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深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文化

时间:2014-02-03

粵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仪式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非遗精品展开展

提示:本文共有 20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记者:卢兴求)2018年12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仪式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非遗精品展在深圳信息技术学院举行开展。粵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仪式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非遗精品展开展。参加粵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仪式嘉宾有各位专家教授、非遗传承人、企业家代表和全校师生等。

粵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仪式现场

非遗顾问、深圳世纪传承非遗博物馆馆长陶一致辞

北京交通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志刚教授致辞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所长蒋波致辞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所长蒋波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需求,而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化还需我们继续传承,并赋予它们新的力量。为有效保护、传承、开发和整合粵港澳大湾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搭建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积极开拓非遗创新发展新路径,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菲遗文化创新研究所,这是学校主动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所将按照6个中心+2个联盟+1个博物馆的设计架构进行创建,6个中心指的是: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大数据中心、非遗传习中心、非遗演艺中心、非遗创新研发中心、非遗自媒体中心; 2个联盟是:非遗一家联盟、非遗高校联盟:1个博物馆是:同时具有线上和线下功能的非遗博物馆。研究所将以今天的揭牌仪式为契机,在粵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以服务湾区建设为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着力提升非遗资源整合开发能力,增强非遗学术科研实力,加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建设,力争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将本研究所打造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品牌基地,非遗传承人才和文创产业人才的教育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学术研究的最前沿阵地。粵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一定会办成一个高起点、高品位、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非遗研究机构,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仪

据介绍,参加本次非遗精品展有来自全国各地属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位非遗导师,有来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堂纺叠绣传承人杨钿、非遗聂氏麦杆画传承人聂远征(女聂亚平)、非遗汉画导师传承人刘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袁曼君、非遗导师内画传承人王蒙良、香港青年古琴文化学者徐子涵女士、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树叶吹奏传承人卓忠明导师等一批优秀的中国非遗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精湛工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粹,以传承、复兴民族手工技艺为己任。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手工瓷器、玉雕、丝绸、葫芦烫画、花丝镶嵌、蒙镶工艺、黑陶工艺、脸谱、皮影、龙凤字、糖人糖画、剪纸、风筝等民族传统文化产业链,将这些昔日只有皇宫内院才得一见的独特手工艺完整的呈现。基地传承多项中国传统民族手工艺,包括29项全国各地特色技艺,不仅仅是保护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解决了近万学生的就业问题。未来将以深圳信息技术学院为基地,将这一成熟非遗文化产业化运营模式向全国推广。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仪式

深圳信息技术学院“云汉茶道社”学生现场表演茶道

非遗导师内画传承人王蒙良女儿在现场作画

非遗聂氏麦杆画传承人聂远征(女聂亚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袁曼君

非遗汉画导师传承人刘东阳展示中华汉画

同时‘启动仪式活动现场,还举办了“首届中国筷子文化节发起点启动仪式”。

首届中国筷子文化节发起点启动仪式

此次筷子文化节旨在弘扬中国的筷子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她璀璨的文化光辉耀眼夺目。而其中的筷子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很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化。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独特的魅力,成为华夏文化大花园里的一只奇葩。可以说筷子的出现,当属中国古代特定文明长期发展的独特成果,人们称它是中国人四大发明之外的一大发明。同时,筷子作为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人类饮食及社会文化,这两根七八寸长,细如小指的简简单单的小棍子,绝妙地应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灵活地在餐桌上大显身手,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东方文明的象征,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精华。

中国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称呼是“箸”,箸字的繁体写法是“筯”。从读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另外,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筷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革命,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在现场还有筷子DIY体验,学院高校学生们通过参加活动,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内涵,将更加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传承并发扬光大。(编辑:余丽梅 吴若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深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文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深圳梅林幼儿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绘本推荐——记录“年”的味道之《除夕的故事》

深圳梅林幼儿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绘本推荐——记录“年”的味道之《除夕的故事》

习俗,爆竹,老婆婆,人们,压岁钱,长辈,到来,家家户户,都会,小辈,灶王爷,爆竹声,竹竿,祖先,老人,包饺子,小朋友们,村民们,卢冠州,诸神,里可,好兆头,传说,一家人,一家老小,习惯,怪兽,农历,俗名,典礼

2008-07-05 #故事会

传承的是中华非遗文化

传承的是中华非遗文化

双流,传统文化,特色,少年宫,学校,城乡,东升小学,永安小学,中华,小学,校本,教材,辅导员,阵地,活动,天府文化,师生们,实验小学,书包,基地,志愿者,教师,棠湖,清音,课程体系,进校园,遗文,建设,上学校,文化传承

2020-09-05 #经典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自信作文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自信作文

活动,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英语演讲,中华少年,征集活动,川剧,形式,中华,中国,中华文化,主办方,学术,观众,证书,遗文,传播,副总裁,北京,共青团,代表,半决赛,博物馆,古诗,复赛,奖品,家长,文化,春江花月夜

2020-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自信作文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自信作文

活动,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英语演讲,中华少年,征集活动,川剧,形式,中华,中国,中华文化,主办方,学术,观众,证书,遗文,传播,副总裁,北京,共青团,代表,半决赛,博物馆,古诗,复赛,奖品,家长,文化,春江花月夜

2020-09-01 #长篇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自信作文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自信作文

活动,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英语演讲,中华少年,征集活动,川剧,形式,中华,中国,中华文化,主办方,学术,观众,证书,遗文,传播,副总裁,北京,共青团,代表,半决赛,博物馆,古诗,复赛,奖品,家长,文化,春江花月夜

2020-09-03 #故事会

记录“非遗人物”讲好“中国故事”

记录“非遗人物”讲好“中国故事”

直播,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光明网,年度人物,文化,精神,习近平,中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优势,光明日报,充分利用,团队,基因,工匠,总书记,年轻人,方式,遗事,遗文,发展,传播手段,文化传承,新媒体,喜闻乐见,古色古

2018-07-14 #长篇故事

记录“非遗人物”讲好“中国故事”

记录“非遗人物”讲好“中国故事”

直播,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光明网,年度人物,文化,精神,习近平,中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优势,光明日报,充分利用,团队,基因,工匠,总书记,年轻人,方式,遗事,遗文,发展,传播手段,文化传承,新媒体,喜闻乐见,古色古

2018-08-18 #短篇故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传承》第三季重磅回归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传承》第三季重磅回归

纪录片,故事,传承者,技艺,人文,内容,力量,小舟,时代,是非,灯火,遗文,青春,老手艺,非遗传承人,叶舟,天之,中央电视台,新时代,部将,情感,大众,传统,人们,中华文化,一盏灯,不变,主人公,人生,兴趣

2019-09-1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