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如果可以 我希望永远没有“别人家的孩子”

时间:2014-10-11

更有趣的是,类似的声音并没有随着我们长大而消失

提示:本文共有 16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黎阳

“亲戚家孩子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名,你怎么才考这么几分?”

“邻居家小孩回家就帮忙做家务,你看看你就知道玩!”

“你看你姐姐怎么就这么懂事?你一天就知道胡闹!”

当这些“别人家的孩子”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你是否感受到了一种窒息?

没错,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生活。

更有趣的是,类似的声音并没有随着我们长大而消失。

“听说你同学已经生小孩了,你怎么还不急呢?”

“你叔叔说他家小孩自己创业做老板啦,你怎么这么没有上进心呢?”

在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最好的,对比之下会暗自气恼,还会耳提面命地催促自家小孩拼命前进。

比较,好像早已成为了我们人生的关键词,它隐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幼年至青年,比较谁家小孩听话、懂事、成绩好。毕业出入社会,比较工作事业、婚姻。

就像小楠一样,当我再一次听到她说不想回家,我早已见怪不怪了。

小楠的父母,在小楠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把她与别人家小孩进行比较,言语之中总是无形地透露着贬低。

张口闭口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虽然话里话外听不到一丁点自己的不好,但就是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优秀。

或许在小楠的父母眼中,“比较”更能激发自己孩子的上进心,但伴随着频次的增多,以及屈指可数,甚至几近于零的夸赞,小楠的心态崩了。

她的焦虑,她的彷徨,她的自卑。

她感觉自己哪哪都不好,做啥啥不行,甚至到了现在,她仍然会本能地排斥“比较”的话语。

不只是难受,更多的像是有一颗种子种在了自己内心深处,无法释放,更没办法挣脱,除了逃避,她别无选择。

对于小楠来说,她不是不愿意回家,也不是因为假期太少,而是她知道,回家之后,迎接她的究竟是什么。

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同理,有多少父母就有多少种教育理念。

然而,比较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

“比较”会很大程度对孩子的自信心形成冲击,同样也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每每听到父母夸赞别的小孩,批评自己的不足。

比较之下,小孩会意识到自己差劲后,感到气馁,同时变得自卑,行为模式会开始畏畏缩缩的,甚至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朋友曾经这样说:“其实有时候父母只是习惯性,礼貌性地夸赞别人家的小孩。”

但是习惯和礼貌,不能成为打击自己孩子的借口,也不能成为理由。更何况次数多了,会分不清真假的。

我有见过一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的反抗,稍微敏感点的父母,或许会意识到问题,在适当引导之后,孩子会逐渐开朗起来。但是我见到更多的,却是父母的一再打压。

“小小年纪懂什么懂?我这样做是为你好!”

熟悉的道德绑架又出现了,双重打击之下,孩子再一次回到了角落,畏畏缩缩做那个木偶人。

当孩子在心里埋下了低自尊的种子,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持久性的阴霾。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们小时候有几个人不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现在不也是好好的?

但是,如果恰好孩子比较内向,恰好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偏弱,恰好孩子不太会表达,以上小楠的例子,就会来到身边,甚至更加严重。

当然了,心理上的缺失,会带来行为上的变化。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有些人与自己达成了和解,与父母达成了和解。但也有一些人,却一直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之下。

鼓起勇气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我们与自己和解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用我们的表达,与父母和解。

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已为人父,为人母,这些充斥着我们童年的声音,却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孩子的耳边。

有一天我在看一部作品的时候,恍惚间看到了一条弹幕,记忆犹新。

“希望我们00后快点长大,能成为别人口中的好父母。”

多么美好的期待啊,像极了当年的我们。

可又有几个人在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己孩子比较的时候,能够突然想到当年自己的处境呢?

我们知道,孩子其实是最敏感的,他能迅速地分辨喜欢不喜欢,也能快速地感知到父母是不是真的爱我们的。成年人的玩笑,和成年人的礼节,不应该成为孩子的负担。如果每个孩子在写作文“我的好爸爸”的时候,都只是完成任务,又何谈真听真想真感受呢?

如果可以,我希望永远没有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可以,我希望把“比较”变成祝愿。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把负担变成快乐。

我是黎阳,祝你幸福。

-END-

作者 | 黎阳

图片来源 | 网络

图文编辑 | 阿猹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果可以 我希望永远没有“别人家的孩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棍棒教育”无用 只有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才会有别人家的孩子

“棍棒教育”无用 只有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才会有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父母,别人家,对孩子,妈妈,激将法,自己家,才能,时候,方式,自信心,别人家的孩子,教育方式,给孩子,让孩子,得比,不一样,亲子关系,个人,东西,人家,优点,儿子,动画片,典范,叨叨,大人,地理图,外界,感情

2017-03-10 #故事大全

别人家的孩子 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家长 反向激励并不适用所有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 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家长 反向激励并不适用所有孩子

孩子,家长,别人家的孩子,对孩子,给孩子,好处,朋友,雄鹰,事情,一生,优点,坏处,性格,情况,父母,时候,自卑心理,影响,别人的家,去激励,心理暗示,有好处,比其他,自我暗示,一飞,多但,中发,作业,专业,事实

2020-04-13 #长篇故事

“别人家的孩子”后 还得拼“别人家的家长” 孩子的回应暖心

“别人家的孩子”后 还得拼“别人家的家长” 孩子的回应暖心

孩子,家长,家庭,家风,方面,学校,教育局,标准,环境,老师,表率,责任,交流,建设,别人的家,孩子们,家长们,教育观念,德培,个人,为人处事,健康成长,保持良好,共育,内容,典型,和义,学生,官方,家庭教育

2019-06-05 #经典故事

别人家的孩子VS自己家的孩子!六年级语文直播课作业大比拼

别人家的孩子VS自己家的孩子!六年级语文直播课作业大比拼

学生,作业,孩子,态度,同学,家长,老师,习作,基础,直播,别人家,一笔一画,字里行间,许仙,和家,还可以,都会,区别,人心,作者,作文,内心,功夫,前程,口子,历史,可见一斑,古文,哪位,字词

2018-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家中起火女童报警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这么励志?

家中起火女童报警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这么励志?

别人家,女孩,孩子,时候,火灾,高手,生活,别人家的孩子,发生火灾,别让,一小区,安全地带,热点,光芒,小时候,吵吵闹闹,女朋友,地址,大事,娃娃,妹妹,家庭,学校,差距,常识性,沉溺于,昌吉州,文化路,所在,民房

2012-06-21 #故事阅读

没必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这件事情更重要

没必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这件事情更重要

曾国藩,孩子,父母,父亲,曾父,方仲永,湘军,湖南,亲子关系,事情,图片,太平天国,小偷,老人,奶奶,一生,会试,团练,天资,家乡,家庭教育,我家,才能,教育,王安石,王安,别人家的孩子,儿子,军队,唐诗

2016-03-24 #故事会

别人家的孩子:盘点古代6个小神童

别人家的孩子:盘点古代6个小神童

曹冲,蔡文姬,司马光,百家号,孔融,作者,神童,曹操,蔡邕,骆宾王,别人家的孩子,大象,小孩,小朋友,野史,甘罗,通音,小神童,盘点,加减乘除,女儿,天下,孔融让梨,小小年纪,左传,幼儿园,时候,故事,文章,水缸

2020-05-11 #小故事

别人家的孩子考双百 自己家的两门150 家长如何接受孩子是学渣

别人家的孩子考双百 自己家的两门150 家长如何接受孩子是学渣

孩子,普通人,大学,教授,成就,父母,学习成绩,一句话,高校,夫妇,家长,标准,对孩子,好的,分数,事情,优点,学历,期末考试,小目,常人,数学,底气,录取率,所有人,方向,游戏,机会,老师,语文

2019-05-0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