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米芾500年后的粉丝——董其昌对其评论与书学观

时间:2014-07-09

在书学上其虽并未有如南北画论之说,然多所强调的古淡与平淡境界,却与其言山水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中之渲淡笔法呈现出的风格特点颇多相类

提示:本文共有 65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一、前言

有明一代,董其昌(1555-1636以书画称著,其所提倡的“南北宗”论在画史上更是影响深远。在书学上其虽并未有如“南北”画论之说,然多所强调的“古淡”与“平淡”境界,却与其言山水“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中之“渲淡”笔法呈现出的风格特点颇多相类。而董氏极为推崇的南宗画家米带(1051-1107),在其 论书中更被频频道及。米带以书名与画名闻世,然其书法与绘画 风格却是颇为相左而以“沉着痛快”此强烈面目独出。不过,为米 痴“古淡天然画风所心折的董其昌,对其书法却同样表现出极大的接受与认同,而此亦促使对董氏之书学观作以再认识。

董其昌楷书《乐毅论》

二、“古淡天然"之论画与“纵横跌荡”之论书

董其昌谓禅家南北二宗自唐始分,而画之南北二宗亦是如此,王维(701-761)而后之唐、宋、元南宗一脉相继传为:

张璪,荆、关,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其于董源(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画家极为称赏而以“吾家北苑”谓之,而对于亦为其所好的米带画法,也多将之归于由北 苑承传而来:

朔旦至金阊门,客以北苑画授予。云烟变灭,草木郁葱,真骇 心动目之观。乃知米氏父子,深得其意。 董北苑好作烟景,烟云变没 即米画也。北苑画杂树,但只露根,而以点叶高下、肥瘦取其成形。此即 米画之祖,最为高雅,不在斤斤细巧。

董其昌《临苏轼寒食帖》

玄宰观董源画作,为其上烟云变幻而“骇心动目”,其由此即 联系到米家父子所作云山而赞“二米”深得北苑三昧。而其就董 源杂树画法论后,亦是又言及乃为米画渊源而“最为高雅,不在 斤斤细巧”。如果说此“最为高雅”只是对董源而兼及米芾画风格 调的赞谓,那么从董其昌于“元四家”中独推倪瓒(1301--1374) 的评论则可确切旁及米芾画风的特质 :

元之能者虽多,然禀承宋法,稍加萧散耳。吴仲圭大有神气, 黄子久特妙风格,王叔明奄有前规,而三家皆有纵横习气。独云 林古淡天然,米痴后一人而已。

玄宰谓倪瓒“古淡天然”,独为宋季米芾之后一人而已,而其 又有道纵横习气如黄公望(1269-1354)“未能断幽淡两言”。于 此可见,与“纵横习气”颇为相左的“古淡天然”或“幽淡”是其对 米芾画事最为肯定及推崇之所在。

董其昌临米芾行书长卷

然而,以董其昌的书论而看,其对于书法风格的品赏及推崇却与画论颇有相异之处,如其评唐人欧阳询(557641)所书《干字文》即道

书家以分行布白谓之九宫,元人作《书经》云:《黄庭》有六分九宫,《曹娥》有四分九宫。今观信本《千文》,真有完字具于胸中。 若构凌云台,一一皆剂而成者。米南宫评其真书到内史,信矣!此本为杨补之家藏,勒其全文。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荡,惟变所适也。

董氏未有说明率更此《千字文》为楷、为行还是为草,不过以其中所谈论的九宫以及所举米芾评议欧阳询楷书语而看当是楷书无疑。如是即为楷书,则玄宰“欲学书先定间架”之语可谓是尤有道理。然此仅是其所言学书的第一层次,而“纵横跌荡,惟变所适”才是其所认同的高境界。玄宰在论画中对于吴镇(12801354)、黄公望与王蒙(1308-1385)三家的“纵横习气”颇有批评,而此中所强调的却是规矩而后必要纵横这一作书要旨。此外,其在论书法用笔时亦有道:

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黑夜独行,全是魔道矣!

此又与其就率更楷字有感所发的“先定间架”而“然后纵横”的论述颇可联系来看。间架”乃字之本身的结构组合,而“攒捉”为书家作书时的笔法控制,于当止处则止。无论是字法之“间架”还是笔法之“攒捉”,董氏在此两处与之相对而论的皆是“纵横”或“放纵”此类用语。确立结构之后要“纵横”,而“攒捉”之外亦要“放纵”,其所强调的皆是用笔之法要变化无拘。而在董其昌另一则论书语中,于此则更有直接指出:

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兰亭》非不正,其纵宕用笔处,无迹可寻。

玄宰谓古人作书并不予以正襟端坐的面目,乃以奇为正,赵孟频(1254-132)于此不解故未得晋、唐书家堂奥,而《兰亭序》看似平正却实是因其纵宕的笔法难为人所窥罢了。此中,其 对“以奇为正”及“无迹可寻”皆末做细解而稍给人虚玄之感,而 另一方面不论前人作书是否如其所谓“必不作正局”,此与《兰 亭》自是“纵宕用笔”之语则已可明确其于破正出奇,纵意而为 的作书着眼点。再合上之数条而看,董其昌在论书中对于“纵横”“放纵”与“纵宕”笔法的特别强调,皆显现出与其极所心折的“古淡天然”画风不同的“纵横习气”却是其颇为推崇的书学境界。

董其昌《临褚遂良枯树赋》

三、“沉着痛快”与“跌宕自在”之米书推崇

董其昌之书学观又以于米芾书法之评介而颇为得以体现,其所论内容更是涉及用笔、结字、意态等诸多方面。《画禅室随笔》卷一“论用笔”第一则道:

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然须结字得势,海岳自谓集古字,盖于结字最留意。比其晩晚年,始自出新思耳。

董氏以“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而谓米芾用笔,此又与其所论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同为一理。亦可想见,其此于米书之评是与其所论“在能放纵,又能攒捉”之总体用笔要旨互做审视的。除上述笔法“八字真言”外,玄宰继之而道“然须结字得势”,此又与其在论欧阳询《千字文》时所谓“欲学书先定间架”颇为相近。而米芾所谓“集古字”语在其《海岳名言》自述中可见:

壮岁未能立家,人谓我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此处,米芾所谓“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本为泛泛之语,并未言及所取诸家之长究竟为何。其“集古字”一说,亦是意指其书综取古来诸家“总而成之”,故人莫不能辨“以何为祖”。不过,董其昌引米芾“集古字”语,则直接指出其就诸家长处“盖于结字最留意”。玄宰此处论海岳书法,先谈及其用笔,后继以结字。未知其“盖于结字最留意”之论为果真如是之认识,还是刻意要在此处以结字一法来应合其前之所谓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用笔规则。而董氏在论及米芾于结字最为留意后,谓其及至晚年 则“始自出新意耳”,又与玄宰论欧书《干字文》中所言学书要先 确定间架鲒构,“然后纵横跌荡,惟变所适也”此对结体要创新自 变的进一步强调极其合辙。

董其昌临苏东坡书

董其昌谓古人作书乃“以奇为正”而并非纯粹平正,赵孟颗 太过于平正是未能参透晋、唐人书法。而此一论述非只一处,其 亦曾有道:

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书家好观《阁帖》,此 正是病。盖王著輩,绝不识晋、唐人笔意,专得其形,故多正局。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赵吴兴所未尝梦见者,惟米痴能会其趣耳。

在此,董氏再次指出“以奇为正”与“似奇反正”多为人所不解,书法要奇宕新致,吴兴不得其意而惟米芾于此解会。此中,“奇宕”一语与前之“纵横”“放纵”“纵宕”等也再次显示了其所倡导的用笔与结字之法。而颇值注意的是,一方面,其谓米带以“集古字”而为师古之大家,“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于笔法、结体无不讲求;另一方面,在“不主故常”方面亦是惟米芾方能意会“奇正”之趣,赵吴兴则去之万万。结合上之两条所论,董其昌力举米芾为入古与出新的集大成者。在其看来,米书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东坡之上”。而不仅于此,其更谓:

然自唐以后,未有能过元章书者。

以玄宰之论,宋、元、明三代书家当以米带为魁首。如此高标 之评,在董其昌论书中可谓绝无仅有,而其亦直接推举米书为人门梯航:

书楷当以《黄庭》、怀素为宗。不可得,则宗《女史箴》。行书以米元章、颜鲁公为宗。草以《十七帖》为宗。

在此,其列米芾为行书当所师法的第一家,草书则推王羲之《十七帖》,如此已是将米芾与晋人比肩并置。而其亦有谓:

米元章书,沉着痛快,直夺晋人之神。米海岳行、草书,传于世间,与晋人几争道驰矣。

苏轼(1037-101)谓米带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以董 氏在论书中所强调的“放纵”与“攒捉”此作书两法并“纵横”等语 而视此中“沉着痛快”一语,则显见其引此东坡于米带书法之评 当是出于高度认同而绝非泛泛拈来。而玄宰亦论其榜书:

题榜如细书,亦跌宕自在,惟米襄阳近之

正如董其昌所谓“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惟米痴能会其 趣”一样,此中玄宰又称“题榜如细书”亦惟米芾能为之。权且不 论董氏所语米芾榜书如何是否确切,仅以其此所称道之“亦跌宕 自在”而看,董其昌于米芾“沉着痛快”的书风评价并不仅限于其 行书、草书等习常之作,而是亦要将此引入到对其擘窠大字的认定中。而从另一方面而言,此又深深显示出董其昌于“纵横”“跌 宕”此一书风之极度推崇。此外,董氏对米芾小楷有“最似兰亭笔 法”及“曲尽其趣”之赞,虽然未有如“题榜如细书,亦跌宕自在”此于纵横不拘、破淡出奇的强调,不过从其对于褚遂良(596—659)楷书《西升经》的评论上则又可见一斑:

书家以豪逸有气,能自结撰为极。则西升虽俊媚,恨其束于法,故米漫士不甚赏心。

其以“书家以豪逸有气”,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为标准而评褚遂良所书《西升经》大过拘束于法度,“故米漫士不甚赏心”一句则又于无形之中道出董其昌自己于米芾“沉着痛快”书风的心折。而其有评“唐书无态”,亦将晋、宋人书法与唐人书法比较而论:

晋、宋人书,但以风流胜,不为无法,而妙处不在法。至唐人, 始专以法为蹊径,而尽态极妍矣。在其看来,唐代书法有法而无态,而晋、宋书家以风流蕴藉胜出,并非无法而是意不在法而已 此一比较之评亦是明确流露出其对斤斤于法则而非“纵横跌荡惟变所适”之率意自为的频不称赏。

《蜀素帖后跋》董其昌书

四、“淡意”论与“病其欠淡”之米书批评

董其昌谓米带法“沉着痛快,直夺晋人之神”,以此之评而看,其眼中之晋人书法似以“沉着痛快”为神髓。不过,其在跋东 晋王珣(30-401)《伯远帖》时却又道:

此王珣书,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在此,“潇洒古淡”显然又是玄宰所认同的晋人书法境界所 在。而“沉着痛快”与“潇洒古淡”又是极为相左的两种风格特质, 以此两处评语比较而看则颇有矛盾。不过,除此不论,此中“古 淡”一说却是在董氏“纵横跌荡”及“沉着痛快”之外所尤当予以关注的书学评介。而此不仅被其用于王珣行书《伯远帖》之评中,亦是涉及到楷书,如其跋唐人临王羲之《黄庭经》曰:

小字难于宽展而有余,又以萧散古淡为贵。

在董氏看来,小楷字态最难宽结,而气息则以“萧散古淡”为髙。以此检视书史,锺繇(151-230)之小楷书当获此评。锺繇与王羲之并称“锺王”,而无论是玄宰所称之“潇洒古淡”还是“萧散古淡”,此一气格亦与魏晋风度实为一家气骨。魏晋人之小楷与行、草书皆顺当此评,然而董其昌不仅以此品评行书及楷书,亦用于唐人草书之论。其在临怀素《自叙帖》末题道:

本朝学素书者,鲜得宗趣。徐武功、祝京兆、张南安、莫方伯,各有所入。丰考功亦得一斑,然狂怪怒张,失其本矣。余谓张旭之有怀素,犹董源之有巨然。衣钵相承,无复余恨,皆以平淡天真为旨。人目之为狂,乃不狂也。

玄宰将董源、巨然(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及宋初画家)归于 脉,如是若论二人画风“皆以平淡天真为旨”亦是自然,不 过以之而谓张旭(675?759及怀素(737—?)的草书书风则恐 乃其所独为。而“人目之为狂,乃不狂也”一句,亦与其论书“似奇 而反正”颇为相通。就张旭与怀素的草书“皆以平淡天真为旨”而 “乃不狂也”,玄宰未多做实质之论,不过此亦是显示出其对于 “淡”之书学境界的倾心推许。其赞誉倪瓒山水“古淡天然,米痴 后一人而已”,又于此处以“平淡天真”之论书与其“古淡天然”之论画归于一致。

而董其昌对于其所极力称道的米芾,在“沉着痛快”、“与晋 人几争道驰矣”评价之外,对其书风却也是略有批评:

三十年前参米书,在无一实笔,自谓得诀。不能常习,今犹故 吾,可愧也。米云“以势为主”,余病其欠淡。淡乃天骨带来,非学可及,内典所谓无师智,书家谓之气韵也。

董氏曾有云“须结字得势”,又谓米书“复得势,乃传”,然而 在其同样尚“淡”书学观的审视下,米芾书法显然纵横有余而 “淡”味不足。其又于此叹为“淡”乃由天禀而来,非可强学,并用 佛家不从师而得之无师智作以比喻。在论画中,其调董源、巨然 与米芾此南宗三家“一超直入如来地”,笔下山水气格自在而直 人妙境;然另一方面,又道以八面出锋而“沉着痛快”的米芾书法 却因其天骨欠乏而不人“淡”味。可以看到,当玄宰以“势”及“纵 横”观来论书时,米芾书法即成为其极所慕尚的风标,而当其书 学观汇于其画学观所推崇之“淡”这一境界时,其对于米芾书法 的评价即开始与前产生分野。董氏此中所云米书欠淡,乃是就其“以势为主”所论。此外,其亦有云:

书须参“离合”二字。杨凝式非不能为欧、虞诸家之体,正为 离以取势耳。米海岳一生夸诩,独取王半山之枯淡,似不能进此 步,所谓“云花满眼,终难脱去净尽”。赵子昂则通身入此玄中, 觉有朝市气味。《内景经》曰:“淡然无味天人粮”,此言可想。

引玄宰在题虞世南(558-638)《积时帖》时曾云“米书以态 胜”,而此中所言“云花满眼,终难脱去净尽”即是谓米芾虽取王安石(1021—-1086)之枯淡,却终难脱尽“云花满眼”之态。而其又有道学书“以姿态取媚”者,鲜有能理解如柳公权(778-865)者 离弃禊帖面目之所为。更言自从习柳之后,“方悟用笔古淡处”, 又另谓杨凝式(873-954)作“骞翥简淡,一洗唐朝姿媚之习” 将董氏此数则论书语联系而看,其所尚之“平淡”“古淡”或“简 淡”实富有多重内质,不仅与米芾“以势为主”“沉着痛快”之风格 截然对立,同时亦与其姿态妍媚而极为相左。

董其昌《临米芾天马赋诗卷》

董其昌在以“淡”论书之外,在作书中亦颇以此为意,其有题道:

余性好书而懒矜庄,鲜写至成篇者。虽无日不执笔,皆纵横断续,无伦次语耳。偶以册置案头,遂时为作各体,且多录古人雅致语,觉向来肆意,殊非用敬之道。然余不好书名,故书中稍有淡意,此亦自知之。若前人作书不苟,亦不免为名使耳。

玄宰自谓虽好书然性懒,故少有长篇之作,而即使录写古人雅句,也自觉多所随意。不过,此些皆为前之铺陈,其随后即道正因其不重书名,所以书法“稍有淡意”并颇以为自赏。其继之又言作书不苟者,乃是书名使之而难能率性而为。此说未免绝对,不 过于其中亦可见除董氏所谓“淡乃天骨带来”之外,此“淡”之境界亦因作书无意于佳乃佳所致。然而,颇值注意的是,其在一则题跋中则又记为:

醉后磨墨一斗,以三文钱鸡毛笔书此篇。迅疾如追风逐略无凝滞,皆是颜尚书、米漫士书法得来。书家当有知者。

玄宰醉后作书,自谓“迅疾如追风逐电”。而惟恐为人所不知 其风格出处,义特别强调此乃是从颜真卿、米芾书法中得来而同 为一路。除却董其昌评书之外,于此两处其自道作书之语亦可 见,无论在论书还是作书中,董其昌绝非仅以“稍有淡意”而自得 其趣,“迅疾如追风逐电”此与“淡意”完全相左的风格特点同样 为其所乐道追求。以此两厢结合而看,其书学观与实践实皆颇为复杂而难以崇“纵横”或尚“淡意”而单纯论之。

五、结语

综之,作为明代晚期书坛及画界的重要人物,董其昌不仅以 其创作,更以理论而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书家与画人。比较其书 学观与画学观可见,董氏的艺术思想在书法与绘画上呈现出了 相当程度的差异。其在画学上惟崇“平淡”“古淡”“幽淡“简淡” 等此“淡”意,而在书学上虽亦极其心折“平淡”与“古淡”,不过对 于“纵横”“奇宕”等风格却也至为推举。董氏在对于米芾“古淡天 然”之绘画与“沉着痛快”之书法的评论上,正流露出其书画观念 的相同与相异之处。其于书法最为慕尚米芾,赞叹自唐及明“未 有能过元章书者”,而“病其欠淡”则仍是体现了其以“淡”为境界 之极的书学观。不过,需要认识到的是,董其昌“淡”之书学观又 是建立在对于“纵横”与“奇宕”书风极大程度的认同与肯定基础 之上,而此亦显示出其书学观较其画学观而言远为复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米芾500年后的粉丝——董其昌对其评论与书学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米芾的书法对王铎在二王上的造诣 到底有多大的帮助?

米芾的书法对王铎在二王上的造诣 到底有多大的帮助?

王铎,二王,米芾,书法,作品,创作,传统,圣教序,规模,典范,基础,方式,特点,笔法,风格,过程,作品中,于崇祯,堂奥,宗羲,梁尚书,王羲之,王献之,王之,王筠,赵孟,董其昌,发现了,一生,书学

2015-08-26 #故事大全

他是米芾的后裔 与董其昌齐名

他是米芾的后裔 与董其昌齐名

米万钟,米芾,书法,石头,董其昌,魏忠贤,四大家,先生,博物馆,锦衣,锦衣卫,阉党,有关系,任昭,信校尉,勺海,卫籍,双燕图,各大,张瑞图,文石,方在,明神宗,湛园,石隐庵,邢侗,在明,布政使,按察使,万春

2007-05-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集古字:米芾 董其昌的学书成名之路

集古字:米芾 董其昌的学书成名之路

学书,米芾,书法,董其昌,王羲之,范本,一家,书家,祝允明,邓石如,局部,长处,王羲,对象,小楷,方面,行书,作品,篆书,风格,李阳冰,褚遂良,赵孟,黄庭经,一生,专精,前贤,名家,字帖,工夫

2011-12-26 #短篇故事

他是著名书画家 和董其昌是好友 他宗法米芾 书法比董其昌高妙

他是著名书画家 和董其昌是好友 他宗法米芾 书法比董其昌高妙

陈继儒,书法,米芾,董其昌,书画,诗词,苏东坡,著作,陈氏,仲醇,周云,学书,方和,陈公,高深,小昆山,松江,华亭,一生,书法家,专门从事,为人处事,书名,书法作品,争功,人生,仕途,功名,佘山,传奇

2014-10-19 #经典故事

米芾书法真的有那么好?董其昌:当然了 书圣后第一人也!

米芾书法真的有那么好?董其昌:当然了 书圣后第一人也!

米芾,书法,董其昌,蔡京,文章,宋四家,蔡公,书法家,作者,古法,老赵,襄阳,这句话,王羲之,王呈祥,米元章,能学,蔡卞,赵子昂,赵吴,法时,宋人,一生,先河,代表,今人,人家,俗话,内能,历史

2008-05-24 #长篇故事

从米芾的书学 试想书法的传承

从米芾的书学 试想书法的传承

2014-07-02 #经典故事

米芾:颜真卿的书法平淡无趣!

米芾:颜真卿的书法平淡无趣!

米芾,书法,楷书,柳公权,唐人,行书,董其昌,书法家,小楷,苏轼,造诣,向太后,学书,黄庭坚,颜真卿,魏晋,不屑一顾,书家,历代,挽词,草书,风韵,口无遮拦,有人认为,自己又,宋四家,习唐,天成,唐人楷,未得

2007-08-09 #小故事

学米芾书法最好的居然是他

学米芾书法最好的居然是他

吴琚,米芾,书法,书画,镇江,墨迹,江山,结体,运笔,什么时候,江苏镇江,江宁府志,云壑,宋四家,古梅,吴书,宋史翼,曾任校,宋孝宗,尤精,山增,本传云,石痴,米元章,蔡襄,维摩,董其昌,黄庭坚,陈傅良,员外郎

2018-05-1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