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人眼中的二流小说 为何在中国奉为经典

时间:2014-06-19

1915年, 罗曼 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提示:本文共有 17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1915年, 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尹建莉高度赞扬《约翰·克利斯朵夫》,说该书对她影响最大。

小说记载了一名英雄音乐师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一个德国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传奇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蔑视权贵、充满反抗精神的愤青,在和命运不断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生命的意义,努力实现自己的英雄梦,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常言道,自古英雄爱美人。克利斯朵夫也不例外。他一辈子,爱过四个女人。

蜜娜

蜜娜,是克利斯朵夫的初恋,一个情窦初开,和他年纪相仿的女学生,是一个天真活泼但没有主见的少女。

初恋总是美好的。

有这样一段描写:他们看得出对方的眉目和声音所传达的情意,转瞬瞬即逝的情意,就像书上的白纸黑字一样;他们甚至闭着眼睛也看得见,因为他们只要扪心自问,就可以听到对方心里的回声。他们相爱,爱得幸福,没有一点阴影,没有丝毫怀疑,对于未来没有任何恐惧。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蜜娜的母亲克里赫夫人严厉地反对他们在一起,并且带着蜜娜搬离了原来的住所。

忽然一下,克利斯朵夫看出了幸福和爱情只是昙花一现的骗局,结果是要解除心灵的武装,使你束手就擒。

其实,这样的结局并不难猜,是有根可寻的。

当时的德国社会和现在一样, 也讲究门当户对。克利斯朵夫的家庭没有财产,也没有社会地位,与蜜娜显赫的家世对比,差距悬殊。

旁人一目了然,只有沉浸在爱情中的两人不自知而已。

莎冰

莎冰,一个二十岁的小寡妇,经营一家杂货铺。她身材窈窕,性情温和,妩媚中透着青春的风韵,有令人神魂颠倒的魅力。

克利斯朵夫经常光顾莎冰的店拿杂货店。两人一来二去,暗生情愫。

才子佳人的结合,是人们最乐意看到的结合。

然而,命运总喜欢捉弄人。

两人打算在一起的时候,莎冰患病去世了。

克利斯朵夫痛苦不已:他在田野里走来走去,寻找莎冰的踪影。他到镜子里去找,因为镜子照过她的笑容。他到河边去找,因为河水洗过她的双手。但镜子和河水照出来的,都只是他自己的面貌。

爱而不得是多么不幸啊!莎冰的音容相貌、生前的点点滴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剩下的尽是遗憾和痛楚!

他的悲伤并没有压垮克利斯朵夫。对于一个坚强的人来说,一切不幸都是可以忍受的,天下没有逃不出的逆境。

阿达

她热情奔放,但庸俗浅薄;她的座右铭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她喜吹淡论一些低级下流的题目,一扯到风流事就高兴得眼睛发亮,笑得呆头策脑;她说话不诚恳,说起谎来不着边际。

不过,他们倒真是相爱的,并且是真心实意相爱的。阿达爱起来和克里斯朵夫一样诚恳。虽然没有心灵的共鸣作基础,这种爱情并不是虚假的。这是青春的热恋,也是情欲。

没有想到的是,阿达竟然和克利斯朵夫的亲弟弟发生了关系。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文中写道:如果阿达以为用这种乱伦的行为可以紧紧地抓住克利斯朵夫,那就再一次证明她的智力低下,根本不懂她的情人。妒忌只会拴住不纯洁的心灵,对克利斯朵夫这样青春焕发、性格高傲而又纯洁的男子,只会激起反感。

此后,克利斯朵夫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整天和一帮不三不四的人泡在酒馆。他成了一个他不想做的人,这就是他生活的总结。

幸运的是,在这个时候,自小就教他安贫乐道.、真诚谦虚的舅舅指引他走出了情绪的低谷,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失败的爱情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永远不要跟不适合自己的人在一起,因为两个人的貌合神离,比一个人的寂寞更可怕。——《莫非这就是爱情》"

也许,这段精神上不对等的感情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葛拉齐亚

葛杜齐亚的角色,从暗恋克利斯朵夫到与克利斯朵夫心心相惜。

一个聪慧、深明大义的女人。

当不谙世故的克利斯朵夫被人利用,卷入一个又一个是非之争,逐渐身心疲惫,狼狈不堪,幸得葛拉齐亚的暗中帮忙,他才一次又一次脱身。

在克利斯朵夫逃亡到瑞士时,站在他身边的人,给他鼓励,解除他寂寞的人,不是曾经来来往往给他照顾的人,却是葛拉齐亚。

然而,由于葛拉齐亚的儿子仇视克利斯朵夫,二人始终无法结合。

心有灵犀的两人一直保持着柏拉图式的爱情。

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

岁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齐亚去世了,充满激情与斗争的生活也遥远了。

后语: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古代的诗人说得好:“男欢女爱,只要心在一起,就永远分不开。”

愿你拥有美好的爱情,白首不相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人眼中的二流小说 为何在中国奉为经典”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些世界经典小说名著 直接以主人公命名

这些世界经典小说名著 直接以主人公命名

...,简·爱,马丁·伊登,人物,普希金,梅里美,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主角,作者,女性,经典,生命,评论家,经历,列夫·托尔斯泰,是一部,杰克·伦敦

2015-04-19 #经典故事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

雨果,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尼采,米勒,约翰,赫塔,叔本华,国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个人,悲惨世界,加缪,哲学,思想,康德,高老头,克利斯朵夫,波德莱尔,罗素,阿尔贝,黑格尔,人生的智慧,对方,时候,生活,纯粹理性批判,局外人,恶之花

2013-08-14 #小故事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

...慧,对方,悲惨世界,时候,高老头,生活,纯粹理性批判,约翰·克利斯朵夫,局外人,恶之花,席勒,莎士比亚,黑格尔,阿尔贝·加缪

2019-01-30 #长篇故事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

...世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哲学,思想,康德,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生活,波德莱尔,罗素,黑格尔,人生的智慧,对方,时候,纯粹理性批判,局外人,恶之花,席勒,李尔王,莎士比亚,阿尔贝·加缪,世道

2011-05-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

...世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哲学,思想,康德,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生活,波德莱尔,罗素,黑格尔,人生的智慧,对方,时候,纯粹理性批判,局外人,恶之花,席勒,李尔王,莎士比亚,阿尔贝·加缪,世道

2010-12-10 #故事会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摘抄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摘抄

图文,本站,名著,一码事,上帝,内容,国界,经典,地方,歌声,经典句子,卡列尼娜,吉诃德,尤利西斯,大得,安娜,希斯克利夫,桑丘,潘沙,约翰,哲理,佳品,一生,从小到大,乡里,人类,人格,传说,保持联系,克里斯朵夫

2018-12-04 #长篇故事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摘抄

外国名著经典句子摘抄

图文,本站,名著,一码事,上帝,内容,国界,经典,地方,歌声,经典句子,卡列尼娜,吉诃德,尤利西斯,大得,安娜,希斯克利夫,桑丘,潘沙,约翰,哲理,佳品,一生,从小到大,乡里,人类,人格,传说,保持联系,克里斯朵夫

2010-03-20 #经典故事

法国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国外经典电影嘞

法国人的浪漫爱情故事 国外经典电影嘞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5-3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