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六

时间:2014-04-07

让我们一起听听高峰的抗疫故事医学观察区的故事讲述人:汉源县中医医院周琳我是汉源县中医医院讲述人周琳,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来自中医院医学观察区高峰

提示:本文共有 37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汉源抗疫故事(高峰)

汉源县中医医院内三科副主任高峰和他的团队奋战在观察区的“一亩三分地”,为观察人员量体温、消毒、打扫房间、取药、协调他们的衣食住行,做心理辅导、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重复着琐碎而平凡的工作,一起来听听汉源县中医医院周琳,为我们讲述她的同事高峰在抗疫一线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听听高峰的“抗疫”故事

医学观察区的故事

--------讲述人:汉源县中医医院周琳

我是汉源县中医医院讲述人周琳,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来自中医院医学观察区高峰团队的故事。

高峰,出生于1985年,老家在天全,目前担任医院内三科副主任,2015年华西研究生毕业,毕业后,顺利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签订就业合同。本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妻子考上了老家汉源,国家统计局汉源调查队,为了“爱”他便放弃了三医院的就业机会,毅然决然的跟随妻子来到汉源。

2020年1月21日,医院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会,部署防控工作、对全院人员进行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培训,并紧急下发了应急预案。当时高峰就感觉到了疫情的严重性,他立即组织了科内学习,并认真学习《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的通知》。

1月24日大年三十,本是全家团聚的日子,高峰接到了医院电话:取消春节休假,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接完电话,高峰没有犹豫,对爱人说:“医院刚通知,取消休假,马上回医院,今年春节我不能陪你们过了,你向爸妈解释一下。”爱人听完,很理解他,说:“你放心去吧,爸妈那里我会解释清楚的。”

1月26日,医院召开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决定关闭内三科,组建应对疫情防控医学观察区,高峰临危受命,担任医学观察区负责人。下午,在医院各部门科学统筹、合理分工、全力协助下,内三科40余名患者被成功转运,10余间病房被腾空,加之环境清扫、终末消杀,观察区基本设施布置完毕,用时不足一小时。就这样来不及仔细斟酌抗疫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困难,在繁忙的医学观察区中,他们“一待”就是两个多月。

回想这两个多月,在他身边发生了太多太多让他感动、让他坚持、让他自豪的事情。1月26日参加完指挥部会议回到科室,高峰立即召集了科内人员进行“战”前动员并传达了医院关闭内三科的决定。同时,为保障大家的安全,医院决定将处于怀孕和哺乳期的人员调离科室,重新协调补充人员。当时内三科共有20名医务人员,没有一个人因为害怕而退缩或者申请调离科室。会后,护士长发现马奥娜处于哺乳期,孩子未满8个月,正是离不开母乳的时候,护士长决定立即上报护理部,安排小马调岗。马奥娜在知道相关工作安排后,表示不愿调岗,她要回家后立即给孩子断奶,要同科室人员站在一起,团结协作共同抗击新冠疫情。随后,一封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交到了高峰手上,上面写着:“我是内三科护理人员马奥娜,现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行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控制疫情的传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医院考虑到我正在哺乳期,特批准我申请调离原工作岗位,这是医院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自愿断奶,申请加入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中...我将坚决服从医院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当看到马奥娜请战书上决然的字句,高峰忍不住潸然泪下。他更是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跟自己共进退的同事们。

观察区成立初期,科室医务人员也有过彷徨。1月26日下午六点,医学观察区迎来了汉源县第一例医学观察者李某。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同武汉理工大学确诊室友共同进餐,为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安全,自愿到医院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接收李某后,同事们既兴奋又担忧。

“啊?我们开始收留观人员了,他们住在这,我们要做什么啊?”

“我们会不会做不好啊?”

“我们会不会感染啊?”

“万一我们被感染了,回到家把家里人传染了该怎么办啊?”

来自同事们的担心与疑问不断充斥在高峰的耳边。他迅速向院领导请求支援,经过多方面努力和专业指导,科室全体医务人员迅速调整好自己,以专业的姿态重新投入到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

因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观察区工作性质跟疫情发生前科内工作性质有所不同。医护人员进入观察人员区域前,一层又一层的自我防护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患者治疗护理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变成了对观察人员的日常生活照料;原来的专业技术人员角色转换成了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的“高级保姆”;还有日益增多的观察者、超出医学范畴的花式询问……让高峰的医护团队常常觉得应接不暇,但是他们耐下性子、忽略委屈,在彼此的相互鼓励中克服了每天出现的困难。

随着医学观察人员数量的不断递增,原有的观察区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医院设置了第二观察区。在疫情防控形势越发严峻、医院其他部门自顾不暇、人员吃紧的情况下,扩大了观察区却未能相应的增加工作人员。防护物资和工作人员紧缺、观察者数量不断增多,都让管理难度日益增加。高峰团队想到:减少班次轮换,可以最大程度节约防护用品。就这样,高峰和护士长李惠珍以及其他10余人护士在医院里驻扎了下来,在观察区里住了20多天,离家近,却回不得。

高峰作为医学观察区的负责人,随时要参与疫情期间市、县、院内的可疑人员会诊和讨论。刚参加完临床科室发热病人的会诊,又接到了发热门诊会诊的通知。各种开会、会诊、协调,与观察对象交流,不断接听来自各个部门和家属的电话,通宵达旦,昼夜颠倒已成常事,最多的时候,一天接了近200个电话,手机一直处于充电状态,甚至晚上都接了30多个电话,彻夜未眠。第二天他就发烧了,两天的38.5℃,但他白天继续会诊,晚上自己吊液体,一刻也没离开过工作岗位。谈及于此,他总是说“我年轻,扛得住”!

医学观察区从成立初的忙而不乱,到现在稳中有序,离不开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护士长这个“管家婆”的努力。

护士长李惠珍,从小体弱多病,身材瘦小,李惠珍的爱人沈建成是医院手麻科的医生,2017年6月,沈建成到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医师规范化培训,夫妻俩平时本就聚少离多。今年春节难得遇上休假,本来安排大年三十、初一在九襄陪岳父母过年后,小两口带上孩子回老家陪陪父母,没想到还没出发,妻子就接到了医院的任务,这一走便是20多天。李惠珍虽有遗憾却从不后悔,她说:“我们是一个团队,特殊时期,必须有我”!高峰深深地被她小身板爆发的大力量所折服。

抗疫的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高峰的团队将发现的问题和矛盾逐一进行梳理,将典型问题作好记录,组织相关人员充分讨论,将好的建议进行融合,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团队的建议下,医院成立了一支专门针对观察人员的营养膳食团队,每天为观察者提供科学营养的食物;成立了一支具有丰富沟通经验的心理疏导志愿小组为观察人员做心理指导;多次征集儿童书籍和玩具为观察区的小朋友送去……除此之外,他们还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先后为留观人员准备了防病毒的中药“大锅汤”以及扶正气、防感冒的抗病毒冲剂,中医药的干预率达到了90%以上。在他们的多措并举、用心管理下,观察区的紧张氛围得到了有效缓解,他们又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观察者异常情况的发现和处置;及时疏导观察者的心理恐慌和不适,解决了观察人员对饮食提出的意见,提高了观察人员的满意度,确保观察工作有序开展。

留观人员曹某因咳嗽、咳痰、咽痛于2月7日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经检查后,收治到观察二区进行住院隔离治疗。治疗好转后,曹某强力要求出院回家,医务人员反复多次沟通,告知曹某观察期满14天后才能出院回家。反复劝导后,曹某情绪有所好转,继续接受输液治疗。两天后,曹某情绪异常激动,“我要回家,你们凭什么把我关在这,人都要关疯了,你们再不放我出去,我就要跳楼”。科室医务人员反复耐心地向曹某传达新冠肺炎相关政策规定。“如果我不来你们医院看病,你们不是就不晓得我出去过,再不放我,我就从窗子上跳下去。”接着他便站在窗台处张望,护理人员不敢轻视,立即请求心理咨询志愿者采取心理疏导,同时请求安保科支援,安保科到位后,反复劝说,曹某仍拒不配合,无奈之下,安保人员立即通知曹某父母到医院劝说。终于,在多方努力之下,曹某情绪趋于稳定,同意了继续接受隔离观察。

截止目前为止,高峰的团队成功化解了多起留观人员因情绪激动而不配合的留观事件,圆满完成留观任务101例。因为疫情,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很久没有吃过一顿舒心餐,很久没有与亲人爱人团聚……因为他们的坚守付出,我们很安心,因为他们的无私无畏,我们很安全。

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态势,但他们的团队依旧奋战在观察区的“一亩三分地”,为观察人员量体温、消毒、打扫房间、取药、协调他们的衣食住行,做心理辅导、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重复着琐碎而平凡的工作。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高峰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正值青春韶华的热血青年,疫情爆发,挺身直面病毒,既是医者使命的召唤,更是新时代新青年的新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像千千万万普通医务工作者一样恪尽职守、践行誓言,在疫情面前不辞辛苦,不畏艰险,他们的工作平而不凡,他们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别样的精彩人生!

汉源县融媒体中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游记》原型集中在汉源上

《西游记》原型集中在汉源上

西游记,丘处机,吴承恩,神仙,体系,大帝,道家,雅安,张骞,玉皇大帝,经历,唐僧,李志常,五老,全真道,作者,佛教,凉山,弟子,四川,大象,女娲,女子,故事,汉书,猴子,狮子,犀牛,统治者,美女

2020-07-02 #短篇故事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五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五

疫情,工作,汉源,体温,防控,乘客,信息,罗冬,人员,卫生院,值班,检测点,时间,汉源县,测量体温,湖北,肺炎,发热门诊,检测,一线,医生,电话,群众,这家人,严防死守,全县,事情,任务,富林镇,客车

2018-11-19 #短篇故事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四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四

黄莺,疫情,汉源,值班,人员,农贸市场,工作,工作人员,一线,体温,女儿,防控,医护人员,九襄镇,卫生院,女婿,肺炎,汉源县,返汉,监测,大美,和同事,故事,任务,净土,医务人员,医生,市场,时候,湖北

2019-11-09 #故事阅读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二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二

疫情,肺炎,人员,儿子,汉源县,病人,孩子,汉源,单位,龙飞,工作,医务工作者,医务人员,妻子,湖北,零食,调查,轿顶山,接触者,信息,同事,姑姑家,影像学,武汉,消息,这么多,故事,一线,初心,使命

2007-08-02 #短篇故事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七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七

疫情,防控,发热门诊,信息,病人,院感科,流程,医务人员,医院,预检,工作,患者,肺炎,门诊,工作人员,大厅,我院,数据,样本,标识,核酸,汉源县,消毒剂,病区,组织,职业,通道,防护用品,黄升华,管得宽

2009-07-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七

身边的感动:汉源抗疫故事七

疫情,防控,发热门诊,信息,病人,院感科,流程,医务人员,医院,预检,工作,患者,肺炎,门诊,工作人员,大厅,我院,数据,样本,标识,核酸,汉源县,消毒剂,病区,组织,职业,通道,防护用品,黄升华,管得宽

2018-02-06 #经典故事

《西游记》原型集中在汉源下

《西游记》原型集中在汉源下

大渡河,西游记,汉源,流沙河,四川,花果山,水帘洞,唐僧,山海经,川剧,弱水,辟支佛,孙悟空,变化,传说,全国,古称,支流,理由,神话,经书,花椒,通天河,石盆,人间,作者,修竹,块石,原型,县城

2020-05-24 #长篇故事

汉源抗“疫”:“最美护士”张文军

汉源抗“疫”:“最美护士”张文军

张文军,初心,疫情,工作,汉源县,使命,防控,中医医院,一线,共产党人,共产党员,实际行动,生命,践行,获得者,责任,姜德华,姜琪,扶危,先进个人,医护人员,在医院,中国共产党,党员之家,小区内,成都市公安局,见到了,口罩,丈夫,两口子

2020-07-0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