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永州旧事读后感锦集

时间:2014-01-25

叫花子的故事读后感

提示:本文共有 49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的故事反映出政治的动荡给潇江畔山城带来的些许涟漪,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相互映照,这一部分是真善美的,是充满人情、温情的。下篇自传使用现实派手法,写了父母及自己被各种灾祸摧残、放逐的人生,描写一个淳朴的女孩(作者自己)的坎坷命运,令人不忍卒读。

●3分给内容,2分给自己的回忆

●故乡

●前半部分较好,文字生动,讲得好故事。渐见鄙俗。

●故乡

●朴实无华的文字,前半部轻快明朗,流畅生动,后面自传部分太过沉重,且掺杂了政治内容,降低了文章格调,可惜。

●好看!

《永州旧事》读后感一:老永州,老零陵

我六月份开始看《永州旧事》(书中的永州即为现在的零陵),书中记录着好多我小时候才会说的土话,零陵老地名。因为很多老地名现在早已弃用,我知道的也仅仅是现在保留老地名的地方,徐家井、大小西门、潇湘街。暑假就特意自己一人去寻找作者书中足迹,在大小西门穿街溜巷逗留了两三小时后,便找了个出口准备坐着滴滴从河东到河西看看。其实我不太分得清楚大小西门,只是大致描述了旁边有些啥,司机却立马分辨出准确位置。上车后与司机闲聊,才知道原来司机从小在河边长大,名副其实的“老零陵”,我便趁此机会车上向司机问了书中的老地名,准备寻访。司机竟然对我的问题表现得很惊奇,说他没见过年轻人知道这么多的老地名的。其实以前在高中时,地理老师也曾对零陵特地介绍了一番,古城墙起于哪终止哪,我便由衷地开始真正喜欢上零陵。从这些土生土长的老零陵诉说零陵,真像一个祖父母在床边喃喃讲床头故事,有温度,温暖!

《永州旧事》读后感二:十丈红尘

回忆往往有种淘金者的力量,文字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回忆只对自身有效,文字却拥有蛊惑所有读者的能力。很难分辨我们从作者那得到的是真实还是被折射过的时间和空间,人心是面透镜,明亮的心能让黯淡的真实也迸发出金色的光芒。

《永州旧事》是一位老太太的回忆,讲她少女时的那座小城,街巷乡音,小河芒草,读来无半丝学究气,只觉得十丈红尘有滋有味,真实而又散淡,舒服到心里。老太太很会讲故事,街坊亲戚娓娓道来,各安各命,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故事里妥贴过着,即便偶有挣扎不甘,生活的浪头一打,也就只发出点闷闷的回音。而每每回头张望,草篾臭虫都忘了,只记得卖破烂的老头给过的一块叮叮糖,含着就是大半天的丝丝甜味儿。

但即便已经有回忆和文字的双重过滤,这书看着看着,还是有苦味儿渗出来,女人们成天念叨着这是命,三个字,字字都淌苦汁儿。婚姻是“于是也就从了”,孩子是“年年生年年死”,小脚伶仃的支撑起一个个不提也罢的家庭的重量,看得人不由感叹一句,身为现代女性,实在太过幸运。

后半部分的建明自传没有前半部分好看,但胜在终于有觉醒和希望,有扎扎实实的脚下的出路。而貌似岁月静好的那前半部书,就像一缸倒影,影子里有闲山幽水,但一碰触,就静悄悄地碎了。

《永州旧事》读后感三:很有自然的戏剧感

小说家残雪和哲学家邓晓芒的母亲李茵女士写的《永州旧事》。

我大学期间很喜欢隔壁班一个永州的女同学,那女孩十分白皙,很清秀,扎一根马尾,像是不食人间烟火,上大课时感觉读书做笔记十分认真,据说有一个偶尔伤害她的男朋友(或许是臆想),我经常默默尾随着她去桂园操场跑步,也不敢搭讪。一直到了毕业前,我在珞珈山水上发了一组十首送给她的情诗,一时上了热门十大。再后来我们很多同学毕业去了广州公司,而且是一个有关联的集团。但也毫无进展,很快我辞职回去了长沙。有天回广州办事,后来她约我吃饭,在肯德基吃的早餐,我很惊讶为什么突然关系转变了,聊了二十分钟才知道,她在兼职做保险,顿时觉得十分沮丧。

尽管如此,我对永州还是充满着好感。看了李茵女士的书,一半是因为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残雪我很敬佩,我和邓晓芒老师也认识,大学选修过他的康德哲学,做媒体请他写过稿。另一半的原因是确实文笔很不错,清澈自然,里面有一个爱情故事《豆腐西施妹崽婆》,我印象很不错,把永州豆腐和小作坊家庭的爱情故事放在一起,豆腐一看就好吃,人面一看就美好。还有一个悲伤的早熟青春故事《米贵》,一个十四五岁情窦初开的少女和一个青年军官相互引诱,早孕生子,军官逃走,儿子早夭,米贵沦为低等娼妓。永州当地的人情风物,还有家庭关系,命运纠缠,淳朴的美食与杀人的号声和鸣演奏,很丰富,很有自然的戏剧感。

《永州旧事》读后感四:旧社会的乡土中国

很好看,回忆旧社会南方小镇子和小镇子乡下的人,一个个人的故事。都是一个小女孩旁观的看,到老年回忆地写出来。

为什么说是旧社会呢,里面的人啊,用现在的眼光看他们,真是活的一塌糊涂。旧社会,穷啊,乡土啊,迷信啊,说封建思想观念吧有点老套,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想的做的就是那些:体力活,小买卖,手工,做田,织布,做饭吃。里面的每样都是在穷的前提下,日常的和兴头头的。

特别要提到里面写的那些女人。因为是小女孩的眼睛看的,大概认识的看到的很多是女人吧,所以回忆的很多是女人的故事。用现在的眼光看,真惨!为什么觉得她们惨呢?关键就是她们嫁人完全没有自主权!全是父权和夫权。哎,又说老套了。就是女人在少女的时候就被嫁了,嫁过去就不少女了,嫁的是猪是狗是人就是命了,然后就是生孩子,做田,干活。里面好多寡妇啊,还是一样带孩子,做田,干活。写了总归有二三十个女人吧,就一个女的在成了寡妇之后,自己选了个丈夫,虽然看对方很穷,但是觉得人本分,看下来书里就这一个寡妇,自己选了男人加自己的勤劳过上了自主的日子。

我一开始还犹豫老太太是不是只是回忆故事,对女人的命运这件事并没有太多有意识地表达,但是看到下半部建明自传,确定老太太是有意识写旧社会里那些女人的命运的。但后半部分的自传没有前半部分对永州的回忆写得好了。

总之,想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永州比呼兰河好的是地方好点,是南方,稍微富饶点,有山有水的。哎,总之三个字,旧社会。

《永州旧事》读后感五:《永州旧事》 摘抄里面部分片段

作者出生于1923年,正直民国军阀混战动乱的时期,出身贫苦,环境艰难。年轻时被打成“右派”,被下放衡山劳动改造三年,后来回到报社工作,70岁才开始写故乡永州生活的回忆性文章,记叙了儿时眼中的永州的古城、八庙、年节、亲戚、街坊们,旧民俗、旧人物等,描叙了民国时期湖南小城的生动形象民俗生活。

九一八事变后,有一家从哈尔滨逃难来永州的四口人,一个军官的老婆怀孕生孩子后,把孩子送人了,然后一家人又转移别的地方了。

有一对从长沙来永州的年轻夫妇,男的在考棚里一个新单位工作,女的在柳子庙当老师,某个冬天,男的突然得病,吐血。也不能住院,女的又怀孕,每天从学校回家,挺着大肚子煮饭烧菜,还得照顾病人,没多久,男的就去世了,女的生了个女孩,继续当着老师,不知道后来改嫁了没有。

有一叫满姑的,在她还在娘胎的时候就被父亲指腹为婚了,后来对方那家真生了个伢崽(儿子),两家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家境都比较富裕,可以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了,但过了几年,男方的父亲病死,丢下老婆和儿子,家境慢慢没落,儿子因为没人管教,就在外赌钱,打牌,没几年就把家底输光了。而这时满姑的父亲是个讲义气的人,重承诺,他说就算老庚的儿子当叫花子也得帮他把媳妇娶了。但男方依然嗜赌如命。满姑的父亲为了挽救这个伢崽,他出钱给伢崽办了全套的嫁妆,连伢崽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是满姑父亲一手置办的。满姑嫁过去没几天,她男人又赌输了,讨债人就去他家搬东西,那些人看满姑长的漂亮,就想用他媳妇做抵押,不然就还钱。满姑那时候才十七八岁,害怕极了,就逃回娘家了,那伢崽也不好意思到老丈人家接人,没脸啊,后来伢崽把陪嫁的东西都输光了,别人逼债,他就逃了,再也没回来。满姑后来经人介绍,28岁再嫁,因为男方家里没田,他们就去外地做生意,两口子去广西开了个染坊。29岁生了个儿子,一边带孩子一边染布,后来一连生了5个孩子,4男1女,都活了下来,真是有福.

有一个女的二十岁跟已经60多岁的韩五爷结婚,韩五爷却是个阉人,让女的守了8年的活寡,事发时她跟一个伢崽偷情被人发现了。

有一个女的叫二花香,父亲就是看中男方有手艺,是木工,二花香就不乐意这门亲事,她母亲就劝:“伢崽有门手艺,女人嫁过去还不是生儿育女,他在外面挣钱养家,也就是这门回事,又不是什么宝贝,天天捧着看,你想上天,总不能吧?”二花香后来就嫁过去了,总嫌弃她男人,有一回吵架,男的拿工匠凿子,对着二花香身上戳了5个洞,当天晚上,邻里邻居就把她抬到医院了,还好没伤及内脏,只是流血太多,活了过来,二花香的父亲还想把她送回去,她妈就不同意了,这不送死吗,后来二花香在哥哥的帮助下,租了个铺面做衣服,抗日的时候,和一个裁缝结婚了,生了个女儿。

有一对夫妻,男的做豆腐生意的,又开饭铺,人非常能干,有一次男的出门卖豆腐(早上都出门很早的),发现女的跟隔壁杂货铺的老板睡觉,杂货铺老婆跑的快,男的就把婆娘打的半死,打的她跪在地上朝她男人磕头,男的从此气病了,有一天男的把隔壁杂货铺可劲的打砸一番,没逮着老板,回家后他再也没心思做事了,就收拾了东西离家出走了。后来听说参加了红军。而他老婆也渐渐养好了伤,把这么好的男人逼走,也没人同情她,她也不怕,就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托了媒婆,给她找了个50多岁的船老板。原来的婆娘也没有生崽儿,跟一个做生意的走了。

有一户叫陈矮子的,他家两个女崽,大的15岁,小的11岁,陈矮子是永州挑箩行的,养活两个孩子太难了,有一天,赌宝的崔老倌子出两百块大洋,要他小女崽去学唱戏,第二天,崔老倌带了个唐班(高级妓院)来看人,果然不错,陈矮子领了两百大洋,小女崽就被人领走了。陈矮子婆娘看到女崽被人带走,就哭的不行,因为有钱了,一家三口就租了城外河边的屋子住,每月付2吊钱租金,陈矮子的婆娘花了80块钱,镶了两个金牙,又在大街上扯了两段上好的料子,她和大女儿各做了一件大襟子的夹衣,穿起来就像姐妹,又买了一瓶雪花膏,娘两都擦的白白的,她们住的那条街,有几家低级的窑子,一到晚上那些窑姐就揽客了,陈矮子的婆娘想 了想自己的男人,没得啥用,靠挑箩行,累死也挣不了几个钱,就想着自己靠本事挣钱了,后来娘两就穿的漂漂亮亮的在门口坐着。陈的婆娘要价也不高,有时甚至三五百钱就来一次,她觉得这本事也没本钱,自己也不吃亏,渐渐就忙活起来了。

还只过了一年时间,陈婆娘就不行了,走路困难,然后就是眼睛嘴巴鼻子都开始烂了,陈矮子就找了个瑶估姥郎中,郎中看了连连摇头,说她毒气冲顶,无药可救,郎中最后就给陈矮子几条干的大蜈蚣和干蝎子,还有毒性很强的草药,陈矮子熬给他婆娘吃,药是很重,可人不行了,吃下药的第二天,陈矮子的婆娘脸上、鼻子、嘴巴全黑了,人也不知道痛,很快就死了。他二女儿看到母亲这个下场,很快就嫁人了,陈矮子后来跟女婿他们开了家包子铺,生意做的很好,包子铺后来成了茶馆。

有一个叫米贵的女崽,没有父母,只有奶奶,奶奶60多的样子,她家算是最富有的,有一栋大房子,她家这栋大房子,在抗日的时候,城里来了很多北方的难民,房租一下涨了很多,米贵就遇到了一个很英俊的军官,米贵人不大,但也知道想男人的事了,有一天她奶奶发现她和那个军官抱到了一起,就数落她,她奶奶气极了,打了她两巴掌,米贵就用力推倒了奶奶,骂她老猪婆:你守寡,还想要我也跟着你守寡。快到夏天时,米贵突然吃不下饭了,想呕吐,奶奶问她怎么了,月经来了没有,她说,就是上个月没来。奶奶说,你跟那个人乱搞,是怀上毛毛了。米贵听了就赶快告诉那个年轻军官,说她怀上他的毛毛了,可以结婚吗?那军官听了大吃一惊,当天晚上收拾好东西就跑了。整个冬天,米贵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过了年就生了孩子,虽然孩子长得很英俊,但院子里的人都说她太不要脸了,米贵也不想要孩子了,就把孩子放一边,不理他,也不喂他,孩子拼命哭,后来不哭了,听说脑壳上生了蛆虫才死,等夜深了,她就把孩子扔到潇江河里了。后来米贵找奶奶要了一百块钱,逃到了桂林,还想找那个军官,桂林也没亲人,没熟人,最后她就到了一个避查馆(低等妓院),一年后,她已不是那个娇气十足的米贵了,虽然只有十六七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永州旧事读后感锦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城南旧事读后感三百字 读《城南旧事》有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三百字 读《城南旧事》有感

林海音,这本书,作者,人情味,城南旧事,又来了,京城,人物,故事,景色,水草,记忆,过程,连根拔起,骆驼队,告诉你,上一篇,下一篇,很重要,我的童年,我是多么,怀念童年,心的故事,童年的回忆,看到这里,让我知道,喜怒哀乐,在北

2020-08-09 #故事大全

城南旧事450字读后感

城南旧事450字读后感

英子,城南旧事,小英子,爸爸,读后感,小偷,故事,丈夫,孩子,女儿,宋妈,疯子,好人,年轻人,这本书,妞儿,惠安,世界,人们,作者,坏人,奶妈,妈妈,小桂子,兰姨娘,林海音,悲欢离合,生活,一本好书,女人秀

2020-05-09 #经典故事

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

小英子,城南旧事,林海音,妞儿,这本书,惠安,读后感,林海,生活,作者,北京,故事,朋友,疯子,英子,海音,友谊,女儿,宋妈,小孩,文字,母女,爸爸妈妈,大胆地,她们之间,好朋友,胡同里,帮助了,主人公,乐趣

2020-05-09 #故事会

城南旧事读后感5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500字

英子,城南旧事,宋妈,妞儿,骆驼,读后感,爸爸,小桂子,老北京,兰姨娘,生活,作者,冬阳,这本书,惠安,小孩子,小英子,林海音,丈夫,孩子,故事,年轻人,林海,骆驼队,人物,文字,父亲,样子,胎记,新帘子胡同

2020-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

英子,城南旧事,小英子,小偷,兰姨娘,这本书,孩子,胡同里,宋妈,妞儿,疯子,冬阳,林海音,老北京,人物,台湾,小孩子,惠安,骆驼队,是一本,我也不,长大了,作者,乐趣,保姆,北京,女儿,女孩,文章,影子

2020-05-09 #故事大全

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

英子,妞儿,文字,城南旧事,作者,亲生父母,女孩,孩子,惠安,小英子,越品越,坚持不懈,主人公,宋妈,心态,心灵,文章,疯子,记忆,镜头,一件事,大人们,幸福童年,就像是,是一次,这个故事,兰姨娘,小桂,德先叔,思康

2020-05-09 #短篇故事

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作文

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作文

林海音,城南旧事,英子,这本书,胡同里,人物,人和事,作文,被称作,读后感,升起来,一本好书,好朋友,归原,海和,第二故乡,一家,名字,台湾,东西,事情,俗语,内容,关键词,北京,变故,小桂子,妮儿,太阳,妞儿

2020-05-09 #经典故事

《城南旧事》读后感4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400字

英子,城南旧事,年轻人,外婆,兰姨娘,德先叔,生活,这本书,主人公,作者,宋妈,小英子,老北京,小学,夜空,姿态,小孩子,总想,所有人,父亲,辣椒,不也是,童年时,一笑,林海音,海贝,范罗冈,大眼睛,虹光,展现了

2020-06-0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