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疫情让男性回归家庭后 那些同时担任妻子和妈妈的角色过得还好吗

时间:2014-01-10

自从3月17日,国外实行全民隔离,要求学校停课、只能在家工作后,一个生活在法国巴黎的单身女性UP主赛琳发现,她的很多读者来信,都是妈妈们无助的倾诉:

提示:本文共有 55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本文旨在分享4个博客真实故事道明现在女性的生存不易。

自从3月17日,国外实行全民隔离,要求学校停课、只能在家工作后,一个生活在法国巴黎的单身女性UP主赛琳发现,她的很多读者来信,都是妈妈们无助的倾诉:

隔离期间,远程工作和小孩看护无法兼得——即使老公也在家,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也在家”。

隔离开始两天后,一条女性读者的留言让人印象深刻,说发现全民隔离这样的例外情形,没有给家里的分工带来任何改变:

“如今我和丈夫两人都在家工作,但还是我看孩子、做饭洗衣服、给孩子辅导作业……”

另一位女性读者跟帖有感触,讲述着几乎同样困境:“公司想当然,觉得夫妇两人跟小孩在家,都能正常工作。”

赛琳提的读者里,还有在隔离期间也必须出门工作的人,比如收银员或清洁工。

如今,她们白天出门工作,晚上回家处理家务,就算丈夫在家。

不过,比起争执谁应该在这个时候干家务,她们更担心自己是否感染了病毒,会不会将病毒感染给家人。

紧急时期,大家首先想到保护自己和家人,在柴米油盐的隔离日常中,公不公平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

但大家还是忽略了,谁不知道最终受影响的总是女性。

全球已有100万人确诊,大流行病席卷全球,在这样一个牵扯着整个社会所有人生活情形的紧急状态里,哪些是紧急的、急需应对的,又有哪些会被认为暂时没那么重要的?

这些选择和界定,会让谁暂免危机,又会让谁深陷困境?

法国女权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一段论述再次被流传开来。她说:

“永远不要忘记,只需一场政治、经济或宗教危机,女性的权利就会遭到质疑。永远不能视女性权利为理所当然。在你的余生中,都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01

全民隔离后,家庭内部不平等「浮出地表」

赛琳在巴黎郊区担任历史地理中学老师。

2018年,她创办了这个目前已有11.6万粉丝的UP主,这个博客的诞生,也跟她的个人经历有关。

她和丈夫都是女权主义者,本以为早已丢弃了固化性别观的束缚。

但两年前儿子出生,她发现自己竟然还是落入“称职母亲”的社会范式:既要工作,又要管理好家庭,还要常伴小孩左右,做一个好妈妈。

她终日在学校、儿子、朋友和个人活动之间奔波,疲惫不堪。与女性朋友聊天时发现,大家或多或少,都面临这种“运筹帷幄”式的持家压力——社会学给出学名,叫做精神压力。

所以她选择博客的形式,通过读者投稿和相关注释,讲解精神压力,尝试探索所谓称职母亲的其他可能。

多数情况下,精神压力都由女性承受。

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共计收到1.2万封来信,其中只有上百份男性投稿。

隔离激化了这一趋势。隔离第一周,赛琳每天收到二十到三十条来信,都是妈妈们抱怨隔离生活的疲惫不堪。

“我必须继续出门工作,但当天得为所有人考虑周全。不然,晚上回家,老公和孩子都会特别烦躁。为了不必要的争吵,我宁愿出门前事事安排妥当。”

赛琳解释说,考虑周全属于精神压力,担心争吵是情感压力,这名女性宁愿选择前者。一天在外工作,最不希望晚上回来陷入争吵。为避免家里大乱,她尽其所能,以致有时忘记自我。

有两种家长类型——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母亲、认真工作努力养家的父亲。

赛琳说,当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都向这些模型靠拢。

但是,明明不常在小孩身边,我们也能成为好妈妈;而男性除了工作赚钱外,也可以做一个好父亲。

所以她希望通过博客,呈现不同家长模型的可能性。

夫妻间的男女平权是老生常谈,但也最难实现。男女关系里,找对方评理,注定要发脾气。还不如安于现状。这是大部分妻子角色会选择生活在「可接受的不平等」之中。

这一选择也可能出于经济现实考量。40岁的莫伦生活在华盛顿,是一名中国情感问题分析师,隔离期间,她和丈夫设立了三班倒计划,兼顾各自工作和三个幼儿看护。

但丈夫是电视记者,很快被公司召回,瞬间打破这一脆弱的平衡:他为了工作,不敢向公司讲述家里的难处。

莫伦也理解丈夫的做法,毕竟他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她很清楚,若有意外发生,自己的工作总会最先受到影响。

在全国隔离后,意大利自由职业广告撰写人米凯拉已经切身感受到这一影响。

她是四个低龄儿童的母亲,为了工作还得先于家人早起床,安安静静书写两个小时,但每天都这样,哪吃得消。而且,隔离才几天,她的收入就缩水了一半。

意大利是家庭妇女数量最高的欧洲国家,意大利国家统计研究所数据显示,60%的意大利职业女性为照看小孩而减少工作时间,女性平均工资比男性低25%。

各地不少团体已经相继拉响警钟:3月底,法国23名国会议员在媒体上发表公开信,呼吁在家隔离期间,夫妻应分担家务和精神压力;

瑞士女性团体尤其强调,工作在前线的女性面临多重压力,呼吁政府向她们提供免费孩童托管。

赛琳当老师,不受失业困扰。

相比之下,她丈夫工作压力很大。丈夫早意识到她对家庭的付出更多,两人平分家务,但很多时候他爱莫能助。

和所有母亲一样,她隔离的第一周过得鸡飞狗跳。为找到独处时间,赛琳只好让儿子一个人玩乐高游戏。

隔离之初的焦虑和不安终于平复,但她把孩子丢在一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还是有点内疚。至今,她似乎仍未摆脱称职母亲的束缚。

当进入隔离第二周,博客收到的信件数量逐渐变少了。

在她看来,这并不意味着男女精神压力的分担在发生好转,也仅是她们心情逐渐平复,并接受现状了。

02

他做了牺牲,但也没做

3月底,得知学校要关,38岁的法国女律师桑德丽娜焦虑起来。我可怎么工作?

法庭还开着,只是减少了大半的庭审,她还是有个别案子要出庭,此外,还得做不少撰写和文书工作,需集中精力,尤其不能分神。但她有两个儿子,大的7岁,小的5岁,一想到24小时都要跟他们在一起,桑德丽娜头特大。

“孩子会要了我们的命。”这句话,她在社交网络上,写了两遍。

她丈夫是一家工厂的总监,平时在家也会搭把手,但持家照顾孩子的重任,从来都是落在她这个当妈的身上。

一直以来,她兼任职业保姆、家庭总管和职场女强人数职,最近生活更是一地鸡毛:刚搬新家,房子正翻修,监管工程由她全权负责。

前两个月,律师一直罢工,反对退休改革,现在复工不久,手头的案子可谓千头万绪。

家里家外太忙,桑德丽娜早有怨言。

到了法国进入居家隔离的首日,桑德丽娜显得格外恐慌。她还向几个女性律师朋友倾诉过。

她们都是工作狂,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桑德丽娜太夸张。但隔离仅数天,闺蜜们便达成共识:远程工作同时,根本没法陪小孩上课。

无奈之下,桑德丽娜只得减少工作量,平日里一天能处理多个文件,现在降到一个。还好律所是自己开的,自己可以决定工作量;客户们在隔离期间,也算宽容。可两三个小时实打实的工作时间,看似微不足道,背后仍需丈夫积极配合。他也在家工作,看到妻子手足无措,便答应照看俩儿子做作业。

他早晨起床洗澡后,马上工作,直到孩子起床,随后做早餐,上午一边陪孩子写作业,一边工作。

桑德丽娜做午饭,接下午的轮班。虽说丈夫为此改变作息时间,但工作时长仍跟平日一样。

丈夫一点牺牲都没做?桑德丽娜有些犹豫:“他做了牺牲,但也没做。”

他愿意看几个小时的小孩,固然考虑到家庭,更是为适应自己团队节奏。现在远程工作,网络连接不甚畅通,他无法持续工作。再说,他的工作性质允许他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小孩。

事实上,“就连隔离日程表——每天的计划,两个人的分工和时间安排——都是我写的。”

不过,她没时间再去计较,现在她私下更担心的是隔离十来天了,肩负起育儿新任务的丈夫,不会厌烦了直接撂挑子吧。

她有些苦涩地说:“我自认为是女权主义者,但危机来临,能给自己争取的,也不过如此。”

这是一个奇怪的春天,阳光普照,可无人谈论天气,也无人张罗野餐喝酒。

桑德丽娜住在法国中东部小城马孔的闹市,楼下一溜餐厅和咖啡馆,都大门紧闭。

她时常想,这些餐厅之后还在么?哪些咖啡馆又会安然无恙?之后如何,是大家特害怕问到的问题。比如她最担心的就有——小孩可能回不了学校了。

丈夫所在工厂停工一周,后政府发布政令,工人将再次返工。

听到这个消息,桑德丽娜很矛盾。一方面,疫情严重,有人竟要返厂工作,太不正常;另一方面,工厂重启,运营无恙,丈夫可能也不会丢工作。

桑德丽娜叹息说:我们从未如此接近过变身家庭妇女的这一现实。

她调侃起隔离结束后的情形:男性因体会到妻子不易,承担诸多家务,备受称赞,会被称是人类史上的一大进步。

隔离期间,为了照顾家庭,女性是否会牺牲自己的工作?疫情蔓延之际,法国很多雇员被迫部分失业,但这是企业决定,并非个人选择。

但同时,女性多兼职工作,收入较低,危机面前,承担的风险也更高。可以确定的是,经济危机一定会对男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03

你们无权出门,但有权出逃

法国61岁的妇产医生陈主任是《女性之家》创始人。

这家反性别暴力机构,并非社工协会而是医护机构,因此隔离期间也一直开着。

阿特姆每天去上班,跟平时无异。

她在黎巴嫩出生,小时经历战争,面对疫情危机,比一般人反应要平静,每一代人都会经历战乱动荡的,年轻一代人总以为会幸免。

话虽然这么说,她心里仍有十分担心的对象——遭受家暴的女性。

一般来说,有暴力倾向的男性很难忍受挫败感,禁足会加重受挫情绪,他们肯定会更凶。生活在家暴阴影下的女性,之前还能去学校、医院或救助协会,突破重围。

但现在,她们哪儿也去不了,同外界失去了接触的可能性。

以前,平均每隔三天,《女性之家》接待一名被家暴女性。

隔离一周后,家暴情况是否加重?这显然不好说。

隔离开始后,政府推出了药店预警机制:受害者可去药店求助,店员迅速通知警察,让他们出警。而法国性别平权部也将负责提供2万个酒店入住天数。

禁足期间,家暴受害者遭遇「双重隔离」,原有的补充救援机制运行不畅,同样会导致险象环生。法国律师托马斯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便提到隔离带来不少反家暴维权的现实问题,殴打医疗证明可否通过电邮寄出?施暴方在隔离期间又能被遣送到哪里?

其他国家的情形也开始陆续出现在媒体上:

隔离开始不久,卢森堡执法机构曾出警十次驱逐暴力伴侣,高于平均数据;西班牙加泰隆尼亚反家暴热线拨打人数增加20%;意大利隔离三周内,3名女性被丈夫打死;巴西里约热内卢一家暴受害者收留中心入住人数增长至少40%……

家暴一直都在。以法国为例,2019年因家暴死亡的女性有149人,即每隔三天,便有一名女性被伴侣或前伴侣暴力致死。

法国各大女权协会对疫情产生的家暴十分警惕,隔离一开始,便积极通过媒体宣传家暴受害者求助热线,同时还向受害女性喊话:“你们无权出门,但有权出逃。”

这些前期动员,引起公众的警惕。

28岁的反家暴社工在隔离期间,通过匿名网页聊天系统,新来咨询的人,增加50%,其中很多人是看到身边的家暴行为,便联系她所在协会希望寻求建议帮助。人数之多,她着实有点意外。

有个人觉得邻居家或朋友的领居家可能存在家暴现象,但不知道如何行动,便特别紧张。

她们能做的,便是去倾听,弄清情况,给出建议,并适时减轻他们的负罪感。

其实,每逢重大节日和活动,都会迎来家暴高峰。

圣诞节、情人节甚至足球比赛日,人们情绪波动大,家庭暴力会随之增加。隔离并非家暴的唯一高峰期,但隔离期间,家暴议题则获得空前关注。

家暴旁观者开始更为觉醒,这是好事。但在这里我还是忍不住抱怨:“就好像平常日子,反家暴不重要似的。”

04

戴上女权「有色眼睛」审视紧急状态

隔离期间,一些女性正在遭遇双重“惩罚”。

3月中下旬,美国许多州将堕胎列入非必要手术。

几乎同时,法国紧急放宽劳工法,每周最长工作时间由48小时,延长至60小时,却没有同意将堕胎手术规定的怀孕12周之内,暂时延长至14周之内。

而处于疫情漩涡的意大利,本身半数以上的妇产科医生早已明确反堕胎,现在为数不多的堕胎机构,在紧急时刻,只能倾向按下暂停键。

未成年人、单亲妈妈和被家暴妇女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自救?

法国妇产医生阿特姆说,为减轻手术室负担,女性怀孕初期,可通过药物或局部麻醉,实行人流。

但如今堕胎中心纷纷关闭,有些医护病倒,堕胎难度增加。

病毒蔓延时,各地性工作者遭遇的,或是三重“惩罚”。

公共卫生危机也是一面镜子,会照出各种形式的不平等。

这也是反家暴社工德拉维得知隔离后的第一反应,她想到了需要育儿的姐姐、想到了住9平米房间的邻居和缺乏远程辅助设备上课的学生。

大家收到同样的隔离指令,但各自的隔离条件千差万别。有时付出看似同样的努力,不平等反会慢慢滋生。

病毒并不会脱离社会现实独立存在,在疫情面前,男女同样被区别对待。

3月6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文章分析称,疫情前期研究虽显示,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但最近官方数据显示,湖北90%的医护人员为女性,并强调这一特殊工作性质显著增加女性的感染风险。

疫情之下,检测和就医条件不同,男女死亡率和感染率,也会受到影响。

文章指出,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时,女性多是家庭主妇和前线看护,男性则是掌权者和政策制定者,导致女性特有的需求被忽视,从而感染率高。

特殊时期,政府为保障急诊,不惜牺牲母婴和生育医疗资源,导致塞拉利昂共和国地区孕妇死亡率达世界之最。

与此同时,在抗疫前线,女性又从未如此备受瞩目。

世卫组织表示,104个国家中,医护前线工作人员中70%都是女性——她们是奋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药店店员和医护机构消毒人员。在法国,该数字为78%。

时钟再拨回3月16日20点。

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国家将进入隔离状态。二十一分钟的讲话中,他重复了六次“我们要打仗了”。

显然这是让大家准备作出牺牲了。

但要求大家作出牺牲,但很多时候,牺牲重担还不是又落在女性身上。

但或许这就是孑孓一叮,大家又总是健忘的,就像妻子生产很痛苦,但丈夫总会忘记当初的疼痛......

以致那些在岗位面前默默付出的全体女性们,你们辛苦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疫情让男性回归家庭后 那些同时担任妻子和妈妈的角色过得还好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婚姻故事》:家庭权利结构下 女性的觉醒和男性的不自知

《婚姻故事》:家庭权利结构下 女性的觉醒和男性的不自知

查理,婚姻,妮可,电影,生活,对方,关系,弱势,原因,故事,婚姻关系,强势,双方,愿望,纽约,观众,放弃了,亲密关系,感情,爱情,时候,演员,舞台剧,人生,事业,价值,女人,夫妻,妻子,律师

2009-10-01 #短篇故事

疫情过后 这三种家庭将走向兴旺

疫情过后 这三种家庭将走向兴旺

疫情,妻子,家庭,丈夫,情绪,婆婆,一家人,这个家,孩子,生命,老公,抱团取暖,控制自己,一家,储蓄,医院,天灾,夫妻,妈妈,所有人,速度,隔离,一个家庭,身边的人,突如其来,提那,心都,第一时间,越高,熟料

2007-11-09 #故事会

你在一线抗击疫情 我在背后守护家庭

你在一线抗击疫情 我在背后守护家庭

蔡璐,朱成,医疗队,武汉,李如,丈夫,孩子,江苏,湖北,病区,一家人,妻子,妈妈,新闻,栏目,江苏省,爸爸,工作,刘鹏,周忱,医护人员,区第一人民医院,人和,新闻中心,第一人民医院,日子,一线,亲人,休息时间,儿子

2009-05-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疫|奉节双警家庭齐上阵 并肩携手抗疫情

抗疫|奉节双警家庭齐上阵 并肩携手抗疫情

翟永,疫情,妈妈,时候,一线,家庭,父母,工作,警察,交巡警大队,奉节县公安局,丈夫,党员,孩子,派出所,教导员,视频,阳台,滨江国际,典型,值守,儿女,夫妻,夫妻俩,女儿,妻子,宝贝,小孩,民警,母亲

2013-07-07 #经典故事

如何看待疫情期间男性买菜的情况?

如何看待疫情期间男性买菜的情况?

买菜,社会性,疫情,评论,社会,蚂蚁,个体,男性,情况,微博,生物,采购,如何看待,图片,拳师,男生,问题,集体,巨婴,曾宪富,好的,减少了,世界,人类,人人,互联网,几率,动物,出口气,协作性

2020-09-24 #长篇故事

哈尔滨“双警家庭”用双倍的坚守 共战疫情!

哈尔滨“双警家庭”用双倍的坚守 共战疫情!

哈尔滨市公安局,疫情,分局,妻子,道里,人员,孩子,民警,曹东明,郭娜,丈夫,工作,防控,王岩,底数,老人,辖区,王欣,胡静,赵娜,派出所民警,夫妻,一线,家庭,爸爸妈妈,责任,隔离,栾云,派出所所长,交警支队

2013-01-04 #故事会

「抗击疫情 感动瞬间」防控一线的“最美家庭”:在手机里“团聚”

「抗击疫情 感动瞬间」防控一线的“最美家庭”:在手机里“团聚”

孩子,夫妻,程仁,公安局,时间,什么时候,副所长,东港市,丈夫,一家人,东港,儿子,传单,功能,初一,文章,妈妈,奶奶家,勤洗手,换衣服,巡防,妻子,家人,评论,花园,派出所,标语,来源,爸爸,疫情

2009-05-25 #长篇故事

在新冠疫情期间 一个男人连续做饭后的感悟

在新冠疫情期间 一个男人连续做饭后的感悟

母亲,爱人,感恩的心,女性,家庭主妇,家庭,应该去,个人,保姆,双方,家务,对方,技术含量,是非,疫情,油烟,男性,胃口,问题,不是去,不应该,体会到,没有时间,那可以,来买,那爱,在农村,心都,一家人,事情

2019-01-2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