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刘邦样样不如人 为何人才都向他聚拢?因他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时间:2014-03-01

据史记记载,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认为,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己不如张良;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自己不如萧何;

提示:本文共有 33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刘邦出身不怎么好,在与项羽争霸时几乎屡战屡败,但却“草根”逆袭,一步步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王之一。

据《史记》记载,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认为,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己不如张良;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自己不如萧何;论率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自己不如韩信。

刘邦虽自认不如三人,但自评懂得用人之道。正是因为用了张良、萧何、韩信三人,才取得天下。实际上,刘邦身边,何止仅此三位大才?陈平、娄敬、周勃、彭越、樊哙等数不胜数的文武人才,均云集刘邦左右,助其打天下、治天下。

为何刘邦深谙用人之道,并拥有非常高超的驭人之术?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他可能一不小心,无师自通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何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类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级排列。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成为引导人的行为的动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楚汉争霸时,如果把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看作两个组织,那么就会发现,人才在这两个组织中的流动方向非常单一,基本都是从项羽集团流向刘邦集团。

不仅人才,还有当时最底层的老百姓,也更加拥护刘邦集团,而反对甚至痛恨项羽集团。得民心者得天下,最终确实由刘邦得了天下。

为什么会如此?下面以几个典型事例具体分析之。

刘邦“约法三章”,满足的是秦人的“安全需求”

对于秦汉争霸时的底层老百姓来说,需求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动辄被屠城,亲人两行泪!

项羽、刘邦领导的灭秦之旅,目标在于推翻暴秦统治。然而,这需要用一场场的战争去完成。当时的战争,带给底层老百姓的,却是无休止的杀戮。

特别是项羽,攻下一座城池后,屠城几乎成了他的“规定动作”。与之相随的,还有掠夺和抢劫。“正义”之师不行正义之事,导致民怨沸腾。

刘邦其实也偶尔屠城,但是他还有一个“自选动作”——“约法三章”。

刘邦攻破秦王朝首都咸阳后,秋毫无犯。同时,向老百姓宣布了三条约定,即杀人者处死、伤人者视情形轻重定罪、抢劫者看赃物多少定罪,其他所有秦法全部取消。

秦人一片欢呼。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安全需求”,真的被一次次屠城吓怕了啊!刘邦能保证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拥护他拥护谁?

秦人老百姓牵着牛羊,挑着酒菜,争先恐后到刘邦军中劳军,上演了一幕动人的“军民鱼水情”。

而“杀神”项羽到达咸阳后,本已“安全”的秦人又被他杀之殆尽,秦人生活多年的家乡也付之一炬!天下,从那时起,已经不可能属于项羽。

刘邦满足张良全方位需求,尤其满足其“爱和归属需求”

张良祖上本为战国时期的韩国人,其祖父和父亲都是韩国的相国。张良家中非常富有,光是使唤侍候的佣人就达300人。

韩国被秦所灭后,张良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良为了为“祖国”报仇,散尽家财刺杀秦始皇嬴政,但功败垂成。

刺杀行动失败后,张良走上逃亡路,成为一名扶弱锄强的侠客。因机缘巧合,学习并精通了《太公兵法》。

后来,张良得见沛公刘邦,从此追随左右。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张良计”是刘邦建功立业路上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刘邦想搬进阿房宫,樊哙阻止不成,张良出马,立即说服。

鸿门宴杀机四伏,刘邦听从张良安排,从容脱险。

刘邦称王汉中,按照张良建议烧毁全部栈道,成功迷惑项羽。

刘邦欲根据郦食其所言,恢复六国后人王位,张良历陈“八不行”阻止,刘邦赶紧照办。

称帝后定都之事,刘邦力排众议,按张良意见定都关中……

因此,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张良生理、安全、被尊重、自我实现四方面的需求,在刘邦这里,都得到充分满足。

然而,唯有刘邦能给予张良,张良自己最看重的,则是“爱和归属需求”。

“祖国”被秦所灭,张良立志报仇。他散尽家产招募刺客,连弟弟的丧礼都无暇料理。国已亡,家何在?张良的爱与归属感也随之飘散。

得遇刘邦,张良便引为知己和兄弟。他的《太公兵法》博大精深,别人听不懂,唯有刘邦听得懂。张良连连称赞刘邦天才。

张良为收复韩国旧土,辅佐韩王。韩王派张良帮助刘邦,刘邦深感张良不可或缺。但前往汉中时却忍痛割爱,让张良返回故土,继续他未竟的“复韩”事业。因为刘邦知道,故土才是当时张良的归属。

韩王为项羽所杀,张良又一次被逼远离故土。他心中唯一的选择,便是刘邦,此后便是一辈子。

刘邦能助张良报项羽“灭国”之仇,张良可助刘邦统一天下。天下统一,西汉王朝就是张良新的归属。

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军,满足的是韩信的“自我实现需求”

韩信小时候家中很穷,品行也不好。经常在不同的熟人家中吃闲饭,基本是一个人见人厌之人。

一次,被天天混吃混喝的熟人间接赶出来后,韩信连肚子都填不饱,被一位老奶奶救济了多日。而后,就是甘于忍受胯下之辱。

从这些方面来看,韩信对于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四方面的需求,根本就看得很淡。

他需要的是“自我实现”。投入项羽麾下,在绝对权威项羽面前,韩信根本无用武之地,郁郁不得志。

投奔汉军后,因犯错误被判斩首,临死前喊得一句话救了他,也充分凸显了他的需求:汉王不是要统一天下吗?为何杀掉壮士?

韩信终被释放并被推荐给刘邦。此时,他最大的伯乐——萧何出现了。然而,如果仅有萧何,而没有从善如流的刘邦,韩信还是无法出人头地。

萧何月下追回韩信后,建议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并要用正规宏大的仪式,举行拜将典礼。刘邦全部同意。

后续,就是刘邦与韩信“相见恨晚”的一次谈话,刘邦彻底被韩信的才能折服。拥有了韩信,刘邦如虎生翼,楚汉争霸进入了全新阶段。

在军事上,刘邦给予韩信全面的信任,让他放手去干。韩信的回报则是不胜枚举的经典战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不战而屈燕之兵,偷袭破齐,半渡而击……

可以说,刘邦的大半个江山,都是韩信帮忙打下来的,在此过程中,韩信纵横天下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

功成名就后,赏赐将其赶出来的熟人、回报给他饭吃的老奶奶、任命让他受胯下之辱的人当武官,韩信在知恩图报和以德报怨中,尽情享受“自我实现”的那份成就感。

而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机会,唯有刘邦可以给予韩信。

刘邦“策反”黥布,满足的是黥布的“尊重需求”

黥布原为项羽部属。他打仗很有一套,经常做先锋,打攻坚战,屡立战功,是项羽的左膀右臂。

但黥布是唯利是图之人,有了一定实力后,干什么事都“不见兔子不撒鹰”。强如项羽,指挥他也难以如臂使指。

按照张良谋划,刘邦派出辩士随何,利用黥布与项羽的嫌隙,“策反”黥布成功。黥布去面见刘邦,刘邦却大模大样地坐在床上洗脚,黥布感觉受到轻视,恨不得一死了之。

唯利是图之人,怎能轻易去死?愤怒归愤怒,黥布只是一“走”了之,走进了为他准备的官舍。他发现,其中的布局、摆设、用具等等,全部与刘邦所用一致,不禁大喜过望。

刘邦如此一操作,黥布直接“从地下到天上”。这起码能够保证,黥布一段时间内的效忠。

而当时的项羽,又给刘邦送了份“大礼”。他恼于黥布的背叛,将黥布的妻儿子女全部杀掉,更坚定了黥布追随刘邦的决心。

这就是刘邦,他摸准了黥布的脉:身为叛将,心中不安,但又有所图,最需要的是被承认、被尊重。而如果直接给予黥布所谓的承认和尊重,那黥布感受到的激励则不够强烈,后续驾驭起来很难得心应手。

由此观之,刘邦果然是个中高手!

结语

愚蠢的领导,面对比他更智慧、更高明的下属,不懂得去满足下属们不同的需求,以发挥其长。而更为普遍的是,打压他们。一旦被下属反驳,则会恼羞成怒,随时准备给下属“穿小鞋”。

这样的领导,身边只能聚集比他更庸碌的蠢材,让他有机会表演“面授机宜”“智从己出”“一锤定音”,他才能够满意。

刘邦绝不是这样的领导。他胸襟坦荡,不拘小节,能够迎合下属需求,宽容下属缺点,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刘邦深深明白,只有投下属所好,满足他们每个人个性化的需求,这些人才能为自己所用,才能在持续激励中被自己驾驭。

纵观刘邦光辉但不乏罪恶的一生,其大部分关键性甚至决定生死的大决策,都是身边人才的主意。刘邦所做的,则是统御人才,做出正确判断,以及最终拍板。

某种程度上来说,2000多年后才出现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刘邦成为领袖和君王路上,不经意间拥有的“核心技术”,堪称“争霸秘笈”。

END.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账号:果然爱经典。喜欢本文,感谢点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刘邦样样不如人 为何人才都向他聚拢?因他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原来人类的需求有这5个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原来人类的需求有这5个

马斯洛,需求,人们,心理学,马斯,层次,生理需求,H.,E.,W.,K.,影响,理论,心理学家,人类,方面,行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高峰体验,个人,家庭,思想,文章,时期,父母,环境,人本主义心理学,产品,人格,人生

2008-08-12 #故事阅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简·爱故事的解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简·爱故事的解读

需求,动力,行为,小说,外国语学院,爱的,成长故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刘先,夏洛蒂,勃朗,不同层次,需求层次理论,待遇,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生理需求,汉族,磨难,经历,分析,归属,四个阶段,尝试用,女主人公,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研究...

2019-0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夜读故事—故事发展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夜读故事—故事发展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故事,需求,层次,评论,马斯洛,本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发展,夜读,人类,人们,进步,有人说,都会,一生,思想,总资产,行者,文明,过程,邮件,冲突,可以用,好故事,社会价值观,小礼,徐戈,爱因斯坦,罗宾,马斯

2007-04-29 #故事大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简·爱故事的解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简·爱故事的解读

...女主人公,安全需求,尊重需求,成长故事,很清楚,成长起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017-09-21 #经典故事

2021管理类联考要点知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021管理类联考要点知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联考,管理类,作用,马斯,基础,生理需要,方面,要点,得到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人,住所,友谊,内驱力,动物,地位,员工,阶段,考生,推送,层次性,性满足,情感,成就感,知识,爱情,潜能,机会,理论,管理者

2015-07-29 #故事阅读

激励孩子有妙招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帮大忙

激励孩子有妙招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帮大忙

孩子,需求,家长,玩具,好的,动力,妈妈,妞妞,层次,父母,马斯洛,需求理论,方式,转盘,生理需求,老师,行为,好朋友,让孩子,成就感,社交圈,过程,童模,马斯,归属,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我价值,个体,冰激凌

2017-09-13 #小故事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理论,研究,启示,马斯,道可道,不一样,非常道,事情,国情,界线,才能,时间,问题,错误,能带,争论,层次论,为了更好,世界上,一些问题,名可名,把我们,我们应该,新的视角,探索世界,给了我,给我们,非常名

2014-12-05 #故事阅读

探究李叔同毅然出家的内在动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解读

探究李叔同毅然出家的内在动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解读

需求,李叔同,母亲,层次,李叔,丰子恺,境界,答案,叔同,生活,弘一法师,红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内心,中国,人生,戏剧,诗意,出生于,李大,李君,杨翠喜,马斯,尊重需求,社交需求,个体,个人,亲情,代名,佛法

2024-02-11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