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东大门英姿焕发 桥头堡风华正茂——玉屏侗族自治县喜迎铜仁市第九届旅发大会

时间:2014-09-25

秋日艳阳照射下,阳河畔玉屏,散发眩目光芒沪昆高铁、湘黔铁路、沪昆高速等动脉干线穿境而行,连接东西,畅达南北,贵州东联桥头堡黔东门户、湘黔交界金

提示:本文共有 46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提示

水悠悠,箫笛声声。秋日艳阳照射下,阳河畔玉屏,散发眩目光芒——

沪昆高铁、湘黔铁路、沪昆高速等动脉干线穿境而行,连接东西,畅达南北,贵州东联“桥头堡”“黔东门户”、湘黔交界“金三角”等美誉名至实归。

经脱贫攻坚洗礼,玉屏是铜仁最早脱贫县区之一。持之以恒,玉屏奋斗不止,拼搏不息,干在实处,勇立潮头。

2019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5元,比上年增加123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5元,比上年增长9.3%;

推进“东联、西延、南控、北接、中部提升”发展策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智慧城市,侗乡群众安居乐业……

一年一光景,一岁一芳华。在时间交替、季节轮回中,玉屏踩着丰收节拍,喜迎铜仁市第九届旅发盛会,向世人展示侗乡厚重沉淀与芳华,书写开发、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篇章。

湘黔“金三角”扬帆远航

秋日清晨,侗乡玉屏在忙碌中开启沸腾。

走东看西,沪昆高铁、湘黔铁路贯全境,高铁动车组、特快普速列车踏歌而来,呼啸而去,畅通南北。

触摸其间,沪昆高速、铜大高速、国道G320、G242、201省道干线穿境而行,连接东西,大道通衢。

漫步侗乡,美丽乡村公路织入青山绿水间,为乡村发展衍生新供给,蓬勃发展触手可及……

路网纵横交织间,玉屏交通格局日臻完善。玉屏自治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多元出行方式,让侗乡人说走就走,想走就走。”

玉屏城区全景(姚磊 摄)

流水如玉,青山似屏。坐落青山绿水间的玉屏,地处西南与中南交通结合部,是中东部进入大西南交通的“要塞”。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便建成了玉秀(玉屏至秀山)公路;上世纪七十年代,湘黔铁路通车过境。

但是,因山水阻隔及贫困,水运及牛马车仍是彼时玉屏的运输主力。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玉屏人用辛劳、智慧和汗水,在523.78平方公里侗乡描绘交通蓝图,交通发展实现通衢涅槃。

天堑变通途,高路入云端。公路、铁路、高铁共举,国道、省道、高速并存,铜仁凤凰机场、芷江机场两翼呼应,缩短西进东出时空。半小时到铜仁、1小时到省城贵阳,成为玉屏人出行时间新刻度。

海铁联运模式,搭建物流大通道。设在大龙经济开发区的东部陆港供助湛江港的港口优势,通过海铁联运至港口产品开设绿色通道,降低运输成本,搭建物资大进大出通道,开启多元开放格局。

干线质量从好到优。国省道干线彼此连接,县道、乡道相互交织,216.084公里乡道、378.659公里村道、968公里通组路(产业旅游路)让山村焕发新活力。尤其“高颜值”的“四好农村路”更是全国样板,催生乡村美丽经济。

产业随路转,产业因路兴。玉屏按照“服务产业发展、彰显民族特色,连点成片、串珠成链”的建设思路,产业发展路网布局得到丰富和完善,有力助推主导产业发展。

仅2019年,农村公路直接助力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增加5000亩、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增加1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增加2993亩、生猪出栏增加3.4万头,为秀美乡村、为农民带来金山银山。

玉屏油茶育苗基地(姚磊 摄)

破解城乡发展桎梏。创新农村客运运营模式,推动城市公交服务向农村延伸,倡导绿色交通出行,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通村村APP应用,实现县域公交行政村全覆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实现建制村通客运(公交)率达100%。

打通“黔货出山”新渠道。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直营超市、干群连心室发展村级农村物流点,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服务体系,打破了山村过往沉寂。

当下,内通外畅的立体化交通格局,贵州东联“桥头堡”、“黔东门户”、湘黔交界“金三角”等美誉名至实归,交通结合部扬帆远航,为侗乡城乡高质量发展、全面小康及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黔东门户英姿焕发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对开。临高鸟瞰,山环水绕玉屏县城,骨干路网与绿地书写城市生态气质,高楼华宇及精致小区独具匠心……

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玉屏,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智慧城市正迎面而来。

品味当下,回味过去。当高速公路、高铁等动脉干线在侗乡汇聚,城市文明建设则迈出 “东联、西延、南控、北接、中部提升”的空间扩展铿锵步履——

“东联”:加快玉屏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集聚,向玉屏东城区拓展,形成功能完善的统一体。

“西延”:以玉屏西城为中心,逐步向西延伸,完成320国道“最后一公里”建设,实现与岑巩县无缝连接、协调发展。

朱家场镇大兴村农村公路(胡攀学 摄)

“南控”:护好南门坡森林公园,守好绿水青山。

“北接”:加强玉屏西城区、茶花泉景区、朱家场镇农旅综合片区、朱家场镇区的联系,全力打造农旅一体化示范区。

“中部提升”:优化老城区,改造老旧小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居住生活水平。

东风起,扬帆顺。时光交替中,玉屏构建了“两区、多园、两心、两带”、“南城北产”的发展结构,形成“一河、两轴、两城、三片”的城乡发展格局,“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小城故事”成为侗乡气质。

一步一景。阳河两岸,屏山主题公园、舞阳广场、风雨桥生态半岛旅游区等美景让人移步见景,55.34%的森林覆盖率让人推窗见绿。

生态宜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河流水质达标率100%,医疗废物处置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全覆盖,筑牢生态屏障。

玉屏“四好农村路”为群众提供便利(胡攀学 摄)

内外兼修。2019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中国好粮油”示范县,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花落玉屏,有力提升了玉屏美誉度和影响力。

乡村大美。2019年,朱家场镇被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新店镇荣获贵州省“森林乡镇”;田坪镇田冲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令人惊艳的数据见证玉屏的活力。201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5元,分别增长9.3%和10.7%;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下降为0。

坚持打防并举,推进综合治理,全力打造全省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群众安全感全省排名第14位,对政法工作满意度全省排名第9位,筑牢安居乐业基石。

桥头堡写开放新篇

水悠悠,润滋南北,畅达东西。居于阳河岸的侗乡玉屏,自古舟楫往,兴盛商贸,塑造玉屏海纳百川的性格底色。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当下,日臻完善的交通网络、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奠定侗乡开放与开发的强劲底蕴,聚焦投资商目光,引来“含金量”项目落地侗乡。

不久前,在玉屏自治县田坪镇田坪村,温氏股份玉屏生猪屠宰加工一体化项目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屠宰生猪约100万头,肉制品年加工5000吨。

“这是2014年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落户玉屏以来,温氏实施的又一重大项目。”玉屏温氏畜牧公司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杨志刚说,项目又一次落户玉屏,除完善的交通环境,还有优异的营商环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杨志刚点赞的背后,是玉屏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突出抓好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重点改革,不断释放创新和发展活力。

《老寨狂欢》,侗族民族文化节六月六赶坳(姚磊 摄)

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依托大数据打造阳光智慧政务,实现群众办事由“线下跑”转向“线上办”,实现政府职能由审批向市场公平竞争和提供良好服务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抓好企业服务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通过持续优化服务“零跑腿”,全县已申请六类事项已开通966项,占比为86.56%,目前在全省排名第9位,完成省中心政务服务业务建设指标要求的“零跑腿”全程网办事项占比70%以上的指标要求,通过“全省通办”共办理的全省通办办件量有830件。高效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得到实惠,让企业受益。

制定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领导干部包保服务企业工作方案》,建立领导包保服务长效机制,定期开展集中帮扶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全面优化提升服务质量,让干部多跑腿、企业少走路。

提升软件服务,强硬件设施。玉屏围绕建设“黔东区域中心城市、黔东工业聚集区、西南旅游集散地”目标,打造玉铜松城市快速主干道产业带、双桥循环经济工业园和三桥转型升级产业园发展新格局。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勇立潮头的“桥头堡”玉屏写开放新篇,实现工业经济提质发展,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19年,玉屏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0个、到位资金3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8.33亿元(含大龙),新增入规企业9家(含大龙);全县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0家。

厚植城乡文化根基

行走水河畔,不经间便碰撞侗乡厚重人文,在县城城南街,钟鼓楼独具匠心,满满的侗家风情;在玉屏箫笛厂,听箫笛声声,品古风今韵……

玉屏穿越千年,在过往岁月中,巴蜀文化、中原文化、侗家文化交织,多元文化汇集的同时,玉屏更传承了丰富多彩的侗家文化。作为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玉屏更是“中国箫笛之乡”、“侗族文化艺术之乡”。

文化是根,更是魂。树立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玉屏不断挖掘、整理、传承侗乡文化资源,并不断打响侗乡的文化品牌。

玉屏箫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海内外。为保护好箫笛名片,玉屏注册“玉屏箫笛”商标;“玉屏赶坳”传统习俗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周边区县游客慕名而至。

保护好更要传承。教育部门组织编写了箫笛演奏教材,全县18所中小学均开设箫笛课程,让学生能够学习箫笛,传承箫笛文化,形成“箫笛艺术进校园 民族文化大发展”的新格局。

传承、保护、挖掘、发扬……镶嵌青山绿水间的鼓楼、风雨桥、廊桥等侗族建筑,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符号,堪称一绝。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

玉屏,开启文化惠民服务改革新模式,实施农村文化“种子工程”,基层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基层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完成农村文化建设从“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在县城有图书馆,在乡镇有公共阅览室,在乡村有农家书屋。完善的文化设施,让城乡居民沐浴书香的同时,文化志愿服务队照亮群众文化生活,为群众注入多彩生活。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创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六个玉屏”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

开展政策理论宣讲,筑牢共同理想信念。发挥文艺志愿者群体优势,将宣讲与文艺表演相结合,组织创作一批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等文艺作品,结合“我们的节日”“文化轻骑兵”“文艺下乡”“戏曲巡演”“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活动开展巡回演出,丰富理论宣讲载体;依托侗歌山歌志愿服务队,把党的方针、政策编入歌曲里,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宣讲新时代党的理论,引导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订立通俗易懂、简单押韵、生动形象的、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让群众增强公共意识,自觉遵守公序良俗;通过组建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对群众进行常态化引导,推动形成崇尚科学、文明、节俭、绿色、诚信的乡风文明新风尚。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郭进 葛永智

编辑 江佳佳

编审 文叶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东大门英姿焕发 桥头堡风华正茂——玉屏侗族自治县喜迎铜仁市第九届旅发大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宝鸡夫妻“逆行者”驻守“东大门”“南大门”抗击疫情守护平安

宝鸡夫妻“逆行者”驻守“东大门”“南大门”抗击疫情守护平安

梅勇,向莹,疫情,工作,太白县,防控,孩子,王家,防护服,李宝军,镇中心卫生院,一线,南大门,派出所,检查点,穿着,赵川,公安局,事情,人员,体温,单位,国道,宝鸡,对方,微信,父母,老人,视频,托付给

2007-09-22 #小故事

贵州之热情友好:东大门的感人故事

贵州之热情友好:东大门的感人故事

黄先生,检查站,贵州,民警,车辆,一家,留置,工作人员,东大门,游客,湖北黄冈,都会,村民,松桃,盒饭,省际,省内,观察点,过站,执勤,检测,感人故事,体会到,热情好客,李中,罗华,送水,一大,人们,交通

2024-02-20 #综合

守护首都“东大门” 这群天津公安的故事值得一听

守护首都“东大门” 这群天津公安的故事值得一听

民警,蓟州,执勤,一线,嫌疑人,小伟,工作,党员,未婚妻,检查站,派出所,疫情,于鹏,张欣,卫城,分局,公安,值守,使命,全体,大队,小善,小城,思想,报警人,栋梁,电瓶,男子,警察,责任心

2009-01-26 #故事阅读

「战疫镜头」全力守护兰州“东大门”天水北路卡口点的故事

「战疫镜头」全力守护兰州“东大门”天水北路卡口点的故事

张喜平,疫情,人员,时候,车辆,一线,工作,检查,隔离,防控,张喜,东大门,交通治安分局,车流量,兰州市,体温,儿子,兰州,北路,路卡,天水,妻子,所长,微信,时间,的卡,群众,警力,部队,核查

2011-09-28 #长篇故事

通州警察故事:镇守京城东大门的派出所 守护渡口保平安

通州警察故事:镇守京城东大门的派出所 守护渡口保平安

派出所,民警,潮白河,王文利,王文,北京,河北,渡口,西集,杨家洼,利的,事故,城镇,大闸,大坝,水域,疫情,男孩,老赵,工作,水流湍急,利刚,米多,路宽,向北,京杭大运河,一家,京城,三代人,义务

2012-07-12 #经典故事

安徽合肥的东大门 人口超百万的县城 有一座627岁的建筑

安徽合肥的东大门 人口超百万的县城 有一座627岁的建筑

吴复,宗祠,国公,吴氏,吴氏宗祠,祠堂,后人,祖先,家族,徽州,建筑,砖雕,肥东,朱元璋,儒家,二十四孝,八斗镇,图案,安徽,大吴,文化,植物,灰瓦,龙川,精神,肥东县,传统文化,始建于,祭祀文化,于宗

2013-05-06 #故事会

精神的火炬!贵州省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走进铜仁玉屏

精神的火炬!贵州省道德模范故事汇巡演走进铜仁玉屏

贵州省,安置点,模范,百姓,节目,康华,平溪,宣传部,玉屏,玉屏侗族自治县,精神,贵州,文联,余人,刘仁,尹洁,杨德,李泽,李劼,毛腊,谢党恩,玉屏县,胡锐,陶正,鲁文,黄大发,旅游局,曲艺家协会,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

2016-09-15 #长篇故事

新时代警察故事|刘华:80后民警的驻村扶贫路

新时代警察故事|刘华:80后民警的驻村扶贫路

刘华,溪村,扶贫,玉屏,群众,产业发展,产业,街道,留守儿童,第一书记,档案,村里,黄花,养殖,工作,驻村,吴绍,吴白,山高坡,张云鹤,林盛,谷深,副所长,关心村,玉屏侗族自治县,公安局,一线,俯下,住房,党委政府

2017-11-1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