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致敬!一线抗击“非典”的女英雄 17年后换个阵地再战疫情

时间:2014-08-09

如今时隔17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肆虐

提示:本文共有 19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楚天都市报2月10日讯(记者刘俊华 通讯员付晶)2003年“非典”肆虐,在北京进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战场,整整鏖战了59天。如今时隔17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肆虐。年近50的覃慧敏,换了阵地仍和她的伙伴们一起投入新战役。

台前到幕后,依然坚守救死扶伤的天职

现任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的覃慧敏,出身于感染性疾病科,有着二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她曾经的同事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之一,而她的角色却发生了变化,从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线医生,变成了一名医务管理者。

“熟悉的恐慌、熟悉的混乱、熟悉的荒唐;一样的伙伴、一样的感动、一样的坚守。”

“有时候觉得好失落!也想上一线!”

“这是一场战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17年前,我是临床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今天,我是一名医务管理者,沟通、协调、调度、督导就是我的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赢得这场战斗。”覃慧敏说。

制定方案、调度人员、规范流程、协调各方、组织救治……每天忙不完的事,接不完的电话。自从战“疫”打响的那天开始,这种忙碌的状态就没停下来过,覃慧敏的脑子里没了“年”这个概念,分不清今天是大年初几,也分不清今天是星期几。“孩子刚12岁,最近幸好婆婆过来帮忙带孩子,这段时间真是顾不上儿子了。这个年过得,就像国家卫健委领导说的,是一个革命的战斗的春节。”

不用冲锋号,战士向着疫情迎难而上

作为一个综合医院,最先投入战斗的是发热门诊。

“年前的发热门诊,几天之内病人井喷式增加,我们发热门诊诊室从1个增加到3个,需要临时抽调近30名医生补充到江北江南发热门诊,我们在院内医师群发出招募启事,短短1天时间人员就全部就位,有的放弃了原来过年回家的打算,有的外出进修还没结束刚刚回到家,有的放弃了科室轮休……各个科室的医生都在抢着上,太多的感动。”

1月30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江南院区被指定为宜昌市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开始收治病人。“我们医务科加上我和科长袁晋华现在一共有六个人在江南院区。刚开始的时候,病房里面和外面沟通不是很顺畅,医务科承担着大量的协调工作,包括信息数据的收集,病区间的床位调配,医院对外的各种联系,林林总总。”

根据疫情防控和隔离病区医疗救治的需要,医院防控领导小组决定把部分病区合并,将感染性疾病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部分病区医生整建制的抽调到江南院区,其中涉及到的病人安置、人员培训、业务整合,琐碎而杂乱。随着病区的陆续增多,一批批的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走上一线。

“因为各个病区都是临时抽调的不同专业的医生,在人员配置上需要考虑专业、年龄、年资、体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既要内外(专业)搭配,又要高低(年资)组合,还要老少帮带,看似简单的一个病区人员名单后面,需要的是缜密的心思和考量。”

艰难遭遇战,不经意将生死置之度外

自从疫情爆发,很多人都问过覃慧敏这个问题,今天和十七年前有什么不一样?

“医务人员依旧是很辛苦!”覃慧敏说。“非典我们打的是一场遭遇战,人员最紧张时我们一个班12小时,后来至少也是8小时一个班,这次为了避免医务人员疲劳作战,抽调了足够的医护人员,保证我们医务人员每班工作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

“隔离病区里面一方面是病人多,周转快,工作量大,另一方面是院感防护“全副武装”带来的生理上的不适和不便,考虑到体力和身体素质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要求原则上四十五岁以上医生的不直接接触病人,但事实上,在危重患者抢救时,我们的科主任和病区主任始终是“放弃原则”冲在一线的。”

尽管很辛苦,但大家从没退缩过。“我们之前合并病区时,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两个病区、骨外科两个病区医生都争着上。但是,我们江北这边的医疗业务还要正常开展,江北这边危重症病人也不少,也需要医生们来坚守,其实前方后方都不容易,战线不同而已。”

互联网助力,抗击疫情最需要有效信息

“感受最深的还有一个就是互联网带来信息和交流的便捷。国家制定的诊疗方案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到一线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随着对这个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诊疗方案及时更新,到现在已经第五版了。还有院感防控等方面的各种技术性文件,都能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传达和更新,极大的提高了防控工作的效率。”

“当然,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混乱。真真假假的消息,真真假假的“专家”,真真假假的特效药。普通老百姓有时候都被这些信息弄的晕头转向,我们对网络上的消息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特别是我们医务人员,更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专业的判断,克服恐慌情绪。”

整个采访过程中,无论是说起17年前的非典,还是说起今天的新冠,她始终是淡定和乐观的。

在结束采访时,覃慧敏说,无论十七年前还是今天,她觉得,人在什么岗位就做什么事,当医生就做医生该做的事,做管理者就做好自己职责内的工作,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无愧于良心,无愧于本职就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致敬!一线抗击“非典”的女英雄 17年后换个阵地再战疫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致敬抗疫前线的巾帼女英雄

致敬抗疫前线的巾帼女英雄

军人,心理,病人,工作,医生,疫情,防护服,我知道,女人,妈妈,我是女人,非典,那一天,一线,女英雄,女儿,工作者,我心,武汉,汶川,荣誉,见证,责任,高强度,救治,防控,为避免,安保,怎么想,心理服务

2014-12-30 #短篇故事

八岗卫生院: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女英雄

八岗卫生院: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巾帼女英雄

孙小素,疫情,防控,产妇,医院,医护人员,八岗,一线,卫生院,武汉,大河,客户端,工作者,辖区,预备党员,值班,医护,工作,战斗,和新生,我是一名,爆发后,用自己,周铁,王新,小爱,李春梅,献爱心,靳玉,工作人员

2012-01-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疫情防控上一线巾帼何曾让须眉 团风烟草有一群勇敢逆行的女英雄

疫情防控上一线巾帼何曾让须眉 团风烟草有一群勇敢逆行的女英雄

疫情,防控,县局,张舒,团风县,党员,工作,刘鹤,林英,程红,一线,居民,共产党员,办事员,初心,责任,辖区,宣传,使命,人群,人员,值守,妈妈,小区,物资,社区,财务,誓言,践行,风险

2018-02-23 #短篇故事

抗击疫情的女英雄 你们最美丽

抗击疫情的女英雄 你们最美丽

作者,漫画,李兰娟,王晓蕾,旅游局,上海市,天使,文化,疫情,院士,中国加油,长大后,众志成城,伍里,口袋巧克力,周欣,宁斌,张安,木兰,杨权,王艺璇,田丽,邹璐,陆伟,黄逸,雅妮,武汉,医疗,人员,一线

2015-04-18 #故事会

抗击疫情前线的女英雄 你们最美丽

抗击疫情前线的女英雄 你们最美丽

作者,漫画,李兰娟,王晓蕾,旅游局,上海市,天使,文化,疫情,院士,中国加油,长大后,众志成城,伍里,口袋巧克力,周欣,宁斌,张安,木兰,杨权,王艺璇,田丽,邹璐,陆伟,黄逸,雅妮,武汉,医疗,人员,一线

2011-01-14 #长篇故事

「战“疫”英雄的故事」——奔走在疫情防控路上的“女汉子”

「战“疫”英雄的故事」——奔走在疫情防控路上的“女汉子”

疫情,传染病,病例,莒县,工作,检测,防控,家人,电话,指导,疾控中心,一线,人群,同事,婆婆,来源,科科长,肺炎,群众,结果,回家,密切接触者,有时是,马上要,科里,人和,都会,回家吃,和民,婆婆家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战“疫”英雄的故事」——奔走在疫情防控路上的“女汉子”

「战“疫”英雄的故事」——奔走在疫情防控路上的“女汉子”

疫情,传染病,病例,莒县,工作,检测,防控,家人,电话,指导,疾控中心,一线,人群,同事,婆婆,来源,科科长,肺炎,群众,结果,回家,密切接触者,有时是,马上要,科里,人和,都会,回家吃,和民,婆婆家

2013-04-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因抗击非典喜结良缘 时隔17年再次坚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因抗击非典喜结良缘 时隔17年再次坚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防控,疫情,工作,庄莉,第一线,医护人员,和庄,坚守在,亲人,患者,托付给,隔离,两个孩子,非典,县医院,公安局,战线,惠安县,妻子,孩子,家人,常态,惠安,派出所,民警,辖区,义不容辞,张希,林志安,白加黑

2013-02-1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