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赵孟和启功说书法 这2点书法技巧 不懂的人要吃大亏了!

时间:2014-06-02

我认为这两位书法家所说的理论都有成立的部分,但是都有缺陷和不足

提示:本文共有 18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认为这两位书法家所说的理论都有成立的部分,但是都有缺陷和不足。

赵孟的理论是侧重于笔法,是相对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说的,也就是说是纵向的,历史的看待问题;而启功先生对于结构和笔法的认识,则是着眼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横向的看待。二者并非一个维度上的探讨。所以基本上都有各自的道理。

然而,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认识、同一个问题不同侧面的看法,并不能显示两者之间的高低贵贱和艺术成就。

因为在地位和成就上,赵孟要比启功占便宜太多了。他离我们这么远,至少相对于启功先生来说,赵孟距离我们足够远了。而人总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厚古薄今,越是眼前的人,越是把它贬低到不如古人的境地上,我认为这是对启功先生的不公平。

所以我们在对待赵孟和启功先生关于“结构重要还是笔法重要”的问题上,应该但就理论进行逻辑推演和评析,指出他们的不足。而不应该以他们现有的书法地位和成就作参考,来迁就对他们理论的评价。

因此,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同时横向看待和历史纵向看待两个方面:

第一、横向看,启功先生说得对

结构比笔法重要,这个观点,确实是启功先生的观点。在启功先生出版的书籍中,有关书法理论方面的论著就有这方面的阐释,甚至对于黄金结字律的研究,也是出自对结构的阐释。

对于结构,启功先生曾经在一档书法讲座中介绍行书、楷书的区别和练习时,详细介绍过。他认为结构上的相似不变性,是楷书和行书之间的关系所在。为此他做了一个比喻,说:

楷书就是快写,我们把楷书书写所经过的重要节点标记下来,发现行书也是经过这些站点的,就好像我们做公交车的站牌,无论是行书还是楷书,都要经过这些站牌,无非是一个开得快,一个开得慢罢了。

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启功先生所说的站牌,实际上就是我们书写汉字时候的节点、布局和关键位置。也就是说启功先生认为,结构是重要的,它表现在书法各个方面。

然而,启功先生所说的结构相对不变,结构比笔法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他所局限的时间维度是非常短的,不能历史的、一贯的总结书法史上的变迁,只能说在相对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内,中国书法的汉字结构稳定不变,在某程度上重要性超过笔法。但是一旦时间这个尺度拉大,这个规律就不起作用了。这是它的局限。

这一点涉及到对结构本质的理解。书法结构,是构成书法的三大要素之一。结构就是每一个汉字笔画之间的安排和布局,它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人的艺术审美和规范。比方说我们去观察同一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它的结构变化是非常大的,这些就是因为每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不一样,有些朝代认为肥胖为美,有些认为瘦骨嶙峋是美,因此,结构上会有差异。

但是在每一个时期内,能否正确把握这些审美变化和审美规律,及时在艺术上、在书法上抓住时代脉搏,体现书法审美,我想这个是启功先生强调结构的重要性比笔法重要的原因,也是他合理的地方。

第二、纵向历史地看,赵孟更有道理

赵孟首次提出这个理论是在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后面的《兰亭十三跋》中说的。我想,此时的赵孟仍然沉浸在王羲之美妙的书法世界里,对于王羲之无限崇拜的他一连写下十三天“观后感”可见他对王羲之的崇拜。

但是我们想一想,从王羲之赵孟,他们之间隔了多少年呢?从东晋一直到元朝,这其中已经换了多少朝代,又有多少审美转变?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是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所说的一段著名书论,也是对这四个时代书法审美标准的评价。

在这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从王羲之到赵孟,经历了晋、唐、宋、元四个时期,审美也经历了韵、法、意、态四种审美风格变化。联系我们之前所说结构在本质上是时代审美的体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结论——在赵孟写下《兰亭十三跋》的时候,赵孟所着眼的,不是王羲之的书法结构怎样巧妙。当然我们说王羲之书法结构也是一流的,超级棒的,但是赵孟所处的年代,审美上必然和王羲之的审美有冲突,因此在以审美为主导的结构上,赵孟才会写下:

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这里面结字就是结构的意思,因时相传就是随着时代变换模样。笔墨当随时代也是这个道理。赵孟之所以在王羲之兰亭序后题跋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在于讲解这个道理,接着他便说用笔千古不易。就是笔法是千古不变的。

因此,赵孟才抛弃了结构这个要素,单纯的去考察笔法这个要素。在纵向历史的维度上,赵孟说的道理更有规律性和不变性,可以横跨千年而结论成立,则是赵孟道理的视野大过启功先生的地方,也是他的的进步性。

但是,赵孟所忽略的一点就是工具的变革对于笔法的冲击也是很明显的。比方说我们从软笔的书写工具过渡到硬笔工具,其形态变化之一就是笔法的作用大大削弱,而结构方面的不变性更多了。这是赵孟理论的缺陷所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赵孟和启功说书法 这2点书法技巧 不懂的人要吃大亏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赵孟写字那么快 是因为他的笔法没有那么复杂吗?

赵孟写字那么快 是因为他的笔法没有那么复杂吗?

赵孟,书法,笔法,书法家,写字,影响,二王,技巧,前人,原因,字体,书法大家,宋高宗,智永,方阔,李邕,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豪健,当然了,书体,书坛,技巧性,修养,事情,作品,代名,传统

2016-06-02 #故事会

赵孟頫练字的6个细节 也许这就是技巧!

赵孟頫练字的6个细节 也许这就是技巧!

赵孟頫,时候,书法,颜真卿,毛笔,字帖,学书,写字,笔画,李邕,墨色,感觉,好的,二王,黄公望,不一样,东西,作品,宣纸,用纸,跋语,速度,风格,宋四家,王羲之,石赞,苏东坡,陆颖,黄庭经,对我们

2020-08-21 #故事会

赵孟頫练字的6个细节 也许这就是技巧!

赵孟頫练字的6个细节 也许这就是技巧!

赵孟頫,时候,书法,颜真卿,毛笔,字帖,学书,写字,笔画,二王,李邕,墨色,感觉,好的,跋语,黄公望,不一样,往下看,东西,宣纸,用纸,速度,风格,宋四家,王羲之,石赞,苏东坡,陆颖,黄庭经,对我们

2020-08-21 #故事会

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书法的人这么少?是因为赵孟书法不好吗?

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书法的人这么少?是因为赵孟书法不好吗?

书法,赵孟,书法家,学习者,变少,人们,原因,习赵孟,能学,书体,总体,艺术水平,完全是,现在学,没有变化,有问题,越来越多,变多了,习欧阳询,柳公权,欧阳询,法大,颜真卿,好的,人数,人学,勇气可嘉,例子,初学者,古人

2014-06-12 #故事阅读

吃货赵孟頫以书法换野味 临写赵孟頫《国宾山长帖》

吃货赵孟頫以书法换野味 临写赵孟頫《国宾山长帖》

赵孟頫,国宾,墓表,书法,乌鸡,野味,吃货,好友,开头,朋友,父亲,为好友,喜欢吃,朋友之间,送给他,一平,中王,佛道,小乌,望文,石民,费多,采华,书院,家一样,是诚,立丰,致民,书信,上党

2010-03-20 #长篇故事

赵孟\书法上的“师友”

赵孟\书法上的“师友”

鲜于枢,赵孟,书法,文人,盛名,渔阳,原因,古琴,弦声,二王,任太常,启功,书法家,个人,历史,原理,师友,性格,楷书,沙龙,浙东,老先生,诗歌,生活,因为他,石鼓歌,代惟鲜,伯机,宋高宗,文名显

2020-01-11 #短篇故事

赵孟頫的人物生平 书法家赵孟頫頫字怎么读

赵孟頫的人物生平 书法家赵孟頫頫字怎么读

赵孟頫,意思,一个字,意思是,名字,画家,滕州,读法,生活网,匡胤,赵匡胤,全才,人物,书法,东西,一世,上级,书信,书画,关系,公文,反义词,国姓,姓氏,收集整理,成就,尊长,方面,敬辞,族人

2020-08-22 #短篇故事

赵孟頫书法故事

赵孟頫书法故事

赵孟頫,书法,宋室,虞集,元人,艺术,吴兴人,子秦,国中宝,子昂,宋太祖,幼聪敏,封魏,文操,文敏,松雪,王德芳,赵子昂,鲜于枢,马宗霍,万里来,中人,姿媚,世纪,一隅,一世,书体,书林,书法家,亲贵

2020-08-2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