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用直钩钓鱼 钓来一生伯乐的军事鼻祖——姜子牙

时间:2014-08-13

他的祖先曾担任过四岳的官位,后来在夏禹治理水土的时候辅助他还有大功

提示:本文共有 20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导读:用直钩钓鱼钓来了一生伯乐的军事鼻祖——姜子牙

姜子牙,也叫做姜尚,是住在东海边的人。他的祖先曾担任过四岳的官位,后来在夏禹治理水土的时候辅助他还有大功。在舜、禹时期他因为被封在吕地,所以还被人称为吕尚。姜子牙出生时,原本先祖为官的驾驭家境已经衰败了。迫于生计,姜子牙年轻的时候还担任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用来补贴家里穷愁潦倒的情况。虽然姜子牙家庭贫穷,但是他的志气不短。无论是他从事宰牛的时候也好,还是开酒店卖酒的时候也好,他都坚持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知识和研究治国的谋略,期望有一天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直到他70岁的时候还是没有可以施展的空间,一无是处,闲居在家。提到姜子牙,我们会想到一句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很多人知道这句话,却不清楚这句话藏着的故事。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钓鱼,借这个机会求见了姬昌。姬昌是出外狩猎的,在他出门之前他给自己占卜了一卦,上面的卦辞说:“今天所猎到的猎物不是龙也不是螭,不是虎也不是熊;所得到的是一位梦成就霸王的事业的辅佐大臣。”于是姬昌很开心地出猎了,结果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一番以后姬昌十分惊喜,他发现姜太公就是签辞上所说的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会有一位圣人来周朝,周朝也会因为那个人的到来而变得国家兴旺。’这个圣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等待你的到来已经很久了。”

后来,姜子牙也因此得名“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回到了周朝,而他被尊称为太师。这个就是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背后的故事。姜子牙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可是商纣无能,姜子牙很久就选择离开了。离开纣王以后的他选择四处游说各国的诸侯,可惜都没有遇上懂自己的知音,最终他选择西行归依课姬昌。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姜子牙是一处的士人,隐居在海滨。而姬昌被囚禁在羑里,他的大臣散宜生、闳夭听闻姜子牙的名气于是前来而召请他。姜子牙也听闻姬昌的贤能,“听说姬昌贤德,还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为什么不前往呢?”于是姜子牙跟随了他们,三人前往营救姬昌。他们知道纣王贪图美色,于是搜罗美女。

献奇宝给纣王,赎回姬昌,成功解救下姬昌,他才得以恢复自由身返回周国。虽然关于姜子牙来到周朝的故事众说纷纭也无从讲究,但都会被大致认为他是姬昌、姬发的师父。姬昌被解救回朝后,脱身后他便立马暗中召集姜子牙商量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从而推翻商纣政权,其中他们商议出很多的结婚大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姜子牙辅佐姬昌与他一起行善修德,还做仁智之事;对外,他还体重姬昌联去络对纣王的暴政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势力,给他们带来贡品,从而瓦解纣王的势力;对内,又提议要实行爱民的政策,提倡发动生产,富裕百姓生活,又要训练兵马,建成兵力强大的军队;后代的谈论用兵的方法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

人们无不尊重姜子牙为姬昌提议的这套基本策略。后来,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国都归心向周朝,其中的原因可以说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实践证明,姜子牙的用人思想不仅是历史上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是在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此外,在文化上,他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其中,“俗”指的是“夷俗”,就是当地那时候的东夷人的生活方式;“礼”指的是“夷礼”,就是当时那时候东夷人的礼仪制度。姜太公还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引起民族矛盾,这样不利于周朝治国安邦。

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脚踏实地创造了一项既让齐民接受,又不太违背周礼的新制。姜子牙是一位满腹宏伟才能的有贤能的大臣,也是历史上一位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崇敬,对于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书籍及文学作品中关于赞颂他的文颇多。唐太宗即位后,外来少数民族动乱互相侵犯。不仅如此,国家内部的忧患也还没有解除,国家的政局一时动乱,国家面临着百废待兴的紧急情况。唐太宗为了能让天下听信自己,抚慰民心,他向众人自称他是姜子牙的化身。

他先是在磻溪建立了纪念姜太公的庙宇,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准备效仿周文王访问贤才还会重用像姜子牙那样的贤臣良将。结婚,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还最终实现了“贞观之治”的结婚。而每当自己要发兵出师之前,或者各个将领及文武举人前来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烧香供祭品。公元739年,他亲自追谥姜子牙为“武成王”,使姜子牙成为了中华民族“武”圣人。因为他在军事理论知识方面,在政治、经济斗争的策略思想层次上,无不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富的有分量的遗产,对人们影响深远。

人们都尊称他是兵家权谋思想的先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兵法理论、还有其他兵法、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如果要追查它的最早发端、形成体系和构成学说都可以发现,这些都始源于齐国,也就是始源于姜太公。所以我们说太公是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这些极好的盛誉,都是当之无愧的。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难能的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有着“高、大、全”的形象,甚至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用直钩钓鱼 钓来一生伯乐的军事鼻祖——姜子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封神的军事鬼才 一位直钩钓鱼姜子牙 另一位弟子500人

中国古代封神的军事鬼才 一位直钩钓鱼姜子牙 另一位弟子500人

姜子牙,鬼谷子,后世,弟子,才能,大概是,算得上,大普,姬昌,孙膑,张仪,明君,才让,王诩,苏秦,谷生,通智,五斗米,上名,历史,传奇人物,一家,作品,体系,传说,传奇色彩,俗人,俗世,光芒,剧中

2019-03-23 #小故事

姜子牙六十岁为梦想 直钩钓鱼 灭纣封神之后他去了哪里

姜子牙六十岁为梦想 直钩钓鱼 灭纣封神之后他去了哪里

姜子牙,周文王,机会,周文,姜子,这个人,兵书,想法,齐国,姜太公,商纣王,怀才不遇,人们,军师,军事家,商王,地方,梦想,效果,时候,过程,所以在,最早期,姜太,吕尚,周武王,大才,姬氏家族,姬氏,有才

2013-10-15 #短篇故事

姜子牙钓鱼 为何要特立独行 不用弯钩用直钩?

姜子牙钓鱼 为何要特立独行 不用弯钩用直钩?

姜子牙,姬昌,姜子,武吉,文王,西伯侯,愿者上钩,鱼钩,周文王,姜太公,姜尚,千古,人才,传说,士兵,大爷,大鱼,太公,寻常百姓,樵夫,机遇,狩猎,社会,行为,野心,西岐,交流,宣传,越来越大,求贤若渴

2016-03-06 #长篇故事

都说姜子牙直钩钓鱼 有人却说是弯钩 一着急 还打算直接下河捞

都说姜子牙直钩钓鱼 有人却说是弯钩 一着急 还打算直接下河捞

姜子牙,故事,弯钩,刘向,渭水,吕望,历史,下河,先生,农人,封于齐,文章,传说,绢帛,相声,版本,吴广,陈胜和,鱼的故事,最本质,人性,内容,史记,小说,情节,西汉时期,衣冠,民间传说,笔者,确有其事

2020-01-11 #经典故事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那么姜子牙用直钩钓鱼隐藏了他什么目的?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那么姜子牙用直钩钓鱼隐藏了他什么目的?

姜子牙,姬昌,愿者上钩,武吉,哪吒,渭水,纣王,妲己,举动,君主,姜太公钓鱼,小刘,灵台,贴合,琵琶精,与众不同,下大夫,姜子,武吉来,好姐妹,我愿意,事情,原因,千金难买,动物,字面,平民,歇后语,意思,樵夫

2010-06-09 #长篇故事

姜子牙直钩钓鱼和文王拉辇的故事是真的吗?它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姜子牙直钩钓鱼和文王拉辇的故事是真的吗?它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姜子牙,姬昌,文王,钓鱼台,姬发,广纳,周伯,王拉,西伯侯,仁政,和文,故事,才能,求职者,江山,绳子,管理者,贤才,随从,主动出击,辅助,周文王姬昌,子牙,就达,王侯将相,不一样,地方,世事,书法,人才

2007-02-20 #长篇故事

人物传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军事家姜尚 姜子牙姜太公周文王姜尚

人物传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军事家姜尚 姜子牙姜太公周文王姜尚

姜太公,周文王,齐国,姜尚,周文,太公,周武王,商纣王,尊称,愿者上钩,一个说,太公望,人民,传说,军事,军师,历代,名将,史记,商纣,天下,山东,才能,师尚父,武庙,渭河,纣王,诸侯,贤德,鱼饵

2020-09-22 #小故事

姜子牙简介

姜子牙简介

太公,姜子牙,姜太公,一生,军事,政治,武王,神仙,周武王,元始天尊,周之阴,周文王,宗太公,安邦,文王,智神,殷兴,坛上,兵家,中国,全智全能,人物,任务,位置,军事家,凶神,后世,历代,史料,始祖

2020-05-0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