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拍摄《南京抗疫现场》的日本导演火了 钛媒体和他聊了聊背后故事

时间:2014-03-08

初衷是因为着急!因为我也每天看日本的新闻报道,看日本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但是日本政府防疫措施不到位,百姓也没有危机感,出门不戴口罩,还去明星的演

提示:本文共有 43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一位名叫竹内亮的、拍摄了《南京抗疫现场》的日本导演,最近火了。

“初衷是因为着急!因为我也每天看日本的新闻报道,看日本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但是日本政府防疫措施不到位,百姓也没有危机感,出门不戴口罩,还去明星的演唱会……”竹内亮导演这样感慨拍片的动因。

自疫情来袭后的两个月间,家住南京的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一直没停下手里的工作,通过他和妻子赵萍共同创立的南京和之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经为全球网友带去了十几个抗疫战疫、呈现疫情期间人情冷暖的视频。

这些视频给人展现的不只是日本人与中国人间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也包括中国城市目前的一些防疫现状白描。在国人看来真实与寻常的背后,寄托的是竹内亮导演对家乡和其他国家抗疫情形的忧思。

在全球疫情依旧严峻之际,钛媒体采访了竹内亮和他的妻子赵萍,和他们聊了聊疫情期间纪录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一座病例已清零城市的防疫白描

竹内亮的妻子是南京人,他们相识于日本,2013年婚后开始定居于南京的。从最初担心这座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的城市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生活不便,到渐渐发现这里人的宽容、通达,竹内亮早已融入并爱上了南京。

尽管来中国以后才开始学习中文,如今,竹内亮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口音已越来越淡,读写能力也完全没问题。在他的微博里,你常常可以看到“欢迎下次来南京玩!”这样充满主人翁意识的、给网友的回复。

这次南京疫情形势严峻时,竹内亮也未想过逃回日本;他只是在此期间因拍摄在日湖北商会的纪录片而短暂地去日本出了趟差,便返回了南京。

“2月初去日本出差的时候,日本方面没有任何的检疫障碍;而回到南京,我同家人一起严格居家隔离了14天,期间都是社区的人帮忙送菜。这种对比差异就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我对日本疫情的担忧。” 被粉丝亲切地唤做“亮导”的竹内亮表示。

于是,《南京抗疫现场》的日语版视频就这样开始企划了。半个月后,亮导又针对不同的受众,拍摄了一版英文的抗疫视频,这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两个版本。

截至日语版纪录片拍摄的2月底,南京的新增病例数已经清零;而3月中旬拍摄英文版视频时,南京的确诊病例数也已归零。换言之,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片,展现的是城市抗疫进入后期依旧慎终如始的防疫状态。

“这两版视频从企划到拍摄、剪辑,都只花了4天左右的时间,一天策划、两天拍摄、一天后期,”亮导回忆拍片的进程时,他急迫的心理依然溢于言表,“尽管平时我们做纪录片都要花几个礼拜,但这次我希望尽快上传,日语版本是我熬夜做的字幕;而英语版本的,则是懂英语的同事熬夜赶制的。”

作为用于传播抗疫防疫情形的纪录片,竹内亮还提及的另一个细节,在于摄制组不想给人添麻烦:“策划是我们全公司20多人一起做的,但是参与拍摄的就只有我、摄影师和助理,这样就尽量减少了人员聚集。” 在日语版的视频拍摄时,网友也可以看到摄影师进小区面临的长达半个小时的登记流程,不过摄制组都做了全力配合。

在大体相同的两个版本的视频里,网友可以看到整个纪录片清晰的脉络:包括外食、交通、户外、公司、网课、隔离生活共6个部分。

在外食的部分中,镜头跟随着麦当劳无接触式用餐的取餐场面:外卖上详细记录了生产人员的名字、呈递员的名字、还有他们的体温。

而在交通部分中,画面展现了网约车公司到位的防护膜措施,还提到了司机个人每天三次的消毒举措;公共交通则展示了地铁需要量体温、扫二维码登记旅行轨迹、从而追溯感染路径的一系列措施;手机上的疫情地图,则显示了最近多少日之内曾经在几公里外发生过的疫情,细节在近镜头之下一目了然。

户外部分,纪录片展现了夫子庙一带景区控制人流量、只开固定景区门、扫码进景区的流程;公司一节的画面展现了包括每天给员工量体温2次、给街道报告、员工基本选择自己带饭的有关措施……

亮导告诉钛媒体,选择这些片段,主要是为了展示南京人真实的防疫生活:“我是开车去上班的,有些同事乘坐地铁上班,还有的同事爱吃麦当劳,有的日本同事从国外回来,也刚好需要隔离……所以我们就把这些片段浓缩起来了。”

因为拍摄的时间略有不同,观看两个版本的视频时,网友能够感觉出动态的时间变化来。随着南京的疫情状况进一步向好,时间推进到英文版本的拍摄时,又有了一些新增的内容,譬如开放了堂食的“老娘舅”餐厅隔桌而坐的画面。

由于面对的受众侧重点不同,和之梦团队对两个视频还做了些许不同的内容策划。在英文版的视频中,竹内亮导演还表达了主张欧洲人不要歧视亚洲人戴口罩的建议,并希望更多人自身也做好防护。

而做抗疫视频的主要目的,也呈现在了纪录片的结尾:

“我们做这个视频,不是想呼吁大家模仿南京的措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能给大家一点启发,从而制定出适合地区情况的更好的措施。”

截至目前,和之梦团队的两个《南京抗疫现场》视频已经在雅虎首页、微博视频、抖音视频和Youtube上大范围传播,Yotube上的流量已经破50万;十多家日本电视台也纷纷转载了南京抗疫视频,还引发了一些专家的关注;这两个视频总共已陆续被翻译成了11种语言,并还在召集粉丝持续做更多语言的翻译,从而进行更广泛地传播。

竹内亮很高兴地看到,他作品的传播力度已远超其预期。尽管20多人团队的成果在疫情这个大背景下显得很微茫,但至少这两部作品每触达一人,就多了一份改变抗疫与防疫意识的可能。

《我住》特别篇:疫情之下的人情冷暖

事实上,导演竹内亮和妻子赵萍创办的南京和之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早已在纪录片领域深耕多年。

最近,除了南京抗疫视频之外,和之梦还拍摄了大量与疫情有关的视频,收录在了系列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以下简称《我住》)中。

自2015年11月起,和之梦就开始推出刻画在日华人的纪录片《我住》,并逐渐将聚焦的目光扩大到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人、旅居中国的其他外国人和全球海外华人等。

在平均一周一更、4年多的200集纪录片里,你可以一窥在日本生活的华人漫画家、食品公司职员、酿酒师等形形色色人的生活,也可以看到不同职业的日本人选择生活在中国北京、武汉、南京、云南等地的理由。

可是最近两个月,和之梦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赞助商的宣传片拍摄都取消了,对公司经营的压力很大;因为疫情的因素,之前原计划的外地拍摄也被迫取消。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我们想趁这样一个机会,把舆情相关能做的事情尽量做了,所以就开始召集各方力量拍摄抗疫视频,作为《我住》的特别篇。”赵萍这样讲起了制作特别篇的缘起。

尽管和之梦团队2月10日才开始零散去公司复工,但自1月底起,全体员工就开始通过微信企划大家能做些什么。

“2月份的时候,我很担心在日本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赶紧买口罩。”竹内亮告诉钛媒体,他也一直很担忧日本民众看待疫情的方式,于是就有了常驻日本的同事拍摄的东京街采,作为《我住》特别篇的其中一期。

了解到一些民众的鸵鸟心态甚至无畏心态后,竹内亮更着急了。这也成了触发他后来拍摄《南京抗疫现场》的另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我住》还收录了大量在华外国人和在日华人在疫情下的抗疫和生活现状,还包括一些医生护士涉及防疫知识的内容。对于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外国人人脉圈子、在日本认识大量华人的竹内亮夫妇来说,纪录片的素材也最容易从这些熟人着手。

“我们最先想起了在北京的一位日本人护士,觉得可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问她一些抗疫的想法,做一个视频,包括怎样戴口罩、能否反复利用等,于是就有了第一个连线采访。”赵萍对钛媒体表示。

接下来,因为大家都关心住在武汉的、开着美味咖喱店的日本人——岛爷爷的生活情况,《我住》就又远程连线了他。值得注意的是,当时2月初,正值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日本的包机去武汉撤侨,岛爷爷却选择了留在武汉。

赵萍当时采访岛爷爷,问他为什么不回日本时,他答道:“没有特意回去的必要啊。不论是困难的时候还是开心的时候,都想和武汉人民一起度过。”老人云淡风轻回答里,可见早已把武汉当作第二故乡,让人备受感动。

同一期节目的采访中,另一位在河南农村生活的日本爷爷也不打算回日本。他表示:“如果因为肺炎扩散而回国的话,他们会对日本人失望的。”这位日本爷爷还是照常在农村种地生活,他还诙谐地谈到,今年唯一的不同是过年不再有同村居民上他家瞅一瞅日本人“头上有没有长角”。

另一期的视频时间已进入3月,连线的是一位在日本茨城县从事酿酒职业的华人,他和妻子也已旅居茨城数年。在被问及日本疫情形势严峻、他们会不会选择回国时,那位酿酒师的话也让人印象深刻:“要是单纯因为一个理由逃走的话,我觉得我应该是不会的;但是因为一个理由去的话,我觉得我会去。”

且把他乡做故乡。在《我住》的短片里,还呈现了许许多多能与当地人共情的温暖画面:包括与妻子一起留在北京的美国人酒吧老板,与家人一起留在西双版纳的日本生态学家等等。

而在此之外,《我住》特别篇还拍摄了用鞠躬的方式在路边为武汉筹款的日本少女;也纪录了在日湖北商会为湖北人大量筹集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的内容。在密密麻麻排列齐整的防护物资之间,旅日武汉人即便已得知了挚友过世,依然在为抗疫奔忙……

“在日华人非常担心自己的老家,希望把这种心意传递给大家。”竹内亮这样介绍拍摄湖北商会的缘由。

在这些视频里,观众可以切身感受到那句湖北商会的人手书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疫情不近人情地降临到人类身上时,《我住》的纪实能让人看到寒夜中的一抹微光。

世界抗疫视频:多视角呈现抗疫依然在路上

截至3月20日,和之梦已经更新了12个抗疫视频。而在全球疫情进一步蔓延的情势之下,赵萍告诉钛媒体,世界范围内的纪录片制作依旧在路上。

目前,和之梦已经在全球征集了许多网友的抗疫视频素材,打算整合成一个《全球防疫当下》的全新纪录片,预计一两周后剪辑完播出。

和之梦的slogan是“用镜头拉近世界与你的距离”,这也是多年来这个纪录团队一直身体力行在做的事;而近日,它更希望实现的是打破各国信息交流的壁垒,让全球网民看到各国人更真实的抗疫生活,并从中受到启发。

在竹内亮上传《南京抗疫现场》到雅虎之后,会有一些日本人怀疑纪录片的真实性,觉得“这是在中国摄影棚拍摄的” 、“防疫怎么可能做到这种程度”。这在竹内亮和赵萍看来,也并不意外。

在互联网已然使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当下,由于官方媒体在尤其涉及国际报道时、依然难以避免的主观性内容筛选,容易让各国网民陷入信息偏见之中。而竹内亮和他的团队希望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去消解因缺乏一手资料而带来的误解。

“关于视频起到的真实效果,我们没有做过调查;但只能说,我们希望的是这些视频能够一定程度淡化中日之间、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赵萍这样殷切希望着。

这也是流淌着中日两国文化血液的和之梦,未来会持续坚持做的事。(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 | 陶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拍摄《南京抗疫现场》的日本导演火了 钛媒体和他聊了聊背后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南京!南京!》:陆川导演人性化日军的电影视角你能接受吗?

《南京!南京!》:陆川导演人性化日军的电影视角你能接受吗?

南京,人性,日本,视角,导演,战争,陆川,战争中,影片,历史,电影,逻辑,可可西里,南京大屠杀,故事,宣传,文艺腔,个体,中国,人物,史料,情节,思想,日军,纪录片,艺术,观众,这场战争,主题,人类

2011-10-25 #短篇故事

“非常”疫情下的“非常”春节|钛媒体特写

“非常”疫情下的“非常”春节|钛媒体特写

武汉,疫情,旅客,肺炎,武汉市,钛媒体,新型冠状病毒,春运,图片,指挥部,通告,口罩,来源,湖北省,病例,孙林,乘客,汉通,防控,中国,停运,城市,国家,微博,方面,火车站,通道,铁路,卫健,李程程

2015-10-01 #小故事

希望能走进更多故事|钛媒体摄影师2019手记

希望能走进更多故事|钛媒体摄影师2019手记

北京,钛媒体,博物馆,影像,无人驾驶,故事,自习室,在线,小丑,宠物,孩子,图集,彭城,蒲公英中学,表演,狐狸,蒲公英,过劳死,馒头,曾祺,展览,世界,学生,客户,工厂,挑战赛,父母,猫王,表演者,顾客

2020-03-07 #小故事

辅警丈夫与护士妻子的抗疫故事和伤心求援|钛媒体特写

辅警丈夫与护士妻子的抗疫故事和伤心求援|钛媒体特写

杨楠,病人,时候,钛媒体,医院,患者,丈夫,护士,疫情,安定医院,工作,杨静,苏辰,水滴,赵忠,专科,口罩,国难,精神,病房,医护,和同事,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病医院,都会,任务,危险物品,小家庭,建议,情绪

2015-11-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凯叔讲故事”完成C+轮融资 1年融资超1.2亿美元|钛媒体首发

“凯叔讲故事”完成C+轮融资 1年融资超1.2亿美元|钛媒体首发

讲故事,产品,内容,融资,钛媒体,儿童,孩子,公司,内容服务,模式,用户,个人,儿童教育,口袋,多维度,方面,神探,资本,音频,泰合,资本市场,和精,交响,作者,北京,合伙人,图书,市场,文化,提供商

2020-05-13 #长篇故事

“凯叔讲故事”完成C+轮融资 1年融资超1.2亿美元|钛媒体首发融资凯叔·口袋神探

“凯叔讲故事”完成C+轮融资 1年融资超1.2亿美元|钛媒体首发融资凯叔·口袋神探

讲故事,产品,内容,儿童,融资,孩子,公司,内容服务,模式,用户,钛媒体,个人,儿童教育,口袋,多维度,方面,神探,音频,李程程,资本市场,和精,交响,合伙人,北京,图书,市场,文化,提供商,故事,时期

2020-07-12 #短篇故事

一篇特别的作文投稿!“我的爸爸是《南京抗疫现场》导演竹内亮”

一篇特别的作文投稿!“我的爸爸是《南京抗疫现场》导演竹内亮”

赵纯,南京,爸爸,竹内,日本,疫情,妹妹,作文,纪录片,隔离,一生,中国,中文,体育课,学校,经历,视频,工作,全家,姥姥,小学生,数学课,文化,电话,记者,老师,镜头,汉江路,纪录片导演,觉得很

2014-01-28 #长篇故事

留学生漫漫回家路:回国如闯关 100天小别离让我内心强大|钛媒体特写

留学生漫漫回家路:回国如闯关 100天小别离让我内心强大|钛媒体特写

疫情,孩子,机票,留学生,口罩,英国,航班,隔离,公寓,包机,时候,学校,故事,通知,郑东,回家,加拿大,受访人,多伦多,洛杉矶,流浪汉,父母,美国,经历,防护用品,冲突,大使馆,多伦多大学,第一时间,航空公司

2010-09-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