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昆山反杀案”成指导性案例!正当防卫的法律适用最高检有话说

时间:2014-02-22

虽然,最终侦查机关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适用问题,仍然在法律实务界持续研究讨论

提示:本文共有 16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法制日报记者 董凡超

今年8月,舆论风头浪尖上的江苏昆山“反杀案”,即于海明正当防卫案,将“正当防卫”一词置于公众视野的焦点。虽然,最终侦查机关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适用问题,仍然在法律实务界持续研究讨论。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于海明正当防卫案被选入其中。那么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适用问题有了哪些权威解读?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

“正当防卫适用中,对防卫界限和“度”的把握,有哪些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孙谦告诉记者,正当防卫的“度”在实践中如何把握,需要特别注意权利不能滥用,防卫措施的强度应当具有必要性,认定防卫性质时要仔细分辨。

“过”与“不及”均非司法之追求。一方面,对法与不法明确的犯罪、反击型案件,要鼓励大胆适用正当防卫,纠正以往常被视作“正常”的保守惯性,避免对防卫行为作过苛、过严要求;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也不能矫枉过正,防止“一刀切”“简单化”。要坚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常见的比如客观上不存在非法侵害行为,误以为有侵害而“假想防卫”;或者故意引起对方侵害而乘机以“防卫”为借口侵害对方的“挑拨防卫”;以及侵害行为已经过去而实施报复的“事后防卫”,都不是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这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一般防卫中,要注意防卫措施的强度应当具有必要性。若防卫措施的强度与侵害的程度相差悬殊,则成立防卫过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侵害行为,以及亲属之间发生的侵害行为,在认定防卫性质时要仔细分辨。”孙谦说,对于仗势欺人、借离婚退婚等日常矛盾寻衅报复的,对防卫人的防卫权要依法保护,也要敢于认定;对于互有过错,由一般性争执升级演变为不法侵害的,应当查明细节,分清前因后果和是非曲直,审慎作出认定。

孙谦指出,最高检此次发布的第十二批案例除了集中围绕正当防卫这一主题外,也体现了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特色,分别从介入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二审检察等四个方面,体现了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理念和成效。

提前介入侦查,确保案件准确定性。对于重大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应公安机关邀请或者主动提前介入侦查,是依法履行侦查监督职能,有效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刑事案件办理中,公安机关有收集固定证据、侦查手段和策略上的优势,检察机关有事实归纳、证据把握和法律分析上的优势。检察机关及时介入侦查,与公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发挥各自所长,第一时间达成一致,有利于及早明确侦查方向,全面收集固定证据,确保案件准确定性。

坚持司法定力,依法独立行使批捕权。批准逮捕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是有效惩治犯罪、防止冤假错案的重要关口。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的案件,应当严格把握逮捕条件,排除干扰,依法独立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坚守客观公正,依法正确行使不起诉权。审查起诉、不起诉、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是人民检察院的基本职能。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时,不仅要查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依法提起公诉,还必须查明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对于符合刑法第20条规定的,应当依法认定为正当防卫,并作出不起诉决定。

强化法律监督,勇于纠错担当。检察机关对刑事判决、裁定是否正确进行监督,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起诉指控是否正确进行监督,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利的重要举措。对提起公诉和一审判决存在的错误予以纠正,既是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直面问题,勇于纠错担当的体现。同时,在办案过程中,还必须高度重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的意见,对于所提意见成立的,应当及时予以采纳或支持,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孙谦最后强调,任何权利都不能滥用,正当防卫权更是如此。公民遇到不法侵害,具备条件的应当优先选择报警,通过公安机关解决矛盾、防范侵害,尽可能理性平和解决争端,避免滥用武力,共同培育和谐良好的社会风尚。

法制日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昆山反杀案”成指导性案例!正当防卫的法律适用最高检有话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加强案例指导 统一法律适用

加强案例指导 统一法律适用

指导性案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裁判,司法,案例,法律适用,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统一,力度,作用,指导,工作,裁判文书,理由,人员,公正司法,判例,同案,国家,方面,结果,规定,问题,服务,习近平,司法改革

2017-0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加强和规范案例指导工作 保证法律适用的正确和统一

加强和规范案例指导工作 保证法律适用的正确和统一

案件,指导性案例,指导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强制执行,标准,问题,裁判,规则,知识产权,环境资源,争议,统一,法律适用,债权人,司法,当事人,法院,领域,执行程序,环境,被执行人,判决,债务人,采矿权,错误,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诉讼

2017-10-15 #故事大全

最高检第二十一批指导性案例出炉记

最高检第二十一批指导性案例出炉记

公司,最高检,指导性案例,企业,检察机关,民营企业,检察院,法院,监督,案例,检察厅,案件,标的额,樊城区,股东,社会,问题,服务,宋建立,妙景,司法保护,民营经济,意见,备选,抗诉案,浙江省,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执行监督,借款

2020-06-02 #长篇故事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发挥指导性案例在规范司法等方面的作用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发挥指导性案例在规范司法等方面的作用

高景,疫情,工作,指导性案例,检察长,最高检,防控,法律政策研究室,会议,检察机关,司法,法院,问题,审委会,同级,审判委员会,检察人员,全国,制度,功能,意见,检察院,副检察长,指导,服务,运行,国境卫生检疫,案例指导,虚假诉讼,四大

2012-02-24 #长篇故事

「法治新闻」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

「法治新闻」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

案件,裁判,案例,法律适用,指导性案例,情况,报告,本意,数据库,法官,结果,承办法官,主审,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会议,分歧,方法,时间,本院,机制,焦点,相似性,规则,规定,统一,争议,关联,工作,上一级

2013-02-07 #经典故事

最高检发布案例:让法律成为民营企业家依法经营的护身符

最高检发布案例:让法律成为民营企业家依法经营的护身符

...法权益,商品房,市场主体,检方,环境,营商,财产,发展,经营,指导性案例,最高检,检察建议,民营经济,虚假诉讼,中依,张素,中发,人民检察院,民营经济发展,中新网,会上,产权保护,企业,倾向性

2012-08-02 #故事阅读

「法学汇」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工作回顾与制度构建

「法学汇」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工作回顾与制度构建

案例,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检察院,检察机关,工作,案例指导,案件,数据库,业务部门,检察官,效力,研发,主体,意义,数量,规定,上级检察院,指导,制度,程序,实践中,检察委员会,建设,下级,全国,参考性,最高人民法院,法...

2015-07-20 #小故事

就热点案件回应公众关切 答疑释惑 使办案过程成为向群众宣传法律的过程

就热点案件回应公众关切 答疑释惑 使办案过程成为向群众宣传法律的过程

普法,检察机关,法治,案件,案例,过程,人民群众,宣传,作用,公众,司法,效果,检察工作,在办,指导性案例,法律监督,全过程,信仰,充分发挥,公平正义,法律,素材,群众,职能,执法,教育,释法,以案释法,法律适用,主业

2013-07-1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