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作家篇)

时间:2014-07-22

深圳晚报推出特别策划 423 读书日深圳人阅读故事 ,聚焦在深圳的阅读个体,分职场篇、书业篇、家庭篇、学校篇、作家篇五个系列,从今天起连续四天推出

提示:本文共有 4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今年的 423 与往年不同,疫情下的阅读有了别样的色彩。深圳晚报推出特别策划 "423 读书日深圳人阅读故事 ",聚焦在深圳的阅读个体,分职场篇、书业篇、家庭篇、学校篇、作家篇五个系列,从今天起连续四天推出。

今天推出的是 " 作家篇 " ——聚焦在深圳的作家、学者、读书会创办人、诗人。他们在疫情期间的读书心得,饱含着浪漫与深情,赋予了文学新的含意。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阅读体验,感受书本背后的生命真谛。

作家杨争光:

阅读是一种交流,交流越多,越能见出自己的无知

因为工作需要,浏览式阅读了杨宽先生的《战国史》,重点阅读了其中的几个章节。阅读了《孙子兵法》13 篇。顺带了解了一下战国时的军队编制、战车和兵器。

阅读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论中国》和一本《基辛格传》。中美建交是基辛格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也许还是最重大的事件。也是中国和美国外交史的重大事件。我们也是见证者,这两本书的阅读也是对并不遥远的过去的一次重温。从中美建交到中国加入 WTO,几十年的时间。博弈在继续,风景已不同。

这两本书的阅读也是因为工作需要,和《战国史》好像八竿子打不着。我正着手的工作,把它们连在了一起。战国也有博弈,有外交,有战争,有技巧也有道德,有国的尊严也有人的尊严。

重读了英国泰勒的《苏格拉底传》。很早的阅读已经模糊了。也许过去阅读的不是这个版本。重读的还有《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新的阅读有《贫穷的本质》,是想了解一下洋人对贫穷和扶贫的理解,有案例分析。也会想到中国的扶贫。

有亚当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过去看过他的《国富论》。他是道德教授。写《国富论》写成了经典,至今有效。有许多只看不见的手,各有各的力量,就看你信哪一个,用哪一个。

正在看的还有休谟的《道德原则研究》。西方人偏好较真,把什么都能当成问题去研究。

这些书都是不好读的书,也都是早有的书,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都是不具实用价值的闲书。我已成为闲人,闲人读闲书,只适合我自己。

阅读是一种交流,交流越多,越能见出自己的无知。

学者、后院读书会创始人王绍培:

因此放松,因此疗愈,因此沉着面对变化

不少人知道,我们后院读书会发起了一个 " 十年共读 " 的计划,今年是第一年。今年我们计划读四本书,目前大家一起读完了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的《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现在正在读美国思想家史蒂芬 平克的《当下的启蒙:为理性、科学、人文主义、进步辩护》。平克的书特别应景,启蒙这一课仍然需要补上。我个人阅读了张剑光的《中国抗疫简史》、巴里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美国学者的《荒诞医学史》和法国学者的《西医的故事》。这几本书跟正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密切相关。我还阅读了西琴的《地球编年史》第一部和第七部,这是一套可能不靠谱、但非常能开脑洞的奇书。塔勒布的《黑天鹅》、《反脆弱》以及《非对称风险》也浏览了一下。这里应该说一句,在社会几乎停摆、每个人的精神多多少少有些紧张的环境下,阅读是一件意义特别的活动,我们可以因此放松,因此获得疗愈,也因此沉着面对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大时代。

作家谢宏:

阅读也是需要打破习惯的

这些日子,突然鬼使神差地想看顾城的自传小说《英儿》。1993 年书出来时,我就买了,当时是否看过,毫无印象了,因为不记得书里的内容。或者,根本就看不懂,看不下去,因为全是碎片,东跳西说的。

这几天突然想看,而且一看就懂。也许年纪到了,经历的人事多了,人生经验丰富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认为要读懂这部小说,你得有城乡生活经验,懂点经济学知识。你得去国外生活过,而且,得在新西兰生活超过一年以上。你得去过看他的旧居,你得听他的新西兰中国朋友聊过他这个人,你得喜欢侦探小说,你得有点心理学常识,你得是个有个性的人,你得是有悟性的人,你得也做过他那种的梦,你得有同理心,你得写过诗歌和小说,在诗坛混过,等等。否则,你根本就无法读懂它。

我很有自信认为,全世界只有我读懂了它。其他人对他和他的故事大部分误解的。其他人只看到了性和金钱衍生或掩盖的其他尘事。

看完之后,我才知道,他的生活是西方式样的,但心还是中国心。他很能赚钱,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也很会生活,动手能力超强,生活能力超级强大,典型的西方人。他要是西方人,或者彻底西化,那他必定会成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最大的问题是他不够耐心,对自己不够自信,他走得太早了。

这部书给我的启示就是,人要有耐心,特别是中国人,要有耐心。你要活得久,活得长久,时间就会证明,你的价值远远超过自己的期许。

因为 2017 年 7 月去上海参加第十四届世界英语短篇小说大会,我遇见了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女士,回来后买了她的这本成名作 Who ’ s Irish 来学习。但当年看了几篇就停下来了,原因简单,稍稍有点吃力。现在打算重看学习。

今早很轻松就看完了第一篇 Who ’ s Irish。看来,阅读也是需要打破习惯的。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坚持常用就能提高水平,这些都是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的进步。

诗人、字在创始人刘美松:

早读,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希望被监督

这段时间系统读下来的是三本书,一本是金克木的《书读完了》,书能读完?书是可以读完的,看怎么读。中国本土思想在文献中的根,也就是六部经:《周易》《老子》《尚书》《春秋》《毛诗》《论语》。佛法也有六经《法华》《华严》《楞伽》《金刚》《心经》《维摩诘》。所谓大题小做不算小,读来读去一张表。专注哪一项,就有那一项的脉络,乱读书无用,取其主干,其余次之。

第二本是《木心回忆录》,虽说是文学回忆录,并非只是文学,还有艺术、哲学、人生道理等等,说实话,木心回忆录的正课还是一般,他的偏课,也就是个人感悟才是精华。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第三本刚看完,是丹纳的《艺术哲学》,傅雷翻译的,语言甚好。1963 年的铅印版本,硬生生的被我看破了,所谓 " 读书破万卷 "。好在书不止是被珍惜,而是要被阅读,没有被阅读的书,显然爱也是虚伪的。

每天发早读,坚持了很多年,不是为了炫耀,是希望被监督,希望在大家的监督之下,有一条小小的皮鞭抽打着我的屁股向前,告诫自己:别懒惰。

学者、设计师、亚洲铜设计顾问公司创始人韩湛宁:

在《面纱》与《深河》中感受救赎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所以有时间读了很多书。我在这里推荐几本有关瘟疫的书籍,如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约翰 M. 巴里描写 1918 — 1919 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的书《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1957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阿尔贝 加缪的小说《鼠疫》和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小说《面纱》等。另外还誉为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日本最重要小说家之一的远藤周作的两部小说《沉默》和《深河》。远藤周作的两本书虽然不是有关瘟疫的书籍,但是其中描述的苦难更是直指人心。下面我略谈谈《面纱》和《深河》。

《面纱》 :疫情期间读毛姆关于瘟疫和死亡的《面纱》,别有一番滋味。读的时候觉得这部小说写得很残酷,总有一种不想读下去的冲动,但是还是被故事吸引着读下去。

《面纱》的书名非常有隐喻与象征性。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带着面纱,都试图遮住自己的眼睛。凯蒂自己蒙着面纱看人,她既看不到自己美貌下的虚荣和平庸,也看不到情夫查理英俊面纱下龌龊和丑陋,更看不到自己丈夫瓦尔特无趣面纱下的高尚和伟大。在经历了巨大的瘟疫和无数人的死亡之后,凯蒂终于拿掉遮住自己眼睛的面纱,看清了人生的真正面目,知道了该过怎样的人生。从她对女儿的期望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凯蒂的成长—— " 做一个自由而自立的姑娘,不是为了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而把这辈子依附于他 "。

凯蒂最后得到救赎的阶段是在修道院内,在充满瘟疫苦难和修女们纯洁灵魂之间。作者毛姆借院长麽麽之口说:" 我的好孩子,人无法从劳作或愉悦中得到安宁,也无法在现实世界或修道院里得到安宁,只能在自己的灵魂中找到安宁 "," 尽职尽责没什么了不起的,那是你必须做的,和手脏了要洗手一样不值一提。唯一有意义的是热爱自己的职责,当爱和职责融为一体时,上帝的恩宠就在你身上,你将享受出人意料的幸福。"

《深河》:一位神甫背着一位异教徒,去完成异教徒的心愿,还有什么比这更震撼人心的信仰与救赎呢?阅读远藤周作的《深河》便是经历这样一次精神救赎和心灵朝圣。《深河》深厚而悠长,甚至能给予读者以慰藉。

怀着对妻子的思念与愧疚、到印度寻找转世妻子的职员矶边,欲将心事寄托于鸟儿而逃避现实的童话作家沼田,曾在缅甸丛林历尽炼狱之苦,为了超度死去的战友来到印度的老兵木口,还有经历过放纵空虚、无法爱上他人的美津子 …… 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可言说的故事、秘密与痛苦,他们都背负着这些重担而活着,他们在深河里有非净化不可的东西。

而另外一个主人公大津,则作为这一群人的参照一直在故事中伫立着。大津是美津子中学的同学,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和神甫。尽管美津子对大津厌恶和嫌弃,但大津始终坚信 " 洋葱 " 那种无处不在的仁爱,又始终在某处招呼着她。从里昂的修道院,到印度的瓦拉纳西,她找到了大津,大津在各个角落里寻找即将死去的异教徒,将他们被背送到恒河边,就像 " 洋葱 " 背着十字架登上死亡之丘那样。

美津子最后发现灰色的恒河边虽然不干净,却同时能承载清洁与污秽、慈悲与残酷、希望与绝望、爱与恨、生与死。内心痛楚的主人公们在他们的旅程中找到了方向与意义,也完成了内心的救赎和朝圣。

小说家蔡东:

好童话里有至纯而深刻的东西

最近这几个月闭门不出,虽有读书的时间,却无读书的心境,心神不安,所读有限。梳理一下,大概重读了几本童话和一部长篇小说。最早把我从手机资讯的汪洋大海中拉出来喘口气的是《夏洛的网》,随便拿起来这本书,竟然读下去了。读完《夏洛的网》,我来到书架前把《绿野仙踪》也找出来。

我忽然意识到,这个非常时期是适合读童话的。有一类童话,好就好在里头的人物很单纯、人物的追求也单纯,这单纯里蕴藏着生命的根本意义,无私、良善、不贪求、有信念,等等。从那些手法复杂、捕捉幽微人性的小说中抬起头来,看到夏洛,看到桃乐丝,顿有澡雪垢滓之感,是久违的清爽和明亮。

别把童话跟低幼、肤浅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好童话里有至纯而深刻的东西,最能予人希望和力量,浑浊虚弱、精神猥琐的成年人不妨反复读童话。童话里从不缺少天真、热情和勇气,此时,我正需要这些宝贵品质的支撑。

另外又读了一遍《白鲸》,仍然感受到了非同寻常、令人震撼的写作激情,当然也仍然觉得梅尔维尔太爱 " 掉书袋 " 了,无论如何,《白鲸》是我心目中称得上伟大的长篇。梅尔维尔写过多部小说,但我一直记得第一次读完《白鲸》时的感觉:这是一个作家倾尽一生才能写出来的一部小说,且是唯一的一部。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作家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深晚423读书日特别策划: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家庭篇)

深晚423读书日特别策划: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家庭篇)

时间,疫情,家庭,张爱玲,中医,儿子,妈妈,大卫,校长,深圳,流言,余斌,弗朗索瓦,有关,爱读书,中医药,深圳人,心灵,民国,细菌,胡适,世界读书日,这本书,那时候,好的,一面,习惯,作家,书单,传记

2008-06-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深晚423读书日特别策划: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学校篇)

深晚423读书日特别策划: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学校篇)

疫情,鼠疫,伤寒论,作者,生活,中医,加缪,四大名著,父亲,张仲景,故事,文章,朝花夕拾,童话,肺炎,伤寒杂病论,我的朋友,好朋友,我喜欢,福华小学,世界,作家,事情,人口,伤寒,学校,名方,名医,同学们,学生

2012-01-05 #故事会

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书业篇)

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书业篇)

疫情,这本书,金智英,小说,苏东坡,黄永玉,鼠疫,以为自己,书籍,女性,时期,网络,生活,书房,人生,故事,员工,态度,方式,时间,普通人,某年某月,电影,男性,避难所,影响,流星之绊,那本,不平凡,平凡的世界

2016-07-22 #故事阅读

用“深圳速度”与疫情赛跑!点赞平凡岗位深圳人

用“深圳速度”与疫情赛跑!点赞平凡岗位深圳人

疫情,坚守岗位,一线,小区,时期,为人民服务,岗位,同行者,举措,业主,初一,力量,地铁,地方,大门,奉献者,小时,意义,战役,所有人,深圳,时艰,海量,消息,硝烟,第一线,键盘,影响,共鸣,行动

2013-01-29 #故事大全

深晚423读书日特别策划: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职场篇)

深晚423读书日特别策划: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职场篇)

疫情,是一本,中国,生活,家庭,女性,总会,影响,气候危机,现世安稳,一生,三部曲,人们,人生,作者,剧情,塑料,深圳,生命,社会,视角,变迁,张爱玲,彼得,海斯,海斯勒,白落梅,黑玛亚,岁月静好,我们的选择

2011-09-02 #经典故事

深晚423读书日特别策划: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书业篇)

深晚423读书日特别策划:疫情下深圳人阅读故事(书业篇)

疫情,这本书,金智英,小说,苏东坡,黄永玉,鼠疫,以为自己,书籍,女性,时期,网络,生活,书房,人生,故事,员工,态度,方式,时间,普通人,某年某月,电影,男性,流星之绊,那本,不平凡,平凡的世界,才知道,某一天

2016-06-17 #故事会

八集纪录片《深圳故事》引起深圳人强烈共鸣

八集纪录片《深圳故事》引起深圳人强烈共鸣

深圳,改革,故事,纪录片,历史,观众,试验,边陲小镇,之城,历程,意义,方向,福祉,血路,坚定地,凤英,李先生,改革者,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证券交易所,经济体制改革,证券交易所,追梦,晶报讯,中央,中国,一...

2009-11-04 #故事会

@深圳人 晒晒家庭照片 说说你家故事

@深圳人 晒晒家庭照片 说说你家故事

家庭,征集,深圳,照片,活动,家谱,影像,深圳晚报,市妇联,全市,岁月,故事,新旧,邮箱,在我,变迁,优秀照片,新媒体,好家风,关爱和,大爱,袁晔,幸福人生,深圳发展,深圳经济特区,产品,作品,先进典型,全城,印记

2008-07-0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