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文化名家谈大运河:是地标也是民族精神的向度

时间:2014-07-23

当功能运河逐渐褪色,文化运河如何更加闪耀?9月23日,中国大运河北端的北京通州迎来了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

提示:本文共有 14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冉文娟 王逸飞 张煜欢)蜿蜒3200公里、流淌2500多年,千年大运河贯穿古今,将历史风云、现代繁华尽收眉梢眼底。当“功能运河”逐渐褪色,“文化运河”如何更加闪耀?

9月23日,中国大运河北端的北京通州迎来了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浙江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家麦家三位文化名家精彩对话,畅谈大运河文化之韵,亦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建言。

“大运河在我心目中是神圣的存在,它是祖先创造的奇迹,也是我们要世代传承的瑰宝。”单威用四个“奇迹”来描述心中的大运河。

“首先它是工程的奇迹,大运河曾多次设计多次改建,最后付诸使用,至今仍在运行。它也是管理的奇迹,上千公里的河流至今仍在国民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它还是文化的奇迹,大运河孕育了我们世世代代欢乐、痛苦、和平的生活。它更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奇迹,能够调动社会力量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便是一个体现。”单威说。

在麦家看来,不论空间、时间,不论生活在中国何处,许多人都受到了大运河精神的浸润。他将长城与大运河互比:“长城是一个人造的天堑,大运河则是把整个中国‘折叠’起来,让人们通过运河变成使者、互相沟通。”

他认为,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至今还为世人享用,其不仅是一条河,甚至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密码。“大运河就像长江、黄河、泰山一样,既是地标,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向度。”

千百年来,源远流长的文脉随着大运河一同流淌。“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从传统而来,向着未来而去。”李敬泽说,大运河不只是物质的,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条长河。运河沿岸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运河文明也孕育了无数伟大的作家、诗人,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和运河有关。李敬泽以《红楼梦》“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举例,林黛玉即是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进京。而明代文学家张岱也在文集中记载,自己曾沿运河赴山东兖州游历。

“我也有个小小的梦想,希望有朝一日坐着船从杭州一直到通州,沿着林黛玉、张岱走过的路走一圈。”李敬泽认为,大运河把中国南北的生活经济文化联通,深刻影响了南北文化,也锻造了南北方不同的品格。

大运河“活”在当下,流向未来,人与河的故事仍在继续。对谈中,三位文化名家以文化视角为大运河保护、传承支招,分享心得讲好大运河文化故事。

单威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以己之力促进大运河文化传播。他介绍,国家博物馆正筹备举办运河文化展,将以更多的展示形式、技术手段来讲好运河故事,挖掘、展示好数千年来的精神标识,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李敬泽认为,我们仅仅把运河沿岸的好东西、古老的东西展示出来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让大运河真正成为承载民族文化创造力的一条河。“我相信在新时代,运河沿岸将产生更多伟大的作家、诗人。”

“长城和大运河都有悠久的历史,都蕴藏着奇迹。但长城的知名度在国际上或远大于大运河,这与多年来人们对长城的宣传及其本身的观赏性有关。”麦家表示,下一步大运河应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增加观赏性,让大运河进一步“活起来”。

谈及该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大运河故事,麦家称,艺术家应为大运河倾注更多情感,走到运河边创作一批和大运河有关的故事和作品。“这将是我们民族的故事,希望不仅我们在看,全世界的人也都来看。”(完)

【编辑:李玉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文化名家谈大运河:是地标也是民族精神的向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化名家谈大运河:是地标也是民族精神的向度

文化名家谈大运河:是地标也是民族精神的向度

大运河,运河,文化,李敬泽,奇迹,麦家,故事,长城,中国,林黛玉,建设,有关,中国大运河,大运河文化,副馆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党委书记,人们,原主,名家,著名作家,精神,观赏性,诗人,对谈,对话,生活,管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一条河

2017-09-08 #小故事

作家麦家:大运河是地标也是民族精神的向度

作家麦家:大运河是地标也是民族精神的向度

大运河,麦家,运河,长城,中国大运河,中国,作品,故事,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国新闻社,新闻办公室,原主,世界,京杭,人们,地标,国家,文化,泰山,时间,民族,著名作家,观赏性,长江,黄河,对话,活动,有关,民族精神,冉文

2007-09-30 #故事会

作家麦家:大运河是地标也是民族精神的向度

作家麦家:大运河是地标也是民族精神的向度

大运河,麦家,运河,长城,中国大运河,中国,作品,故事,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国新闻社,新闻办公室,原主,世界,京杭,人们,地标,国家,文化,泰山,时间,民族,著名作家,观赏性,长江,黄河,对话,活动,有关,民族精神,冉文

2018-08-16 #故事阅读

文化名家走进济宁 共话济宁运河故事

文化名家走进济宁 共话济宁运河故事

济宁,运河,文化,名家,文化遗产,对话,内涵,大运河,故事,诗歌,采风团,历史变迁,济宁运河,运河之都,采风活动,孔孟,刘庆邦,包明德,叶延滨,来济,王心,艾克拜尔·米吉提,高洪波,金坚范,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2015-04-01 #长篇故事

文化名家走进济宁 共话济宁运河故事

文化名家走进济宁 共话济宁运河故事

济宁,运河,文化,名家,文化遗产,对话,内涵,大运河,故事,诗歌,采风团,历史变迁,济宁运河,运河之都,采风活动,孔孟,刘庆邦,包明德,叶延滨,来济,王心,艾克拜尔·米吉提,高洪波,金坚范,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2009-06-13 #故事大全

更好保护 传承和发扬大运河文化成共识

更好保护 传承和发扬大运河文化成共识

大运河,四库全书,中国大运河,麦家,工人日报,记者,文化,故事,居济,李元浩,李敬泽,专家学者,副馆长,藏书家,好东西,浙江图书馆,都来看,中华,中国,地标,京杭,从南到北,作品,名片,党委书记,卷首,内容,创造力,古籍,大运

2014-08-20 #故事阅读

材料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老字号文化是历史上无数商人在经营实践

材料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老字号文化是历史上无数商人在经营实践

老字号,文化,中华老字号,大运河,紫砂壶,发展,地名,材料,知识,传统文化,文化内涵,新时代,企业,征发,大会,山东,牌匾,社会效益,精神,观众,邗沟,分析,宣传,经营,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地名,被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程序

2020-08-30 #小故事

行走大运河丨这个令人“上头”的千年运河头 遍地是文物地标 甚至在《红楼梦》中出现

行走大运河丨这个令人“上头”的千年运河头 遍地是文物地标 甚至在《红楼梦》中出现

张家湾,运河,漕运,通运桥,萧太后河,北京城,大运河,北京,城墙,通州区,曹雪芹,博物馆,张家,文物,河北,紫禁城,张湾村,广播电视台,年运,建城,历史,地标,官员,小楼,文化,张家湾镇,时代,朝廷,桥面,河头

2012-12-3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