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高考文言文阅读 看完一定多加分

时间:2014-02-14 05:49:19

相关推荐

(19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文言翻译10分)

1.考点

(1)对实词虚词的理解:①一词多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如:知──知道、懂得、了解、主持、管理);②古今异义(中国、亲戚、婚姻、指示);③通假字(知──智);④偏义复词(国家、窗户、人物、狐狸)。

(2)理解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虚词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虽、遂、惟、已、矣、犹、哉。参见《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

(3)特殊句式及用法: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谓前、宾前、定后、介后)词类话用。

(4)后两题重在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代入原文,以文解文。

2.答题要领

①明大意(知人明事);②通词句(结合语境);③能辨析(五W: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经过,几个时间,几个地点,发生发展的原因多少原因。

3.分析答题过程

高考文言文阅读 看完一定多加分

从最后一题开始,倒着做,利用已知解未知。

4.答题技巧

⑴常见的实词的理解:将选项给出的词义或解释结合语境,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⑵古今异义题: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⑶虚词题: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实词。例如:“殆”,殆不可治,“殆”是副词,作状语,译为大概、恐怕……吧;百战不殆,“殆”是动词,作谓语,译为危险。

⑷信息筛选题: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⑸性格表现题: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⑹内容归纳题: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⑺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既要注重比照原文,又要注重归纳分析。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全国卷10分)

(1)标准是“信、达、雅”,重点是“信、达”。(“信”占8分,“达”占2分。)

(2)答题要领(一大原则四项注意):①不脱离语境理解句意;②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③注意特殊句式;④注意词类话用;⑤注意译文通畅。

(3)答题方法:

①先分解(按句子成份剖解,找出动词,句意自见);

②再对应(字对词,排语序)“6+1”方法:替(古今异义现代替古代,如:兔走触株)、扩(一词多义单音扩双音,如:折颈而死)、留(人、物、地、官名词)、增(省略句)、减(语气助词,如:者、也、哉、之)、移(倒装句)+猜(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③后组合(重在调整,前后照应,确定复句关系)。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对于翻译句子而言,点面结合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以文段为面,以所译句子为点,由面及点,求“通”而不求“懂”;二是译句子时以句意为面,以关键词为点,由面及点。点上得分,以面上得分为基础。翻译文言文的步骤和方法有一首口诀:

古文翻译,有其顺序。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仔细斟酌,揣摩语气。省略句子,适当补齐。遇有倒装,调整词序。专有名词,不必翻译。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审慎断句。对照原文,力求直译。直译不便,酌情意译。

(4)文言断句可综合使用虚词断句法、句式断句法和谓语动词断句法(说明:遇到疑难句的翻译也可用此法。)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高考文言文阅读 看完一定多加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专题15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15 课外文言文阅读

内容,句子,实词,意思,文言,黄琼,屈原,文言文,日食,用法,刘峻,黄琬,大雨,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情况,文章,短文,能力,考点,词义,于殿前,孔子,词类活用,仔细阅读,命题,学生,情节,母题

2020-06-18

怎样阅读古文?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国学经典怎么读?

怎样阅读古文?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国学经典怎么读?

古文,著作,阅历,文言文,故事,时候,白话文,更深层次,前人,古人,方法,时代背景,程度,经验,词汇,语感,国学经典,结合自身,东西,国学,历史,含义,学会,基础,智慧,案例,涵义,版本,经历,语法

2008-04-24

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答案

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答案

精卫填海,故事,精卫,精神,于东海,别名,少女,女娃,文首,答案,赤足,文言文阅读,山之木,炎帝,意志坚强,是非,励志,个体,做法,决心,冤屈,填塞,含义,参考答案,后人,大意,夸父逐日,山海经,悲剧,形状

2020-09-12

小古文启蒙:小学文言文阅读与训练全本

小古文启蒙:小学文言文阅读与训练全本

文言文,训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经典,小学,小学生,文章,小升初,全文,知识,选文,文启,言之美,寓言故事,二维码,兴趣,初中,成语故事,效率,插图,教学,文章内容,神话传说,版块,精华,音频,读本,过程

2020-06-01

文言文小故事 初中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小故事 初中文言文阅读

庄稼,农民,兔子,宋人,耕者,意思,树桩,耕田,田中,宋国笑,拔苗助长,宋国,懒汉,注释,现实意义,禾苗,译文,脖子,释其耒,守株待兔,来比,人们,东西,一厢,主观,侥幸心理,代词,儿子,农具,地面

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