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龙骨 司母戊鼎 石鼓不为人知的故事

时间:2014-03-12

开始龙骨的故事龙骨即甲骨文是古人用刀子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发展最早的古文字

提示:本文共有 13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龙骨从何来?司母戊鼎真假存放在那里?普通的石鼓价值何在?让我为你开启古代文字的起源之路。

开始龙骨的故事

“龙骨”即甲骨文是古人用刀子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发展最早的古文字。它大概形成于三千多年以前的商代。甲骨文虽然古老,但是发现得却很晚。

人们是怎么发现甲骨文的呢?

这就要从1899年说起,北京有个叫王懿荣的老先生,他喜欢研究古文字。

一天,他病了,请大夫开了个中药方,叫家人去药店取药。取回药后,王在一种叫“龙骨”的药上发现了一些花纹。他仔细看了一下,这些花纹很特别。

上图中甲骨显示的图案

王当时是清朝的官员,家里很有钱,就叫家人再去药店买些花纹更清楚的“龙骨”来,并且问问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弄来的。家人果然又买了一些花纹更清楚的“龙骨”,并且告诉他,药店里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山东一个姓范的商人从河南省安阳县地下挖出来的。人们叫“殷墟”。他怀疑这些“龙骨”上的花纹可能跟当时的文字有关系。

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这些“龙骨”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甲骨文。

司母戊鼎

谈到司母戊鼎,人们就想起金文,让我们来看看关于发现和保护“司母戊鼎”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候,河南安阳县一个村子的农民在劳动时从地下挖出一个四条腿的方形青铜鼎来,高有1.3米多,重有875公斤,四面都铸有凸起的兽面花纹,里面铸有“司母戊”三个金文。学者们认为这是三千多年以前商代的青铜器,是商王文丁为了祭祀他母亲戊铸造的。

为了彰显孝道,很多地方都彷造司母鼎

开始,农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看起来像个马槽子,就叫它“马槽鼎”。北京的考古工作者听说后赶来,才认出这原来是一件非常贵重的古文物。

当时日本日本侵略者听说了这件事,一定要抢走这件国宝。群众为了保护它,就把它埋在地下,另外造了一个假大鼎来代替。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才又把它从地下挖出来,现在,“司母戊鼎”陈列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石鼓

说到石鼓出名,是因为它前面的文字,石鼓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石鼓上的古文字。

石鼓上狭下宽,顶圆地平,高约三尺,直径一尺多,形状好像北方人吃的“窝窝头”。

石鼓的故事就要从唐朝初年说起,在陕西省凤翔县发现了十个这样的东西。经过变乱,全部丢失了。到了宋朝找回了九个。

传说,宋朝皇帝非常重视这些东西,找到后,便派人把它们运到当时的首都河南开封,存放在皇宫里,并且让工人在字缝间填涂上金子,加以保护。后来北方少数民族金人侵入开封,抢走石鼓,运到北京并且剔掉金子拿走。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下令让石匠按照石鼓的样子又雕刻了十个新的,放在北京的国子监院内。抗日战争爆发前运往上海。全国解放后又运回北京,现在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可以看出,这十块石头,很不平凡,经历过不少苦难。

东周文字,与石鼓文相似

十个石鼓原来大概刻有600多字,现在只有300多个字了,石鼓上的字体有的比甲骨文和金文还要复杂。石鼓文因和籀文近似,所以,学者们认为石鼓文和籀文是同时代的古文字,石鼓是东周到战国初年之间的刻石。

通过本文将龙骨、司母戊鼎,石鼓每个文字的背后都一个曲折的故事,虽经历万难,但是,最终只要加以保护和关注,就可以流传至今。看到古代汉字易如此,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龙骨 司母戊鼎 石鼓不为人知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纹饰,素面,方鼎,青铜文化,原始社会,作品,兽面,青铜,商王,容器,时期,猛虎,花纹,虎口,长方形,饕餮,发展,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阳,应是,祖庚,陶鼎,锡比,天子,三足,和鼎,中国,三鼎,前身

2011-12-25 #故事大全

司母戊鼎用途之谜

司母戊鼎用途之谜

司母戊,大鼎,武丁,和西,农民,商王,司母戊大方鼎,祖己,人们,学者,民众,武官,有关,司母,司母戊鼎,登鼎,之谜,人名,仪式,修政,功用,青铜,商人,图案,拥有者,殷商,王后,珍宝,礼器,说法

2012-08-31 #故事会

国宝“司母戊鼎”背后的故事

国宝“司母戊鼎”背后的故事

大鼎,吴培文,母戊鼎,司母戊鼎,日军,安阳,马棚,村民,安阳县,消息,西屋,吴家,蒋介石,陈子明,青铜鼎,发现了,吴家大院,庞然大物,主人,人力,司母戊,发掘出,北京,南京,古董商,后母,商王,国民党,挖走,文物

2016-12-25 #故事阅读

“司母戊鼎”改名已9年 文物专家:后母戊鼎可能才是错的

“司母戊鼎”改名已9年 文物专家:后母戊鼎可能才是错的

司母戊鼎,宝物,司母戊,母亲,郭沫若,专家们,名词,时候,文字,考古学家,我们国家,万大,司母,母戊鼎,秦穆公,齐湣王,齐闵王,一直以来,青铜文化,鼎上,中学,下定,代表,事情,亲身经历,出处,农民,例子,历史,古玩商

2013-11-12 #故事会

司母戊鼎的故事

司母戊鼎的故事

黑田,吴培文,宝物,大炉,探杆,绳子,武官,村里,消息,牲口,吴培,司母戊大方鼎,洞底,中国,东西,下子,区公所,古董商,号子,青铜器,村民,土坑,大鼎,小院,手指头,时候,柴草,浮土,洞口,滑轮

2011-08-22 #故事大全

司母戊鼎的古代故事

司母戊鼎的古代故事

祖庚,大鼎,祖甲,纹饰,母戊鼎,母亲,人们,工艺,文物,神兽,铸造出,青铜,青铜器,马槽,去世后,司母戊鼎,喜欢吃,是一只,饕餮纹,武丁,咬人,大得,和礼,虎形,鼎上,世人,丰年,中国,体重,价值

2010-02-13 #故事阅读

尴尬了 为什么有人把改名后的司母戊大方鼎 叫“后妈鼎”?

尴尬了 为什么有人把改名后的司母戊大方鼎 叫“后妈鼎”?

后母,司母戊,学者,国家博物馆,央视,后羿,学术,争论,郭沫若,司母戊大方鼎,专家,历史,名字,商王,层面,文字,母亲,镜像,中晚期,到底是,战国晚期,了学,才让,钟鼎,新发现,上风,公众,人们,主流,东西

2010-11-18 #经典故事

文物介绍——司母戊大方鼎

文物介绍——司母戊大方鼎

大鼎,吴培文,司母戊鼎,青铜器,日本人,青铜,司母戊,后母,安阳,母戊鼎,陶范,南京,工艺,殷墟,纹饰,进村,马棚,万大,吴培,母戊,黑田,南京博物院,吴家大院,青铜文化,院东,代表作,中国,伪装,先生,十分复杂

2007-02-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