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济南一碗油泼面的承诺:寻找妈妈去执行维和任务的麦兜

时间:2014-05-17

店主老崔深受感动,他许诺父子俩,等麦兜妈妈回来,一定要请他全家一起吃一顿油泼面

提示:本文共有 22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16年8月开始,济南市一个叫麦兜的孩子,陆续跟着爸爸到老崔的面馆吃油泼面,并在店里的墙上写下留言条,“一边吃面,一边想念”,原来麦兜的妈妈去了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父子俩通过一张张纸条表达着思念。店主老崔深受感动,他许诺父子俩,等麦兜妈妈回来,一定要请他全家一起吃一顿油泼面。可老崔的面馆几经辗转,他与麦兜失联了。

麦兜和爸爸在老崔面馆的留言。

因留言许诺言

陕西汉子崔农轩,两口子从2004年开始在济南闯荡,后来在舜玉路南边的舜玉南区,开了一家米皮店,经营油泼面、肉夹馍和米皮等陕西风味小吃。

心怀着“做一碗有温度的面”的朴素想法,老崔的店生意一度红火。店里两边的墙是一道风景,上面贴满了顾客们的留言。

从2016年8月开始,麦兜和爸爸的身影就陆续出现在老崔的店里,而且父子俩每次吃完也会在墙上贴上留言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7年3月份。

细心的老崔,通过这些留言条,知道麦兜妈妈去了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父子俩留言条上“一边吃面,一边想念”的话,深深打动了老崔。他说,每次都不忍心看麦兜父子吃完面离去的背影。因为这份触动,才有了老崔对麦兜一家的诺言。

他们的真情实感,深深地打动了老崔,他许诺父子俩,等麦兜妈妈回来,一定要请他全家一起吃一顿油泼面。

麦兜父子留下的便签很多。

麦兜不来吃面了

但2017年的变动和坎坷,老崔始料不及。因为城市拆违,老崔位于舜玉南区的面馆,需要停业,另寻新址,在其他地方的一家店,也面临同样的命运。这一年,他的店经历了三次关停。几经波折的老崔一直没有放弃,最终在新世界商城找了一家档口,在2017年十一假期试营业。

老面馆搬迁的时候,老崔把老店里贴在墙上的留言条,都保留了下来,他数了数,总共有1554张。其中也包括麦兜和爸爸的留言条,老崔还特意挑了出来,经常翻出来看看。

这些小小的纸片上的三言两语,拼起了麦兜的一些故事:对妈妈的思念,有了新宠物,还评上了三好学生……

老崔一直记着麦兜的样子:大约八九岁,有点胖,圆脸,不是很爱说话。

老崔也一直惦记着当初的诺言,他说自己不想成为说谎的人。他常说:也许麦兜的妈妈,早就回到了济南吧。

但茫茫人海,又没有麦兜父母的联系方式,找到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崔和麦兜重逢了,他们在一起合了影。

寻找麦兜久别重逢

转眼到了2017年12月初。老崔和麦兜的故事,也引起了朋友们的关注,一篇题为《寻找麦兜》的文章在朋友圈开始扩散。大家也深深地被麦兜爷俩“一边吃面,一边思念”的真情所触动,更被老崔的诺言所感染。很多热心的朋友,也加入到寻找麦兜的行动中来。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帮着寻找麦兜一家。

然后,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很快有了麦兜的线索。

记者远在香港的朋友玉林发来信息说,他的表哥也参加过南苏丹的维和任务,应该跟麦兜的妈妈是战友。他第一时间把麦兜的相关信息,转给了表哥,表哥又把信息转给了自己的政委。

与此同时,另一位网友“远黛青青”看到文章后,也给老崔提供线索说,她认识麦兜,麦兜跟她儿子一样大,现在面馆附近一所小学上学。后来了解到,她跟麦兜的姥爷家是邻居,为了此事,还专门去了麦兜家一趟。

2017年12月10日晚,记者正好去老崔的面馆吃面,店里此时顾客已经很少。一边吃着一边跟老崔聊天,话题很快说到了麦兜。话音刚落,转眼看到来了一对父子。

“这不是麦兜嘛!”老崔扭头看到这对父子,双方沉默片刻,脱口说出了这句话。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大家彼此寒暄,一起拍了合影。老崔两口子招呼麦兜爷俩坐下。

老崔请麦兜一家三口吃面。

惦念珍贵而温暖

麦兜的爸爸叫刘涛,他说,麦兜的妈妈尹囡囡10月份就结束维和任务回来了,只是当天不巧,跟朋友有约,就没过来。

老崔觉得挺遗憾。“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我看到有驻南苏丹的战士拜年的画面,上面还有两名女战士,我当时就想,这其中会不会有麦兜的妈妈?”老崔说,“在国外的人很多,但维和不一样,随时有危险,这种揪心,是二十四小时时时刻刻的呀。”

麦兜的爸爸倒是挺平静,他说麦兜的妈妈是口腔科医生,相对来说还比较安全,执行任务的工兵和巡逻的战士,才是最危险的。

其实执行任务的风险和两地的思念,只是维和人员需要面对的一部分。刘涛说,与麦兜妈妈同去的一位曹姓女战友,孩子跟麦兜差不多大,但因为丈夫的事业,又因家里老人都在外地,去南苏丹执行任务这一年,选择了给孩子办了休学,让他回到了老家。这种付出,也许是外人不知道的。

执行任务期间,麦兜的姥姥胸椎骨折,为了不影响麦兜妈妈在外执行任务,一直等她回来才告知此事。麦兜爸爸也有4个多月在外出差,麦兜就游走在姑妈家、奶奶家,也有过留守儿童的经历。

麦兜很安静,话不多,大人们交谈的时候,他就静静地坐在边上听着。

接下来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麦兜全家一起来到老崔的面馆,老崔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请麦兜一家吃了一顿热腾腾的面。

刘涛说,他们一家都非常感念老崔两口子的惦念。这是一份非常珍贵而温暖的情感。

春节已经赶回陕西老家的老崔,手机里仍然保存着那天跟麦兜一家的合影。手机上显示,那一天,是2017年的12月23日。

记者手记:做一个温暖的人

去过的面馆很多,但跟老板熟识的,好像也只有老崔。老崔的奋斗故事,老崔跟麦兜的故事,有家有国,是过去一年中,最令我难忘的故事,没有之一。

一碗面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这碗面背后的真诚和诺言,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是有温度的,这恐怕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但现实中却很缺少的。愿我们都和麦兜一样,和老崔一样,任他岁月流转,不管经历什么,都能保持自己的温度,做一个温暖的人。

齐鲁晚报 记者 温涛

编辑:wz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济南一碗油泼面的承诺:寻找妈妈去执行维和任务的麦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妈妈做的一碗油泼面

妈妈做的一碗油泼面

陕西,面食,香菜,陕西人,大葱,揉面,面粉,油泼面,一口面,切面,村里,热锅,辣椒面,面条,食用盐,麻达,八百里秦川,上名,岐山臊子面,小树苗,杨凌蘸水面,柳巷面,菠菜面,坊间,伙子,下锅,具体做法,农村,切花,嘟嘟囔囔

2018-07-31 #短篇故事

《陕西故事 · 美食篇——油泼面》

《陕西故事 · 美食篇——油泼面》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客户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蓝光,类型,语言,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5-03 #故事阅读

这样做油泼面 香味扑鼻 两碗不够吃

这样做油泼面 香味扑鼻 两碗不够吃

油泼面,主料,具体步骤,小剂,辣椒面,辅料,面条,饺子皮,卜丁,好的,姜蒜,擀面杖,横压,老抽,热油,花生油,葱花,薄膜,辣椒粉,面团,边加水,就可以了,快手,上料,两端,下锅,保鲜膜,冷水,小葱,圆柱状

2007-11-02 #长篇故事

白鹿原里的油泼面 真是看着就爽!

白鹿原里的油泼面 真是看着就爽!

油泼面,父亲,白鹿原,故事,面条,图片,观众,美食,白嘉轩,一碗面,裤带面,吃货,味道,响声,小麦,男人,葱花,香气,不喜欢,陕西人,秦海璐,责任编辑,一根面,一口面,亲密接触,吃的故事,好的,我喜欢,前段时间,入口

2020-05-03 #故事会

山西面条哥做油泼面 刀削面根根似柳叶 做法简单一看就会

山西面条哥做油泼面 刀削面根根似柳叶 做法简单一看就会

面团,油泼面,好的,味道,揉成,美味,絮状,山西人,刀拨面,爱吃面,后盖,削面,做法,关注点,刺啦,咸盐,图文,油菜,热油,网友,硬度,葱花,蒜末,辣椒,面粉,长条,面条,一学就会,到这里,和家人

2008-12-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抒发秦川大地情怀 怎能少了这碗油泼面 就着故事给我来一碗辣的

抒发秦川大地情怀 怎能少了这碗油泼面 就着故事给我来一碗辣的

油泼面,美食,百家号,秦川,陕西,调料,面条,好的,作者,故事,时间,时候,盐水,大地情,来一碗,厨房,关中,个人,保鲜膜,劲道,口水,口味,头条,擀面杖,炒制,等份,经验,花生,面团,千万不要

2020-05-03 #短篇故事

抒发秦川大地情怀 怎能少了这碗油泼面 就着故事给我来一碗辣的

抒发秦川大地情怀 怎能少了这碗油泼面 就着故事给我来一碗辣的

油泼面,美食,陕西,调料,面条,好的,时候,盐水,关中,个人,保鲜膜,劲道,口水,口味,擀面杖,炒制,秦川,等份,经验,花生,面团,千万不要,可以用,关中平原,成汤,秦商,花开月,边加水,不忘了,味和

2009-12-02 #短篇故事

做油泼面时注意这3个细节 新手也能做成功 一顿两碗面都不够吃

做油泼面时注意这3个细节 新手也能做成功 一顿两碗面都不够吃

面条,葱姜蒜,辣椒面,面团,油泼面,擀面杖,青菜,一碗面,剂子,热油,葱姜,蒜末,辣椒,陕西,根根,离火,那当,北方人,一根面,万都,一碗香,好的,盖上,下锅,上油,保鲜膜,动作,力度,种类,炸酱面

2008-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