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二本一战跨考华科:400+不是梦|华中科技大学经验贴

时间:2014-07-29

因为太明白经验贴对于考研学子的重要性,不管是在迷茫的考研初期,还是在进入瓶颈的暑假阶段,亦或是布满焦虑的冲刺阶段,一篇好的适合的经验贴可以对自

提示:本文共有 68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关于作者

收到卷卷的邀约时,我其实是有些惶恐的。因为太明白经验贴对于考研学子的重要性,不管是在迷茫的考研初期,还是在进入瓶颈的暑假阶段,亦或是布满焦虑的冲刺阶段,一篇好的适合的经验贴可以对自己或多或少有所帮助,从而走出困境。

所以,这篇经验贴我是怀着为新传考研人提供一点绵薄之力的想法而作,希望我的经验有所帮助,同时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应调整,一定要适合自己。

在正式开始之前,先进行自我介绍一下:本科就读于西部某二本院校,大二退伍复学,由物理系转入新闻系。一战华科,初试总成绩403分。政治:83分;英语:72分;334:126分;440:122分。

复学以来我一直的目标都是考研,大三下学期在咨询过一些老师以及自己的资料收集之后,特别是参照了历年的真题之后,觉得华科的出题风格还是比较适合自己的,所以最终确定了目标——华中科技大学。(华科的出题风格是稳中带新,基础一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对于目标院校,我个人的看法是,在目标定下了之后,就不要再去想其他学校了,一是会浪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在择校上,另一方面是摇摆不定的心态会影响复习的专注度和效率。目标一旦确定了,就坚定不移的向它迈进!

下面就正式开始啦~

公共课

对于新传来说,公共课还是非常重要的。从网络上晒出的高分来看,取得400+、390+成绩学生的公共课都还是不错的,有的甚至还因为公共课与其他同学拉开了一些距离。(比如我,政治83,也把自己吓了一跳!要不是政治我估计没有400+)

今年华科(新闻与传播和出版)更是将公共课的单科线划到了70分!有好几个400+、390+的考生因为单科没过线遗憾地被刷了。所以,大家要重视起来哦!

英语

在考研之前,因为我是连着准备四六级考试的,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一直没有间断过。在正式准备考研之前,已经将英语语法学了一遍,长难句也开始跟着一个考研机构开始练习。

长难句我大概是从2018年9月开始的,每天坚持学习一句话,坚持了大概3个月左右。具体是从2019年2月份寒假的时候正式开始准备的。2月份,每天跟着一个英语考研机构的课程学习,并且将考研英语单词过了第一遍,英语语法的笔记也有在复习。(个人觉得很有用哦,贵在坚持,一定要坚持!)

1

单词部分:

3月份开学后正式进入考研状态。英语开始单词一遍一遍的过~我用的是新东方那个考研词典,我觉得它小适合携带。

因为新东方考研词典它里面是按照一天一天的方式划分任务的,我也就按照那个进行了:早上背一个单元,然后晚上复习。一轮下来,之后开始第二轮。二轮过后,节奏就加快了,变成一天两个单元。这样,到6月份的时候,英语单词过了5遍左右。

2

语法部分

这期间,我跟着一些视频课程将英语语法又过了两遍,虽然不能够完全100%掌握,但是80%的情况都是可以应对的的。

语法主要是学习长难句如何拆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非谓语等。第一遍听的时候将老师讲的知识点都记成了笔记,二刷三刷的时候对笔记进行补充,平时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去用这些语法,如果遇到不会的时候,就去翻翻笔记,加固记忆。

三遍语法下来,长难句阅读应该多数情况下没有问题了。

3

真题部分

我是从3月份就开始做真题了,买的是张剑的黄皮书[英语一英语二都买了(1996-2019)。一个星期一套(只做阅读理解就可以),做完之后每篇英语阅读都必须要精心翻译!非常重要!既可以认识单词,又可以练语法,还可以练习翻译!一举多得。

关于阅读讲解,我只推荐唐迟的课!多听多练!他的课一开始可能你觉得不怎么样,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效果的!我听了很多都讲阅读,觉得他讲得是很好的!

除了做题,一定还要注意总结。看看自己阅读老是做错的原因在哪里,和老师做的时候在思考的路径上有何差异,下次一定要注意!也可以做成错题集。不要去过多在意错误率,重在总结。也许只差了一点点就可以做对了。但就是要思考这一点点,看自己做题时候的思路和老师差在了哪。

4

作文部分

英语作文我是从11月份初开始准备的,听了王江涛几节课,知道作文格式和注意事项之后,就开始大量背作文,用的是王江涛的满分作文。我给自己的要求是一周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一共背了20篇(各十篇)。

背完第一遍之后,就开始背第二遍,并且加上了默写。第二遍完成之后,考试之前两周大概又背了一遍+默写!英语作文我不相信模板,也没有听那种课。我认为,背默那20篇+掌握书写格式,就够了。因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最后,还要在考试前一个月,每周按考试的时间和要求进行模拟考,分配时间和找感觉!做题顺序: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形。

政治

我之前是理科生,太长时间没有学习过政治,所有我开始的时间比较早,这个可能根据自己的政治学习基础调整。

阶段一:

7月-8月

这个阶段就是跟着一个老师坚持听课就可以了!(从头到尾跟着一个老师就可以了,听多了反而会糊涂)

马原一定要认真听!不会的,一定要多听几遍,做一个思维导图,把各种逻辑关系都要搞清楚,多联系生活实际。近代史、思政跟着听就可以了,关键还是要靠后期的。

阶段二:

9月-11月

9月份,开学之后我开始做题。回顾一单元知识点之后开始相应范围内的题,再看解析,然后再看书进行巩固。我刚开始用的是1000题,只刷了一遍。

10月份,1000题刷完之后,我做的是王一珉的1600题和他的真题集。这个阶段,直接刷题,看完解析后会发现自己存在不会或者遗忘的。另外还会发现错题会不少,并且有的错题是以前就犯的,这是就要重点注意这些细节了,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做题不是为了做对,而是为了找出自己的问题,查漏补缺。所以,遇到这种问题就看书,或者做成错题集,强化记忆。

11月份,我又买了徐涛的练习册(也许是理科生的缘故,我酷爱刷题),11月中旬我就开始背书了,再不背就来不及了。我是早上起床后,背40分钟。吃饭的路上听喜玛拉雅一些政治录音,中午背一个小时左右。

肖八出了之后,做肖八可能会很沮丧,大家都一样,因为涉及到很多时政题,吃透然后背下来就可以了,心态一定要稳住!

阶段三:

12月—考场

肖四出来之后,不用说了,做做做!背背背!(PS:爱传播还会精心准备精简电子版,不要太贴心~)但是,我还买了很多老师的题,狂刷题!当然,没有刷完,但是保持了题感。

我的独门秘籍来喽~同时,这时候还有很多老师开始压题,找3、4个老师压的题,看什么是重复最多的,就是最最最重点的!剩下的,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有精力的话,背的话题和范围越多越好!我个人背了很多:米鹏20天20题、肖八、徐涛小册子,然后就是重复重复。

其次,还要在考试前两周,每周要模拟考试的时间进一两次模拟考,分配时间和找感觉!最后在考场上,分配好时间,认真做题!

专业课

说实话,我觉得我的专业课考得是一般水平,属于没有拖后腿没也加分的那种。今年华科的334是大换血呀,给大家来了个措手不及。

拿到334试卷的时候,我反反复复确认了三次,这是专硕的试卷?嗯?因为多年的倒金字塔改写变成了以华尔街日报形式改写消息!简答题中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记者与信息的主要关系模式?什么,还有一道整整50分的大题,简直千年不遇!

但是下一秒,我告诉自己,这是机会!考试嘛,也要看谁的应变能力强。所以,准备考华科的宝宝们,在扎实准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灵活处置遇到的各种变化。

3月-6月

由于我之前就已经先好学校,寒假里也报了爱传播的华科定向全程班,所以这个阶段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在选学校、找辅导机构这种流程上面。进入3月份,我就开始了正式的复习阶段,并且整个考研过程的一个大致阶段基本都是跟着爱传播走的。

前期要求的参考书目很大一部分是跟着爱传播直播课看完的。还会有很多补充,比如《西方传播学手册》、《传播学史》等,学完之后可以让自己对于整个传播学有一个大概的“星空图”,后边学起来会更加轻松哦。

按照学长学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这个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让你整个复习节奏更有规律另一方面可以使直播听课效果最大化。余下的参考书,自己规划一下时间,看完就可以了。有一些参考书可以就没有必要看例如媒介经营与管理,之后会做成专题的形式。

爱传播课后每周会布置一道习题培养答题思维和逻辑,对一周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第一遍看完书大概也就到了5月份左右,主要是了解整本书的大致框架和基本知识(可以做简要的框架图),初步培养自己的学科思维。

6月份左右,第二遍看书时开始做电子笔记。对于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这样的重头戏是我敲出来的。传播学的笔记我是综合了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概论》+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爱传播的《课程PPT》。

其他的例如外国新闻史、新闻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等,我是参考爱传播发的笔记。考研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时间要花在刀刃上哈~

想要提醒的是,这个阶段会有许多事情占据你的复习时间。比如,期末考试。要调整自己的复习时间,心态不要慌,把学校的事抓紧时间做好,保证每天对于考研复习就可以。

进入7月份,所谓的暑假黄金期到了。在学校将你做好的笔记打印出来或者在某宝上打印出来。另外,上一阶段的有些科目的笔记可能还没有做完。那么,继续就可以了,但是记得在暑假结束之前一定一定要将笔记做完。

这个月份,我没有选择回家,在学校当地租了房子。这个阶段,爱传播的暑假提升课就开始了。可以将课程内容补充到笔记里,也可以将PPT打印下来。课程一定要努力跟上,暑假是拉开差距的好机会。别人在学,你也学,差距不会太大;别人在玩,你还在学,差距才会出现,笔记也要抓紧时间做。

相对于前一阶段,暑期课程难度会有所提高而且也十分关键。听不懂,理解不了等情况很正常。复习心态如果出现起伏,一定要赶快用自己的方式平静下来。然后利用录播反复听或者向学长学姐咨询将问题克服。

我是一个宁早勿晚的人,所以一进入8月份,已经开始背诵了。当然,每天背两个小时左右,没有太多。到暑假结束,所有笔记已经差不多了。

另外,8月份的时候我已经初步开始练习真题了。首先,我将历年真题做了分类,例如传播学、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伦理与法规、 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并将其做成了真题导图。

这样做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纵向比较总结历年出题的规律和重点,横向可以把握每年各科目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第二个好处是利于后期练习真题。然后,就开始试着去做真题,频率一周一次。

当然,一开始会非常难,没有答题思路,没有答题框架,无从下笔等各种感觉。但是,这都是正常的。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一定会慢慢找到答题的感觉。同时,爱传播暑假班快结束的时候,学长学姐也会教我们如何初步构建答题思维框架,还会进行两次小小的模拟。那个时候,紧张感也是蛮足的。

总之,暑假期间一定不能荒废。暑假期间的不放松,也许不能保证你可以超过对手,但至少可以让你不落后于对手。

9月-10月

开学之后,就开始整理热点、专题,同时进行新闻实务的规律练习了。对于热点和专题,一方面参考爱传播学长学姐的PPT。爱传播每月的热点总结真的是爱了,省了我好大的功夫,后期直接打印。

另外也看了一些经验贴,综合考虑后敲定了自己要做的十几个专题。这个阶段,要大量的去看论文,将它们整理到自己的热点当中。可以将学长学姐上的课结合论文做成专题,也可以用课程里的PPT作为专题。

总之,这个过程,漫长、枯燥,需要自己足够的耐心和认真,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真题肯定是要开始了。一是做真题:通过做题可以将爱传播会讲一些破题思路、答题的方法技巧,同时也会布置每周的作业,可固前期知识和技巧。爱传播批改班的老师会将及时批改每周的作业,通过指出的问题让自己再一下次的作业中有所提高。

二是看真题:所谓的看题,就是将学校近5年的真题看穿看透看明白,总结出题的特点、重点、热点等规律。两者缺一不可哦~

最后,没有开始背诵也要提上日程了。提前对每个科目进行一个安排,一个科目大概要背多少天,一天背多少等都要具体安排。总之,每天至少要保证3到4个小时的背诵。

阶段四:

11月-12月

在这个月份里,时间会变得更加紧张,心态也就更至关重要,如果可以保持适度紧张但又从容不迫的状态,我认为已经成功了一半。

进入11月之后,我发现熬夜会使第二天自己的学习效率下降,于是开始变更作息,每天12点之前睡觉保证休息。大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等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成功的基础。

对于专业课来说,最后一个阶段是:背诵、练习、模拟。专业课要开始第三第四第五甚至第六遍的背诵,真题练习频率也不能停。12月份,要进行到至少两次的模拟考,一是可以有效把握考场时间分配二是可以模拟考场心态以及查漏补缺。

关于复试

2020年是太特殊的一年了,新冠疫情的出现打乱了这个世界的节奏。对于考研学子来说,疫情期间的等待是十分漫长而又难忘的。本来2月10号左右华科就出成绩了,可以由于疫情拖到了21号的早上10点。国家线和院线更是姗姗来迟,直到4月份才出来,真正开始复试也到了5月份。考研复试的战线一下子拉长了两三个月。明年的复试时间、形式肯定与今年不一样,所以我只说一下复习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初试考完之后,第一个阶段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可以放松了。但是其实,那个时候会感觉空落落的,所以我就每天去图书馆看书,看了彼得斯的《对空言说》,同时也在准备开始论文了。

放假出去玩了几天之后,1月10号开始,我就参加了爱传播的“阅读计划”。这个阅读计划到差不多2月底结束,9.9元两个月~超值~学长学姐会提前发让阅读的书或者论文,布置一下每次阅读的范围和讨论的主题,然后会给一两天的时候让你去阅读。

最后,大概两天之后会有一个2个小时左右的讨论,重新激活你的知识记忆和补充你的知识细胞。通过这个阅读计划,我每天保持了大概2到3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基本一直都保持了学习的感觉,后期出分之后再加在学习强度时也不会感觉很费力。

出成绩之前,我报了爱传播的复试全程班。2月21日,出成绩之后,由于爱传播有优惠政策——爱传播老学员400+以上,复试课程免费,所以之前的钱就退给我了!开班之后,我基本都是跟着课程走的,每周看学长学姐发过来的专题论文,准备每周的表达特训,看80天80题,热点分析,简历讲解,时政练习,英语口语,模拟面试等等一应俱全。

首先是表达特训,我认为是十分十分重要并且有用的。每周学长学姐会提前发给我们需要看的论文,两天之后,会对某一个话题进行线上模拟开口答题。刚开始答题的时候,会紧张、脸红、头脑空白,甚至害怕而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之前还会依赖题纲。

但是经过一次一次的练习,自己的思维反应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不会再因为害怕答得不好而不会说。复试的考场上,从容、自信的态度也是老师考察的要点之一。而且,重要的还有,教给我们面试的一些技巧。

比如,华科复试时,老师看了有过部队的经历,就问我“怎么看美国与利比亚之间的信息战”!这是我完全不了解的点,于是我就利用上课学到的面试技巧。我说,不好意思,老师,对于利比亚这个方面我是不太了解的。我可以谈一谈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信息战嘛?老师说可以可以。于是,就化被动为主动了。

其次是热点分析,超级喜欢的王力老师还在大仁学长会带着我们在传播理论的前沿与行业热点的风浪里冲冲冲!考研复试十分喜爱热点没错了。比如今年复试很多学校就考了“后浪”的相关问题。最后,简历、实务、英语等更是十分基础和必要的科目了~学长学姐将我们的自我介绍、个人简历进行修改,让它更能够抓住老师的眼球。

英语口语方面,我买了爱传播的新传考研英语宝典。这本书里边既有生活类的问题与回答,也有专业英语内容。因为华科英语复试是针对专业英语,所以我主要准备的是专业英语。大概有30个专业问题与回答,每天看一个话题,理清答题的逻辑,将关键的句子背一下,用自己的话再复述下来。坚持到考试之前。

最后,爱传播还组织了专业和英语的线上模拟面试。通过模拟面试,更加能够找到和体验复试考场紧张又刺激的考场氛围,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和答题能力。学长学姐也会给自己提出面试的礼仪、答题的逻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有的课程结束之后,我与几个在表达特训中十分活跃的小伙伴结成了队友。刚开始每周会进行两次线上模拟,相互提问、指出问题、补充观点。到考前2周左右,变成了每周三次,开始模拟复试考场的流程、氛围等等。通过这些练习,让自己在考场上不会那会紧张,更加自信和从容不迫了!

复试也是很重要的,每年都有400+的高分选手被刷和擦线选手逆袭的案例。所以,不到自己被拟录取的那一刻,一定不能太放松!

现在,我的考研之路已经落下帷幕了,成功圆梦华科!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最后还想说,在整个备考的过程中,心态很重要,要相信自己也要付出足够的努力,还要忍受很多的孤独和许多难熬的夜晚~最后的结果会给我们的努力答案~

我是爱酱,专注新传考研辅导多年,想得到更多新传前沿热点及干货分享,可以关注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二本一战跨考华科:400+不是梦|华中科技大学经验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华科的奇思妙想——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调查报告

华科的奇思妙想——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调查报告

团队,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教授,科研,薛宇,兰鹏,奇思妙想,研究,吕京,C.,分子,记者,朱铃,成果,考核,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科学,光学,杨佳,海默,阿尔兹,高锦,80后,校方,电池,博导,前景,学术

2012-08-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华科新生报到 一家三口成校友!背后的故事太励志

华科新生报到 一家三口成校友!背后的故事太励志

蔡文泰,熊莉娟,父母,儿子,疫情,医院,一线,医生,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方舱,工作,临床医学,学生,学医,患者,类专业,江汉开发区,华中科技,做手术,初中,全国,志愿者,时代,母亲,江汉,浪潮,爸爸妈妈,肺炎,重症

2008-04-05 #故事阅读

华科新生报到 一家三口成校友!背后的故事太励志

华科新生报到 一家三口成校友!背后的故事太励志

蔡文泰,熊莉娟,父母,儿子,疫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一线,医生,协和医院,方舱,工作,临床医学,学生,学医,患者,类专业,江汉开发区,非典,华中科技,一家,做手术,初中,全国,志愿者,时代,母亲,江汉,浪潮,爸爸妈妈

2011-06-09 #经典故事

果然是森林大学!华科出现白狐后又见野猪 一大两小在食堂边散步

果然是森林大学!华科出现白狐后又见野猪 一大两小在食堂边散步

野猪,动物,华中科技大学,照片,这三只,马鞍山森林公园,学生,野生动物,汪明,人们,地方,校园内,森林,记者,提醒大家,华科,官微,茂盛,袁慧,陆生,陈奇,一食堂,保卫处,华中农业大学,校园里,武汉大学,留学生公寓,野生动物园,小白,一大

2012-08-08 #故事阅读

果然是森林大学!华科出现白狐后又见野猪 一大两小在食堂边散步

果然是森林大学!华科出现白狐后又见野猪 一大两小在食堂边散步

野猪,动物,华中科技大学,照片,这三只,马鞍山森林公园,学生,野生动物,汪明,人们,地方,校园内,森林,记者,提醒大家,华科,官微,茂盛,袁慧,陆生,陈奇,一食堂,保卫处,华中农业大学,校园里,武汉大学,留学生公寓,野生动物园,小白,一大

2012-08-08 #故事阅读

董明珠:华科是一座“森林大学” 为中国培养了一棵棵“参天大树”!

董明珠:华科是一座“森林大学” 为中国培养了一棵棵“参天大树”!

格力,董明珠,格力电器,员工,年轻人,华中科技大学,企业,人才,世界,产品,技术,发展,小科,有机会,研发,一间房,中国制造,产业,制度,培养人才,才能,智慧,梦想,珠海,能者,资源,生活,突破,校园招聘,中提

2009-04-30 #故事阅读

从高考复读三本考生到华为天才少年 点石成金的华科被央视点赞!

从高考复读三本考生到华为天才少年 点石成金的华科被央视点赞!

华中科技大学,华为,张霁,同济大学,天才少年,高校,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三本院校,疫情,华科,新中国,刷屏,全球,华中科技,历史,工科,研究生,缩影,发展,发展速度,央视,大合,李一,郑宝,医护人员,同济大学医学院,机电学院,英...

2009-05-11 #故事会

三本跨考故事: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三本跨考故事: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日子,教室,专业课,书本,备考,文学,目标,院校,手机,笔记,英语,过程,身体,我自己,专业,内心,出租屋,参考书,单位,午休,大纲,学姐,天气,小时,座位,梦想,时间,机会,月份,框架

2015-02-2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