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学佛觉悟了就知道“贪嗔痴慢疑”是假的 就会放下了

时间:2014-06-07

见有五大类。身见。以为这个身是我,凡夫有,六道凡夫统统有,身见。边见。边见是对立,我你他,对立了,我不是你,你不是我,他不是我,我也不是他,对

提示:本文共有 11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见”有五大类。

“身见”。以为这个身是“我”,凡夫有,六道凡夫统统有,“身见”。

“边见”。“边见”是对立,我你他,对立了,我不是你,你不是我,他不是我,我也不是他,对立了,不知道是“一体”,这叫“边见”。

再有一个,“见取见”、“戒取见”。“戒取见”是因,“见取见”是果。我们在这个世间,活在因果轮回当中,就是这两种见解。

最后一种叫“邪见”。不属于上面四种错误的看法叫“邪见”,我们看错了。看错了,就执着、就分别;看清楚了,看清楚他不分别,他不执着。谁看清楚?小乘初果就看清楚了。

“五种见惑”他就放下了,还有“五种思惑”——贪嗔痴慢疑,这个是起心动念错误的,迷而不觉。觉悟怎么样?觉悟,“贪嗔痴慢疑”是假的,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放下了,不去理会它了,好!这个重要。

“断疑生信。”这个“信”是智慧,“疑”障碍了智慧。智慧是本有的,自性本有,只要“疑”断掉了,智慧就现前。

“贪”,假的;“嗔恚”也是假的;“愚痴”、“傲慢”、“怀疑”,我们冷静的观察,谁没有?!再回头想想自己有没有?有,统统具足,这叫“六道凡夫”。小乘只断“见思”,五种错误的知见放下了,五种错误的思想,“贪嗔痴慢疑”是思想,放下了,超越六道轮回,但是没有超越十法界。必须要把“见思烦恼”的习气断干净,“尘沙烦恼”开始断了。

“尘沙”是比喻多,就是“见思”以外所有的烦恼习气,如“尘沙”一样,无量无边。所以,心,我想定,为什么定不下来?就是它在干扰。

更深一层的,“无明烦恼”,“无明”是痴,“见思烦恼”的痴,“痴”是根本,阿罗汉只断枝末,“根本”他还不知道,大乘菩萨知道,要断“根本”,“根本”断了就见性了,明心见性,“转八识成四智”。

我们前面这段念过,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这就是菩萨的五种智慧,实在讲,这五种是烦恼、是习气、是障碍,放弃了,不要它了,智慧就现前。所以前面讲的五种智是我们每一个人“自性”里头本自具足,只要你肯放下,它就现前,放在是障碍,我们对障碍念念不忘,有“一念忘”就好办了,“一念忘”怎么了?“一念觉”,“一念觉”下面就是“念念觉”,就成佛、成菩萨了。

这个“第一念”很难,要下狠心,勇猛心,不再受它干扰,那就对了。

有高人指导你广学多闻,不会走弯路;没善知识指导,你会走岔路

《注解》里头末后这一句话,是“以断疑生信,至为切要”,这两句话太好了。我们今天用功,用功干什么?就要用这个功,怎么样叫我不疑。

不怀疑,完全相信,方法有,你要肯真干,那就是读书,广学多闻。广学多闻要有人指导,如果没有善知识指导,你会走岔路,会走弯路;真正高人指导,你不走弯路。如果“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个要有恒心、要有毅力,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绝不放松,你会有成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学佛觉悟了就知道“贪嗔痴慢疑”是假的 就会放下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游记中的贪嗔痴慢疑

西游记中的贪嗔痴慢疑

孙悟空,西游记,唐僧,灵山,妖怪,孙悟,人生,师徒,悟空,猪八戒,白龙马,七十二变,个人,代表,心眼,真谛,西天,过程,不就是,战胜心魔,三星,一念,人性,压住,善恶,定心,意思,强盗,心意,意志力

2013-03-15 #经典故事

小议贪嗔痴“三毒”——

小议贪嗔痴“三毒”——

幻相,业力,众生,人身,六道轮回,基础,贪欲,贪得无厌,凡夫,生无明,世俗,因缘,个人,佛教,习气,人道,位高权重,傻瓜,名望,参禅,名食,觉悟,智慧,大钱,基本特征,地狱,声闻,境界,尤甚,天道

2012-01-13 #故事会

转载贪嗔痴 三毒:三个未经质疑的信仰系统

转载贪嗔痴 三毒:三个未经质疑的信仰系统

念头,贪嗔痴,信念,幻象,才能,方法,本质,智慧,问题,实质,东西,修行者,假象,地狱,工具,持戒,戳破,敌人,朋友,觉悟,你不用,东西可,修慧,凯蒂,达摩,在事,和你一起,事情,人生,人类

2010-02-09 #长篇故事

神通为何改变不了业力 看一个故事就知道了 不是学佛的最终目的

神通为何改变不了业力 看一个故事就知道了 不是学佛的最终目的

神通,业力,成佛,众生,弟子,目犍连,一生,佛陀,因果,福报,目的,菩萨,比丘,很多人,命运,三不退,就知道,八地菩萨,要你,故事,乱石,事情,佛法,善事,外道,开示,才能,方法,时候,法门

2009-12-05 #经典故事

念佛学佛 学佛做佛 才是真正的念佛和学佛

念佛学佛 学佛做佛 才是真正的念佛和学佛

言行,自性,生活,佛法,苦海,众生,出离,光明,凡夫,觉悟,无著,生活中,听闻,心得,成佛,智慧,本师,本性,善知识,清净心,我们的心,无论何时,离苦海,首先要,习佛,佛菩萨,圣凡,妄念,一切众生,之本

2015-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佛教讲“空” 那么 活着的意义在哪?真知道的话 就可以学佛了

佛教讲“空” 那么 活着的意义在哪?真知道的话 就可以学佛了

佛教,境界,凡夫,五蕴,佛像,心经,内心,意义,游戏,约束,怎么会,认识到,念波,不一样,有家,主体,世界,事实,习气,佛寺,佛学,佛法,六合,内容,困住,圣人,国学,实质,大悲,心态

2013-05-16 #经典故事

作为学佛的人 我们有必要了解的佛陀生平

作为学佛的人 我们有必要了解的佛陀生平

佛陀,佛教,说法,禅定,人们,释迦族,宗教,道理,证悟,比丘,作为一个,大爆炸,提婆达多,世间,东西,印度教,国王,宇宙,无限大,方法,教法,明灯,沙门,苦修,觉悟,讲法,归依,出家修行,又回到,弟子们

2014-04-09 #故事大全

无论你学不学佛 都应该了解三世佛与十方佛

无论你学不学佛 都应该了解三世佛与十方佛

佛国,释迦牟尼佛,世间,世界,实相,亦尔,佛中,释尊,三世佛,佛法,人人,成佛,本师,觉悟,真理,十方佛,我们知道,未来佛,极乐世界,乔达摩,佛佛,华德,可成,善德,悉达多,方宝,施佛,明佛,明德佛,檀德佛

2018-10-1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