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在春秋时期 晋文公率领军队与楚国展开决战 最终成就霸主地位

时间:2014-07-03

等到重耳从公子变为晋公后,就开始了他的富国之路

提示:本文共有 18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当晋文公因妖妃谗言被迫过上流浪生活的时候,楚国曾经支援过还不是晋文公的重耳,重耳为了感谢楚王伸出援手,就向楚王承诺,若是某天他真的登上帝位,两国又不得不兵戎相向的时候,一定会让自己的军队后退九十里。等到重耳从公子变为晋公后,就开始了他的富国之路。晋文公整顿起了军队,经赵衰的举荐,晋文公让郤縠担任中军一职,郤縠这个人对于礼乐十分恪守,由这样的人担任中军,将士都会爱戴的。晋文公又派了郤溱作郤縠的副将,常为晋国出力的狐偃担任上军,狐偃自认能力不足,就让自己的兄长做上军,自己在旁边出谋划策。其余的下军和车右分别由栾枝和魏犨担当。整个军队的封划有序,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在管理百姓上面,一直都是狐偃在照看管理,晋文公在封位不久,就想让百姓出战,狐偃劝说时机不够,百姓的生活还没有完全安定。百姓安定了以后,晋文公想出兵,狐偃劝说百姓的信用度不够,应该再培养一段时间。等百姓知道了信用的重要以后,狐偃又说百姓的礼仪还不完善,还需在等一段时间,如此几年下来,晋国的百姓在教养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君王颁布的命令也不会因迷茫而反对。晋文公带着这样的一批军队,无往不胜。

晋文公的胜利,多半也是靠的任用贤臣,只要有实力,就会被提携,将士的信心倍增。不仅有独到的眼光,晋文公也注重德行,懂得收拢军心,在围攻曹国的时候,被逼急了的曹将把爬到曹国城墙的晋军都挂在了城墙上,以此威胁晋军退兵,晋文公心里担忧那些将士,但也不想草率退兵,所以听了属下的建议,对曹军说到如果不归还晋军的尸体,就会驻将军队扎到曹国的祖坟之上,曹军一听就慌了,乖乖的把晋军尸体接下来,用棺木装好再还给晋军。这个时候的曹军已经不知所措了,军心涣散,晋军一鼓作气把曹城攻下了。在曹国有个贤士没被曹国国君善用,晋文公再见到曹国国君之后就把他痛骂一顿,可见晋文公之爱才。

彼时,楚王已经开始了霸权之路,在宋城外磨拳擦脚,分两个地方训练军队。其中子玉训练的军队,正遭受着子玉的酷刑,从早练到晚,失误又容易被罚。在宴会之中,有人就指出子玉的训练有违礼法,容易失去人心并导致战争难以取胜。两国在宋国相遇,宋国和晋国算是盟友,宋国有难,晋国不能不帮,于是晋文公听了先轸的建议,叫宋国先去给相邻的齐国和秦国送上昂贵的礼物,让这两个较强大的国家去说服楚国退兵,这是明线。暗中又把之前攻战曹国和卫国夺来的的土地送给宋国,楚国因为一直觊觎这两个国的土地,所以一定不会退兵,而齐秦两国被拒绝,就会出兵攻打楚国,这时不用出兵就能解决宋国的危机了。

楚成王那时已经动摇要攻打宋国的心思了,他认为晋文公的贤能连上天都会庇佑他,贸然出兵攻打宋国是在跟晋国,跟命运对抗。但子玉并不想空手而归,于是让自己的属下去请楚王派兵,楚成王不看好子玉,也就装装样子派了几百个军队让他去攻打。子玉到了晋军驻守地前,派使者对晋文公说希望能立刻恢复曹卫的土地,否则就会开战,就在晋文公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臣子说此战必须要打,不然就是陷晋国不义。后又告诉晋文公可以挑拨曹卫与楚国的关系,孤立楚国。晋文公按大臣的建议做了,还把楚国的使者给囚禁了。子玉听到这消息后怒气冲天,带着军队就往晋军的方向赶。晋文公因为之前在逃亡时与楚国定下的承诺,连连后退了三舍。晋文公认为晋国的礼已经周全,如果楚军还不撤退,那就是楚国的无理了,到时候便是有理之师攻打无理之军,必胜无疑。

楚军中有人提出停止追赶的想法,却被子玉打断了,他依旧想去打晋军。但晋文公心里一直都想着楚国之前的施惠,即便楚军近在眼前,仍在犹豫该不该攻打。从此就可以看出二人的举止修养。后来子玉又派人说非要与晋军一战,晋文公没有理由再拒绝,这一场决定晋文公霸主地位的战役由此开始。刚开始晋军就用了一系列的障眼法搅乱了楚军的军队,楚军措手不及阵列大乱导致失败,但子玉提前有准备,所以他所在的队伍还没大乱,率先撤出了战争。晋军在楚地停留了几天,把楚军剩下的粮食吃的一点不剩才起兵回营。这个时候晋文公听说周襄王会路过此地,特别派人为周襄王建了行宫了。郑君在听说楚国失败以后立即和楚国划分了界限,投靠了晋国。周襄王在晋国设了宴会,也说明晋国的地位已经提升。

而子玉因为战争失败又得不到楚成王的赦免只能自杀,晋文公在听到子玉死后松了一口气,心想再没有强大的敌人可以威胁到晋国的安危了。从此以后,晋国的霸主地位不可撼动。看完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在春秋时期 晋文公率领军队与楚国展开决战 最终成就霸主地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晋国,楚军,军队,楚王,申生,国君,大王,晋军,晋文公,楚国,有一天,退避三舍,文公,晋献公,晋楚,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春秋,时候,上宾,叙话,丝绸,兽皮,公子,军事,历史,命令

2020-05-29 #小故事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晋国,楚军,军队,楚王,申生,国君,大王,晋军,晋文公,楚国,有一天,退避三舍,文公,晋献公,晋楚,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春秋,时候,上宾,叙话,丝绸,兽皮,公子,军事,历史,命令

2020-05-28 #故事阅读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晋国,楚军,军队,楚王,申生,国君,大王,晋军,晋文公,楚国,有一天,退避三舍,文公,晋献公,晋楚,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春秋,时候,上宾,叙话,丝绸,兽皮,公子,军事,历史,命令

2020-09-04 #经典故事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晋国,楚军,军队,楚王,申生,国君,大王,晋军,晋文公,楚国,有一天,退避三舍,文公,晋献公,晋楚,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春秋,时候,上宾,叙话,丝绸,兽皮,公子,军事,历史,命令

2018-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晋国,楚军,军队,楚王,申生,国君,大王,晋军,晋文公,楚国,有一天,退避三舍,文公,晋献公,晋楚,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春秋,时候,上宾,叙话,丝绸,兽皮,公子,军事,历史,命令

2007-06-12 #短篇故事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晋国,楚军,军队,楚王,申生,国君,大王,晋军,晋文公,楚国,有一天,退避三舍,文公,晋献公,晋楚,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春秋,时候,上宾,叙话,丝绸,兽皮,公子,军事,历史,命令

2011-01-15 #故事阅读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晋国,楚军,军队,楚王,申生,国君,大王,晋军,晋文公,楚国,有一天,退避三舍,文公,晋献公,晋楚,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春秋,时候,上宾,叙话,丝绸,兽皮,公子,军事,历史,命令

2015-01-29 #经典故事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重耳,晋国,楚军,军队,楚王,申生,国君,大王,晋军,晋文公,楚国,有一天,退避三舍,文公,晋献公,晋楚,楚成王,太子,名的,大破,春秋,时候,上宾,叙话,丝绸,兽皮,公子,军事,历史,命令

2012-07-2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