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时间:2014-09-08

攀龙附凤攀龙附凤这一成语,比喻依附皇帝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典出汉书·叙传下:舞阳鼓刀动刀、拿起刀子,滕公厩驺jiùchú

提示:本文共有 18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攀龙附凤

“攀龙附凤”这一成语,比喻依附皇帝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

典出《汉书·叙传下》:“舞阳鼓刀(动刀、拿起刀子),滕公厩驺(jiùchú,掌管马的官),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这段话列举了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夺取天下的四名功臣。一是樊哙,沛人,刘邦的老乡,当初以屠狗为业,后随刘邦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舞阳侯;二是夏侯婴,沛人,刘邦的老乡,原是刘邦的马夫,跟随刘邦攻秦,被封为滕公;三是灌婴,睢阳人,原是丝绸商贩,后随刘邦起兵累立战功,被封为颍阳侯;四是郦商,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陈胜起事时随陈胜,后随刘邦,屡建战功,被封为曲周侯。以上四人“攀龙附凤”,都登上了高位。《史记》有记载以上四人事略的《樊郦滕灌列传》,司马迁说:“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其中“附骥之尾”也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与“攀龙附凤”同义。但“附骥之尾”(或称“附骥尾”“附骥”)可用为自谦。

灌婴于战国末年出生于睢阳县城内,长大后成了秦朝末年睢阳的一个贩卖丝缯的小商贩。秦朝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主要措施有:在集市收取高额的市场租金;在主要道路关卡收取高额的关税;对商人编商籍;若商人破产,则被收编为国家苦役。这些措施实施后,商人无法经营,以商为业的灌婴日子无法过下去了。刘邦芒砀起义后自立为沛公时,攻城掠地到雍丘城下,后来撤退到砀县一带。就在这时,灌婴毅然参加了刘邦的反秦义军。

开始时,灌婴以内侍中涓官的身份跟随刘邦征战,是刘邦的亲近之臣,如谒者、舍人之类。灌婴胸怀大义,英勇作战,在成武打败了秦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杠里打败了驻守的秦军,因为杀敌英勇,被赐与七大夫的爵位。(颜师古注:“七大夫,公大夫也。爵第七,故谓之七大夫。”)后又跟随刘邦在亳县以南及开封、曲遇一带与秦军交战,因奋力拼杀,被赐与执帛的爵位,号为宣陵君。又跟随刘邦在阳武以西至洛阳一带与秦军交战,在尸乡以北地区击败秦军,再向北切断了黄河渡口,然后又领兵南下,在南阳以东打垮了南阳郡郡守的军队,平定了南阳郡。再往西进入武关,在蓝田与秦军交战,因为英勇奋战,一直打到霸上,被赐与执圭的爵位,号为昌文君。

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拜灌婴为郎中之职。灌婴跟从汉王进军汉中,十月间,又被任命为中谒者;跟从汉王还师平定了三秦,攻取了栎阳,降服了塞王司马欣,回军又把章邯围在了废丘,但未能攻克废丘。之后又跟随汉王东出临晋关,降服了殷王董翳(yì),平定了董翳所统辖的地区。在定陶以南地区与项羽的部下龙且、魏国丞相项他的军队交战,经过激烈拼搏,最后灌婴击败敌军,因功被赐与列侯的爵位,号为昌文侯,杜县的平乡被封作他的食邑。

以后又以中谒者的身份跟随汉王拿下砀县,进军彭城。项羽带领军队出击,把汉王打得大败。汉王向西逃跑,灌婴随汉王撤退,在雍丘驻扎。王武、魏公申徒谋反,灌婴随从汉王出击,打垮了他们;攻克外黄,再向西招募士卒,在荥阳驻扎。项羽的军队又来进攻,其中骑兵很多,汉王就在军中挑选能够担任骑兵将领的人,大家都推举原来的秦朝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他俩对骑兵很熟悉,同时又都担任校尉之职,因此可以担任骑兵将领。汉王准备任命他们,但他们二人说:“我们原为秦民,恐怕军中士卒觉得我们靠不住,所以请您委派一名常在您身边而又善于骑射的人做我们的首领。”当时灌婴年龄虽然不大,但在多次战斗中都能勇猛拼杀,所以就任命他为中大夫,让李必、骆甲担任左右校尉,带领郎中骑兵在荥阳以东和楚国骑兵交战,把楚军打得大败;又奉汉王命令自己单独率领军队袭击楚军的后方,断绝了楚军从阳武到襄邑的粮食供应线。在鲁国一带,灌婴打败了项羽将领项冠的军队,部下将士们斩杀楚军的右司马、骑将各一人,击败柘公王武,军队驻扎在燕国西部一带,部下将士们斩杀楼烦将领五人、连尹一人。在白马附近,大破王武的别将桓婴,所统帅的士兵斩都尉一人;又带领骑兵南渡黄河,护送汉王到达洛阳,然后汉王又派遣灌婴到邯郸去迎接韩信的部队。回来到敖仓时,灌婴被升任为御史大夫。

项羽在垓下大败,然后突围逃跑,这时,灌婴以御史大夫之职受汉王命令,带领车骑部队追击项羽,在东城彻底击垮了项羽,所率领的将士五人共同斩杀了项羽,他们都被封为列侯。最后灌婴担任汉朝丞相。《汉书》说他和其他三人是攀龙附凤的幸运者,“攀龙附凤”就成了成语。

例句:“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唐代杜甫《洗兵马》) (44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高台厚榭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高台厚榭

天下,万民,鸣鼓,墨子,乐器,大钟,民众,子墨子,巨钟,之利,仁者,衣食,琴瑟,利益,圣王,声音,身体,音乐,钱财,安可,仁人,君子,大国,小人,小国,小家,忧患,成语,王公大人,舟车

2007-12-15 #故事阅读

与商丘有关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一百零三溺爱不明

与商丘有关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一百零三溺爱不明

和家,修养,莫知其,管理,好家庭,文帝,朱熹,作者,孩子,礼记,注释,缺点,又看到,礼记·大学,都不知道,戴圣,苗之硕,小戴,商丘,典故,人们,优点,传标,关系,偏私,偏向,儿子,原文,内容,成语故事

2020-09-01 #故事阅读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一百状元荐师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一百状元荐师

王尧臣,范仲淹,宋仁宗,韩琦,西夏,应天书院,仁宗,任福,宋史,状元,文学家,政事,建议,意见,恩师,战情,进士,官至参,于天圣,凡军,庞籍,狄青,王砺,王洙,种世衡,闻之心,隆德东,在商,教席,和意

2017-07-10 #故事会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六十三筑台望母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六十三筑台望母

宋襄公,母亲,宋桓公,宋国,诗经,卫风,宋远,儿子,卫国,春秋时期,心情,正室,黄河,高台,谁谓河广,向卫国,宋桓,思子,许母,小木船,仁义,事件,交界处,作者,传标,北狄,兄长,公休,县志,历史

2013-11-24 #短篇故事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四十二莫逆之交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四十二莫逆之交

变化,造物主,子祀,子犁,假令,样子,铁匠,天地,好事,朋友,生命,莫逆于心,四个人,看作是,逐渐把,何方,好朋友,宋国,主张,万物,天地间,事物,原文,倒悬之苦,交情,传标,作者,公鸡,儿女,原因

2020-05-20 #故事阅读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十五害群之马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十五害群之马

天下,少年,黄帝,牧马,马群,具茨山,圣贤,襄城,毛病,你知道,有一次,害群之马,庄子,徐无鬼,在哪里,事情,作者,传标,原指,口称,孩子,大礼,天师,尘世间,旷野,方向,轩辕黄帝,贤人,比喻,真叫人

2020-06-06 #故事阅读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三十五螳臂当车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三十五螳臂当车

老虎,庄子,秉性,爱马,螳螂,不了解,太子,卫国,内心,关系,力量,动物,孩子,怒气,老师,界线,自已,过错,过密,人间世,他不要,因为他,慢慢地,蘧伯玉,螳臂当车,无拘无束,其才,养虎,汝不知,遽伯玉

2020-07-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三十五螳臂当车

发生在商丘的成语故事及典故之三十五螳臂当车

老虎,庄子,秉性,爱马,螳螂,不了解,太子,卫国,内心,关系,力量,动物,孩子,怒气,老师,界线,自已,过错,过密,人间世,他不要,因为他,慢慢地,蘧伯玉,螳臂当车,无拘无束,其才,养虎,汝不知,遽伯玉

2020-07-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