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农大人的曲周故事」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4-01-08

由于黑龙港流域多条河流长期冲刷淤积形成的封闭地形特征,这一地区历史上饱受旱涝盐碱的危害

提示:本文共有 11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编者按:邯郸市曲周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冀中平原大地上。由于黑龙港流域多条河流长期冲刷淤积形成的封闭地形特征,这一地区历史上饱受旱涝盐碱的危害。而正是在这片几乎寸草不生的地域,46年前,却与中国农业大学的老一辈科学家结了缘。46年来,四代农大人扎根曲周大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世纪难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新人。

从5月31日起,《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将播出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农大人的曲周故事》。今天播出第一篇:《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

央广网邯郸5月31日消息(记者杜震 王志达)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初夏时节的冀中平原,微风吹过黄绿色的麦浪。2019-05-3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84岁的曲周县张庄村老人赵文回忆,40多年前,这里都是盐碱地,满眼白茫茫。

赵文:沥涝成灾,高的地方是盐碱地,洼地存水,庄稼都淹死了。

1973年,多名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来到曲周,立誓“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是其中一员。

石元春:很难啃,群众都没有信心,干部也没有信心。住的三漏房,漏雨、漏土,透风。

在中国农大老师们的改造下,盐碱地这头“倔牛”“听起了指挥”。截止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靠“淋盐”为生的苦日子,成为历史。2009年夏天,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科技小院”落户曲周,中国农大的老师们意识到,住到农村去,才能打通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如今,8个不同类型的科技小院扎根在曲周大地上,每个小院都长期驻扎有三四名研究生,他们将农业技术“本地化”,辐射周边村庄,带动曲周走向农业高效绿色发展之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讲十九大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贺敬芝:为三农事业挥洒汗水,在农村广阔的天地服务三农,这也许就是我们应该担起的时代使命。

目前,曲周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5.9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一半,建立了世界天然提取物等10个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十年前相比,曲周粮食总产增长了37%,农民收入增长了79%。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总书记一直在号召,我们中国要为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然后这一次在园博会上他又特别提出来,我们的绿色发展要为全世界做出样板。这对我们很鼓舞,因为我希望我们做的能变成全世界的样板。

短评

昔日的曲周,白茫茫飞鸟不留;今日的曲周,盐碱变良田,旧貌换新颜。农大人和曲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篇章。一所名校和一座县城牵手46载,创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也形成了“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农大人的曲周故事」从盐碱地到“米粮川”:曲周的前世今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农大“曲周故事”:根扎泥土的无悔初心

中国农大“曲周故事”:根扎泥土的无悔初心

中国农大,曲周,辛德惠,研究,知识分子,使命,李晓林,农民,盐碱,实践中,张庄,初心,地区,实验站,盐碱地,王怀义,郝晋珉,老师,黄淮海平原,生产,亲人,农家,国家,科技,老百姓,问题,上世纪,学生,实验室,小院

2016-10-16 #故事会

曲周故事辛德惠:改土治碱倾一生

曲周故事辛德惠:改土治碱倾一生

辛德惠,曲周,中国农大,院士,实验站,盐碱地,张庄,一生,人民,曲周县,骨灰,教授,粮食,试验区,黄淮海平原,张东明,惠正,辛德,农大,中国农业大学,初心,亲人,事业,余力,代表,农业,地区,家乡父老,张庄村,材料

2020-07-30 #故事大全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王怀义,农民,王庄,农大,王庄村,老师,小院,科技,合作社,村民,黄志坚,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县,土地,师生,小麦,百姓,张庄,王怀,辛德惠,老师们,产量,曲周,村里人,法子,点点,盐碱地,科学,见证者,规划

2008-07-05 #故事阅读

中国农大“曲周故事”感动邯郸各大高校师生

中国农大“曲周故事”感动邯郸各大高校师生

中国农大,曲周,知识分子,河北工程大学,试验站,师生,精神,服务,乡村,情怀,邓文,使命,初心,学校,老师,工作,蔡进,贾兵,陈敬,农大,所感动,新时代,邯郸学院,中央,事迹,园林,地方,邯郸,果树,爱国精神

2019-01-24 #故事阅读

中国农大的“曲周故事”人物篇④教授与农民:绿叶对根的情义

中国农大的“曲周故事”人物篇④教授与农民:绿叶对根的情义

王庄,农大,中国农大,王怀义,小院,小麦,老师,张庄,曹国,石元春,曲周,农民,师生,科技,王庄村,村里,白寨镇,院士,粮食,王怀,老师们,产量,曲周县,工厂,技术,科学,记者,种地,中国农业大学,一家

2014-08-07 #经典故事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

曹国,农民,小院,曲周,农村,科技,学生,培训,问题,服务,李晓林,农大,企业,故事,小麦,意识,技术,玉米,经验,工作,指导,生产,这一天,丁雅,国鑫,玉米地,赵婀娜,科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一头牛

2016-10-16 #故事会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四:“农民教授”李晓林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四:“农民教授”李晓林

李晓林,农民,科技,小院,曲周,村民,玉米,实验站,小麦,示范区,西瓜,农大,农业,教授,北京,工作者,示范点,中国农业大学,产量,农村,农户,故事,技术,河北,田地,研究生,问题,亩产,服务,研究

2015-01-14 #故事会

研究生“包地”种葡萄——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三

研究生“包地”种葡萄——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系列故事之三

王晓,葡萄,群众,种葡萄,农民,小院,技术,水肥,科技,中国农业大学,新技术,产量,同学们,村民,研究生,试验田,中国农大,传统,农户,品质,土壤,打药,数据,曲周,村里,种植户,葡萄树,问题,综合,可增

2020-09-0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