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祖孙三代感受改革开放煤矿之巨变

时间:2014-06-13

在煤矿家庭发生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40年的风雨历程,40年的春华秋实,为我们的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改变,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搭乘改革的快车,永安煤业公司在改革的春风里历练成长,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实现了从美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本质飞跃,让在这里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每一名职工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煤矿干净了、整洁了,舒适了、先进了、安全了、有盼头了。

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是永安煤业公司的职工,都与煤矿有着难解的情缘。让我整理思路,先跟随着长辈们的脚步,一起重温过去的故事,感受永安煤业公司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变化。

爷爷的艰苦与付出

“要说干煤矿吃苦最多的还是爷爷的这代人。”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常常躺在阳台的竹摇椅上,边摇边抽着烟地和我讲他过去干煤矿的故事。

爷爷1958年从莆田来到柯坑煤矿从事掘进工,成为了矿上的第一批工人。建矿初期,井下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生产工艺也较为简陋,采煤全靠打眼放炮,其它工序几乎都要肩扛手抬,凭的全是力气。那时,井下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通风条件差,一放炮煤尘飞扬根本看不到人,一个班下来,全身上下除了牙齿,其它地方全部都是黑的。特别是人身安全还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常常出现伤亡事故,还容易患上职业病。可即使这样,爷爷和工友们经常在井下不知疲倦地干上10几个小时,累得浑身跟散了架似的也着牙坚持着,就想着多出煤,多挣钱,为了一家6口人的生计忙碌着。

“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挺辛苦的,但是总算把四个孩子养育成人,还在老家盖了一套两层楼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安居窝。”爷爷笑着说着他干了一辈子煤矿的成就。

父亲的努力和拼搏

“仙亭煤矿的第一辆电矿是我开出来的。”每当和父亲聊到仙亭煤矿时,父亲总会“骄傲”的说出这句话。父亲18岁便跟着爷爷的步伐先到柯坑煤矿从事机运电车工,后1989年调到了仙亭煤矿,这一干就干了39年。

儿时的我很少看见父亲,因为每天他都很早去上班,很晚才下班回来。母亲告诉我父亲所有的努力和拼搏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给我和妹妹更好的生活。父亲常常感叹现在矿里比以前好太多了,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许多职工从小平房搬进了50平米两室一厅的套房里,学校、超市、医院、银行也一应俱全。待遇和福利越来越来高,从开始的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到享有过节费、半年奖、年终奖再到招工选留、外出疗养、五险一金,惠民政策不断的提高。最主要的是井下的生产环境和条件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的升级,安全制度和措施得到严格执行和落实,工人们的安全有了很大的保障。很多老职工都争先恐后,抢着把子女送到矿里上班。

现在父亲也光荣的退休了,可他并没有回去老家,而是选择了留在了矿里。这不仅仅只是帮忙带着可爱孙子,更多的则是对仙亭煤矿的不舍。

矿三代的成长与自豪

终于轮到“主角”上场了,我叫岳华斌,今年31岁,2003年赶上好政策,服完兵役后招工来到仙亭煤矿,现在是矿党政办的一名管理人员。转眼我已经在仙亭煤矿干了13个年头,接过了那展照亮家庭两辈人的矿灯,是不是很多人马上想起了繁重的劳动和危险的矿井呢?我可以坚决的回答:“你们OUT了!”

现在的矿山早就旧貌换新颜,矿山地面处处花团锦簇、小桥流水。在百米井下,详实而精细的各项管理制度把安全措施和防护做得十分到位,通过科学管理、系统优化、新技创新等处处呈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安全非常有保障。矿井走向了安全高效之路,安全好了,效率高了,劳动强度低了,从井下到井上,和过去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这就是新时代矿工的真实生活和体面工作。一路走来,我从最基层的机运队钉道工逐渐成长为一名党政办管理人员,并在矿里“定居”,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可爱的儿子,每天脸上都挂着笑意的平平安安上班去,高高兴兴回家来,过着其乐融融的小日子。

听着爷爷、父亲的讲述和自己的经历,脑海中浮现出一幕一幕的工作场景,像放电影一样演绎着永安煤业公司几十年来的发展与变化,这一切都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无论是从艰苦开采还是到黄金十年,再到如今的短暂不景气,我们祖孙三代矿山人心中对给我们带来稳定而幸福生活的“您”仍然一往情深,不管未来如何,我们对“您”的感激之情永远不变,深厚感情无法改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祖孙三代感受改革开放煤矿之巨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春运故事:祖孙三代“火车人”的春运情结

春运故事:祖孙三代“火车人”的春运情结

马峥,春运,父亲,火车司机,马晨,机车,儿子,爷爷,蒸汽机车,一锹,司机,情结,宝成线,才能,联盟,父子俩,秦岭,记者,祖孙三代,刘涛,秦北,陈安,有一家,心都,最前线,西安铁路局,铁道学院,中广网,三代人,一家

2013-03-27 #小故事

【关注】 这位女兵祖孙三代都从军 她有怎样的故事?

【关注】 这位女兵祖孙三代都从军 她有怎样的故事?

贾琛,爸爸,爷爷,军人,部队,二等功,家庭,学校,故事,海防,革命,从小就,成为一名,事迹,作贡献,农民,合唱团,战役,梦想,生活,自卫,对自己,新训,祖孙三代,解放军战士,表现突出,陈雨,李星,方凌,丁勇

2012-01-23 #小故事

祖孙三代讲述红领巾故事

祖孙三代讲述红领巾故事

少先队员,仪式,红领巾,少先队,故事,队章,安青,史玉,王紫,王丰,合肥市,主题,个旧,串起,书包,全体,使命感,学生,妈妈,大任,网讯,爷爷,成分,总校,归属感,当红,愿望,新人,方式,时代

2010-03-08 #短篇故事

圣经故事|由祖孙三代君王的事迹得到的一些感悟

圣经故事|由祖孙三代君王的事迹得到的一些感悟

亚哈,约沙法,犹大,约兰,错误,亚撒,亚哈谢,利雅,大卫,家族,婚姻,战役,以色列,方面,亚兰,任君,宗教改革,政治,邱坛,阿施,神的儿女,一生,事情,兄弟,儿子,先知,命运,祖孙,妻子,总能

2009-01-11 #小故事

青岛莱西:祖孙三代的“追花”养蜂酿蜜情

青岛莱西:祖孙三代的“追花”养蜂酿蜜情

蜜蜂,蜂蜜,王志新,父亲,养殖,养蜂,王立新,中华蜜蜂,青岛,莱西市,王立,莱西,蜂箱,大青山,客户,游客,知识,刘艺,养蜂人,新说,自流,蜂巢,刘新伟,新和,蜂巢蜜,生态观光园,蜜蜂园,一家,优势,事业

2011-04-13 #经典故事

祖孙三代记事簿之故乡传统家族记忆

祖孙三代记事簿之故乡传统家族记忆

父亲,时候,金鱼,生活,肥西,大佬,故乡,历史,传统,从小到大,家族,次数,母亲,红色,大环境,在我,中华民族,个人,交通,关系,兄弟姐妹,千百年来,姐姐,样子,物质,电影,离世,黑色,印象中,最重要的是

2020-08-29 #长篇故事

祖孙三代守牢社区“第一关” 刘国伟一家的战“疫”故事

祖孙三代守牢社区“第一关” 刘国伟一家的战“疫”故事

刘国伟,疫情,刘家滩,防控,刘毅,一线,一家人,村社,志愿者,群众,刘凯,老党员,人员,儿子,兰州,动作,孙子,时刻,测温,社区,病毒,祖孙三代,区的,大爱,苏延,颜娜,人和,亲亲一家人,任和,第一时间

2007-03-02 #故事阅读

我们的改革开放祖孙三代和“土豆”的故事

我们的改革开放祖孙三代和“土豆”的故事

土豆,定西,张寿,张文斌,侄子,合作社,土地,洋芋,父亲,耕地,马铃薯,这一年,原种,商品,小时候,安定区,家乡,年轻人,规模,饭馆,种地,张富,一大片,原原种,央视网,产业,吃法,司机,国家,妻子

2020-08-1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