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个小举动 城市暖一度看看身边这些温暖的故事

时间:2014-07-24

资料图哭闹的宝宝在麻醉师怀里,很快安静了下来

提示:本文共有 45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在郑州的公交车上,乘客们文明乘车。(资料图)

哭闹的宝宝在麻醉师怀里,很快安静了下来。记者李晓敏摄影

读者张胜利给大河报社区经理苌俊周写的感谢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包子没“发”好,9岁女孩毫不犹豫地买下。(记者闻向东摄影)

当发行员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时,换来的是一张张笑脸。(资料图) 制图谢景豹

【开篇的话】

又是一年。

是什么让你继续坚守?不计其数的理由中,一定有一条——这个城市里无处不在的温暖。

这种温暖,是邻居晚归,担心“扰民”,踮着的脚尖上楼;是一脸失落,被楼下早餐店老板察觉后,他微笑着说出的那句“加油”;是哭泣时,陌生人递来的一张纸。

它,只比体温高一度,微而不弱,可感可知;它,与伟大无关,与崇高无关,却弥足珍贵;它,不会带来暴富,却让人精神抖擞,心生喜悦。这种温暖,是人性中的闪光,偶尔被忽略,从未被忘记。

临近春节,归家返乡、外出旅行、聚餐社交……人们的互动越来越多。而这,更需要举手投足间的温暖和善意。这一瞬间的温暖,能让潜伏在细节中的魔鬼变天使,能让彼此间的隔膜冰释雪融。即日起,大河报推出“一个小举动,城市暖一度”系列报道,倡议你、我、他,不吝情怀,让爱更多,让城市的体温暖一度。(牛洁)

□统筹温中豪采写记者牛洁贺笑天闻向东李晓敏张瞧傅豪于扬实习生李玉坤

核心提示丨城市暖一度,一度“长”啥样?昨日,大河报记者兵分多路,采访了8名主人公,讲述了8个与“温暖”有关的故事。

他们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或是温暖的享受者,或是创造者。故事不同,但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感动与温暖。

1 有一种温暖叫体谅

9岁女孩买下没“发”好的包子

两天前,郑州市民罗先生在朋友圈中分享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暖心事”。1月16日早上,他带9岁的女儿香宝到小区门口的包子店买早点。包子还没好,有几个顾客在等着。不一会儿,老板端出一个冒着热气的大笼屉,说:“不好意思,今天面没‘发’好,包子小了点儿,便宜卖吧,一个一块钱。”

一听说面没“发”好,很多人都不愿意买了,纷纷离开。罗先生拉上女儿也要走,准备去不远处的另外一家店买。香宝却不动,她看看包子,又看看老板那张“求原谅”的笑脸,小声对爸爸说:“爸爸,咱就买这家的吧,你看,那个老板多可怜。”

罗先生提醒女儿:“没‘发’好的包子味道可不怎么好,你愿意吃吗?”

香宝说:“没事儿,姥姥上次蒸包子,面就没‘发’好,也挺好吃的。”

看孩子坚持,罗先生就掏钱买了几个包子,两杯豆浆。老板很感动,一边打包,一边说:“闺女,谢谢你的体谅。下回来,叔叔还给你打折。”临走还多送他们了一杯豆浆。

回家路上,罗先生问女儿:“怎么样?包子好吃吗?”香宝说:“挺好的,就是硬了点儿……”

2 有一种温暖叫悲悯

留学生生病中国学生“撸袖”照顾

举目无亲的外国友人在郑州患病,需要照顾,你会“挺身而出”吗?长期在郑州求学的小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啥时候回来?等你吃饭!”“别等了,我朋友躺在医院,尿壶满了没人倒,我得去帮忙……”

这是前段时间小王和室友张翔(化名)的一番通话。挂了电话,张翔纳闷了:“小王是寝室出了名的‘大懒汉’,咋就去医院照顾朋友了?”

后来,张翔才知道,小王照顾的对象是漂洋过海、来郑州读书的外籍学生大卫(化名)。小王说,他和大卫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相识,平时来往并不算多,但当听说大卫生病没人照顾后,他主动承担起照料的重任。

从陪护到吃喝拉撒,小王对大卫的照顾无微不至,连同屋的病友都被他感动了。

患病的大卫胃口不好,小王就变着法子,跑遍郑州,只为买到大卫爱吃的食物,甚至还借用同学家的炉灶,比照着美食App给大卫煲营养汤喝……

说到这儿,小王感到很惭愧:“以前爸妈生病,我都很少照顾,家务活也基本不干。”

那么,一个“懒癌”晚期的小伙子,咋就突然变“勤快”了?其实,原因就连小王自己也说不出,“就是觉得他可怜,需要人照顾”。

3 有一种温暖叫“点赞”

外卖送晚了,她依然为“小哥”打赏

29岁的小蕊最近也做了一件“暖心事”。小蕊是外地人,在郑州工作。16日中午,因为加班赶工作,她在网上订了一份外卖。

11:44,商家接单;12:18,骑手已取货……

因为早上没有吃饭,小蕊已是饥肠辘辘,工作之余,时不时地盯着手机屏幕,查看外卖订单状态。可是到了12:40,小蕊依然没有等到餐,有些不耐烦的她给外卖小哥打了个电话。“不好意思,我正在赶路,马上到!”电话中,外卖小哥连连道歉,小蕊的火气消了一大半儿。

12:50左右,午饭终于到啦!外卖小哥一边把饭递给小蕊,一边再次连连道歉并解释原因。原来,这个小伙子是个“新手”,做这行才半个月,对路况不熟,耽误了时间。“他的态度特别诚恳,而且因为赶路的原因,一边说话,一边喘气。”小蕊说,她非常感动,也为自己中间那个“催促”电话感到小内疚。

外卖小哥走后,小蕊通过叫餐平台,给他打赏了1.1元,表示答谢,“这是我第一次打赏,钱不多,就是想为他诚恳的态度点赞!”

昨日,大河报记者联系上这位外卖小哥,他姓慕,今年28岁。他告诉记者,因为刚入行,不熟悉路况,有时会绕弯路。每当这个时候,他既心焦又内疚,但多数顾客都能理解,这让他感觉很温暖。

4 有一种温暖叫牵挂

送报、跑腿儿……发行员的服务很贴心

1月16日,年过七旬的大河报读者张胜利亲笔写下一封感谢信,收件人是大河报社区经理苌俊周。信中不仅表达了对苌俊周感谢和新年的祝福,还许下承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要您送我家报,我真诚地希望我们能永远合作下去。”为啥要写这封感谢信?张胜利老人分享了三个小故事。

“苌师傅可是好人,工作踏实,从2009年开始给我送报,就没请过一天假。”提起苌俊周,张胜利马上打开了话匣子。

第一件事儿,可以说是张胜利专属的“福利”。张胜利的女儿在北京工作,每年他都要去北京探亲,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到两个月,而报纸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过了当天再看就成“旧闻”了。为此,苌俊周想出一个好法子,每年他都会算着老人离开郑州的天数,在“空档期”内暂停送报,而缺少的报纸,他会在次年自己出钱为老人延续送报。

第二件事儿,张胜利年纪已大,且身体不好,平时需要有人“跑腿”送东西,只要给苌俊周打个电话,他会第一时间免费接这单“生意”。

第三件事儿,张胜利家住三楼,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原因,苌俊周专门在老人家门口装了新报箱,每天坚持送报入户。

“从苌师傅身上,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很温暖。”张胜利老人说。昨日,苌俊周说,拿到感谢信,他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不善言谈的他一再强调:“只要读者认可,付出再多也值得。”

5 有一种温暖,叫抚慰

手术室内宝宝哭闹,麻醉师抱入怀中安抚

马上要进行麻醉手术了,不到1岁的孩子突然哭闹,这时,一名麻醉师第一时间从隔壁手术间跑来,将孩子抱在怀中安抚,孩子瞬间平静。

昨天,在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内,这样一个温暖许多人的场景,在当事人齐艳艳看来却再平凡不过。39岁的她,是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手术部的一名麻醉医生,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1月18日上午,不到1岁的“先心宝宝”丁丁(化名)被推进了手术室,麻醉前,丁丁突然哭了起来,一群医生哄不住。这时,正在隔壁手术间工作的麻醉师齐艳艳,听见孩子哭声,走过去,把孩子抱在了怀中,孩子很快平静,麻醉顺利进行。

“我觉得没啥呀,挺正常的,男士大多不太会哄孩子,而没生过孩子的护士哄孩子不在行也很正常。”齐艳艳说。

在手术室或苏醒室内,齐艳艳记不清自己哄了多少孩子。不过,这样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却常常会让齐艳艳的同事感动。

两三个月前,一个不到两岁的女宝,刚刚做完耳鼻喉手术,刚开始苏醒的宝宝突然哭闹起来,齐艳艳走过去把她抱起来,放在肩膀上轻轻安抚,很快,孩子安静地睡着了。这一幕,恰巧被巡房的护士长看到,顺手用手机拍下来发到了朋友圈,顿时,引来众人点赞。

“其实,真是没什么特别的,估计每一个当妈的都会这么做,更何况她还是我们的小病人呢。”昨天下午,说完这些话,齐艳艳又忙着跑去照顾病人了。

6 有一种温暖,叫解围

乘车没零钱,陌生人伸援手

昨日,周口市民李先生致电大河报记者,讲述了前几天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小事。

那天一大早,李先生赶到离家不远的公交车站,准备乘11路车。上车前,他特意找出了1元零钱,但忽略了11路车收费为1.5元。上车后,被司机告知需要补钱,但李先生翻遍口袋,也没找到5毛零钱。

就在这时,他感到有人戳自己,扭头一看,是个大姐。“她并没有说话,只是手里捏着5毛硬币冲我微笑,示意我投进去。”李先生说,那一刻,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解围之后,他向大姐表示感谢,并问她的联系方式,想随后把钱还给她。大姐不肯说,还说:“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难处,几毛钱搁不住还。”还想跟大姐多说几句,她却要下车了。因为跟大姐不同路,李先生只好作罢。

7 有一种温暖,叫安静

妻子为“路怒”丈夫留字条提醒“安静,莫急躁”

“会不会开车啊!”“跟我抢,你再学两年吧。”“今天就不让你过去。”……这些都是郑州市民赵先生开车时的口头禅。平日里,赵先生为人温和,唯独在开车时,似乎变了一个人。

赵先生家门口的十里铺街紧邻两个大卖场,每到上下班高峰,小窄路上异常拥堵。一次下班回家,眼看家门就在眼前却进不去,赵先生拼命按喇叭,谁知前面车辆也是路怒一族,“就不让你过”,直接熄火,结果堵了半条马路。赵先生上前理论,两人大吵一架最后还引来了交警,解决完事回到家已是两个小时后。

憋了一肚子火的赵先生将事情告诉妻子,妻子却笑他是自己找气受。近日,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情况又一次在赵先生身上上演,当赵先生又想拼命鸣笛宣泄焦躁时,却抬头看到了妻子在遮阳板上贴的贴纸,上面写着:安静,莫急躁。

收起焦躁,安静等待,道路逐渐通畅开始前行。此时的赵先生想起妻子写在纸上的提醒,感觉很贴心。

8 有一种温暖,叫包容

“菜鸟”司机遇麻烦,陌生车主来相助

正是上班高峰,一辆小轿车和一辆越野车,却在郑州市中原区一小区内的单行道上“狭路相逢”,难道这俩车要在瓶颈路段上“顶牛”下去吗?驱车路过急着上班的业主们犯起了嘀咕。

这条路位于小区68号楼南侧,原本有两个车道,但因小区车多路少,物业公司将此段路改成了单行道。李女士驾驶小轿车由东向西行驶,想从小区的西门出去。而驾驶越野车的男业主驱车由西向东行驶,要从小区的南门出去。两车“狭路相逢”后,李女士开始不淡定了,作为一名新手司机,在如此狭窄的道路上与越野车会车,还是开车以来的头一遭。

眼看对面越野车上的男司机将车停下,向李女士招手,示意她可先行通过,李女士便驱车向前慢慢通过。“哎!停下!前方有钢管!”对面越野车上的司机突然喊,李女士闻言赶紧刹车,却觉车身猛地一晃,似是已撞上了什么东西,便赶紧向后倒车。停车一看,原来是车前保险杠撞上了一处高10多厘米的钢管,前保险杠已完全脱离,露出了车前脸的钢架结构。幸亏越野车司机提前示警,否则车辆损毁得将更为严重。

这时,越野车上的男司机迎了上来,边说边查看小轿车的受损情况。随后,越野车司机先将李女士的车和自己的车分别停于车位上,又花了10分钟指挥已排成长队的车辆有序通行。之后,越野车车主撸起袖子,将小轿车脱落的前保险杠安装好。

昨天,当李女士向记者回忆起不久前的这一幕时说,这位越野车司机的做法令她倍感温暖,也十分感动。“遇到轻微车祸,我深信,包容是人与人和谐关系的润滑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个小举动 城市暖一度看看身边这些温暖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变形计》农村女孩不会吃螃蟹说太苦 城市妈妈的举动让人落泪!

《变形计》农村女孩不会吃螃蟹说太苦 城市妈妈的举动让人落泪!

周星,城市,妈妈,螃蟹,生活,农村,变形计,真的很,吃螃蟹,孩子,学校,小孩,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爸爸,节目,被子,很多人,城市里,这句话,口后,榜上,都会,习惯,世面,一段时间,举动,主人公,东西

2011-05-27 #短篇故事

大雨中一个举动获点赞“大个子”讲述撑伞的故事

大雨中一个举动获点赞“大个子”讲述撑伞的故事

郭永刚,记者,交通,撑伞,挡雨,视频,临淄,市民,大雨,男子,雨衣,雨具,高个,张培,为正,刘通,交警大队,临淄区,北门,公交站,制服,司机,取得联系,好心,大个子,城市交通,大雨倾盆,好心人,孩子,晨报

2018-03-24 #故事大全

抗击疫情感人时刻:7旬老农一个举动令美国州长落泪

抗击疫情感人时刻:7旬老农一个举动令美国州长落泪

口罩,科莫,纽约州,鲁恩,农民,医生,勇气,堪萨斯州,夫妇,护士,把这个,奥尔巴尼,丹尼斯,安德鲁,莎伦,美联社,亲笔信,例子,信末,动地,原作者,地区,日报,州长,所在城市,病毒,时期,疫情,来源,纽约

2013-05-30 #经典故事

抗击疫情感人时刻:7旬老农一个举动令美国州长落泪

抗击疫情感人时刻:7旬老农一个举动令美国州长落泪

口罩,科莫,纽约州,鲁恩,农民,医生,勇气,日报,堪萨斯州,夫妇,护士,把这个,丹尼斯,奥尔巴尼,安德鲁,莎伦,美联社,参考消息,亲笔信,例子,信末,动地,地区,州长,所在城市,病毒,时期,疫情,纽约,礼物

2009-03-28 #小故事

男人爱你到“疯狂”才会有的四种举动 我经历过 真的!

男人爱你到“疯狂”才会有的四种举动 我经历过 真的!

男人,西西,都会,内心,变化,爱一个人,个人,小江,小事,感觉,文章,目光,会改变,一群人,于自己,你的名字,到不行,哪怕是,那么多,一点一滴,了尘,多东,白月光,写手,爱上,爱上你,第一时间,旧衣服,城市,世界

2007-04-02 #故事会

那一夜他的举动吓了我一跳 口述我和姐夫的故事

那一夜他的举动吓了我一跳 口述我和姐夫的故事

姐夫,姐姐,旅游,导游,成一,好感,城市,带我去,红娘,时间,淡季,适婚年龄,工作,好的影响,利用工作之便,几个月前,但这次,很自然,我和他,我已经,还没等,喜上眉梢,在朋友面前,认识了,给我留下了,结婚了

2020-09-26 #短篇故事

80岁老奶奶路边摆摊遇城管 城管的一个举动让人称赞!

80岁老奶奶路边摆摊遇城管 城管的一个举动让人称赞!

城管,老奶奶,执法,东西,小摊,小贩,暴力,老百姓,会影响,越来越好,上海,新闻,印象,人行,创业者,划片,去处,文章,地方,大城市,市容,摊子,政策,素材,看法,老太太,行人,行为,话语,路人

2011-01-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年女人为挣钱每天以身试酒 10岁儿子这个举动暖化了|百家故事

中年女人为挣钱每天以身试酒 10岁儿子这个举动暖化了|百家故事

儿子,父母,强哥,上海,回家,父亲,酒吧,深圳,工作,生活,个人,家人,广州,保时捷,成年人,中年人,医生,厨师,大城市,外滩,地铁,地方,城中村,外国人,大学,房租,新年快乐,校友,样子,电视塔

2007-01-2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