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只有芸知道》 平淡的爱情故事凭什么打动人心?

时间:2014-03-04

@薛定谔的猹只有芸知道是由冯小刚执导、张翎编剧,黄轩、杨采钰主演的文艺爱情电影

提示:本文共有 40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看完这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后,我对婚姻爱情及生离死别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薛定谔的猹

《只有芸知道》是由冯小刚执导、张翎编剧,黄轩、杨采钰主演的文艺爱情电影。改编自冯小刚好友张述与其妻子罗洋的真实爱情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冯小刚一改以往创作风格,给予了观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单纯地从电影内容入手,无法将这部电影的魅力完全解读出来。所以,我今天将从该片的叙事结构和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两个方面,来进一步解读这部电影的价值与魅力。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谈谈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观众的几点原因。

01、通过半插叙、半倒叙式结构以及三个悬疑点设置的高妙叙事手法:把一段真实经历改编的爱情故事讲述得唯美、浪漫,有效控制了观影过程,使观众产生共鸣

对于一部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创作的爱情文艺片来说,题材的限制让这类电影无法对故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如何利用看似简单的人物关系来推动情节发展并引发关于爱情、人生主题的探讨,是非常考验创作水平的。

导演冯小刚和编剧张翎利用半插叙、半倒叙式的叙事结构,多个悬疑点设置以及暗藏伏笔的高妙叙事手法紧紧地吸引住了观众。直到影片结束,所有的疑点才解开,观众的好奇心也得以最终满足并引发更深一层的关于影片主题的思考。下面我将就影片的叙事结构与手法,来解读这部电影的独特魅力。

① 半插叙、半倒叙式叙事结构有效控制观影过程

《只有芸知道》以半倒叙半插叙的方式,通过两组相似或对比的镜头画面,分成两条时间线,展开故事叙述:一是主时间线,由丈夫隋东风在妻子罗芸去世后,根据罗芸生前的遗愿,相继去四个地点分别安放罗芸的骨灰; 二是根据隋东风回忆,分三段讲述了他和妻子在一起十五年间的生活种种。

两条线索之下的故事叙事结构看似平铺直叙,直至两条时间线交合,观众才恍然大悟,其主线竟然暗藏在这两条时间线之内:即是从隋东风视角,揭开妻子罗芸的心理及情感变化的线索。

对于观众而言,用这种的半插叙、半倒叙式的叙事结构来讲述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文艺爱情电影。不仅实用新颖,而且代入感十足。片中没有刻意设置的剧情、刻意设计的冲突,唯有日常生活中,人物在真实状态下真实的情感呈现。我想这就是冯小刚在这部电影里面想要表达出的真正深意。

②用三个悬疑点设置的叙事手法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影片一开始交代了丈夫隋东风在家中收拾妻子罗芸的遗物。此时,桌上的戒指神奇地开始移动,掉到地面上。隋东风恍惚间看到妻子仿佛又重新出现在自己面前。电影一开场便通过略显”超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营造了神秘又浪漫的氛围。并且直接揭示了电影的最后结局,让观众带着好奇进入剧情中:妻子罗芸为什么会去世?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是导演设置的第一个悬疑点,也是故事的起点,类似序幕。

随后,隋东风带着妻子的骨灰踏上了旅程。镜头也跟随着隋东风的回忆来到了十多年前:新婚不久的隋东风和罗芸夫妇来到克莱德风景优美的乡间,买下大房子并开起了中餐馆。就和生活中大多数漂泊异乡,共同打拼的普通夫妻一样,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憧憬。

随后两人遭遇到一系列生活重大变故:罗芸因身体原因流产、收养的流浪狗布鲁的去世、以及中餐馆被火烧毁——对于这些场景,导演表现得隐忍克制,没有过度用煽情的运镜或者配乐,来放大人物的不幸。但电影用了更高明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提前获知结局的情况下跟随主角进入回忆,当灾祸到来时,那种生活的美好与希望被逐渐摧毁的过程能够更加的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剧情发展到这,第一个悬疑点还没解开时,导演又抛出了第二个悬疑点:罗芸那天当着极光到底许下了什么心愿?

带着疑问,观众又跟随着隋东风的回忆来到了更遥远的过去,两人相识之初:隋东风和罗芸作为共同来奥克兰打拼的北京人,共同租住在了一个屋檐下。从第一次见面到日久生情,再到隋东风求婚成功并在赌场幸运的赢下启动资金。最后在房东太太的帮助介绍下搬往克莱德开中餐馆。

此时,导演又抛出了第三个悬疑点:罗芸一开始为什么要拒绝隋东风的求婚,她心中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不到影片的最后一刻,导演绝不亮出底牌,这就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了观众的心。

在观众还没来得及沉浸在短暂回忆中的美好时,便带着所有的疑问,跟随隋东风的旅程,回到了主时间线——残酷的现实中去寻找答案。

爱犬布鲁的墓旁、大海中翻腾的鲸鱼、北京的父母家、一路前行的丈夫——罗芸的四份骨灰代表了她生前的四份情感羁绊,并最终都得到了归宿。而罗芸的生前最大的秘密也被揭开:

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被束缚,寻求安全感又向往诗和远方的人生,最终对着极光许下了希望摆脱桎梏的愿望,而餐馆的火灾正是她内心欲望的投射。

影片所有的悬疑点至此全部解开。观众仿佛也跟随着隋东风一起完成了一次探寻妻子秘密的旅程,强烈的代入感与情感共鸣是本片叙事手法的成功之处。

02、创新设置的情感表达方式:用配角形象的塑造以及写实主义的拍摄方法,结合主角相濡以沫的美好与生离死别的残酷相交织,引发观众的回味与深思

①从电影中配角形象的塑造,读懂冯小刚对欲望拟人化的表达,欲望是内心巨大缺失的呈现

那么电影中冯小刚是如何对人性欲望进行了表达?我将从电影里的两位最重要的配角形象来做说明。

白人女孩梅琳达无拘无束的生活,象征着罗芸人性中追寻自由的欲望

梅琳达本来是罗芸餐馆的帮工,一赚到钱,便去世界各地旅游、支教。这种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生正是罗芸心中所向往的。但是因为先天的身体原因以及对丈夫的情感羁绊,让她不得不把这种欲望埋藏在心里。这种矛盾心理让她不得不放下内心真正的渴求,只能偷偷的面对着极光,许下餐馆被毁灭的愿望。然而当餐馆真正被毁了,她又仿佛在丈夫“胸口扎了刀”一般难受。

对罗云来说,因为丈夫,她对安全感的渴望始终战胜了对自由的欲望,而房东林太便是影响罗芸人生观的关键人物。

徐帆饰演的房东林太,像是热心的家长一般,在异国他乡促成了罗芸和隋东风的爱情,也让罗芸选择了安稳的生活。

在隋东风罗芸简单又温馨的婚礼上,林太回想起了逝去的老伴,不禁失声痛哭。

"半路留下的人,苦啊。"

可以说,林太同样也促成了罗芸对于生死观的转变。所以在生前,罗芸为了丈夫选择了安稳的生活,并且隐藏了自己的秘密。而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她留下遗愿,让丈夫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开始新的生活。

在《只有芸知道》中冯小刚没有为了塑造女主的完美形象,而刻意设置峰回路转的剧情,唯有普通人物在真实状态下真实的情感与行为。如此真诚的作品,我想这正是这部电影值得赞誉的地方。

②写实主义的拍摄方法,用意象进行隐喻。

导演将十五年里主角的每段经历,借助记忆片段式的蒙太奇手法进行剪辑,并利用各种意象隐喻的方式,留下伏笔和线索,进而过度到人物行为和语言的细节刻画。

以片中几个重要的意象为例:在罗芸因为身体原因流产,并被查出很难再怀孕之时,她把母爱寄托给了流浪狗布鲁。而布鲁的死亡几经铺垫,甚至大大超出了最后罗芸告别的戏份,其实便预示着罗芸死亡的“彩排”。同样的手法,冯小刚在《大腕》、《非诚勿扰2》中都曾表现过。61岁冯小刚曾在上节目宣传这部电影时,谈到生死问题,他坦言“希望死在片场”。不过度的在主角告别的戏份上煽情,而借由宠物这样的意象来预示,可以看出冯小刚尽可能地用克制、写实地方式来展现情感。

而两人屋前生长的大树正隐喻了罗芸对于生的渴求:她每时每刻都在从老天爷手里,抢着活下来的权利。而当隋东风从罗芸父母口中得知真相后,终于理解了妻子,"她安心了,我就安心了。"

鲸鱼和笛子,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意像,隐喻着男女主的诗和远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婚后隋东风不再吹笛,罗芸也一直未曾看到鲸鱼,两人都为生活逐渐消磨了理想。

影片结束前,隋东风乘船把罗芸的骨灰撒向大海,伴随着海面上翻腾着巨浪的鲸鱼,隋东风大声欢呼着。随后,隋东风重新拾起笛子,带着罗芸的希望开始了新生。观众似乎也随着隋东风一起,所有压抑悲伤的情绪都在这一刻得以释放。

03、解读这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爱情电影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几点原因。

尽管《只有芸知道》的故事背景也与生离死别有关,这部片子却缺乏让观众喜欢的这类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现,然而为什么它依旧能让观众引发深刻的情感共鸣?我认为下面的三点,是主要原因。

①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情感经历,在影片中得以体验

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在电影中可谓相当常见。可前提是普通人要身处电影中戏剧化的环境。放到现实生活中则降低了这种感情发生的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普通人只能平凡的爱情或者婚姻生活。跌宕起伏的情感经历注定只能在电影中感受,导演一反常规的将平凡人的爱情故事搬上银幕,让更多的观影者仿佛从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影子,得以回味无穷。

②让观影者看完更加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生活

电影中相遇相爱的美好与生死别离的苦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自然而然地引发观影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随着影片剧情的发展,观影者不禁会联系到现实的生活,想起身边的人和事。在电影最后,船夫听完隋东风叙述完他和妻子的故事后,不免为之动容,马上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对她说出了从未说出口的“I love you”。

影片中展现出来细水长流的情感,让观影者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而这正是《只有芸知道》作为一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爱情电影的魅力所在。

③ 让观众期待拥有同样一份美好而真挚的感情

罗芸因为先天性疾病,对人生对婚姻不抱希望的时候,隋东风出现了,一个懂她、爱她,能给她安全感的男人。

这样真挚的感情,平凡又真实,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憧憬,如果愿意,它可以是我们生命中可以创造的奇迹。导演用细腻的视角,抓住了观影者对美好爱情的期待。等到片尾出来男女主人公原型照片的时候,不由得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情才真切,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意才绵长。

总结一下:

《只有芸知道》这部影片,作为一部根据真实爱情故事改编地电影,导演所运用的叙事手法及情感表达的方法,都让观众有了更强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只有芸知道》故事内容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结合自身感受,解读了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人的几点原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只有芸知道》 平淡的爱情故事凭什么打动人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只有芸知道》 平淡的爱情故事凭什么打动人心?

《只有芸知道》 平淡的爱情故事凭什么打动人心?

隋东,观众,情感,冯小刚,电影,妻子,导演,生活,丈夫,悬疑,影片,爱情故事,欲望,共鸣,原因,故事,观影者,叙事手法,这部电影,布鲁,叙事结构,插叙,方式,餐馆,主角,人生,剧情,手法,普通人,爱情

2020-05-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电影《那年八岁》 罗京民倾情演绎 平淡又直击人心的故事

电影《那年八岁》 罗京民倾情演绎 平淡又直击人心的故事

吴先生,盲人,儿子,黄土高坡,剧情,公婆,历史,妈妈,爸爸,父亲,老人,黄土,罗京民,小翠,属龙,高坡上,全片,丈夫,一前一后,世界,东西,人伦,事情,亲人,伪装,公公,农村,内心,算命先生,深情

2015-05-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深度解读|平淡佛系的社会观察类纪录片为何俘获人心?

深度解读|平淡佛系的社会观察类纪录片为何俘获人心?

纪录片,观众,故事,72小时,纪实,社会,视角,回家,情感,生活,拍摄对象,个体,时代,普通人,社会观,此时此刻,大众,孩子,心理,我国,方法,模式,真实感,空间,纪录,议题,难度,共鸣,中因,广泛关注

2012-12-18 #长篇故事

从传统师徒故事看人心

从传统师徒故事看人心

师父,师爷,传统,老爷子,故事,学法,凭什么,不一样,盖上,人心,东西,人们,事情,优越感,师徒,光明网,学道,心源,师门,心态,技术,敬意,时候,毛钱,被子,酒杯,什么叫,什么也,关门弟子,我问他

2017-01-19 #短篇故事

从传统师徒故事看人心

从传统师徒故事看人心

师父,师爷,老爷子,学法,凭什么,不一样,盖上,人们,事情,优越感,传统,学道,师门,心态,敬意,时候,毛钱,被子,酒杯,什么叫,什么也,关门弟子,我问他,给自己,觉得自己,那些人,来买,里人,好东西,家有

2015-10-02 #故事大全

“只要你主动 我们就有故事!”“凭什么?”

“只要你主动 我们就有故事!”“凭什么?”

男生,小优,女生,爱情,年轻人,朋友,男孩子,只要你,恋爱观,什么意思,凭什么,喜欢的人,有人说,微信红包,吴秀波,多爱,才来,中太,都会,收到了,咖啡店,单方面,个人,一生,专情,交集,事事,动态,再加,告白

2013-07-01 #经典故事

哭倒!《悲伤的故事》凭什么能打破台湾电影的内地票房记录?

哭倒!《悲伤的故事》凭什么能打破台湾电影的内地票房记录?

电影 观众 故事 这部电影 票房 台湾电影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票房记录 香港 内容 台湾 媛媛 影片 宋媛媛 张哲 陈意涵 凭什么 宣发 人们 俗套 影评 悲剧 情绪 烂片 方式 桥段 浙江 爱情 病情 豆瓣

2020-04-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哭倒!《悲伤的故事》凭什么能打破台湾电影的内地票房记录?

哭倒!《悲伤的故事》凭什么能打破台湾电影的内地票房记录?

电影,观众,故事,这部电影,票房,台湾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票房记录,香港,内容,台湾,媛媛,影片,宋媛媛,张哲,陈意涵,凭什么,宣发,人们,俗套,影评,悲剧,情绪,烂片,方式,桥段,浙江,爱情,病情,豆瓣

2019-09-0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