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罗阳:在科研和科普这两条道路上同行

时间:2014-08-31

在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和纳米分子诊断医学研究的同时,他成立罗阳教授科普工作室,长期扎根基层,在向公众普及医学科研、健康知识的同时,也介绍前沿科学技术

提示:本文共有 24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20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10名“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表彰,41岁的重庆大学医学院教授罗阳就是获奖者之一。在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和纳米分子诊断医学研究的同时,他成立“罗阳教授科普工作室”,长期扎根基层,在向公众普及医学科研、健康知识的同时,也介绍前沿科学技术。“科研和科普,这两条道路上,都能收获不同的美景。”罗阳说。

▲罗阳(右起第四)领奖

带领团队研发新冠病毒快检试剂盒

日前,在2020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上,记者见到了41岁的罗阳。

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主任、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学术学科带头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专家……在罗阳身上,有这样一些标签,但让大众更为熟知的是,疫情期间,在重庆大学由他牵头组建科研团队攻关研发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故事。

“新冠病毒一般可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检测,一是蛋白检测,二是核酸检测。蛋白检测速度快但只适合初筛,核酸检测结果更精确但操作复杂、速度慢。”罗阳介绍,在前期大量检测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团队拟定了整套方案,该方案覆盖了早期蛋白筛查和核酸检测确认两个层面,其中早期蛋白筛查采用量子点标记、微流控化学发光等技术,研制成简便的试纸条,抽取疑似患者血液并涂抹在试纸上,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测试。

今年2月,罗阳团队经过与生物技术公司的联合攻关,率先在重庆地区生产出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最快可在1小时完成所有检测。

▲罗阳接受采访

“死磕”检测方式让检测更高效

3月底,在重庆科技馆举行的“超级病毒——科学防疫主题科普展”上,罗阳团队带着研发完成的一系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与公众见面,包括“掌上”新冠病毒检测仪、多通道新冠病毒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盒、新冠病毒核酸超敏检测试剂盒。

“我们基于前期研发的检测仪器,快速开发出一系列针对新冠病毒抗原、抗体的定量检测试剂盒,使‘掌上’新冠病毒检测仪和多通道新冠抗体检测仪能立即应用于新冠病毒抗原、抗体的检测。”罗阳介绍,“掌上”新冠病毒检测仪仅需8分钟即可完成手指血的半定量检测,等待数分钟后即可读取结果。目前,基于这款“掌上”检测仪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已经完成了研发,正在进行临床样本的测试。

而多通道新冠病毒检测仪配套的试剂盒利用微流控结合化学发光技术,仅需15分钟就可以完成4个样本的同时检测,且4个样本无须同时加样,可以随到随测。

这样的研发还在不断进行中……记者了解到,4月份,罗阳团队已经启动了关于新冠病毒混合检测的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我们在探究混合检测,试图让批量化检测大样本的同时,结果准确性更高。”罗阳透露,混合检验可实现一天之内对几万人份的测试,目前,该研究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为何要“死磕”新冠病毒检测?罗阳说,病毒很聪明会进化,新冠病毒极有可能长时间存在,而每种检测方法都有优缺点,只有不断研发和改进,新冠病毒的检测才会更高效。

▲罗阳介绍团队研发项目

大人孩子齐上阵科普防疫知识

在科研上不断进取,生活中的罗阳,又是什么样子?

“你知道新冠病毒就是通过野生动物蝙蝠传播的吗,你还敢吃野味?”

“不敢了,我还是在家里吃点薯片吧!”

“等一下,你没有洗手!你知道新冠病毒怎么传播的吗?除了通过飞沫、结膜传播,还有可能粪口传播哦,因此,我们在家要做好:少出门,出门必须戴口罩;勤洗手,饭前便后要记牢;多通风,没事开窗透透气;多喝水,喝水才能身体好。”

……

2月中旬,一段名为《病毒防控你我他》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视频里,两个小孩和父亲演起了家庭小品,孩子懵懂发问,父亲笑呵呵地耐心解答,通过一问一答纠错的形式,将防疫知识一一讲解,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视频里的主角就是罗阳和他的两个孩子。“2月初,大家都对新冠病毒这一新生事物感到异常恐惧,而儿童又是易感人群,作为父母,如何向孩子们讲解防疫知识,当时也是我考虑的问题。”罗阳说,如果一味生硬讲解,孩子不但不会听,还可能变得更为恐惧。因此,他想到借助小品的形式,通过孩子们发问和情景展现,来讲述防疫知识。

记者了解到,因为形式新颖、知识性强,该视频还受到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和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实验医学专委会的联合推荐,获得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科普创作计划支持。

▲罗阳和他的两个孩子一起出镜拍摄的科普视频截图

线上线下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

视频《病毒防控你我他》是罗阳教授科普工作室正式成立后,开设的官方订阅号“乐佳帮”推出的第一期视频内容。

看到视频反响不错,罗阳想,为何不利用自己和团队的专业优势,继续向青少年和其他市民普及更多知识呢?为此,罗阳又变身成了“自媒体达人”,不仅自己上镜参与科普视频制作,还带着孩子一起拍摄。

食堂安全就餐指南、家庭小品《蝙蝠的自述》、中小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漫画版)……记者通过查询发现,目前,“乐佳帮”不仅推出了多个原创视频,还就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协调、用眼卫生、校园防控等分别开设了线上科普直播讲堂。

除了线上,罗阳还整合医学科技资源,和工作室团队一起推动线下科普活动。从年初到现在,已经先后举办了多期科普讲座,分享健康生活与防疫知识。

“许多人觉得搞科研就是高大上,其实,我们也希望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的所见所得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防疫知识、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水平。科研和科普这两条道路,是可以同行的,而且会收获不同的美景。”罗阳说,作为高校老师,解惑也是他的职责之一。而且,他和团队线上线下进行科普活动的同时,通过与更多不同领域的人互相交流、学习,也不断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这对于科研工作来说,更有利于科研工作者突破“卡脖子”的瓶颈问题。

▲罗阳参加宣讲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来源:慢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罗阳:在科研和科普这两条道路上同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电召开科研工作者座谈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西电召开科研工作者座谈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科研,学校,平台,科技创新,发展,代表,方面,总书记,主体,教授,负责人,西电,问题,研究,科研人员,国家,教师,时间,活力,讲话,资源,重点,需求,改革,大科,郝跃,体制机制,科技工作者,科技资源,书记

2008-05-15 #长篇故事

科研论文配图设计与制作从入到精通 研究生博士研究院科研单位工作者数据配图渲染美化

科研论文配图设计与制作从入到精通 研究生博士研究院科研单位工作者数据配图渲染美化

研究生,博士,价格,工作者,图书,品牌,图片,数据,报价,研究院,科研单位,科技,设计,科研论文,图书音像,专营店,苏宁易购,诺森

2020-08-12 #经典故事

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成果丰硕 激励前行

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成果丰硕 激励前行

成果,科研成果,扶贫,一等奖,中国,党和国家,榜样,研究员,获奖项,项目,大飞机,科技工作者,教授说,获得国家,刘继峰,冯华,刘诗,吴月辉,姜周,张琦,董红,蒋建科,赵毅,陈勇,陶春辉,科研人员,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二海,北京师范大学

2020-05-24 #长篇故事

科技创新路上的奋斗故事

科技创新路上的奋斗故事

宁夏,王必,泽润,何军,工作,科研,桂林,技术,全国,国家,重点,专业,成果,数控车床,研究,调查,研发,事业,生态学,村民,模式,生命,畜禽,记者,行业,部分,陆生,分配,试验,科技工作者

2020-09-02 #故事会

小学生学哲学?这事儿真的有!还是一项中国科研课题

小学生学哲学?这事儿真的有!还是一项中国科研课题

哲学,儿童,学校,小学生,张先,谢承,学生,星湖,科研,规划,课题,主题,方法,新闻,教学楼,重庆晨报,记者,种子,老师,课程,道理,重庆市,活动,两江新区,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生们,思想道德建设,给学生,花坛边

2009-11-22 #小故事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日关键词:总书记回信 北邮人故事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日关键词:总书记回信 北邮人故事

教授,陈俊亮,北邮,学生,光缆,科研,系统,国家,邮电部,我国,智能网,项目,科技工作者,研究,东方红,技术,程控,纠错编码,全国,一等奖,交换机,团队,发展,研制出,东方红一号,工程,数字,老师,工作,应用

2018-09-20 #故事大全

伊利向钟南山院士团队捐赠500万元 支持抗疫科研攻关

伊利向钟南山院士团队捐赠500万元 支持抗疫科研攻关

钟南山,伊利,院士,团队,疫情,科研,领域,营养,攻关,一线,人们,国家,伊利集团,仪式,医疗,国人,牛奶,贡献力量,龙头企业,行动,防控,科技创新,第一时间,力量,全年,医疗队,工作者,战士,爱心,精神

2010-05-18 #故事会

和卡脖子的技术较劲——全国人大代表孙东明坚守科技前沿的履职故事

和卡脖子的技术较劲——全国人大代表孙东明坚守科技前沿的履职故事

...,人才引进,中科院金属所,科技创新,优势,产业,人才流动,工作者,研究员,科研院所,人才评价,高校,李铮,科布,新华社,中出,全国人大常委会,明一,研究中心

2013-11-2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