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王之涣:被仕途耽误的诗人 一首作品广流传

时间:2014-02-22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唐朝中期的诗人王之涣,他的登鹳雀楼与凉州词二首被后人所熟知,这也是他的代表作,我们对他的诗句比较熟悉,但是对他的人生似乎不

提示:本文共有 17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唐朝是一个极具人才的朝代,特别是在诗人方面,初唐时期有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龄、杨炯、骆宾王等人,盛唐时期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等等,晚唐时期有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杜牧等人。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唐朝中期的诗人王之涣,他的《登鹳雀楼》与《凉州词二首》被后人所熟知,这也是他的代表作,我们对他的诗句比较熟悉,但是对他的人生似乎不太了解。

王之涣

王之涣是绛州人,祖籍是并州晋阳的。王之涣出生于一个不错的家庭,他的曾祖曾经唐朝的安邑县令,他出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家中有四个兄弟,王之涣是最小的一个,他从小就聪颖好学,二十岁没到就能够自己钻研文章,并且已经能够自己理解注释典故里的意思了,除了聪明,王之涣还有着侠士之风,性格豪放,不拘于小节,经常舞剑唱歌。

衡水

仕途不顺王之涣二十岁时便已经是一个极具才华的人了,当时他决定去参加科考,展现自己的抱负。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步入了仕途,之后调补到冀州衡水做主簿,在为官期间,他经历了许多,一是离开家乡的忧愁,他为此写了一首《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这首诗是王之涣在宴会上所写的,场景虽然描写的很开心、欢快,但是其中表达的却是王之涣身在异乡的离愁;而是与友人分别,因为友人要离开京城,所以王焕之写了一首送行诗给友人,名为《送别》,“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他用这首诗句为友人送别。

《全唐诗》

开元十年的时候,冀州衡山县令李涤十分赏识王之涣,喜欢他的诗作,之后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没过多久,王之涣便与李氏成婚了,四年之后,因遭到了他人的诬陷,王之涣被辞官了。辞官后他便回家写诗交友,与王昌龄、高适等人成为了好友,在友人面前虚心求教,之后王之涣的名声大振,著作出了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诗作。元宝元年,王焕之又重新步入官场,当上文安郡文安县尉,王之涣为官十分清正廉洁,并且十分公平公正,为官期间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

《梦溪笔谈》

脍炙人口的作品王之涣是唐朝的边塞诗人之一,他与岑参、高适、王昌龄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王之涣诗作究竟有多少,我们后人不得而知,他留下来的诗作仅仅只有六首,被编入到了《全唐诗》中,这六首诗分别是《登鹳雀楼》、《送别》、《宴词》、《九日送别》和《凉州词二首》。其中脍炙人口的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二首》。

《登鹳雀楼》书法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因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位置位于山西省蒲州古城的黄河东岸。鹳雀楼当时有许多人为其写诗,像唐代诗人李益就写了《同崔登鹳雀楼》,还有唐代诗人吴融写了《登鹳雀楼》,但是这些人写的都没有王之涣好,所有诗篇中,只有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是最出名的,流传最广的。沈括《梦溪笔谈》曾评价:“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这首诗也被后人千古传诵。

《凉州词二首》书法

《凉州词二首》中其一是比较广为人知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关于这首诗,还有着一个小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等人都十分落魄失意,名声也很大,一天三人去到酒楼喝酒,喝酒时进去了四位歌姬,王昌龄看到此情形便说:“我们三人都以诗作出名,不如就让这些歌姬来唱唱,看看我们的诗作谁被唱得最多。”王之涣与高适欣然答应,之后歌姬们便开始唱了起来,前面三位唱的都是王昌龄和高适的,王昌龄便得意地对王之涣说:“看看,都是我的,你的却还没有出现。”王之涣不慌不忙的说:“你们的诗句都是下里巴人唱的词,而我的诗句是阳春白雪,俗人这么敢唱呢?如果最后一位唱的不是我的诗句我便认输,但是如果唱的是我的诗,你们便认输。”最终最后一位歌姬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一》。

《唐才子传》

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评价王之涣:“之涣,蓟。人。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中折节攻文,十年名誉自振。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王之涣一生虽没有大起大落,但是也是起起伏伏,生活上不尽人意,但是诗作方面却使得他名声大噪,他的诗作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虽然留下来的很少,但是足以被后世传诵歌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王之涣:被仕途耽误的诗人 一首作品广流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之涣用一首最“轰动”的《凉州词》 纪念一群被忘却的人

王之涣用一首最“轰动”的《凉州词》 纪念一群被忘却的人

王之涣,凉州,大唐,凉州词,歌伎,高适,王昌龄,仕途,时期,边塞诗,公元,县令,盛唐,开元,故事,诗人,音乐,李白,武则天,王翰,军队,商人,妻子,时候,朋友,西域,长安,唐太宗,李世民,王维

2009-02-09 #短篇故事

王之涣的一首小诗 气势豪迈壮阔 意境心往神驰 堪称独步千古

王之涣的一首小诗 气势豪迈壮阔 意境心往神驰 堪称独步千古

王之涣,千古,诗人,登鹳雀楼,主薄,意境,仕途,县令,才华,独步,百姓,经典,辞官,于心,曾为,李涤,王隆,童叟,魏绛,美人,田园生活,气势,心往神驰,世祖,上口,中落,中国,中华书局,公元,人生

2014-06-29 #经典故事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故事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故事

王昌龄,歌女,高适,王之涣,王之焕,诗人,记号,我的诗,盛唐,故事,女伶,著名诗人,绝句,兴奋地,冬云,梁九,少府,中一,低压,一筹,乐曲,优劣,人心,仁兄,围炉,同声,意下如何,坐姿,平明,梨园

2020-06-16 #长篇故事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故事

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故事

王昌龄,歌女,高适,王之涣,王之焕,诗人,记号,我的诗,盛唐,故事,女伶,著名诗人,绝句,兴奋地,冬云,梁九,少府,中一,低压,一筹,乐曲,优劣,人心,仁兄,围炉,同声,意下如何,坐姿,平明,梨园

2020-06-16 #长篇故事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故事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故事

王之涣,姑娘,大臣,李氏,凉州词,小姑,王昌龄,高适,生活,慈禧,文档,著名诗人,好的,故事,慈禧太后,扇面,文安县,衡水,辞官,最漂亮,季凌,于友,万仞山,任衡,其年,唐玄宗,大大增加,有才,李氏安,李涤

2017-10-05 #故事阅读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故事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故事

王之涣,姑娘,大臣,李氏,凉州词,小姑,王昌龄,高适,生活,慈禧,著名诗人,好的,慈禧太后,扇面,文安县,衡水,辞官,最漂亮,季凌,于友,万仞山,任衡,其年,唐玄宗,大大增加,有才,李氏安,李涤,杨柳春风,高风

2020-06-16 #故事大全

同样是《登鹳雀楼》 为何王之涣名传千古 这个诗人却默默无闻

同样是《登鹳雀楼》 为何王之涣名传千古 这个诗人却默默无闻

王之涣,唐诗,古诗,诗人,登鹳雀楼,世尘,鹳雀楼,飞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境,平野,形势,河流,盛唐,黄河,视野,题目,唐代诗人,更高层次,生活在,经典之作,亚于,王志,五言绝句,个例,一面,中唐时期,作品,作者

2009-07-09 #故事大全

诗人县官王之涣审恶狗 巧破奸杀案

诗人县官王之涣审恶狗 巧破奸杀案

王之涣,阿狗,姑娘,脊梁,黄狗,嫂嫂,赶庙会,作案者,嫂子,恶狗,案情,死者,熟人,细节,必定是,王之光,高深,越聚越,闻言,网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境,作者,个案,个人,上身,主人,会上,众人

2017-06-0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