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生能读懂莫言作品吗?该如何去读?

时间:2014-01-11

那么,该不该让孩子读莫言,读什么内容,怎么去读?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新书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提示:本文共有 23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莫言笔下现代主义和传统风格融合的描写,大段重复热烈而又不乏暴力美学色彩的叙述,似乎又是孩子难以消化理解的。那么,该不该让孩子读莫言,读什么内容,怎么去读?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新书《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该书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领衔语文教学第一线名师,从莫言的散文、演讲、小说等浩瀚作品中精选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编成一本“莫言带给孩子们的文学与写作启蒙课”。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书影,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1月26日下午,《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新书分享活动在福州路上海书城举行。本书编选者之一、全国特级教师罗才军,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全国特级教师黄荣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资深编辑、书评人吴玫,以及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作为嘉宾出席活动。

打造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莫言读本

本书编选者之一、特级教师罗才军常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在新的部编本教材中,小学中学部分都没有莫言作品,让罗才军遗憾。他也因此萌生了一个意念,有机会一定把这位诺奖得主的作品和小学生、中学生对接起来。

莫言的版权在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对编纂莫言青少年读本的想法也很有兴趣,二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罗才军领衔编辑的《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

“古人说‘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我们阅读、寻找写作范本,一定是想要最好的,莫言无疑属于这一范畴。”罗才军明白莫言语言太个性化,尤其是他的小说,小学生直接阅读有一定难度。打造出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莫言读本,需要编者在其中下功夫。

打开《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会发现它的体例有些像语文书,以不同主题分为童年野趣、梦境奇遇、民俗饮食、动物史诗、亲情眷恋、阅读往事、旅行见闻、我的演说8个单元,共32篇作品。语文书中的精读、略读和导读提示也保留在了书中,最后的回顾拓展则变成了“向莫言学写作”。

活动现场

罗才军希望这本书不仅为孩子打开一扇了解莫言的门,还能够打通阅读与写作, 给孩子以写作的滋养,“并不是读书多就能写得好,一本书读完,要知道它的语言怎么吸引你,为什么好。”在《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中,每篇文章旁边都有旁注,告诉读者为什么这样写最好,“读书,不要只是读过就算了,要真正能够发现书里面写法的秘密,真正能够发现作者吸引你的秘密。”

吴玫看完了整本书,觉得编写体例很妙,“有心的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它是呈阶梯状往上慢慢走的,如果按照这8个单元一点都不心急地慢慢体会的话,你会跟莫言的世界有初次遇见的喜悦。”

另外,家长们都焦虑孩子不会写作文,吴玫认为,这本书是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样本。第一单元“童年的情趣”中,莫言把自己在童年中的人、花、草等所见朴素地记录下来。“写作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把生活中看到的事、见到的人记录下来。如果你对写作有这样一个理解的话,那么莫言老师所写的童年就是一个模本,你可以按照这个模本把你在生活中看到的情景如实地记录下来,从一百字到两百字到五百字,相信只要坚持,写作就不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吴玫感到遗憾的是,书中选择的小说片段较多,她认为小说更多依靠想象,选择散文篇章更适合孩子摹写。

郑重回应,考虑到故事的形式更吸引人,这本书选用了更多莫言的小说。让莫言像说书人一样,讲一些故事,吸引孩子走进他的世界。这一考虑被证明是有效的,莫言开始也担心自己的作品小学生会不会看不懂,还专程拿给自己二年级的小孙女看,结果她看得津津有味。

郑重透露,下一本文学课中,将编选莫言更多的散文,让小读者了解更全面的莫言。

练习阅读写作之外,让小读者真正走进莫言

中小学的学生读莫言,应该怎样去理解他?黄荣华认为,尽管是片段选编,但从这本《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中,也能一窥这位诺奖得主的文学风格和写作手法。

“首先,莫言是非常浪漫的作家。”黄荣华分享了他读这本书的感受,“这个‘浪漫’是因为他用了很多温暖的词汇、温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第一单元中,他写‘几十栋土墙草顶的房屋,稀疏摆布在交合的怀抱里。’我觉得这个‘怀抱’是个很浪漫的词。‘沿着这条奇树镶边的黄土大道东行三里’中的‘镶边’也很浪漫。”

活动现场

“我感动的是莫言作品里有如此多的形容词,一些大作家非常痛恨形容词,但莫言非常热爱形容词,我觉得这是他的浪漫情怀,他的温暖,他对世界的拥抱。” 黄荣华说。学生们在写作中也会使用到形容词,看看莫言的使用,会有很大启发,也会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活是怎样塑造了莫言这样一个作家。

第二,黄荣华认为,更该从莫言作品中读到的,是超越现实生活的莫言。在书中第244页,莫言写道,“我想我在耳朵阅读的20多年里,培养起了我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培养起我的历史感、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起我的想象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

“莫言他特别珍视他生活里所培养的想象力,以及不懈的童心。在这点上超现实的那些东西是需要我们去培养的。”这是莫言超越生活之处。

书中还编选了和莫言读书经历有关的文章。他谈到自己三次阅读鲁迅的经历。莫言官方学历只有小学五年级,但持续的阅读成了汲取写作的养料的来源。在黄荣华看来孩子更应该明白这一点,从儿时开始培养不断学习的习惯。

书中不少选编篇章和莫言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少年时代有关。“选这些内容,就是希望让大家知道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家,他的童年究竟是怎么过来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在他童年的野趣、他的梦境奇遇、民俗饮食、亲情眷恋、动物史诗,从这样一些生命的体验过程中,就孕育了他成为一位文学大师的种子。”郑重希望,从这本书里,孩子们能走进莫言,从他的作品中真正了解他之所以能成为文学大师的原因,感受一个作家的生命体验。同样的,阅读也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写作,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体验更丰富,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沉甸甸”。写作也同样如此,抛却功利诉求,记下生活中值得记录的时刻,用文字抵达更加丰富的自己,才是写作最重要的意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生能读懂莫言作品吗?该如何去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生该如何写好作文?

小学生该如何写好作文?

作文,笔者,语言,习惯,孩子,好作文,建议,思想,文章,技能,立意,让孩子,给大家,让学生,喻理,叶圣陶,在作,好的,时采,兴趣,作诗,写法,写日记,写作文,句子,勤练,妙用,学会,审题,小学生

2010-08-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该如何评改小学生作文——从某老师评改缪可馨作文说起

该如何评改小学生作文——从某老师评改缪可馨作文说起

作文,老师,习作,内容,评改,教材,读后感,细节描写,学生,训练,作者,小学,问题,重点,下文,如何写,孩子,江苏省,统编,有关,唐僧,姚铭,作文教学,教研员,编辑部,中国,个体,主语,学会,句号

2015-12-16 #经典故事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有难度 作为老师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有难度 作为老师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伯牙,A.,B.,课文,学生,小组,同学们,文言文,句子,太山,故事,情感,音乐,资料袋,资料,高山流水,代表,意思,文意,知音,破琴绝弦,词语,交流,明标,钟子,伯牙鼓琴,展开想象,好的,读一,善哉

2014-08-29 #故事阅读

作为小学生来说 写人的作文训练一定不会少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呢

作为小学生来说 写人的作文训练一定不会少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呢

人物,老师,片段,眼睛,妈妈,外貌,外貌描写,妹妹,对眼,特点,大眼睛,个人,个性,个性特点,孩子,小孩子,弟弟,时候,小嘴,作文,大大的,头发,奥秘,小弟弟,很漂亮,眉毛,眼珠,知识,邻居家,在我们

2008-12-31 #故事阅读

小学生文言文看不懂 温儒敏却说正常现象 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引导

小学生文言文看不懂 温儒敏却说正常现象 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引导

学生,小学生,孩子,文言文,老师,语文,文言文阅读,兴趣,家长,温儒敏,语文老师,语文教学,习惯,内容,教学,统编,现状,考试,温主,小学语文,和家,太功利,新教材,强迫性,成绩,方向,方法,时候,时间,论语

2012-05-27 #故事阅读

莫言简介 莫言的作品

莫言简介 莫言的作品

莫言,父亲,女儿,红高粱,葛浩文,作家,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小说,杂志,茅盾文学奖,张洁,管笑笑,解放军艺术学院,透明的红萝卜,中篇小说,作品,天堂,文坛,文学系,母亲,获颁,蒜薹,部队,雕塑,创作,中文小说,人民文学,名人故事,莫言作品

2020-09-17 #故事大全

《莫言演讲全编》出版 莫言演讲作品首次全面结集

《莫言演讲全编》出版 莫言演讲作品首次全面结集

莫言,文学,作品,作家,收入,读者,创作,偷换,文化,孩子,小说,欲望,诺贝尔文学奖,贫富,过程,问题,人们,关系,和文,外国文学,悠着点,故乡,故事,方法,道路,饥饿,交流,各大,福克纳,马尔克斯

2020-08-16 #长篇故事

莫言作品《生死疲劳》简介 读后感

莫言作品《生死疲劳》简介 读后感

莫言,生死疲劳,小说,六道轮回,历史,土地,西门,农民,一世,作品,地主,动物,经历,莫言作品,变形记,文学奖,月光,月亮,故事,眼睛,光带,命运,家族,婴儿,社会,蓝脸,诺贝尔文学奖,半个多世纪,这本书,农村

2020-08-2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