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爱尔兰人》 马丁·斯科塞斯终于拍出了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时间:2014-01-16

马丁·斯科塞斯与他执导的爱尔兰人则铩羽而归,目标转向了奥斯卡

提示:本文共有 74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本文作者:李啸天 杜一无二

一、马丁·斯科塞斯

第77届金球奖最佳影片爆出冷门,萨姆·门德斯执导的《1917》意外获得了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与他执导的《爱尔兰人》则铩羽而归,目标转向了奥斯卡。好在,《爱尔兰人》在奥斯卡提名上收获了10项提名,希望不要再让人失望。

金球奖没能获奖,就《爱尔兰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对马丁·斯科塞斯来说,就还好。毕竟,他已经分别在2003年(《纽约黑帮》)、2007年(《无间行者》)、2012年(《雨果》)三次拿到金球奖最佳导演的大奖,而且还在2010年度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共提7中4,不算输家。

马丁·斯科塞斯最大的悲情,在于奥斯卡。身为好莱坞新电影“四大名导”之一,与其他三位大导相比,老马简直了,太过悲情。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早在1987年就已经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之后又在1994年收获了最佳导演与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到1999年再次凭借《拯救大兵瑞恩》再次擒获最佳导演。至于提名,斯皮尔伯格另外还收获了14个奥斯卡提名,简直是拿奖专业户。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早在1971年,就凭借《巴顿将军》收获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到了1973年的《教父》,则收获了一个最佳改编剧本奖。1975年的《教父2》再一次收获最佳改编剧本奖,顺带将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影片擒到手中。2010年,科波拉收获了终生成就奖。

乔治·卢卡斯,这位“星战之父”,凭借《星球大战》系列也收获了奥斯卡提名,但没能获得。不过,他在1992年也拿到了终生成就奖。

只有马丁·斯科塞斯,论年龄,他是第二大的,生于1942年11月。年龄最大的是科波拉,生于1939年4月。乔治·卢卡斯生于1944年5月。最年轻的斯皮尔伯格则生于1946年12月。但是,论获奖,马丁是最晚的一个。

四大导演,除了马丁,其他三位最早获得奥斯卡提名,都在1970年代就已经入围了。而马丁·斯科塞斯则进入1980年代才第一次获得提名(马丁第一次获得提名是1981年凭借《愤怒的公牛》收获最佳导演提名。)。

这还没完,他真到获奖,要到很晚的2007年才凭借《无间行者》终于拿到了早就该拿到的最佳导演奖。论艺术成就,《无间行者》显然不是马丁诸多作品里最好的。但命运就是这么不公,早不给他,总是在关键时刻遇到重要对手,最后功亏一篑。

这还没完。马丁的悲剧还在于,相对于其他三位大导,他的作品中,拥有史诗性的大作,迟迟没有出来。科波拉有《教父》三部曲,有《现代启示录》,还有《巴顿将军》,都是响当当的史诗级大作。斯皮尔伯格则有《辛德勒的名单》这样不朽的杰作,还有“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乃至《大白鲨》《ET》《A.I.》这样的名作,都是划时代级别的。至于乔治·卢卡斯更不用说,“星战宇宙”足以功耀千古。而马丁,贵为四大之一,尽管也有《愤怒的公牛》《好家伙》《出租车司机》《穷街陋巷》这样的佳作,但这些作品与上述三大名导的代表作比起来,总是差了一口气,好是好,但不是划时代的作品,史诗性差了一些。这也是马丁奥斯卡迟迟没有获得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作品没有形成碾压式的优势,不能高出别人一大截子。

大家都知道马丁·斯科塞斯是拍摄黑帮片的高手,但是好莱坞最棒的黑帮片中,《教父》是属于科波拉,《美国往事》是属于赛尔乔·莱昂内,《疤面煞星》是属于布莱恩·德·帕尔玛,《美国黑帮》是属于雷德利·斯科特......数来数去,马丁·斯科塞斯早期的《好家伙》也只能说是其中之一,绝非最好。这么看来,老马的段位真的要重新审视下,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但是,马丁·斯科塞斯胜在作品多。四大名导中的科波拉与乔治·卢卡斯早就金盆洗手,颐养天年了。仍在创作中的只剩下马丁与斯皮尔伯格。近10年来,两者的作品进行一下对比的话,明显马丁的作品综合品质更高一些,斯皮尔伯格则明显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马丁的《禁闭岛》《雨果》《华尔街之狼》等都是佳作,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战马》《林肯》《圆梦巨人》《间谍之桥》《华盛顿邮报》《头号玩家》,给人的感觉良莠不齐,整体水准难在超一流水准上,斯导的执导能力与高峰期相比退步明显。但老马却没怎么退步,一直保持在水准下之上。

这样比起来,马丁的标杆性作用才凸显出来。不是单个作品牛,而是综合指数高。要知道,四大名导中,马丁是唯一一个有作品悉数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人,戛纳、威尼斯、柏林,马丁都有作品入围过,而且获奖颇丰。当然,四大中,只有科波拉在欧洲三大上都有获奖。(不过,科波拉拿到了威尼斯的终生成就奖,却没有作品获得过提名。老马在柏林电影节上只有提名没能获奖。斯导都没能做到三大电影节全都作品入围,更别提获奖了。)

现在,马丁·斯科塞斯终于熬出来了!遗憾,终于弥补上了!因为,《爱尔兰人》足以成为他一生的代表作。这部足以成为史诗级的大作,是2019年电影史上最大的收获。此片一出,老马再无遗憾。

2019年最牛逼的电影,非《爱尔兰人》莫属。《婚姻故事》《乔乔兔》《小丑》也很好,但与《爱尔兰人》比起来,还是相形见绌,略逊一筹。

二、感谢Netflix!

第77届金球奖上,尽管《爱尔兰人》空手而归,但Netflix仍然算得上赢家。第92届奥斯卡提名上,Netflix已经是赢家。

在本届金球奖所有提名项中,Netflix在电影和电视领域合计拿下34项提名,让人惊叹不已。在奥斯卡提名上,Netflix再次拿下24项提名。本年度,除了《爱尔兰人》,《婚姻故事》《教宗的继承》都是Netflix出品。

《爱尔兰人》在拍摄之初,马丁·斯科塞斯首先寻找的资金来源是传统的电影公司们。但面对2.5亿美金的预算,结果没有一家传统好莱坞影业公司敢于承担风险。最后,迫不得已,马丁才找到了Netflix,结果两者一拍即合,Netflix非常乐意承担下马丁的预算成本。

贵为马丁这样的一级大咖,在拍电影上都如此之囧。其他导演寻找资金的路径相比也不会太简单。这也促使马丁发表了有关“漫威电影”不是“电影”的言论,并激起轩然大波。

马丁的意思是,“漫威电影”系列都是漫威的掌控者根据观众喜好,订制出来的商业产品,它缺乏电影艺术的独创性及自由度,却又吸纳了很多专业人士投身其间。结果,这伤害到了那些严格意义上的电影从业者,伤害了那些兢兢业业拍摄个人性很强的艺术创新者,压抑了编导们的独特的个性,对电影行业的创新及创作都不是好事。马丁说的没错,电影的艺术性需要个性,需要创作自由,而不是商业订制,不是漫画的再现。

但马丁的话,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毕竟,现在漫威及IP改编是主流,内容原创很不吃香。

而且,传统的电影行业者还排斥Netflix,以为Netflix是电影行业的破坏者。但吊诡的是,恰恰是Netflix拯救了马丁,拯救了《爱尔兰人》。当老马屡屡碰壁时,Netflix决定出资1.05亿买下《爱尔兰人》,并出资1.25亿美元预算投拍,更重要的是,Netflix给予了老马充足的自由,允许他拥有最重要的控制权,包括电影最终剪辑权。

无论怎样,都要感谢Netflix,让我们看到了《爱尔兰人》这样一部杰作的诞生。

第一,是Netflix的投资,让马丁·斯科塞斯能够有完全自由的拍摄《爱尔兰人》,能召集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派西、哈维·凯特尔等黑帮大佬联袂出演的难度,不亚于集齐七龙珠召唤神龙。

第二,是Netflix的大度,让整部电影片长达到了209分钟。尽管这个时长对于流媒体来说是正常的,但对于电影表演来说,这太长了,简直是完美的长度——就像一口气看一季引人入胜的黑帮连续剧。

第三,是Netflix的宗旨,让“网盘见”的影迷,在第一时间欣赏到了这部黑帮史诗。Netflix一次性放出资源,并自带各国官方字幕的原则,是其它制作公司无法做到的,极大地满足了影迷的需求。

Long Live Netflix!

三、《爱尔兰人》为何是史诗级?

所谓史诗级大作,不止是说电影拍摄的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更多的是这样的影片能够折射出大时代的变化,可以透过电影看到时代应有的模样。

《爱尔兰人》明显符合这样的标准。透过这部片,可以见证二战后美国快速发展时期的过程,并见证了美国公会运动的兴衰,见证了肯尼迪总统被刺杀的幕后故事,见证了古巴独立的过程,见证了美国黑帮深度介入社会变化的过程,等等一系列重要历史大事件。

这是一部关于犯罪与政治,黑手党历史和美国历史交集的电影,涉及猪猡湾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约翰·肯尼迪被暗杀、水门事件以及吉米·霍法神秘消失等事件。但其实这主要是关于一批人家庭、朋友、职业和犯罪的电影,他们感觉自己是像被历史席卷的被动对象,即使他们在被塑造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这部影片里,涉及的人物及势力,包括意大利黑手党、爱尔兰杀手、美国货车司机公会、司法部长等诸多力量,足以涵盖历史中很多代表人物。

整部影片以回忆录的形式,串起了整个故事,然后串起了美国波澜壮阔的美国历史。电影中跨越的时间宽度,恰恰是美国从二战后成为世界最强国的过程。二战后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等一的强国,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存在,使得世界并不太平,苏美争霸长期存在,相互角力。后来,直到苏联崩塌,美国才真正成为地球最强。《爱尔兰人》见证了这个过程,只是,它采用了一个杀手的回忆录方式完成的。这个杀手由罗伯特·德尼罗饰演,是一名爱尔兰后裔弗兰克·希兰,这也是本片被称为“爱尔兰人”的主要原因。

影片开场镜头滑过一处养老院,弗兰克·希兰独自一人坐在轮椅上。从后面看,他是一个像石头一样的存在,看起来好像已经死了。然后,镜头转圈以露出他的脸庞,混浊的眼睛和白发。他开始讲话,他的陈述成为电影的叙述,但最后的半小时呢,又浸入了现在的弗兰克的生活,比我们以前在任何电影中看到的框架要更加饱满。

养老院里的老年弗兰克,回忆起他乘坐一辆汽车去杀死美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吉米·霍法的过程,就此影片进入第二层故事线。然后,坐在汽车上的弗兰克又开始回忆他是如何从一个猪肉贩子变成了全美最强的黑社会杀手的过程,影片由进入了第三层故事线。

这部影片就这么由三重故事线,平缓圆润地讲出了一个杀手的炼成史,讲出了一个黑社会发展史,讲出了一个罪恶横行的荒乱时代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这是美国发展最高速的过程,只是它换了一个角度,讲的是阳光照耀下的阴影部分。

历史有多伟大,就有多荒诞,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四、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爱尔兰人》改编自查尔斯·布朗特出版于2004年的《我听说你刷房子》这部回忆录。

“我听说你刷房子了?”

“是的,先生。我不仅刷房子,而且我自己还做木工。”

这句看似很简单的家长里短话,其实是江湖黑话。真实的意思是问你是否做杀人的买卖,是不是杀手?因为杀人经常会鲜血四溅,为了掩盖事实,总会刷房子来遮掩。而对方回答说不仅杀人,还做木工,意思是不仅接单杀人,而且还处理尸体,不像有些杀手完成任务就闪,因为木工意味着棺材。

上述两句对话,就发生在吉米·霍法与弗兰克·希兰之间,是他们之间最初的交流。

吉米·霍法,是美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名字。作为全美卡车司机公会的主席,一度他的名声与猫王齐名,社会影响力仅次于肯尼迪总统。

二战之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物流业在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看看今天中国的物流行业有多重要就知道了。而美国的物流,当时主要承担着就是全美的卡车,吉米·霍法身为全国卡车司机公会主席,就等于掌控了美国的经济动脉。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他担任工会领导人期间,工会人数达到了230万会员,成为了美国数量最大的工会。那时候的吉米·霍法打个喷嚏,美国都要抖一抖。而且,禁酒运动的举行,黑帮垄断了地下酒业的制造,也需要吉米·霍法的卡车来进行运输。甚至贩毒生意也需要得到吉米·霍法的支持才行。而吉米·霍法也需要黑帮来为他摆平一些企业主对工人罢工活动的镇压行为,于是吉米·霍法就与黑帮串联了起来。

弗兰克·希兰就这样被他雇佣了过来,为他铲事,替他杀人。有关刷房子的电话,就是他俩第一次打交道时的对话内容。

影片中弗兰克才是主角,霍法只是配角。弗兰克被霍法雇佣之前,最初的他并不是杀手,只是一个贩卖牛肉的司机。

他是在一次行程中,遇到了乔·佩西主演的罗素·布法利诺,一位黑手党头目。现实中,罗素是美国布法利诺犯罪家族的首领,虽然这个家族很小,相对于《教父》里的科莱昂家族比,小了很多,但影响却并不低,对全美国的黑帮犯罪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弗兰克作为罗素家族的御用杀手,就干掉了一个又一个黑帮大人物。

弗兰克是爱尔兰裔,罗素是意大利裔,霍法是正宗的美国人,形成了一个好玩的三角关系。

意大利裔大家都很熟悉了,《教父》等片都对意大利裔有关很传神的刻画。《绿皮书》里的男主角也是意大利裔。他们的特点是粗鲁,豪爽,敢闯敢干。不过《爱尔兰人》里的罗素明显看起来非常文明,完全不像一个黑帮大佬,反倒像一个谦谦君子,说什么话都细声细语,连发出杀人的命令也是和风细雨式。

美国历史上,大量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造成现在的美国人中爱尔兰后裔是第二大族群,仅次于德国后裔,而且其数量是爱尔兰本土人口数量的9倍。爱尔兰裔与意大利裔一样,早期也是混乱不堪,同是马丁执导的《纽约黑帮》,就对初到美国的爱尔兰黑帮之间的混乱火拼进行过刻画。

《爱尔兰人》中涉及到了肯尼迪总统及担任司法部长的弟弟。恰好,肯尼迪家族也是爱尔兰裔,这个家族早期也和黑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美国禁酒令时期,肯尼迪家族在贩卖私酒生意中收益颇丰。而按照电影中的说法,肯尼迪之所以能够当选总统,也是黑帮在幕后出了很大的力。

肯尼迪总统生涯最大的败笔是干涉古巴政权失败,美军发动的猪猡湾登陆战以失败告终。《爱尔兰人》自己涉及到了这一事件,弗兰克作为司机,无意间为登陆战的士兵运送过武器。

而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在《爱尔兰人》也被提出了解释,说是黑帮为了阻止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对工会和黑帮的打击,进而采取的报复行动。甚至,还指出吉米·霍法是最有动机,而且他也最有手段。

弗兰克·希兰作为罗素的得力帮手,然后又称为霍法的得力帮手。他一个人见证了那个时代黑帮的发展史,也见证了公会运动的发展史。

罗素是沉稳的,而霍法则是急性子。最终,霍法因罪入狱,在出狱之后,时代已经变了,霍法却已经想用旧手段来参与工会,结果为黑帮所不容。于是,罗素派出了弗兰克将其杀掉。

当然,这是《爱尔兰人》中的说法,现实中吉米·霍法被司法认定为神秘失踪,成为一桩悬案。而且,警方也对弗兰克·希兰的说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压根对不上,发现他说的不是真话。

五、极大牛逼演员的表现如何?

罗伯特·德尼罗继续了自己一贯的表演风格,封闭且无法接近,可能略显呆板,但内心无比强大。虽然在影片中,弗兰克这一个爱尔兰人,似乎是被动地,完成各种脏活任务,偶尔也有一些暴力场景,但德尼罗更愿意在老马丁的镜头前保持安静,背后是工会主席吉米·霍法的激情洋溢和声嘶力竭。弗兰克大多数都是沉默和被动的,并且善于假装不理解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摆脱困境。他只是通过在正确的位置或在正确的时间与合适的人会面从而完成了一些指定的工作。

乔·派西饰演的罗素,是弗兰克的老大,两个人的对手戏超乎寻常的精彩,也是戏份最多的。两个人的友谊对于电影道德上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弗兰克是二战的老兵,亲手处决过德军,但这并不代表他受过战争创伤,只是为他后来的暴力行为的专业和冷静提供了证明。因此,罗素对弗兰克视如师徒。

乔派西这么多年一直缺席电影界,但这一次他提供了自己银幕上最出色的作品。他和老马丁、德尼罗合作的《好家伙》《赌城风云》里,都充满了耀眼华丽的能量,戏剧性人物的粗俗和野蛮让电影充满了动力,乔·派西在里面也发挥了自己强烈的表演风格。但在《爱尔兰人》中,他表达的语气更加柔和,带着眼镜,声音都不是很大,并且称弗兰克为“孩子”,将作为老大的威严和权力做到了极致,两人的对手戏都极为精彩,错过一眼都是遗憾。

阿尔·帕西诺是第一次与老马丁合作,但他早就是黑帮顶级流量了,因此这次合作,也是理所应当。他在片中饰演美国工会领袖吉米·霍法,一位权力仅次于总统的人物。他虽然处在工会,但依然离不开黑帮的支持,所以在罗素的建议下,他联系了弗兰克作为自己的帮手,而弗兰克也在两人第一次通话中,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小说名字“是的,我刷房子”。而霍法这个人物,正好是电影与真实历史事件发生联系的纽带,所有大事都是在霍法工作期间发生的,而霍法这个角色也被帕西诺演绎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自从《热天午后》后,他表现出了最好的狂躁情绪,他搞笑,他古怪,他把声音、表情、形态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说阿尔把每个场景都处理成令人难以忘怀的高度。

老马丁为了能把这跨度50年的故事表现的更加贴切,使用了大量的CGI技术,来处理几位老人的容颜,虽然影片不是线性发展,但这种技术真的让故事前后达到一种无缝连接。这项技术最令影迷激动的,就是在一部影片里,能够看到这些黑帮大佬在其它电影里的风采,而且每一个黑帮人物,导演也通过字幕配上了他的简介和死亡时间,可谓相当调皮的举动。

六、影片缺点

要说电影的缺点,个人认为只有女性角色的过于浪费。其实,罗素的妻子和霍法的妻子,影片给出了一些戏份,而且都能体现她们非常强悍,可惜在后半段,就几乎消失了,没有进一步给出她们在男人们背后起到的作用。当然,有得必有失,影片长度已近极限,几位大佬的对手戏还看不够呢,再扩充其它版图也不是容易的事。

其次,本片的缺点还在于减龄特效明显不足。与《双子杀手》里李安创作出来的克隆版威尔·史密斯,《爱尔兰人》里的减龄特效明显是渣渣,尽管人物面孔看着是年轻了,但体态上明显不是年轻人应有的矫健,而是老年人所有的蹒跚感。这一点上,实在是没法说。

尽管不太习惯这种片长,但《爱尔兰人》还是一部令人着迷的黑帮电影。最终随着数十年的变化,我们还是震撼于弗兰克的朋友们的死去以及他屈服于年龄的残酷。这部电影对忠诚度的话题也颇具讽刺意味,像黑手党这样的秘密犯罪组织对忠诚度非常重视。但是一个人真正应该忠于什么:他的国家,他的工作,他的朋友,他的家人?马丁西科塞斯用一部史诗级的作品,总结了他的黑帮电影,这既是这些老朋友的一次难得的相聚,也是影迷的一次狂欢。

Long Live Martin Scorsese!

Long Live These Old Friends!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爱尔兰人》 马丁·斯科塞斯终于拍出了一生最重要的作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爱尔兰人》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和制作 成为黑帮片的里程碑

《爱尔兰人》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和制作 成为黑帮片的里程碑

爱尔兰人,弗兰克,吉米,弗兰,故事,黑帮,电影,霍法,故事线,小时,谢兰,罗素,看电影,利益,影片,黑帮片,是一部,一条是,这两条,斯科塞斯,和政,利诺,布法,拉塞尔,斯蒂芬,泽里安,由马丁,马丁·斯科塞斯,爱上,都会

2008-04-04 #故事大全

马丁·斯科塞斯《听说你刷房子了》 影片背后的故事

马丁·斯科塞斯《听说你刷房子了》 影片背后的故事

吉米,霍法,好莱坞,马丁·斯科赛斯,阿尔·帕西诺,爱尔兰人,杰克·尼科尔森,查尔斯,事件,影片,大佬,奥斯卡,影帝,演员阵容,电影,观众,风声,黑帮,最后巨人,罗伯特·德尼罗,黄金时,听说你刷房子了,乔·佩西,伦斯,哈维·凯特尔,布拉德...

2012-06-19 #长篇故事

马丁·斯科塞斯谈《基督最后的诱惑》的诞生——1983至1986年 圣马丁的励志故事

马丁·斯科塞斯谈《基督最后的诱惑》的诞生——1983至1986年 圣马丁的励志故事

耶稣,电影,上帝,镜头,基督,保罗,这部电影,犹大,小说,抹大拉的玛利亚,剧本,圣经,女人,宗教,十字架,原著,方式,斯科塞斯,芭芭拉,段落,观众,最后诱惑,演员,部分,门徒,施拉德,一面,人们,十字,形象

2020-08-13 #故事阅读

马丁·斯科塞斯的《沉默》故事背景在日本 取景却在台湾

马丁·斯科塞斯的《沉默》故事背景在日本 取景却在台湾

马丁·斯科塞斯,信仰,故事,有关,台湾,天主教,日本,景色,神父,电影,德赖弗,连姆·尼森,亚当,小说,香港,计划,在台湾,远藤周作,这个故事,由马丁,斯科塞斯,加菲尔德,丹提,德川幕府,安德鲁·加菲尔德,由安德,浅野忠信,费雷拉,费瑞,和...

2012-01-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爱尔兰人》影评:黑帮传奇的经典滋味

《爱尔兰人》影评:黑帮传奇的经典滋味

爱尔兰人,电影,法兰克,黑帮,故事,吉米,罗素,霍法,故事线,作品,小时,利诺,布法,柯西斯,马丁史,黑帮电影,剧情,方式,观众,佩西,劳勃狄尼洛,查尔斯,艾尔·帕西诺,谢兰,是一部,电影艺术,世界,一生,个体,利益

2020-05-27 #经典故事

这一生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

这一生你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

时候,内心,世界,孩子,我现在,流派,生命,答案,沙堡,给自己,明白了,事情,作品,充满希望,医生,出发点,力量,句号,时刻,报社,海滩,病人,岁的时候,我看到,我知道,是可以,最幸福的人,有一种,这些事情,毕淑敏

2016-06-12 #故事会

该是什么 就是什么——致敬《爱尔兰人》

该是什么 就是什么——致敬《爱尔兰人》

吉米,德尼罗,罗伯特,黑帮,帕西诺,肯尼迪,阿尔,爱尔兰人,弗兰克,霍法,演员,尼克松,工会,猪湾,伊利诺,伊斯州,姜文,卡斯特罗,德尼,梁朝伟,方利,罗第,司法部长,作品,份子,交易,内容,势力,名额,古巴人

2017-09-15 #短篇故事

金球奖爆冷《爱尔兰人》颗粒无收《1917》成最大赢家

金球奖爆冷《爱尔兰人》颗粒无收《1917》成最大赢家

婚姻,故事,爱尔兰人,好莱坞,往事,音乐,金球奖,喜剧类,小丑,教宗,奖项,寄生虫,最佳影片,表演,最佳女主角,利刃出鞘,火箭人,萨姆·门德斯,作品,观众,乔乔,哈丽特,奥卡,朱迪,汤姆汉克斯,皮特,菲娜,薇格,马丁斯科塞斯,麦特

2010-04-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