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称为秽土 其实是清净的净土 我们为何不见

时间:2014-09-13

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称为秽土,其实是清净的净土,我们为何不见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被称为秽土,也被称为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

提示:本文共有 24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称为秽土,其实是清净的净土,我们为何不见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被称为“秽土”,也被称为“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就是时代越来越不好。渐次的趣入馑饥劫时,粮食不足,会有无量众生饥饿而死;疾疫劫时,各种疾病出现了,医生没有办法治疗,有无量众生因疾病而死;刀兵劫就是战争,刀兵劫时,人人之间相互残害而死。

见浊就是思想混乱。现今有众生为了破坏佛陀的正法,就安立了很多与佛的正法相似的法,想把佛的正法完全消灭掉。烦恼浊就是众生追逐五欲六尘,引生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恼乱身心,是为烦恼浊。

众生浊就是众生因为知见不正,邪念覆心,因此不知孝顺父母,不懂断恶修善,不畏恶业果报,以致福报渐衰,苦报渐增,身处火宅,却不知何为火,何为火宅。乐着嬉戏,以苦为乐,以恶为善。引火烧身而不自知,是为众生浊。命浊就是众生因恶业增加,自作自受故寿命渐减,从往古八万四千岁,到满百者稀,是为命浊。命浊者。因果并劣。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

《悲华经》记载,在无量劫前,有一位宝海梵志大臣劝勉无诤念国王发菩提心建构净土。无诤念国王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这个梵志大臣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那个时候曾经发了五百大愿,称为大悲菩萨。其中的一个愿就是,他看到了未来的时候,这个娑婆世界(我们现在的世界)的人寿百岁的时候是最苦难的时候。这个时候众生的烦恼很重,福报微浅、智慧微小,苦不堪言。由他的不忍众生苦的悲心要到这个浊恶深重的世界来度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人寿百岁的时候投生到我们这个世界并成佛。

《法华经》里记载,久远之前的另外一个世界有位国王(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个王子,其中阿弥陀佛在当时是第九位王子,释迦牟尼佛在当时是第十六位王子,当时他们各自受持不同的刹土,后来,释迦牟尼佛选择我们这个五浊遍满的世界成佛,阿弥陀佛则选择非常清净善妙的刹土成佛。

《维摩经·佛国品》里面有提到,舍利弗尊者怀疑佛陀的娑婆世界国土不净,于是佛陀以足趾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庄严,大地金色,整个世界都变成清净庄严的国土。 一下子把舍利弗惊呆了。《维摩经·佛国品》: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我们为何不见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其实是净土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维摩经》云:“心净则国土净”。清净心就生智慧,达到清净平等觉就是佛。但是我们凡夫被无量劫的妄想执著和贪嗔痴慢疑所障碍,所以见到的这个娑婆世界就是秽土。而这里的秽土是和西方净土相对应的,要像六祖慧能大师那样,于五祖处讲《金刚经》要义,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他就大彻大悟了。凭我们大多数的根性,顿悟是不太可能,因为慧能大师是上根利根之人。

况且,禅宗的参禅悟道,修禅定的话,必须断除淫欲之心。这就是《楞严经》上讲的,“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又讲,“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别说断除淫欲之心很难,就算证得初禅都很难,要靠自力出三界,解脱生死六道轮回是难上加难。

而念佛则就不一样了,不仅容易下手。大安法师开示,没有断除淫欲之心,当然是不邪淫,这里说的是正淫。具足信愿持名念佛照样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其实,往生到西方净土就成为阿惟越致菩萨,即不退转菩萨。要知道在娑婆世界要修到不退转菩萨,一般我们说的不退转果位,是指第八地菩萨(阿惟越致),菩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时间,此中第一大阿僧祇大劫,是以修信心为主,满十信阶位,修到现证空性。第二大阿僧祇大劫,已转凡成圣,为地前菩萨,修到七地清净无相的境界。第三大阿僧祇大劫,进入八地「不动地」无相无得,无证无悟,成无生法忍,尽断三界惑已,才能位居补处。要知道一大阿僧祇劫有多么长的时间吗,以万万为亿,万亿为一兆来计算,一阿僧祇劫等于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大劫,相当于10的140次方年,这个时间够长的吧。

而我们念佛往生到西方净土就是换了一个修行的环境,而且是一生成佛。如果普通人从初发心修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时间就更漫长了,而且成佛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即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

「十地菩萨不离念佛」,这一句是《华严经》上讲的。十地是从初地到十地,讲地上菩萨,这十个阶级的菩萨统统是念阿弥陀佛。为什么?普贤、文殊带领他们求生净土。应该引起我们对念佛的足够重视。

在《阿弥陀经》中,佛向当机者舍利弗,陈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无尽的庄严,来启发大众的信心。信心建立之后,就劝与会大众应求往生以发愿,再开示执持名号以立行。尤其谈到这个愿的重要性——具足信愿,一定往生。就是:“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弥陀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释迦牟尼佛成佛的世界称为秽土 其实是清净的净土 我们为何不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释迦牟尼佛说 靠自力修行成佛究竟要多长时间 和念佛没法比

释迦牟尼佛说 靠自力修行成佛究竟要多长时间 和念佛没法比

成佛,菩萨,大阿,众生,时间,释迦牟尼,自力,一生,三昧,净土,大劫,苦行,阿弥陀佛,悉达多,阿僧祇,四谛法,就不会,佛力,信心,十信,发愿,境界,大众,才能,捷径,断见,正行,生死,经历,西方净土

2020-05-15 #短篇故事

阿弥陀佛成佛10劫 为何远超诸佛称为佛中之王 这是有很大原因的

阿弥陀佛成佛10劫 为何远超诸佛称为佛中之王 这是有很大原因的

阿弥陀佛,成佛,诸佛,佛中,世界,阿弥陀,微尘,一生,众生,法门,时间,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僧祇,老和尚,一切诸佛,净土,十方,如来,成就,菩萨,自力,释迦牟尼,海贤,四十八愿,娑婆世界,开悟,国王,智慧,殊胜

2011-10-08 #长篇故事

释迦牟尼佛:我是已成佛 你是当成佛!看懂了你会大彻大悟

释迦牟尼佛:我是已成佛 你是当成佛!看懂了你会大彻大悟

众生,成佛,法门,菩萨,净土法门,诸佛,烦恼习气,大彻大悟,佛力,功德,大小,如来,彻悟,断除,大事因缘,十大愿,广行,念佛法门,超凡入圣,佛道,修佛,大士,大开,密相,张三,释迦佛,普贤菩萨,李四,王功德,得天

2012-12-18 #长篇故事

释迦牟尼佛是一生成佛的吗 说了一法门更是被诸佛赞叹 一定珍惜

释迦牟尼佛是一生成佛的吗 说了一法门更是被诸佛赞叹 一定珍惜

成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诸佛,一生,阿弥陀,菩萨,十方,世尊,众生,弥勒菩萨,佛中,大阿,一切诸佛,世界,时间,释迦牟尼,功德,念佛法门,名号,成就,相好,释迦,果海,五浊恶世,十方世界,十方三世,娑婆世界,一法,不一样

2018-01-04 #经典故事

释迦牟尼佛为何选在南瞻部洲成佛 这是有原因的 看了就知道了

释迦牟尼佛为何选在南瞻部洲成佛 这是有原因的 看了就知道了

成佛,释迦牟尼佛,众生,南瞻部洲,世界,菩萨,由旬,须弥山,世尊,人类,十方,原因,四大天王,诸佛,东胜神洲,五浊恶世,小千世界,大千世界,人面,人身,释迦牟尼,梵语,银河系,阿弥陀佛,难事,华藏世界,南赡部洲,娑婆世界,不一样,一生

2013-05-22 #经典故事

释迦牟尼佛是在哪里成佛的?怎样才能成佛?

释迦牟尼佛是在哪里成佛的?怎样才能成佛?

菩提心,成佛,智慧,菩提,修福报,罗汉,修智,众生,大象,托钵,福德,福报,同体,大慈,才能,修福,益众生,两方面,同体大悲,成就,菩萨,中来,修慧,培福,宗性,没有人,释迦牟尼佛,一体,佛法,佛陀

2011-09-05 #小故事

佛:他从侍者成为僧团领导人 其中经历简直是居士成佛的标准答案

佛:他从侍者成为僧团领导人 其中经历简直是居士成佛的标准答案

阿难,佛陀,佛法,人家,楞严经,特点,释迦牟尼佛,博闻强记,佛教,侍者,口口相传,堂弟,文字,记忆力,能力,阿含,是没有,化众生,常帅,昌乐,净土,人们,上口,一生,事情,优点,众生,佛教史,六亲,典故

2010-04-08 #短篇故事

释迦牟尼佛与长老须菩提的对话 其中蕴含成佛的智慧与解脱的奥秘

释迦牟尼佛与长老须菩提的对话 其中蕴含成佛的智慧与解脱的奥秘

境界,实相,和尚,解义,概念,解悟,证悟,如来,须菩提,众生相,时候,真相,诸相,寿者相,释迦牟尼佛,义理,世界,佛法,化身,功德,成就,才能,法身,法眼,禅宗,船桨,轨迹,身体,道理,阶段

2017-03-0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