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四个小故事 让你深刻体会维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

时间:2014-01-08

改革开放的历史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的历史。只要细细品味,你就能深刻体会到维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还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好”

这是发生在1982年春天的一个小故事。那时,笔者在古宗湾小学任教,县里派来了工作组,任务是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第一次群众大会就在生产大队的院子里举行。工作组干部传达了上级文件之后,用通俗的语言做了讲解。多数农民听了后都纷纷表示坚决响应上级号召,投身改革。但有一位60多岁的农民却哭着说:“这不是分田单干吗?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我想不通。”

改革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很快,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在笔者任教的小村子全面推进,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春潮滚滚,农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一年后,那位想不通的农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逢人就说:“还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好,缴足了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但生产出来的粮食却比以前多了,肚子饱了,日子好了,干劲足了。”

“雇佣工人”引争议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维西县城冒出了彭天慧等一批万元户。当时的万元户可不简单啊,你想想看,工龄在10年左右的普通干部月薪也就是60多元,一年下来才有720多元,十年才7200多元。

万元户冒出来了,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了,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不够,需要雇佣工人了。当时,维西县城以酿制白酒为业的个体户施老板雇佣了3个农村青年,也没有签订什么劳动合同,吃住外,每月每人48元的工资。一时间,施老板雇工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人们的议论。有人说:“这是在搞资本主义,搞剥削。”有人说:“施老板就是资本家,他雇工就是搞剥削!”但更多人说:“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是大好事,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快了工商业发展,繁荣了经济。”

争议归争议,改革大潮汹涌澎拜,非公经济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成为拉动维西经济增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强大引擎,其经济总量占据了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卖炭翁”搞起“农家乐”

“五里一塘、十里一铺。”维西县保和镇白帕塘就是茶马古道上的前年驿站。

如今,这里环境优美乐了游客富了群众。“我们白帕塘村民小组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唯一的一个贫困户前年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了。”永春村党总支负责人自豪地说。

说起白帕塘的变迁,今年67岁的共产党员邓学章最有发言权。改革开放以来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白帕塘村民小组是典型的靠砍柴卖、烧炭卖过日子的贫困山村。那时,邓学章任社长。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砍柴卖,烧炭卖是重体力活啊!苦是苦了,但日子还是温饱不足,娃娃读书、生病就医无保障。”

没有人不想过上安逸的日子,但靠什么才能过上安逸的日子呢?喜欢读书学习的邓学章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机遇终于来了,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禁伐政策,砍柴卖、烧炭卖的路子走不通了。“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养点鱼呢?”邓学章回忆说,“我的性格是想了就干,干就要干成!于是,我以《农村百事通》、《农村池塘养鱼知识》为老师,认真学习池塘养鱼知识,并把我们家的一片沼泽地开挖成鱼塘,近3亩。之后,从大理买来了鱼苗,在我们村乃至维西县第一个搞起了养殖生态鱼。一年后,我尝到了甜头,我的生态鱼在维西县城以高出外地运来的鱼两倍的价格被消费者抢购一空。”

成功的实践更加增强了邓学章的信心。他紧接着又开挖了两个鱼塘,自己动手建设了具有傈僳族风格的休闲山庄。2010年,邓学章的农家乐开门迎客了,生意一天天火了起来。但邓学章并不满足,他边经营山庄边自己动手扩建农家乐。

“邓阿老是我们村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成功走出了一条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道路。前面有人走,后面有人跟,在邓阿老的带动下,我们家也建了鱼塘,养起了生态鱼,开办了农家乐,走上了致富路。”傈僳族青年余加其说。

余加其家的山庄规模仅次于邓学章家。余加其接着说:“邓阿老是汉族,但他和我们傈僳族群众亲如一家,我们向他请教,他总是耐心细致地把他的实践经验毫不保留地教给我们,还随时到现场作技术指导。”

就像余加其说的一样,这个由傈僳族、汉族组成的村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白帕塘的变迁折射出维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到2017年,维西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6.2%。全县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因子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100%。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均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及以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地标“三棵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维西县城小坪街有一家小旅店,名字就叫做“三棵树客栈”。缘何以“三棵树”命名,只因客栈前的三棵槐树成了维西县城的地标。当时,维西县城只有小坪街、十字街、新街几条街道。其中最繁华的要数小坪街了,整个县城的街道上就有三棵树龄在10年左右的槐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维西县以人民为中心,精细化打造省级园林县城,县城从不到2平方公里扩展到6平方公里;从两条主要街道发展到8条主要街道;从小坪街“三棵树”发展到现在的见缝插绿、绿树成荫、四季花开不断;从没有一个公园发展到现在的5大公园。城区绿地面积达60公顷,绿地率达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7 平方米,宜居宜游宜业新维西秀美画卷奔来眼底。

迪庆日报传媒微信公众号长期向社会征集线索、稿件。对阅读量、影响力大的原创稿件实行奖励。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四个小故事 让你深刻体会维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四个小故事 让你深刻体会维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

四个小故事 让你深刻体会维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

邓学,维西县,维西,白帕,三棵树,县城,改革,傈僳族,农家乐,农民,日子,水质,小坪,联产承包责任制,万元户,农村,山庄,街道,达标率,砍柴,小故事,上世纪,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到,生态鱼,工作组,里一,上级,国家,地标

2008-09-23 #故事大全

《电视人的四十年》致敬40年来勤恳奋斗的老一辈艺术家

《电视人的四十年》致敬40年来勤恳奋斗的老一辈艺术家

剧中,电视人,老一辈,主人公,剧本,奶奶,经历,艺术家,冯胜,柴碧云,王锦,谢芳,钱波,女主角,利的,我爱我家,一角,历程,创业者,初心,制片人,台词,形象,时候,时代,电视,泪痕,演艺事业,演员,父亲

2011-06-30 #故事大全

我与特区国际仲裁的故事〡袁国强:四十年来两地情 渠渠天理境中行

我与特区国际仲裁的故事〡袁国强:四十年来两地情 渠渠天理境中行

香港,国际仲裁,仲裁员,特区,深圳,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仲裁机构,深圳特区,袁国强,前海,深圳国际,仪式,合作,粤港澳,身份,律政司司长,仲裁委员会,发展,仲裁裁决,仲裁规则,先例,企业,理事,服务,联合国,中心,分会,大湾,当事人,故事

2010-07-17 #短篇故事

《我的故事我的画——“画说四十年”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在上海举行

《我的故事我的画——“画说四十年”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记者,参观者,主题,画作,绘画作品,故事,驻足观看,上海图书馆,路桥建设,新上海,上海,作品展,人生,城市,城市建设者,市民,方面,游客,社会变迁,视角,变化,展览,征集,活动,生活,为主题,从个人,共展出,四十年来,我的故事

2018-10-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我的故事我的画——“画说四十年”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在上海举行

《我的故事我的画——“画说四十年”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记者,参观者,主题,画作,绘画作品,故事,驻足观看,上海图书馆,路桥建设,新上海,上海,作品展,人生,城市,城市建设者,市民,方面,游客,社会变迁,视角,变化,展览,征集,活动,生活,为主题,从个人,共展出,四十年来,我的故事

2013-10-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迪庆州维西县巴迪乡生态护林员余美秀的故事

迪庆州维西县巴迪乡生态护林员余美秀的故事

护林员,巡山,巴迪乡,生态,托底,女儿,孩子,摩托车,母亲,责任,工作,检查,维西,大山里,国家,全乡,全村,农活,农村妇女,女人,山路,情况,愿望,技术,时间,森林,森林资源,知识,维西县,过程

2015-02-10 #小故事

为你讲述维西县康普乡唐海峰《就医劝导书》背后的故事

为你讲述维西县康普乡唐海峰《就医劝导书》背后的故事

唐海峰,唐书,阿尼,余建华,余丽,康普乡,工作,余卫,维西县,继兵,工作队,扶贫,付艳华,教育,学生,家庭,群众,老人,付艳,习惯,书记,亲戚,代表,住院治疗,医院,全村,劝学,社会各界,贫困帽子,身体

2011-10-09 #故事阅读

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 扎实安逸

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 扎实安逸

民族团结,安一村,迪庆州,委老干部局,各族群众,维西县,攀天阁乡,精准,迪庆,发展,土地上,扶贫工作,余迪,钟蕾,在这片,人民,先决条件,传媒,傈僳,儿女,傈僳族,力量,地方,挂包,差距,宣言,幸福生活,画卷,文艺,歌声

2016-07-0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