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80多年前的至暗时刻 蕙兰中学校长葛烈腾为杭州点亮一盏灯

时间:2014-05-28

82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提示:本文共有 21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2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其时的杭州,也处于水深火热中。1937年8月14日淞沪会战开战的同时,战争也来到了杭州。

“就在同一天,日本的轰炸机在中国空军基地、军校、飞机工厂以及在城门外的大机场进行了轰炸。”

——浙江古籍出版社推出的新书《人间世》,如实记录了这一天的杭州。

《人间世》葛烈腾 著 蕙兰 译浙江古籍出版社

12月13日这天,《人间世》研讨会在杭州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杭州二中)东河校区举行。

学者、出版人、教育界人士,以及历史亲历者,为此聚集在杭二中的校史馆——校史馆是杭二中的前身蕙兰中学遗存的一座老建筑,它曾经的名字叫作:惠德图书馆。

杭二中校史馆

惠德图书馆的一侧,曾是《人间世》的作者、蕙兰中学的第五任校长葛烈腾(1889-1946)的住处。

惠德图书馆老照片

从杭州城站火车站到杭二中,中间只隔着一条清泰街,直线距离不过两百多米。

1937年10月13日、15日,日军对杭州城站进行了两次轰炸,蕙兰中学当时的境遇可想而知。

葛烈腾是历史的见证者,他记录了城站两次被轰炸后的悲惨场景——

第一次:“炸弹把车站前面的铁轨直接炸开了,笔直的铁轨成了扭曲的丝带,车站站台被炸出了一个直径20英尺、深10英尺的大坑。炸弹的碎铁片扎到了枕木上,枕木看起来像一个个仙人球。”

第二次:“日本人投下六枚烈性炸弹,不到一分钟,整个车站就着火了,火势持续了三个小时。”

正是在这两次轰炸之后,葛烈腾告诉孩子们——“你有多害怕,这并不重要。但当你害怕的时候,你所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而他自己,正是这句话的践行者。点击查看,更多葛烈腾的故事

葛烈腾夫妇

1937年11月16日,蕙兰中学全校迁移到富阳场口。但是葛烈腾和几位同事没有走,他们选择了留在学校守护财产。所以,1937年12月13日,葛烈腾应该在杭州,在蕙兰中学。

研讨会现场

浙江古籍出版社总编寿勤泽介绍图书出版相关情况

“今天去读这本书,再次与历史对话,与自己对话。这是一段永远不能被忘却的记忆,值得每一个人在心中铭记,从而去点亮自己和他人心中的灯光。铭记这段历史,我们不是为了激发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时刻警醒,更好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就像拉贝的那句名言:‘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杭二中校长尚可认为,在这段风云变幻的动荡岁月中,葛烈腾和朋友们竭尽全力地救助蒙难中的人们,传递了人性的温度,点亮了人们的心灯。

1923年-1942年,是葛烈腾在杭州生活的20年。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梁敬明说,在大历史之外,他更关注细节。

梁敬明教授

因而,在《人间世》中,他读到了葛烈腾在中国生活期间的心路历程、生活状态,从事难民救助工作的艰辛、恐惧、甚至遭遇死亡的威胁;还读到了在社会的风云变幻和政治的起起落落之间,一座城市的生活史——百姓怎么生活,怎么“活着”。

校史馆中“武士刀下的杭州”

这些,正如葛烈腾的孙女凯瑟琳·葛烈腾在《人间世》的序中说的那样:“我祖父对这段历史的第一手记载,其重点是在描述那时中国百姓的日常经历。通过这些描述,人们能对杭州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对当今的中国有更深刻的认知。”

凯瑟琳认为,祖父母留给自己的最珍贵的遗产,是告诉她——生命的价值就是要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并将全心全意地服务他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对人类及其创造的文化始终保有丰沛的求知欲。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东华说,近几年他都在研究杭州沦陷的相关历史,以学院派的专业认知告知公众,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说,杭州的苦难从1937年8月14日日军空袭杭州开始,当年11月底,国民党的军队撤退后,杭州的救助工作,基本是外侨在做。

周东华教授

他认为,从中文的角度来说,关于杭州沦陷的资料不多,但关于杭州难民的情况,英国和美国的大学档案馆馆藏非常丰富,正如《人间世》,它外侨见证下的杭州历史。

《人间世》中记录了有关午潮山惨案和乔司大屠杀的细节。

82岁的顾志兴先生是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也是乔司大屠杀幸存者。

顾志兴先生

1938年农历正月十九,日军在乔司屠杀百姓,不到两岁的顾志兴和外婆躲在树丛中,得以逃过劫难。他从留存在记忆中的一句杭州老话“上灯圆儿,落灯糕”,验证了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并回忆了当年自己与外婆相伴,在日军铁蹄下艰难求生的往事。

《人间世》的译者署名为“蕙兰”,这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由蕙兰中学的后继者——杭州第二中学的师生集体翻译完成。

2015年,赴美访问的杭二中1986届校友叶钟、谢苏杨伉俪,从美国坊间购得了原版Heaven Below,并专程送到母校。

2017年,学校启动这部书的翻译工作。数十位青年教师组成的翻译团队,他们想要做的是,让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并铭记这位“杭州辛德勒”。

被杭二中老校长闻乾描述为“一本英文古籍”的《人间世》,翻译起来并不容易,但在蒋凤英老师的带领下,那座曾经沦为地狱的遥远“天堂”慢慢清晰展现。

8月13日,有两位“小蕙兰”利用课间来参加了这场研讨会。

“小蕙兰”——陈婕、刘锦南

刘锦南和陈婕正在读高二,他们还记得,葛烈腾这位老校长的英文著作中,出现了不少杭州话,比如“北佬儿”(指来自北方的军队)的杭州话音译,开始让他们有点犯难,但当明白了葛烈腾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蕙兰中学难民收容所旧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80多年前的至暗时刻 蕙兰中学校长葛烈腾为杭州点亮一盏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天元公学高中部的教育类型究竟是普通高中还是其他类型?

天元公学高中部的教育类型究竟是普通高中还是其他类型?

...技城,杭州二中,公学,名校,高中部,资源,方面,杭州市,课程,蕙兰,全面发展,白马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棋院,中央音乐学院,丽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澜中学,机关幼儿园,杭州爱乐乐团,青少年活动中心,个性,世界冠军,...

2024-02-10 #综合

有风景的思政课|校长们的开学演讲:立德树人 从第一课开始

有风景的思政课|校长们的开学演讲:立德树人 从第一课开始

校长,同学们,行动者,孩子,部门,思政,立德,鲍莫尔,个人,学校,思想,少年,才能,树人,民族,梦想,目标,精神,行动,但不能,可以不,告诉我们,书院,新时代,杭州学军中学,钱江晚报,书记,一生,一盏灯,中国

2010-12-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盏一盏灯

一盏一盏灯

生活,盏灯,故事,温度,一盏灯,宿舍,家务,灯光,男人,身影,那盏,在灯下,多年后,家的味道,灯光下,忘记了,爱的,姑娘,体温,人们,光晕,声音,声地,屋檐,小屋,屋子,幻想,岁月,校园,房顶

2010-05-31 #经典故事

杭州中考模拟作文杭州育才中学初二陈嘉懿:乐器社团

杭州中考模拟作文杭州育才中学初二陈嘉懿:乐器社团

乐器,音乐,我想要,乐谱,书信,学业,学校,心意,感情,歌词,社团活动,父母,社团,生活中,习乐,郭初阳,陈嘉,中生,不一样,杭州育才中学,聆听音乐,专业,中将,个人,从小到大,从头开始,兴趣爱好,全身,倾述,作品版权

2015-08-09 #故事阅读

成为一盏灯是美好的事情等 一盏灯的温暖句子的相关文章推荐

成为一盏灯是美好的事情等 一盏灯的温暖句子的相关文章推荐

青春,一盏灯,额头,在夜,在我,别逗了,阳光,太阳,名字,月亮,晚餐,才刚,欲望,皱纹,流水,翅膀,蓑衣,青春痘,雕刻,不止是,吃早餐,勤劳的人,多少人曾,开始工作,就那么,我已经,晴朗李寒,有秩序地,有耐心,迷路的人

2011-04-03 #故事大全

爱是一盏灯

爱是一盏灯

一盏灯,情人,回家,回家的路,前程,女秘书,男人,一个女人,里齐,爱发,下海经商,亮度,四壁,时候,日子,新居,城市,夜夜,座楼,心底,感觉,明灯,用纸,生日,满面,灯光,生命,矫情,白昼,纸盒

2020-09-15 #经典故事

一盏灯造句

一盏灯造句

一盏灯,文明,友谊,生活,前程,人们,光明,心灵,老师,亲情,梦想,母亲,道路,为我们,就像是,屋檐,时候,月亮姐姐,一条路,它可以,然后就,着我们,人生,前方,方向,心田,心声,心情,文明礼仪,清风

2019-04-13 #故事会

我与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的故事作文800字

我与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的故事作文800字

老师,老师们,同学们,故事,汗珠,汇报,我们学校,寿镜吾,石雨,那可,鲁迅,实验学校,上向,小公园,小池塘,新学校,还记得,遇到了,心情,大门,中学,世界,休息时间,回复,作者,去向,初一,同学,学校,小学

2020-08-2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