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兵车行》是杜甫的一篇名篇 它通过诗人所见 简单叙事

时间:2014-05-30

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提示:本文共有 30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本文由作者莹莹说文化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车辚辚,马萧萧,路上行人欲断肠。穿戎装,佩弓箭,行人不知去何方。爷相送,娘泪流,与妻别时愁更愁,不知归期何许,不知前路何行。征人穿上了戎装,腰挂了弓箭,将要进行远征,浩荡的队伍行进时,“尘埃不见咸阳桥”,扬起的尘土弥漫着整个横跨渭水的咸阳桥,这样的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但此时却显得十分真切。爷娘妻儿,在茫茫的征人队伍中,找寻自己的征人,“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连串的并列急促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将当时的悲痛欲绝的相送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或捶胸顿足悲愤难鸣,边叮咛边哭号,犹如这是死别,一去便是不归,因此哭得那么撕心,直上云霄,即使有尘土遮掩,悲切却是如此清晰。

到此,我想其实很多人并不懂,征役而已,为国赴前线,即便生死,也无须如此悲切,但若了解诗作的背景,想必就能理解深刻了,那是怎样一个背景呢?“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些征人,是被用枷锁押役而从征的。征役之人多为被迫,可见朝廷穷兵黩武政策之严重,已经到了用枷锁强压百姓去征战;这样也不难让我们想到,此次前行的征人,定是每一个家庭中的顶梁之柱,主要的劳动之力,这当然让前来送别的爷娘妻儿,悲怆欲绝。爷娘没了儿子,妻子没了丈夫,儿子没了父亲,这等于变相夺走了他们的性命。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见到这样悲恸的情形,诗人这个“过者”便好奇问行人,行人只是但云点行频。诗中的“但”字,有种让人欲言又止的感觉,理解为行人只敢说,那便又能让读者体会到行人,有怒不敢言,有苦不敢诉。最后只能归结在“点行频”这短短的三个字之上。接下来诗人讲述了一个十五从军,归来白头,却还在戍边之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或是此时路边的行人告诉他其所听到的,或就是行人亲身经历,这故事作为论据,增强“点行频”真实性,新兵不断,而老兵不还,足见战事不休,征兵不止。“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更能充分反映这件事实,古代裹头,代表男子成丁,这里的征人还需要里正帮其裹头,可见年龄尚小。

接下来的一句,归来时却已经白头,行役何其久,而且归来,并不是真正的回归故里,而是从前线战场到戍边驻守。要不战死沙场,要不老死边关,反正离家之时便已不归。“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战争带来了多少死伤?开疆拓土,已让“流血成海水”。血流成河都不足以形容这些大战所造成的伤害了。这里的武皇,当然就是指当时的唐玄宗。诗人在当时既然敢指责统治阶级最高的权力者,这是诗人见到百姓因战而血流成河,君却“开边意未已”,从而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男丁都已被迫从征,那家中农田自然是无人打理,千村万落自然是荆草丛生,可是君当“不闻”,唐王你怎么能不知道,或者你怎么能当作没听到这样的事情,怨愤之意明显。那些被征役的村落,即便留下来的妇女多么能干,田间里作物还是生长得不好。这是一种假设,却也是真真切切,让人无法辩驳。“秦人耐苦寒”,征讨的敌人吃苦耐寒,征人即便归来也是需要很长时间。秦居山西,山西之外皆为山东,武皇为汉王,秦汉之争,便是战事,秦人便是讨伐敌人。诗歌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荆杞横生千村万落,从一个行人的遭遇,联想到一个国家当前的现状,虽为联想,但合情合理。

接下来的长者问役夫,诗人从对国家的担忧中回到了当下,继续听役夫讲述,役夫面对“长者”提出的疑问,“敢申恨”,申恨还是需要勇气,要有十足的勇气,役夫们才敢讲出自己心中的愤恨。这可见当时社会对底层士卒的压迫何其之深。役夫说:“就拿今年冬天时,关西的战事未止,士卒不归。而县官却急着索要租税,朝廷又忙着征兵,不让士兵回乡,田地都没有人劳作,无收成,去哪里给县官交租税?”百姓在这样双重压迫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既然发出了生男不若生女的感叹,女儿可以嫁给邻居,至少还能偶尔见面,男子却征役,不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说明百姓在这样战乱频繁的年代,心灵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男子都要战死在沙场。君不闻,君不见,一切只有百姓念,露野白骨,无人认收,新鬼苦烦,旧鬼哭冤,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人生,阴云重重,阴雨绵绵,不可见晴。

《兵车行》乃是杜诗名篇,它通过诗人所见,简单叙事,而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无视血流成河,只为开疆拓土,从而导致连年征战不休,国不安,民不安,连年征战,“点行频”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诗人同情疾苦百姓,对统治者这种行为怒不可遏。诗篇内容描写字里行间都是情。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不管是“车辚辚,马萧萧”还是“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亲人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上云霄的气氛,诗人通过亲眼所见之景所流露的悲伤之情描写,让我们犹如身临其境,感受那份被征役而去和送行人悲痛万分之情。接下来听他人所述“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中透露出来的辛酸之意,可见诗人从诗一开篇就直抒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

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原本参差错落的景象,随着诗歌的继续描写,眼前的画面渐渐舒张开来,变化开合,井然有序。急促短迫,扣人心弦,“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欲要洋溢而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到这里是感情的第一次井喷了,让人仿佛见到画面外的诗人正在当面指着当朝帝皇对百姓苦难“不见”“不闻”,没有冗长,却不断提示,惊醒读者,气愤中有诗人满腔的豪情呀。诗人从眼前所见的情景,不禁联想到更多的受难百姓。发出痛斥之后,诗人又回到了现实,询问行人,验证自己的想法。“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接下来诗人又给我们描绘了一番“今年冬”役夫所受之苦,不仅征役不断,不得归而且还要被逼迫交赋税。

接下来又是一高潮的迭起,通过役夫的心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是役夫对自己命运的总结,也是对当今社会里面男子命运的凄惨直言,在那种封建男尊女卑的社会,能够发出如此大彻大悟之感的人,必定饱受大艰大难。诗最后好像是借役夫之口述说出来的穷兵黩武,百姓受苦受难。百姓之苦应由百姓诉说,更显真实,强烈。诗歌语言方面,采用了通俗口语,如“爷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让人能够轻易读懂。穷兵黩武,终使百姓受苦。连年征战,才使国家动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是作者莹莹说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兵车行》是杜甫的一篇名篇 它通过诗人所见 简单叙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根据杜甫的《兵车行》第一段改编200字左右的电影情节?根据杜甫的 爱问知识人

根据杜甫的《兵车行》第一段改编200字左右的电影情节?根据杜甫的 爱问知识人

天黑请闭眼,杀人游戏,联众公司,互动性,网络游戏,经典,趣味,全球首款,为主线,休闲网游,创作灵感

2020-06-16 #故事阅读

杜甫经历了怎样的一生?

杜甫经历了怎样的一生?

杜甫,诗人,考试,李白,兵车行,房子,秋风,死掉,祖父,经历,科举考试,诗歌,闹剧,唐玄宗,李林甫,好的,写下了,常会,古诗,一生,不幸,作诗,书香世家,书籍,中落,丽人行,人参,人们,傲气,凉水

2020-01-19 #短篇故事

古代名人杜甫的名人故事

古代名人杜甫的名人故事

杜甫,诗人,一生,命运,情怀,抱负,沙鸥,话题,古代名人,名人故事,是一位,感人肺腑,危樯,唐王,诗中,东下,丰碑,不幸,他用,人道主义,兵车行,作品,内心,原文,国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大江,声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20-06-17 #故事大全

古代名人杜甫的名人故事

古代名人杜甫的名人故事

杜甫,诗人,一生,命运,情怀,抱负,沙鸥,话题,是一位,感人肺腑,危樯,唐王,诗中,东下,丰碑,不幸,他用,人道主义,兵车行,作品,内心,原文,国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大江,声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志,安史之乱

2017-06-21 #经典故事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故事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故事

杜甫,诗人,一生,命运,情怀,文章,抱负,文档,沙鸥,话题,是一位,感人肺腑,危樯,唐王,诗中,东下,丰碑,不幸,他用,人道主义,作品,兵车行,全文,内心,原文,国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大江,声名

2020-06-16 #故事阅读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故事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故事

杜甫,诗人,一生,命运,情怀,文章,抱负,文档,沙鸥,话题,是一位,感人肺腑,危樯,唐王,诗中,东下,丰碑,不幸,他用,人道主义,作品,兵车行,全文,内心,原文,国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大江,声名

2015-07-19 #故事大全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故事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故事

杜甫,诗人,一生,命运,情怀,文章,抱负,文档,沙鸥,话题,是一位,感人肺腑,危樯,唐王,诗中,东下,丰碑,不幸,他用,人道主义,作品,兵车行,全文,内心,原文,国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大江,声名

2016-02-04 #短篇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故事

关于中国古代名人杜甫的故事

杜甫,诗人,一生,命运,情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章,抱负,沙鸥,话题,是一位,感人肺腑,危樯,唐王,诗中,东下,丰碑,不幸,他用,人道主义,兵车行,作品,内心,原文,国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声名,安史之乱,大江,大志

2008-10-1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