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如何看待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举例说明

时间:2014-01-26

首先从语言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书同文的特性,从商周时期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更新换代,这就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有

提示:本文共有 33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作者:严凯 韩金庭 赵晓峰 谢行行 陈余 时旭东 (排名不分先后)

传统文化形式之一

我国传统文化一般指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产生的一些文化特征。

首先从语言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书同文”的特性,从商周时期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更新换代,这就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有了媒介基础,我们的文字发展有迹可寻,前人的语言也能被后人所研究学习。而进入数字化时代后,中文便受到了冲击。但是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研究,中国人逐渐摸索出了如何使用字母来输入汉字的方法。而汉字的高效表达能力,以及庞大的汉字使用人群让其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取得优势。

互联网让我们的世界变小,国与国的距离减少,让整个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挑战的同时,也在通过互联网进行文化输出。就如近几年小视频的崛起,因为汉语在诗词中讲究平仄押韵,所以在读起来的时候感觉非常舒适顺畅,所以歌手费玉清的《一剪梅》“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在欧洲突然火了起来。

语言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必然会影响到汉语文化的地位。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文化有两面性,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容易地走出去。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有可能对传统文化造成挑战。我觉得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感特别重要,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发展不是对立的,不是势不两立的,应该学其长、弃其短,相互包容。这样不管是我们的语言文化还是其他领域的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常青不倒。

其次,从哲学思想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哲学思想具有先进性与包容性。在中国先秦哲学当中,大多数以朴素的实用主义哲学为主。例如老子的道家思想[1],讲究人与自然与环境的和谐共处,道家追求闲情和超脱,强调的是生命的乐趣和精神的自由。墨家则作为古代物理学与工程学的代表者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可以看作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于人权思想的启蒙。而以韩非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则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口号,虽然没有跳出封建社会当中的皇权至上这一历史限制,但是仍然为法治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自汉朝开始,儒家文化思想[2]逐渐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从此之后开始进入抽象化与哲学化的进程。

我们应当承认,儒学自明朝开始就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桎梏。但是,由于其具有温和性与包容性,因此能够与外来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俗性、温和性、包容性,因此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往往并不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海外国家大学里建立了孔子学院。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我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其他思想流派的一些特点,因此往往能够因地制宜的生存并且发展下去。

从生活习俗这一方面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生活习俗与原始信仰有着各种联系。例如请阴阳先生看风水,是工地工程开工前的第一步,以及中国许多礼制的规定,筷子不要插在饭碗中央似祭祖,“4”数字不吉利,因同“死”。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生活习俗往往也与传说或者历史有着各种联系。例如除夕放鞭炮是与中国本土神话传说息息相关的。而端午节的一系列习俗则是用于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政治家屈原。同时,各民族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对生活习俗有着影响,例如藏族有着自己民族的文字语言,以及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对应的生活习俗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由于国家对于各项传统节日与习俗进行了宣传与推广,因此在互联网的放大效果之下能够吸引其他文明的人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好比英国《每日电讯报》在其网站上推出一组关于中国新年的专题报道:有中国新年习俗的介绍,比如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新年期间不理发等,报道中还贴心地链接了英国各地一些著名中餐馆的网址,告诉读者哪里可以吃到美味的饺子或热辣的火锅,还为想尝试自己烹饪中餐的读者提供了大量菜谱和详尽制作方法,比如红烧排骨、宫保鸡丁等。甚至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中国春节都成为其他的国家的公共假日。

最后,作为一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而言,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当中大多数是以先祖崇拜为主,而由于各个其他宗教的进入,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混沌的宗教模式。以佛教举例,在西汉时期佛教自尼泊尔进入中国,在经历了本土化变革之后,汉传佛教虽然没有太多的信徒,但是其思想却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了传统文化。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许多宗教的影响,虽然没有产生一个独立的宗教,但是由于各种宗教相互融合使宗教往往不能干涉政治决策,而且这种融合往往会抹平宗教当中带有的一些极端主义色彩。

学者任剑涛在其文章中曾经指出:中国的儒家虽然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宗教,但是它与基督教有着同样的所谓“内在超越”的概念。这种内部约束的能力往往被称之为道德。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与隐私性原则,因此这种近似于宗教戒律的内在约束往往是维持网络世界道德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并不带有先天的宗教属性,因此很少会与其他持有宗教的文明产生冲突。例如伊斯兰教当中逊尼派与什叶派冲突严重,对于持有其他宗教信仰的文明也往往带有抵触情绪,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由于不带有宗教色彩,因此在与这两派的接触当中较为轻松。在互联网时代,宗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往往比从前依靠媒体单向宣传的更加严重,而中华传统文化在这这一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点在徐以骅的文章《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中国公共外交》当中提到过。

互联网的诞生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互联网刚诞生时,只是被极少数的人使用,是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更谈不上网络文化。真正被形成一种网络文化的应该是在上世纪末,网络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并且发展迅速,但是也良莠不齐。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世界的传统文化,都存在了几千年甚至更久远,传统文化所经过沉淀留下来的东西有糟粕和精华,时间久,过程慢,质量高。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文化兴起确实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举个例子,在我初中时,我注意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了网络作家排行榜,作家不知道何时分为了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上千年的传统作家文化有了竞争对手了。再后来高中,发现身边一些同学都开始在网站写作,这极大地降低了写作门槛,到目前为止,网络作家的数量远远大于传统作家。现在影视剧的改编也倾向于根据网络作家们的作品,也就是所谓的“IP”。但是好的传统作品比如《西游记》等依旧在翻拍,历久弥新。

有时网络文化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创新。比如: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都可以在网络上放大增加传播力度。

总之互联网络是一个自由表达的世界,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发表,拒绝,批评都是个人的言论自由。在互联网络的世界里传统文化各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无法想象的发挥,如20世纪在我国开始流行的西方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在西方国家也开始流行我们国家的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同时网络世界又是一个没有任何门槛可言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抒写,自由发表。前面有提到网络写手(作家),他们可以尽情的发泄自我,可以塑造自己希望中的生活,以及讽刺各种压抑的社会现状,在这里他们书写了各式各样的文章,依靠于网络进行传播,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文章这也算是一个新的成长,正是因为网络的这一特性,吸引了大量的网民。在网络中折射出来的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而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夷长技以制夷”,“吾日三省吾身”等说法,善于学习,善于改变自身,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更是加快了这学习创新的进度。

总的来说,我们要以积极、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网络的发展,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引导和规范网络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去发展,使其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传承和广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朱翠英,付在汉,胡义秋(2012). 道家思想对现代幸福感理论的审视.船山学刊,(02):95-97.

李秀东(2019).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迪.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04):153-156.

徐以骅(2014).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中国公共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2(09):75-86+158.

任剑涛(2012).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07):26-46+203-204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何看待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举例说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什么是演绎方法 试举例说明。

什么是演绎方法 试举例说明。

没有考虑,因素,复利,挖土,深度,儿童,代表,举例说明,功率,过失,后果,圆钢,土方,期限,基础,工作面,方法,类型,清单,电炉,温度,电压,电阻,规则,风险,钢筋,面积,影响,设计,不考虑

2020-05-29 #短篇故事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问题,消费,公众,微观,宏观,细胞,力量,关系,基础,目的,婚姻,原因,举例说明,组织,花药,重要性,边缘,影响,使我们,两者都,儿童故事,无条件的爱,快乐的事,幸福圈,有意义,肯定的力量,研究对象,被理解,艺术特征,表皮细胞

2020-05-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问题,消费,公众,微观,宏观,细胞,力量,关系,基础,目的,婚姻,原因,举例说明,组织,花药,重要性,边缘,影响,使我们,两者都,儿童故事,无条件的爱,快乐的事,幸福圈,有意义,肯定的力量,研究对象,被理解,艺术特征,表皮细胞

2020-05-18 #小故事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问题,消费,公众,微观,宏观,细胞,力量,关系,基础,目的,婚姻,原因,举例说明,组织,花药,重要性,边缘,影响,使我们,两者都,儿童故事,无条件的爱,快乐的事,幸福圈,有意义,肯定的力量,研究对象,被理解,艺术特征,表皮细胞

2020-07-02 #故事阅读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问题,消费,公众,微观,宏观,细胞,力量,关系,基础,目的,婚姻,原因,举例说明,组织,花药,重要性,边缘,影响,使我们,两者都,儿童故事,无条件的爱,快乐的事,幸福圈,有意义,肯定的力量,研究对象,被理解,艺术特征,表皮细胞

2020-08-14 #长篇故事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问题,消费,公众,微观,宏观,细胞,力量,关系,基础,目的,婚姻,原因,举例说明,组织,花药,重要性,边缘,影响,使我们,两者都,儿童故事,无条件的爱,快乐的事,幸福圈,有意义,肯定的力量,研究对象,被理解,艺术特征,表皮细胞

2020-08-14 #故事会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问题,消费,公众,微观,宏观,细胞,力量,关系,基础,目的,婚姻,原因,举例说明,组织,花药,重要性,边缘,影响,使我们,两者都,儿童故事,无条件的爱,快乐的事,幸福圈,有意义,肯定的力量,研究对象,被理解,艺术特征,表皮细胞

2020-08-15 #短篇故事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问题,消费,公众,微观,宏观,细胞,力量,关系,基础,目的,婚姻,原因,举例说明,组织,花药,重要性,边缘,影响,使我们,两者都,儿童故事,无条件的爱,快乐的事,幸福圈,有意义,肯定的力量,研究对象,被理解,艺术特征,表皮细胞

2020-08-1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