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影》张艺谋这次的美学风格 完美地贴合了影片的故事内容!

时间:2014-07-03

我坐得还算靠前,得以近距离地观察这位在中国最受评论者厚爱的大导演

提示:本文共有 19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首映那天,我连着看完《影》和它的纪录片,一抬头,就看到张艺谋走进了影厅。

我坐得还算靠前,得以近距离地观察这位在中国“最受评论者厚爱”的大导演。

雕塑感。

这三个字最先出现在我脑海中。

看着他站在那里,我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大师们所雕刻出的古希腊亦或是古罗马战士,他的面庞棱角分明,神色刚强有力,腰杆儿更是挺得笔直。

在他的脸上,我读出了两个字:

不服。

或者说是“较真”。

六十八岁的张艺谋,依然想要用《影》来证明自己。

他不是要证明自己做导演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的一部部作品早就告诉世人,他就是中国最好的导演之一,甚至在很多时刻没有之一。

他也不需要证明自己拍的电影能得到多高的票房和多好的口碑。国际大奖,他拿的不算少;票房冠军的宝座,他也坐过太多回。

如今的他,是要证明自己还是自己。

张艺谋依然是张艺谋。

在我看来,《影》是张艺谋的“找寻之作”。

找寻什么?找寻电影之魅力,找寻东方之风采,找寻人性之深邃。

找寻自己内心的创作冲动。

如果说《长城》是张艺谋为了向好莱坞取经而做出的颇有牺牲自己意味的尝试,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影》则是张艺谋找到了自己真正想拍的故事,拍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影像风格。

是什么样的故事,让张艺谋动心了?

一个关于替身的故事。

一场人性倾轧的豪宴。

一盘波谲云诡的棋局。

主角境州,是沛国大都督子虞的“影子”。

从八岁那年起,长相和子虞酷似的他就被秘密训练,以备在紧要关头充当替身。

直到子虞被炎国镇守境州城的大将杨苍所伤,形貌大变,身体渐衰,为了实现收复境州城的抱负,也为了自己心底的阴谋,子虞决定启用影子,完成大计。

子虞的谋划,是《影》这个故事的线索和脉络。

看上去,他仿佛是那个下棋的人。

他也当然觉得自己是下棋的人。

而沛王,则认为自己看穿了子虞的谋划,以为自己才是棋局的掌控者。

在所有人眼里,境州都是那个棋子。

但事实则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在故事层面上,《影》是出彩的。

世人都说张艺谋重形式而轻故事,这次他就拿出了真本事。

看过《活着》、《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包括《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电影的观众,其实又怎么会觉得张艺谋不会讲故事呢?

对于戏剧冲突的设置,这次张艺谋下了功夫。全片讲故事的节奏不疾不徐,将情绪和人物的状态呈递进式传达给了观众,又在最后时刻高潮迭起,完美地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预期。

张艺谋足够克制,足够内敛,足够老道。

他用极其冷静甚至残忍的视角拍出了人性中最真实甚至最阴暗的地方,让观众看到热流涌动,却仍深感苍凉。

这是大师手笔。

他知道怎么把故事拍好看,更知道怎么把故事拍高级。

换句话说,《影》是一部“可深可浅”的电影。

冲着一个好故事进影院的,不会失望,几度反转的结局足以让观众大呼过瘾。

冲着权谋和人性去看的,也不会遗憾,影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身上都有着莎士比亚式的悲剧色彩,故事也有着极具中国历史感的扑朔迷离。

当然,我相信冲着张艺谋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一定不会只想着会看到一个出彩的故事。

我们总是说他的“形式大于内容”,某种程度上也是夸赞。

毕竟,在影片艺术形式的表现上,中国导演里张艺谋当可坐头把交椅。

他的色彩,他对细节的设计,他的镜头语言,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而他的风格,是东方的,是中国的,区别于好莱坞,也区别于日韩。

看完《影》之后,我最大的感慨莫过于:

这是部真正有中国味道的大片。

《影》当然是类型片,但它和好莱坞电影不同,和日本的剑戟片也不同,它的故事是中国的,人物是有中国特性的,影像风格更是中国化的。

首先,是色彩上的运用。

世人皆知,张艺谋是用色彩的大师。

《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电影,他都使用了高对比度的色彩,或明亮或艳丽,用红、黄等色调,突显出了影片的主题。

而这次的《影》,则是以黑白为主基调色彩,或者说,张艺谋选取了一种在黑白之间的“灰”。

这也是高明的。

黑白是色彩的极致,灰色则是最能代表人性的色彩。

再也没有色彩能比得上黑色和白色那样蕴藏万物,无所不包。

也再没有什么色彩,能像黑白灰这样完美地凸显出影片波涛暗涌的神秘质感。

可以说,张艺谋这次的美学风格,完美地贴合了影片的故事内容。

它在形式上下了功夫,也没有让形式脱离故事,完全是在为故事而服务。

这么拍,就不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还是影片中各种各样的细节。

沛伞、屏风、伤口、每一处武打动作的设计、每一个人物特写镜头的安排……

绝了。

所谓每一帧都是壁纸,这背后可并不简单。

张艺谋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是常人所不能为的。

我会感慨:

也只有张艺谋能做到如此精益求精。

当导演做到他的成就和地位,还能保持匠心,实在是让人钦佩。

在《影》的纪录片,张艺谋说希望人们提起他,说他是个认真拍电影的人就足够了。

我想,也许现在大多数观众依然无法意识到张艺谋真正的价值。

若干年后,人们也许会突然反应过来:

原来拥有张艺谋,对中国观众来说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影》张艺谋这次的美学风格 完美地贴合了影片的故事内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影片《英雄》看张艺谋的色彩美学

从影片《英雄》看张艺谋的色彩美学

故事,残剑,飞雪,代表,黑色,张艺谋,影片,蓝色,颜色,英雄,红色,主色调,剑法,情绪,爱情,环境,色彩,刺秦,含义,基调,电影,淡蓝色,江湖,白色,绿色,风格,影片中,整个画面,秦始皇,和庄

2017-11-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电影《影》国庆热映引发大众美学热议 腾讯影业携手张艺谋打造中国故事

电影《影》国庆热映引发大众美学热议 腾讯影业携手张艺谋打造中国故事

腾讯,张艺谋,导演,影业,美学,观众,影片,方面,游戏,电影,传播,票房,用户,音乐,合作,活动,作品,场景,平台,朋友圈,渠道,社交,重点,东方美学,全国,主题,人性,城市,天龙八部,影院

2020-04-27 #短篇故事

张艺谋:用独特美学品味这个世界 他的处女作是个很简单的故事

张艺谋:用独特美学品味这个世界 他的处女作是个很简单的故事

张艺谋,观众,国师,导演,娱乐,中国电影,作品,少年,电影,演员,美学,孙俪,东西,偶像,大师,恶龙,故事,粉丝,翻拍,创作,作品中,对自己,我看到,用自己,西方媒体,需要用,百家号,森河,贾科,黑泽

2008-10-22 #故事会

张艺谋和他的《影》 在“颜色革命”中为《英雄》纠偏

张艺谋和他的《影》 在“颜色革命”中为《英雄》纠偏

张艺谋,替身,故事,水墨,英雄,电影,长城,张艺,形式,导演,舆论,纪录片,遭遇,风格,陈凯歌,创作,主题,平民,情结,权谋,美学,结局,荆州,黑白,李连杰,黑泽明,对自己,是一部,豆瓣,古装片

2012-08-26 #故事大全

红高粱1987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红高粱1987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红高粱,张艺谋,故事,获奖,导演,影片,剧组,奶奶,莫言,画外音,高粱地,电影,视点,风格,姜文,巩俐,顾长卫,国际电影节,影片中,我爷爷,世界,小说,意念,时候,演员,生命,红色,色彩,观众,史可

2020-08-05 #短篇故事

红高粱1987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红高粱1987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红高粱,张艺谋,故事,获奖,导演,影片,剧组,奶奶,莫言,画外音,高粱地,电影,视点,风格,姜文,巩俐,顾长卫,国际电影节,影片中,我爷爷,世界,小说,意念,时候,演员,生命,红色,色彩,观众,史可

2020-08-04 #经典故事

戛纳电影节 击败张艺谋9.2高分的电影《活着》 是哪部电影?

戛纳电影节 击败张艺谋9.2高分的电影《活着》 是哪部电影?

马沙,低俗小说,布奇,文森特,电影,影片,暴力,吴宇森,张艺谋,朱尔斯,森特,暴力美学,导演,小兔子,故事,黄金,任务,兰斯,内容,和文,妻子,拳击手,极端,票房,经典,落水狗,金表,这一年,不认识,另一部

2019-09-13 #故事阅读

张艺谋的《影》背后还有哪些故事

张艺谋的《影》背后还有哪些故事

张艺谋,孙俪,剧组,导演,封柏,角色,时候,子虞,张艺,影子,演员,死士,声音,屏风,影片,替身,纪录片,风格,关晓彤,张逸,小艾,形象,感觉,电影,电脑,镜头,张涛,练琴,青萍,电影人

2019-09-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