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法律人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选登(九) 再见 林一

时间:2014-03-10

甚至,逢年过节,负责110接警的同事也时常接到林一的报警

提示:本文共有 24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最多时,一天有五六起关于林一的报警。甚至,逢年过节,负责110接警的同事也时常接到林一的“报警”。他在电话里说,要给110警察送水果、送早餐

■作者简介

蔡思超,“漳州110(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前队员,现任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110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爱讲故事的警察。

蔡思超

1998年,正当全国人民忙着抗洪的时候,我背着一个蛇皮袋,走进了110警营。蛇皮袋里装着发下来的警服。与警服相伴的,还有一堆书。

一位师兄拍着我的肩膀,说:你会在这里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里不寂寞,你会遇到各种“奇葩”……

师兄所言不虚——巡逻的第一天,我就遇上了林一。

【一】

同事杨盛用一部喷着黑烟的金马摩托,载着我这初入警营的愣小子一路巡查到桥南。突然,对讲机传来呼叫:“615梯队,大桥头有人在出租车上闹事,去看一下。”

“明白!”

不到一分钟,我们就到了桥头,只见一辆出租车横在桥面上。见到我们,出租车司机就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扑上来就说了一连串的话:“110同志,你们给评评理!这人上车后就死活不下车,也不说去哪里。这都一个小时了,他和我有什么仇什么怨呀?我还怎么做生意?你们快带他走吧……”

在我向司机询问情况的时候,杨盛走向了出租车。我正想问他要不要战术配合时,他向车内一探头,说道:“哎呀,又是你呀!出来吧,别难为司机了……”

车门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黝黑汉子从车里钻了出来,浑身散发着劣质白酒的味道,笑着说:“要去死,又遇到你,嘿嘿,我走了……”

在众人围观中,汉子摇晃着身体向南山寺方向走了。司机见状迅速钻进车中,飞驰而去。看热闹的人们,这才逐渐散去。

等摩托车在岗亭停靠,我试探着问杨盛:“那么熟?你家亲戚吧?”

他微微一笑,掏出一根“红梅”烟,点上,吐出一串灰白色烟雾,然后说:“以后,你也会很熟的……”

在警情反馈表上,杨盛简洁地写下:林一酒后闹事。

【二】

再见林一,是几天后的一辆三轮车上。

车夫显然满腹委屈,他一个劲儿地说:拉了十几年车,第一次见到有这样的客人——不说去哪里,而是要车夫把50元拉到用完为止!

车夫正说着,车斗里伸出一只手,手中捏着一张皱巴巴的50元的票子,在风中抖动。

林一从车里探出头,一脸通红,得意地笑着。接着,他从车斗里爬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绵竹”酒瓶子:“要去死,我有听你的话,没闹事,我今天要坐车,50元,坐到完……”

杨盛走上前,掏出一根“红梅”,递给他,一手抱着他的肩,另一手接过他的瓶子,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老林你这是何必呢?过来过来,女儿最近如何了?你再和我聊聊……”

杨盛搂着他,边聊边缓缓前行。

我看到杨盛拿酒瓶的手,悄悄放在了身后。手一抖,瓶中酒倒出了大半。

杨盛回头,向我眨眼。我跟上,接过酒瓶,把摩托车里的水杯取出,往瓶里灌入大半瓶水,再塞回杨盛手里。

“你站好,不准闹事。酒拿着,回家睡觉!”杨盛把酒瓶塞回林一手里,对他命令道。

“是!”

林一两腿一并,马上立正,向杨盛敬了个礼。然后,他迈着正步又向南山寺走去……

【三】

15分钟后,对讲机里传来指令:“615梯队,南山寺有位出租车司机报醉汉闹事,醉汉还指明要警号为“要去死”的民警去处理……”

对讲机里,派警的小女生怯怯地问:“615梯队,你是“要去死”(杨盛的警号为174)吗?”

杨盛黑着脸,载我到了现场。林一远远地见警察来了,飞快地从出租车上逃下。出租车也疯了一样地逃离。

林一小跑着,居然一纵身,跳进了南山寺前的池塘!

只见他抓着酒瓶,熟练地踩着水,两手在水面挥舞,亢奋地一遍遍喊着:“‘要去死’!过来,我在这!过来,我在这……”

“他会水。这样胡闹,不要理他!”我拉着杨盛,要往摩托车方向走。杨盛却把警用皮带解了下来,往我手里一塞。又脱掉皮鞋,嘴里嘟囔着:“你看好枪……谁叫我们是干这行的……还是别出事的好……”

终于,杨盛穿着湿漉漉的警服,将林一从水里拎了出来。我们两人把他送回家,任他沉沉睡去……

到了二中的停靠点,杨盛把湿衣披在椅上,仅穿着条内裤蹲在长条沙发边,继续抽着他的烟。

“这种人,应该送他劳教!”我在一边抱怨着。

“林一不是坏人……”杨盛眯缝着眼睛,开始给我讲起林一的故事。

林一原本有工作,是一家企业的司机。他有老婆,有女儿。后来,他下岗了,老婆跟人跑了,女儿还在读书。

大约在1995年,为了给女儿赚取学费,他开始给私人当司机。有工作时,他滴酒不沾,认真干活;没工作时,面对着空荡荡的家,他酗酒胡闹。

大家都怕“酒鬼”,所以没人愿意和他说话。而也只有他闹的时候,才有110的警察陪他说几句话,安慰他几句。所以,闹事就逐渐成为林一寻找安慰的一个途径了。

“你问我为什么110人不劳教了他?那是因为110人都知道,他是他女儿的依靠,要是劳教了他,他女儿也完了……”

杨盛很平静地讲着别人的故事,仿佛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

【四】

林一依然时不时地出现在110人的视野里。

有人估算,关于林一的报警不低于1000起。而所有的报警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酒后,在车上赖着不下来;酒后,在店里赖着不出来。但闹归闹,林一从不打人骂人,也从不破坏东西。110警察接警赶到现场后,他就离去了,不久又再闹事。

最多时,一天有五六起关于林一的报警。甚至,逢年过节,负责110接警的同事也时常接到林一的“报警”。他在电话里说,要给110警察送水果、送早餐。

偶尔,林一也会消失两三个月。那时,包括杨盛在内的老110人会心一笑:林一有工作了,在赚钱了……

后来,杨盛年纪也大了,退出110当了刑警。又过了几年,我也退出了110,到了派出所。

2008年,正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我去刑警接警大厅陪杨盛值班,对讲机里传来了点对点的呼叫:“杨盛,林一挂了。在他家楼下的草地上,酒精中毒,呕吐物堵塞气管,我刚到现场。”

杨盛一声叹息,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临。

掐灭了烟头,他嘟囔了一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然后,起身准备出发。

转身,他问我:“林一最后一次报警了。走,看看他去?”

责编:马蓉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法律人非虚构写作大赛作品选登(九) 再见 林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懂丶法律」书单:法律人必看的5本书 豆瓣高分法律书籍推荐!

「懂丶法律」书单:法律人必看的5本书 豆瓣高分法律书籍推荐!

豆瓣,孟德斯鸠,法律,刘星,苏力,案例,法学,法律人,萨伯,中山大学,大法官,富勒,教授,根源,案件,案子,法治,经验,过程,法律文化,中提,之光,曹操,曹孟德,萧瀚,上第,一本好书,专业,中国,书籍

2016-03-16 #小故事

严谨 法律人必备品质

严谨 法律人必备品质

事情,合同,擦桌子,当事人,主任,一心二用,内心,前路,地址,品质,完美主义,感觉,性格,心理,抹布,桶子,新人,洗手间,页码,资料,糊涂虫,经验,工作,不干净,一个法,一件事,不能如此,做事情,二者不可兼得,做一个

2008-08-31 #故事会

七夕特辑|法律人的土味情话

七夕特辑|法律人的土味情话

主体,对象,无效条款,五监,小甜心,法律人,和家,还土,义务,丁点,事情,事项,公证,公证机关,内涵,历史,天地,土味,唐律,基因突变,夫妻,契约,家务,家庭,效力,律师,开窗,当事人,形式,情话

2009-12-05 #故事会

“法律人的大学”征文评选揭晓

“法律人的大学”征文评选揭晓

征文,征文活动,法律人,大学,日报社,梦想,来稿,教育集团,刘梅,作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世家,优秀奖,北京,作者,倾情,和龙,师生,奖项,律师,文艺,方式,检察人员,法官,法学院,法律,相结合,环节

2010-05-06 #故事阅读

法律人眼中的牛郎织女故事

法律人眼中的牛郎织女故事

牛郎,织女,违法,老牛,嫂子,情况,鹊桥相会,小伙子,喜鹊,牛郎织女,曾几,诸仙,一头牛,上天无路,牛家庄,哥嫂,占为己有,公告,事实,两岸,个人隐私,亲子,儿女,分家析产,凡人,农历,失主,天庭,夫妻,天河

2020-08-08 #长篇故事

“童话大王”郑渊洁原来是个以法律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的“法律人”

“童话大王”郑渊洁原来是个以法律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的“法律人”

郑渊洁,老师,维权,童话大王,中国,律师,刑法,法律,童话,读者,法律人,皮皮鲁,经营自己,作者,个人,人生,他用,孩子,月刊,来源,童话故事,郑氏,长处,创作,拉出来,这才是,杨大,力比,权之战,舒克

2019-07-08 #故事阅读

故事烩23|法律人的年终奖

故事烩23|法律人的年终奖

小白,心子,太湖,咚咚锵,年终奖,老大,书记员,上菜,脖子,拉菲,大才子,同学聚会,众人,国家,座位,服务员,法务,法官,混得,玩笑,老公,老同学,高跟鞋,酒杯,一碗汤,你小子,国企,看了看,子盛,得多

2009-09-10 #经典故事

一个法律人的正能量小故事

一个法律人的正能量小故事

师兄,当事人,谭谈,法律,企业家,代理费,初心,单位,小伙伴,律师,案子,案件,规定,证据,过程,脱困,小地方,个案,人心,人以群分,大年,团队,关键,北京,原则性,地方,家人,寒风凛冽,故事,律师费

2010-06-2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