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课文《石灰吟》学习内容全解

时间:2014-04-22

粉骨 碎身 浑 不怕,要留 清白 在 人间

提示:本文共有 16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文章分析

《石灰吟》中,诗人通过吟咏石灰,以石灰做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写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学习目标

(一)积累“锤”等字,“千锤万凿”“焚烧”等词。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三)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学习诗人的高贵品质和高尚的人生追求。

字词积累

知识链接

石灰: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是用石灰石、白云石、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产物,经900-1100℃煅烧而成。

作者介绍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年间进士。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诗人、政治家、军事家。其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操的内容为主。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主要作品:《石灰吟》《于忠肃集》等。

结构梳理

句子分析

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分析

锤:敲打。 凿:撞击,雕琢。“千、万”是虚指,形容撞击很多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 “烈火焚烧”:石灰烧制过程中要经历的痛苦。等闲:平常。

(2)译文:石灰要经历过千万次的捶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3)小结:这两句话写写石灰石开采和烧炼过程的艰难,先写石灰石历经磨难,在开采过程中经受了千万次的捶打敲凿,再写石灰在烧制过程中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淡然处之。“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表现出石灰坚强不屈的精神。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碎成粉末,表明诗人不怕牺牲。浑:全,全然。清白:石灰的颜色,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2)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3)小结:前一句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这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石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中心思想

《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写作练笔

你还能想到哪些能表现人的崇高品质的事物?

内容梳理

1. 诗的题目《石灰吟》是什么意思?

石灰吟:吟颂石灰。

吟:吟颂。作者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现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和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2. 石灰那么普通,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

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分明让人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有了人的情感。

3. 读第一、二句诗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4. 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凿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见到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

石灰“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的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

5. 读读全诗,说说由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

刚强勇敢、甘愿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6. 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积累拓展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作参考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阅读扩展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关注我,掌握更多学习干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课文《石灰吟》学习内容全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诗文学习047:六年级下册 于谦《石灰吟》

古诗文学习047:六年级下册 于谦《石灰吟》

于谦,作者,性格,石灰,节操,其诗,力强,熊熊烈火,事情,一身,人间,人生态度,内容,凛然正气,注释,字面上,品格,实际,寄怀,忧国爱民,手法,气势,深山,锤打,过程,语言,风格,启迪,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2015-10-30 #小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好的故事》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好的故事》学习内容全解

作者,好的故事,鲁迅,和美,美的人,故事,梦境,课文,村女,碎影,鲁迅先生,景象,理想,美的,生活,文章,全文,故乡,水乡,河水,现实,茅屋,浮动,事物,图画,天云,手法,景物,词语,野草

2011-0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别了 语文课》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别了 语文课》学习内容全解

张先生,语文课,中文,华侨,语文,情感,人物,态度,文章,下子,同学们,爸爸,移民,语言,特别快,同学,机会,时间,母语,祖国,何紫,张皇,不喜欢,不要忘记,完全不同,我心里,有谁知道,语文书,在国外,课文内容

2011-04-14 #小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两小儿辩日》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两小儿辩日》学习内容全解

孔子,太阳,小儿,人物,离人,列子,小孩,译文,日中,词语解释,分析,弟子,感觉,时候,精神,远者,一个小孩,战国时期,思想家,寓言,小孩子,故事,车盖,问题,争论,对话,列御寇,什么时候,刚出来,日初出

2014-04-29 #小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学习内容全解

玛琪,学校,老师,托米,孩子,爷爷,机器,真人,那时候,和托,功课,课文,这本书,时候,本课,知识,对话,发现了,教育方式,鄙夷不屑,人物,妈妈,教法,教学方式,方式,校园,自然段,移动,进步,去上学

2011-03-05 #故事阅读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

马诗,诗意,李贺,古诗,作者,竹子,国尽忠,李白,高洁,主要作品,石灰吟,人间,意思,开篇,燕山,烈火,重点,石灰,粉骨碎身,立根原在破岩中,表达自己,于谦,其诗,杜甫,王维,相齐,诗佛,道中,郑燮,享盛

2019-07-17 #长篇故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金色花》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金色花》学习内容全解

妈妈,母亲,孩子,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泰戈,工作,作者,儿童,宗教,坏孩子,感情,方式,母子,母爱,花儿,花香,表现了,人们,妻子,开金,形象,影子,散文诗,色彩,诗歌,黄色,创作,生活

2019-09-17 #长篇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次北固山下》学习内容全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次北固山下》学习内容全解

诗人,作者,洛阳,景色,海日,景物,残夜,绿水,风顺,诗中,雁儿,海日生残夜,大雁,旅途,旧年,春意,诗歌,青山,江春入旧年,这首诗,三联,乡愁,乡思,内容,北固山,家书,开元,小景,江水,羁旅

2009-10-0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