另有其因

刘备夷陵之战的真实目的 不是为了给关羽报仇 而是另有其因

刘备,夷陵之战,三国志,蜀汉,陈寿,三国时期,这本书,东吴,事情,历史,机会,曹操,原因,国家,战争,情况,战火纷飞,时候,时期,根基,结果,目的,策略,曹丕篡汉,深思熟虑,刘协,刘备才,刘备刚,夷道,曹丕

2020-07-02 #故事阅读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不是单纯为关羽报仇这么简单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不是单纯为关羽报仇这么简单

刘备,孙权,荆州,关羽,蜀汉,曹操,夷陵之战,刘备伐,南郡,原因,吴国,联盟,蜀国,赵云,魏吴,我们知道,同盟,赤壁之战,刘备发,孙权见,于是就,占据了,东吴,双方,发兵,地方,建议,局势,惨败,汉中

2008-08-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漫谈三国:夷陵之战刘备出师的真实动机

漫谈三国:夷陵之战刘备出师的真实动机

刘备,荆州,孙权,东吴,益州,关羽,蜀汉,联盟,关系,目的,发兵,吴蜀,诸葛亮,夷陵之战,作用,名义,战役,战争,时间,敌人,灭国,核心,角度,不容易,为基地,必然有,何异,吴一,吴争,孙吴

2015-06-11 #小故事

夷陵之战的问题 如果刘备改变策略 是不是能统一三国?

夷陵之战的问题 如果刘备改变策略 是不是能统一三国?

刘备,结果,问题,战役,诸葛亮,夷陵之战,可能性,统一,这个时候,就有了,目的,原因,情况,能力,关羽,才让,一件事情,他自己,事情,下场,态度,必然性,时间,方式,环境,理由,发展,分析,影响,不采用

2017-06-05 #短篇故事

比起刘备的夷陵之战 这场周瑜与曹仁之间的夷陵之战 同样精彩

比起刘备的夷陵之战 这场周瑜与曹仁之间的夷陵之战 同样精彩

周瑜,曹仁,甘宁,夷陵,江陵,吕蒙,东吴,曹操,曹军,凌统,孙权,南郡,救援,进攻,分兵,大营,援军,合肥,计谋,大军,荆州,守军,将领,巴蜀,所在,心理战,心理,情况,战马,攻势

2019-07-0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