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2019年中国女排首秀负日本 李盈莹25分仍难以扭转败局!漏洞明显

时间:2014-08-07 08:53:33

相关推荐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瑞士女排精英赛在瑞士蒙特勒开赛,安家杰挂帅的中国女排年轻球员过多,一传不佳的漏洞比较明显,从而1比3负于中田久美指挥的日本女排,中国女排主攻手李盈莹得到全场最高的25分但依然难以扭转败局。

主帅郎平并未前往瑞士,而是由助理教练安家杰率领一套很年轻的阵容出战,目的就是利用瑞士女排精英赛的机会多观察这些球员的实战情况。中国女排首发为二传刁琳宇、主攻手主攻李盈莹和刘晏含、副攻手胡铭媛和杨涵玉、接应郑益昕和自由人林莉,全队只有林莉一人参加过里约奥运会。从日本女排首发阵容来看,这套阵容的实力略微在中国队实力之上,她们的首发是二传手二传関菜々巳、主攻手石井优希和黑后爱、副攻手岩坂名奈和奥村麻依、接应新锅理沙和自由人小幡真子。只不过,新的二传手是中田久美重点尝试的位置,而石井优希、岩坂名奈、新锅理沙都是日本女排主力,黑后爱更是为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培养的新星。

中国女排临时主帅安家杰坚决执行了郎平的意图,让副攻手郑益昕打接应位置,进行一种全新的尝试,而“小清新”郑益昕在国内有副攻式接应之称,风格特点可谓独树一帜,技术也相对全面,而且还可以接一传。但是,日本女排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细腻快速,一旦让对手打出自身节奏,即便身材高大的中国女排也难以阻挡住对手前进的脚步。尤其是一传的起伏,往往会成为中国女排致命伤。李盈莹一传有时候练自保能力都不足,刘晏含一传能力也一般,这样一套主攻线虽然进攻锐利,但技术全面性明显不足。一传不稳有时会像传染病一样,让全队每个点都会出现不稳定现象。果然,一传不稳的中国女排全面被动,期间安家杰用杜清清换下刘晏含试图改变一传糟糕的情况,无奈日本队还是以25比20取胜首局。第二局中国队改由杜清清和李盈莹搭档主攻线,中国队网口优势明显,胡铭媛和杨涵玉的拦网奏效,中国队以25比17扳回一局。

还是一传,郑益昕和李盈莹的一传相继失手,中国队以9比14落后。整体身高的优势和进攻能力的出众,让中国队以24比22拿到局点,可惜自身失误过多,日本队反以27比25险胜第三局。第四局中国队用王媛媛和杨涵玉搭档副攻线,日本队打出了快速多变的特点,以15比12领先。在咬牙时刻,中国队这套阵容没有主心骨,岩坂名奈和石井优希的连续反击奏效,日本队以25比21拿下第四局。虽然中国队李盈莹独揽25分荣膺得分王,但日本队3名攻手得分上双,主攻黑后爱赢得21分,主攻石井优希拿到18分,副攻岩坂名奈得到10分。

北京时间今晚22时30分,中国女排将在小组赛次战对阵球星利普曼领衔的德国女排。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孔宁

流程编辑:TF02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19年中国女排首秀负日本 李盈莹25分仍难以扭转败局!漏洞明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刻苦+有天赋!李盈莹的未来注定灿烂无比 带给中国女排无限希望

刻苦+有天赋!李盈莹的未来注定灿烂无比 带给中国女排无限希望

李盈莹,一传,比赛中,天津女排,北京女排,训练,进步,进攻,女排,半决赛,国家队,天赋,时候,球星,奥运会,孟子,霍霍,中国女排,次一,全国,主攻手,努力做到,出处,励志,历练,国际,对象,姑娘,小辣椒,技术

2009-04-07

为女排精神能够顺利传承 球迷呼喊张常宁让出主力位置给李盈莹!

为女排精神能够顺利传承 球迷呼喊张常宁让出主力位置给李盈莹!

李盈莹,朱婷,张常,中国女排,主攻,周期,奥运会,国家队,实力,联赛,世界杯,主力,女排,效率,球迷,独一,比赛,进攻,女排精神,主力位置,惠若琪,袁心,李莹莹,非常明显,内联,江苏队,江苏女排,下场,世俱杯,世界大赛

2017-03-01

什么是团结?朱婷二句话评价李盈莹!让女排精神无处不在

什么是团结?朱婷二句话评价李盈莹!让女排精神无处不在

朱婷,李盈莹,天津女排,队员,中国女排,天津,主持人,世界冠军,球员,我们一起,友善,王宝泉,功臣,人缘,主教练,冠军,历程,外界,技术,感觉,心里话,建议,女排,支队,时候,染整,特别节目,能感,精神,节目

2018-12-20

女排世锦赛五大感人瞬间 朱婷拥抱李盈莹不是第一!

女排世锦赛五大感人瞬间 朱婷拥抱李盈莹不是第一!

朱婷,世锦赛,中国女排,沃隆,徐云丽,李盈莹,科娃,这一幕,女排,累倒,感人瞬间,图片,事事,副攻,俄罗斯,半决赛,时候,肩膀,表情,队长,丁霞,满全,袁心,在地上,俄罗斯队,名的,国际排联,好朋友,小嘴,意大利队

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