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精准扶贫走新路

时间:2014-10-14

清晨初醒的村庄很宁静,一缕缕晨光投射下来,远处有鸟叫蝉鸣

提示:本文共有 12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十八洞村的苗寨吊脚楼鳞次栉比,四周青山叠峦翠绿,山涧泉水清凉透彻。清晨初醒的村庄很宁静,一缕缕晨光投射下来,远处有鸟叫蝉鸣。小村落有4个自然寨,225户,939人。全村精准识别出136户贫困户,是典型的苗族贫困村。

2013年11月3日,习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那时,村民施进兰还在外打工。晚上,他照旧打开电视,没想到在《新闻联播》里居然看见阔别8年的家乡——还是熟悉的山水,还是熟悉的乡亲。听了总书记的话,施进兰心动了:“现在我一个月能拿7000块钱,家里宽裕多了。但外边再好,也不如老家。我要回来!”

回村后,施进兰和乡亲们一起种了猕猴桃。经过3年的等待,2017年9月,猕猴桃初挂果。施进兰拿到了第一笔分红——一沓1000元的现金。现在,施进兰只要一有功夫,就往猕猴桃基地跑:“今年猕猴桃长得这么好,我们一个人到手能四五千元了。”

听说村里要招义务解说员,施进兰第一个报了名:“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人很多。我就给客人讲我们村的经验,都义务介绍4年多了。”他解说得特卖力,最多一天接待了15拨客人,嗓子都哑了。“不累那是骗人的,但我不腻。现在全村开始奔小康,我干得开心!”

和施进兰一样,常大叔也实现了改变命运的期盼。他叫常从柱,是山西省吕梁市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村民。

“我们这个地方出了名的穷。气候不行。种瓜果蔬菜之类的,它容易冻。光靠种些土豆、玉米、谷子,一年也就收入个七八千、八九千块钱。”常大叔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但靠天吃饭,他也无可奈何:“前几年,说实话就是一天三顿以土豆为主,都不敢吃饱。有些吃的,还得先紧着孩子们。”

岚县荒山多、贫困劳动力多,县里组建了以贫困户为主体的造林合作社。2016年,蛤蟆神村退耕还林2240亩坡耕地。村里的别样红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流转这些退耕地20年,种植沙棘。乡亲们编了个顺口溜:“政府花钱买林子,群众造林挣票子。”

“退耕后可以给我们补贴,沙棘树还能给人带来收入,比我们种土豆、种玉米收入要高。我们还能到沙棘基地打工,不用出门了。这都是国家精准扶贫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常大叔流转了19亩坡地给合作社种沙棘,前5年每亩可以获得1500元的退耕还林补贴,5年后,退耕还林补助结束,沙棘也进入盛果期。按照目前的价格,每亩利润能达5000元。“这东西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呀!我们每天必须得看看,管理好些,它才长得好,收益才好。守着它,就是守着希望。”

吕梁山区贫困乡的底色正由黄变绿,绿水青山的“含金量”正逐步展现。

湖南的十八洞村 山西的蛤蟆神村

两个相隔1500公里的村庄

因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发生了共同的变化

大家回到久别的家乡

摆脱靠天吃饭的束缚

带领全家全村人脱贫致富

群山的底色正由黄变绿

而这沉甸甸的绿色

正是大好河山 绿水青山的模样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制作单位: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精准扶贫走新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精准扶贫走新路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精准扶贫走新路

沙棘,精准,猕猴桃,扶贫,十八洞,土豆,收入,蛤蟆,退耕还林,黄变绿,全村,书记,乡亲们,家乡,基地,合作社,客人,村庄,岚县,底色,村里,绿水青山,贫困户,补贴,退耕,兰心,兰一,兰第,力多,山叠峦

2010-07-25 #小故事

寻红色印迹 走发展新路——红军长征100个贵州故事 贵阳网专题

寻红色印迹 走发展新路——红军长征100个贵州故事 贵阳网专题

小康社会,布局,战略,习近平,中国梦,党中央,总书记,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定位,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

2019-09-16 #长篇故事

小沈阳另辟蹊径走新路 是冒险之举还是凤凰涅槃?

小沈阳另辟蹊径走新路 是冒险之举还是凤凰涅槃?

赵本山,小沈阳,小品,舞台,影视剧,小沈,主攻,台词,师傅,沉淀,经典作品,不差钱,王宝强,远超,昨天今天明天,爱徒,主角,功力,功夫,宝座,外型,弟子,悬念,搭档,新路,春晚,沈阳,浴火重生,演员,特长

2011-10-20 #故事大全

由北向南“一镜到底” 重温2019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

由北向南“一镜到底” 重温2019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

镜头,扶贫,直播,攻坚,产业,工作,截取图片,佛坪县,佛坪,陕西省,农牧民,刺绣,攻坚战,苹果,贫困户,发展,内蒙古,农户,拉萨市,汉中市,画面,精准,靖安,区的,蒙东,马蓉,云南昭通,电力公司,中央,儿童

2014-10-15 #经典故事

由北向南“一镜到底” 重温2019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

由北向南“一镜到底” 重温2019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

镜头,扶贫,直播,攻坚,产业,截取图片,工作,佛坪县,佛坪,陕西省,农牧民,刺绣,攻坚战,苹果,贫困户,发展,内蒙古,农户,合作社,拉萨市,汉中市,画面,精准,靖安,区的,蒙东,马蓉,云南昭通,电力公司,中央

2016-12-24 #故事大全

镜头中的扶贫故事

镜头中的扶贫故事

李发兴,程浩,人民网,摄影报道,花椒,产业,曲靖市,会泽县,发展,扶贫,贫困户,马铃薯,合作社,娜姑镇,有限公司,石榴,群众,陈南华,云南,光明村,基地,安置点,收入,村民,负责人,养殖,吕国,魏春艳,白雾村,种植面积

2018-08-06 #故事大全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网络扶贫故事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网络扶贫故事

奶奶,姜东,鸭蛋,合作社,贫困户,野山,咸鸭蛋,统一,棕床垫,床垫,电商,凤岗村,中央,产品,佛坪县,单位,村民,建议,村里,销路,腌制咸鸭蛋,卖不出去,各大,廖秀英,大山里,好一,有一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瑞金市,壬田镇

2016-12-18 #短篇故事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网络扶贫故事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网络扶贫故事

奶奶,姜东,鸭蛋,合作社,贫困户,野山,咸鸭蛋,统一,棕床垫,床垫,电商,凤岗村,中央,产品,佛坪县,单位,村民,建议,村里,销路,腌制咸鸭蛋,卖不出去,各大,廖秀英,大山里,好一,有一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瑞金市,壬田镇

2012-08-1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