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今中外 名人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的事例

时间:2014-02-01

古时候持之以恒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2,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 01号)。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

3,两弹元勋邓稼先

1963年2月,在华北某地参与并指导了核试验前的轰炸模拟试验。9月,接聂荣臻元帅命令,邓稼先、于敏率领九院理论部研究原子弹的原班人马,承担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 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 8年零6个月 、美国用7年零3个月、苏联用6年零3个月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4,马克思《资本论》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化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马克思终于著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5,司马迁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65666166《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 ,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 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扩展资料: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参考资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今中外 名人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的事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今中外 名人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的事例

古今中外 名人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的事例

李陵,马克思,水稻,研究,司马迁,青蒿素,屠呦呦,匈奴,资本论,武帝,抗疟,氢弹,理论,著作,青蒿,试验,袁隆平,任务,全世界,原子弹,学说,方药,方法,时间,无产阶级,步兵,种子,理想,结晶体,结构

2020-05-15 #故事阅读

古今中外 名人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的事例

古今中外 名人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的事例

李陵,马克思,水稻,研究,司马迁,青蒿素,屠呦呦,匈奴,资本论,武帝,抗疟,氢弹,理论,著作,青蒿,试验,袁隆平,任务,全世界,原子弹,学说,方药,方法,时间,无产阶级,步兵,种子,理想,结晶体,结构

2020-07-01 #长篇故事

古今中外 名人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的事例

古今中外 名人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的事例

李陵,马克思,水稻,研究,司马迁,青蒿素,屠呦呦,匈奴,资本论,武帝,抗疟,氢弹,理论,著作,青蒿,试验,袁隆平,任务,全世界,原子弹,学说,方药,方法,时间,无产阶级,步兵,种子,理想,结晶体,结构

2013-09-22 #故事会

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

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

朱熹,主张,全书,内容,印象,目标,知识,苏轼,观点,一本书,读书方法,东西,基础,好书,文字,模式,经验,精力,精神,分析,余秋雨,华罗庚,居敬持,杨振宁,王庠,老舍,郑板桥,乐趣,作者,再读

2020-08-25 #短篇故事

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

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

朱熹,主张,全书,内容,印象,目标,知识,苏轼,观点,一本书,读书方法,东西,基础,好书,文字,模式,经验,精力,精神,分析,余秋雨,华罗庚,居敬持,杨振宁,王庠,老舍,郑板桥,乐趣,作者,再读

2020-08-26 #小故事

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

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

朱熹,主张,全书,内容,印象,目标,知识,苏轼,观点,一本书,读书方法,东西,基础,好书,文字,模式,经验,精力,精神,分析,余秋雨,华罗庚,居敬持,杨振宁,王庠,老舍,郑板桥,乐趣,作者,再读

2020-09-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

关于古今中外读书的名人事例

朱熹,主张,全书,内容,印象,目标,知识,苏轼,观点,一本书,读书方法,东西,基础,好书,文字,模式,经验,精力,精神,分析,余秋雨,华罗庚,居敬持,杨振宁,王庠,老舍,郑板桥,乐趣,作者,再读

2010-12-19 #长篇故事

数字本身没有生命.但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和他们治学 写作过程中令人惊叹的数字 值得

数字本身没有生命.但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和他们治学 写作过程中令人惊叹的数字 值得

数字,说明了,信念,事例,作业,勇气,意义,实际,字数,精神,梦想,目标,生命,苦难,达到目标,努力拼搏,但古今,中外名人,值得我们深思,写出来,字左右,是一次,无意义,有一次,是否能,给它们,说明了什么,雄辩地,令人惊叹

2018-10-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