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脱贫故事 | 他 是贫困户的贴心人 更像是群众的亲人

时间:2014-05-31

贫困户蒋明芹、赵绪娥、罗登文、肖洪明、罗世兵住房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问题,要马上落实

提示:本文共有 15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走马乡金银村便民服务中心,王德顺正在整理金银村“两不愁三保障”排查结果。

“贫困户蒋明芹、赵绪娥、罗登文、肖洪明、罗世兵住房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问题,要马上落实。”

“全村建成D级危房15户,但是还缺乏配套设施。”

······

做为民服务的本地人

5月21日,骄阳似火,71岁的罗登文正在犁田,恰逢驻村工作队和王德顺来了解住房安全保障情况,于是,他放下了手中的活儿,向驻村工作队说明情况。

令他惊讶的是,等大家了解完情况,王德顺已经帮罗登文把剩下的田犁完了。

“足足两亩地啊,我还没犁到一半,德顺就帮我犁完了。”罗登文感激地道,“德顺是个好孩子啊!”

27岁的王德顺是土生土长的金银村人,2012年毕业于德阳建筑学院,做了三年工程建筑,2015年决定回乡发展,最终作为本土人才被引进。

“作为金银村人,看到家乡的落后,还是想留在这里,为本村服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王德顺说。

作为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本地人,王德顺在基层工作的开展中充分体现了本地人的“价值”。

“金银村便民服务中心能修起来,德顺是出了大力的。”金银村驻村第一书记任佑红说,“因为群众纠纷问题,便民服务中心选好址后迟迟动不了工,王德顺因为熟悉情况,主动和农户交涉,积极解决纠纷,保障了便民服务中心能够顺利建成。”

王德顺说:“便民服务中心修起来了,群众办事才更方便,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做用心用情的帮扶人

在金银村4组,有一位养蜂大户叫胡光尧,家里养了60群蜂,还准备继续扩大规模,看着他家大大小小的蜂桶,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个贫困户。

“多亏了德顺的帮扶,我们才甩掉了贫困帽,过上了好日子。”胡光尧的妻子余先翠感激道。

王德顺是胡光尧家的结对帮扶人,他经常到胡光尧家为他们宣讲养殖方面的政策,并为他们灌输一些发展意识,不仅如此,王德顺还帮胡光尧联系参加培训,学习更多的养殖技术。

“我们现在将以前的圆桶养蜂换成了新式养蜂,蜂蜜的产量更高了,去年割了300斤蜂蜜呢!”余先翠高兴地说。

王德顺也很高兴,他说,看到他们在我的帮助下成功脱贫,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

“德顺作风踏实,有干劲、有耐心、有激情、有能力,他的工作真的是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是一个用心用情的帮扶人。”提起王德顺,驻村工作队员蔡材梁如此评价。

同为驻村工作队员的张英煌也称赞道:“他的心是和群众连在一起的,他对群众的好都落实到行动上了,在他的帮扶户眼中,他不仅是帮扶人,更是亲人!”

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金银村大部分村民都外出务工,在家农户都是老弱病残人员,缺乏劳动力,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要想村里发展起来,产业发展必须要有!

通过考察,王德顺发现金银村的地理条件、气候、土壤都适宜发展种植,“最终我决定带领村民一起发展高淀粉红薯,高淀粉红薯作为商品薯,价格比一般红薯高,风险小,村民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

说干就干!经过商量,王德顺决定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高淀粉红薯。

“我们和五斗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签了协议,合作社免费为村民提供种子和苗子。”王德顺说,“并且合作社以保护价收购红薯,红薯不愁卖不出去。”

为了带动村民的积极性,王德顺首先利用自家土地作为示范片区种上了高淀粉红薯,村民们看到有人带头,也自发将家里的土地种上了高淀粉红薯。

据了解,在王德顺的牵头带动下,今年金银村共种植高淀粉红薯350亩,涉贫困户34户85人。

“王德顺政治素质过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现在是我们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任佑红说,“更难得的是他心系群众,能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王德顺说:“能扎根在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得到他们的认可,我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来,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我更荣幸。”

END

作者:李亚军︱编辑:赵秀梅︱编审:黄智宇

彭水日报社出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脱贫故事 | 他 是贫困户的贴心人 更像是群众的亲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青警奉献 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青警奉献 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孟庆东,水泉沟村,工作,群众,攻坚,扶贫,政策,贫困户,驻村,双方,第一书记,工作队,党建,扶贫政策,东子,村里,宣传,活动,调整,孟庆,工作中,一线,书记,产业,信心,保健所,全村,内生,土地,巴林左旗

2016-05-26 #故事大全

【驻村故事】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

【驻村故事】做党的忠诚卫士 当群众的贴心人

驻村,群众,工作,村民,干部,艾日克,党支部,真心,巴格,使自己,基层,村干部,班子,老百姓,劳动,生活,两委,农村工作,且末县,关系,凝聚力,原则,基层组织,战斗力,措施,经历,身子,贫困户,指导,农业生产

2020-08-10 #长篇故事

「修齐镇供稿」城口县“巾帼脱贫故事”展播——女同胞的领路人 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修齐镇供稿」城口县“巾帼脱贫故事”展播——女同胞的领路人 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老人,贫困户,养殖业,家庭,主席,孩子,村里,基英,发展,妇联,女同胞,困难群众,压力,困境,子女,故事,生活,修齐镇,儿童,党员,农户,干部,妇女,娃儿,才能,政策,时候,贴心人,领路人,工作

2012-02-05 #小故事

「千村千户脱贫故事」于智宝:用心用情 成为贫困户的知心人 贴心人

「千村千户脱贫故事」于智宝:用心用情 成为贫困户的知心人 贴心人

于智,贫困户,朝阳村,大棚,鸡蛋,驻村,文明,干部,村镇,村民,蔬菜,斯力,智宝,李艳,扶贫政策,和村,工作队,现代农业园区,秋家,买主,信心,村里,群众,鹅蛋,村两委,刘文静,宋飞,宋立新,李智,蒙东

2012-06-22 #短篇故事

「扶贫故事绘」威宁龙街社区干部“90后”大学生张伟成群众贴心人

「扶贫故事绘」威宁龙街社区干部“90后”大学生张伟成群众贴心人

张伟,社区,王富军,龙街,贫困户,养殖,丁永,群众,发展,两委,串户,全社,贴心人,肥猪,项目,院坝,任龙,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三会一课,党支部,党员干部,党员,公路,农户,劳动力,基础,龙街镇,家乡,孩子

2018-07-24 #经典故事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丨都林:牧民的贴心人

弘扬蒙古马精神身边的榜样丨都林:牧民的贴心人

嘎查,牧民,尔嘎,敖伦诺,发展,产业,群众,贫困户,第一书记,左旗,一线,人员,基础,旅行社,牧业,牧区,生态,西门塔尔,苏木,自治区,资金,工作,建设,驻村,合作协议,工作中,扶贫资金,西门塔尔牛,被评为,余人

2011-05-10 #故事大全

张凤朝:努力做好贫困户的贴心人

张凤朝:努力做好贫困户的贴心人

贫困户,工作,吴楼村,攻坚,上级,张凤朝,包村干部,驻马店,日子,村里,侯涛,凤朝,李保,和政,都会,网讯,业务水平,人员构成,人民,位置,任务,作者,全村,内生,动力,合法权益,奔头,声明,家人,年轻人

2017-08-03 #故事会

扶贫干部曹辉发:真帮实扶成为贫困户的贴心人 (中篇)

扶贫干部曹辉发:真帮实扶成为贫困户的贴心人 (中篇)

曹辉,郭贵,贫困户,扶贫,孙英,东北网,同江市,姑姑,日记,村里,记者,女儿,向阳镇,屋子,新兴村,档案,父母,基本情况,王艳,郭丽,工作人员,稽查员,向家,管理站,第一时间,运输公司,道路运输,干部,妻子,同江

2019-01-1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