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让苏轼变成“苏东坡”的马正卿

时间:2014-10-15 10:15:13

相关推荐

苏轼有一个跟随了他一生的好友,叫马正卿——关于马正卿,我们只能从苏轼留下来的诗文中寻找他的蛛丝马迹,如果不是苏轼,马正卿这个名字基本上不会留到现在。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如果没有马正卿,就没有“苏东坡”这个名字!

马正卿,字梦得,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用苏轼的话说,他是一位穷书生。比如苏轼《东坡八首并序》中就说,故人马正卿是“穷士”,已经“从我二十年”。

苏轼贬到黄州是1080年,倒退20年,是1060年,3年前,苏轼中了进士——苏轼应该是在这个时候结识马正卿的。

苏东坡贬官黄州是在元丰三年(1080),倒退二十年正是嘉祐五年(1060)。

嘉祐五年(1060)二月,苏轼、苏辙兄弟在家乡眉山为母亲程夫人守丧完毕后,随同父亲苏洵再次回到京城开封,他们先在京城西冈租房居住,但由于京师消费高,为了节省开支,一家人又搬迁到京东八十里开外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居住。苏辙在《辛丑除日寄子瞻》一诗中回忆说:“居梁不耐贫,投杞避糠覈”——“梁”指开封,“杞”指杞县,就是描写他们一家人因为生活贫困因而迁到雍丘居住这一情形。

嘉祐五年(1060)八月,苏洵被朝廷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而作《谢赵司谏书》中,则说他“寓居雍丘,无故不至京师”。因而可以推断,苏轼、苏辙就是在居住雍丘期间认识了当地有名的“穷士”马正卿的。

之所以说他是“穷士”,是因为他是一位连给自己的祖父、父亲死后都没钱下葬的人。而且,马正卿的“穷”都让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大惑不解:“问人何罪穷至此?”一个人怎么可能穷到如此难堪的地步?《东坡志林》卷一《命分》有一条云:

马梦得与仆同岁月生,少仆八日。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者。即吾二人而观之,当推梦得为首。

苏轼的意思是说,马梦得和自己同年同月生,只比自己小了8天,而这一年月出生的人,都注定无法成为富贵之人。但是,如果二人比赛一下谁的命更穷的话,苏轼情愿将第一名让给马梦得。

元符三年(1100),苏轼北归时提到,他有一部名为《东坡志林》的著作还没有完成,是他元丰至元符近20年中的杂说史论,马正卿的“穷困”能被苏轼记录在案,可见晚年的苏轼在回忆中对马正卿的关注与思念。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二人同年同月生,而是苏轼认为在冥冥中,注定了他和马正卿的坎坷命运。

《东坡志林》卷五还有一条关于马正卿的记载:

杞人马正卿作太学正,清苦有气节,学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余(少时)偶至其斋中,书杜子美《秋雨叹》一篇壁上,初无意也,而正卿即日辞归,不复出。至今白首穷饿,守节如故。正卿字梦得。(亦见《苏轼文集》,第2296页,“少时”二字,依《文集》补)

马正卿究竟有没有做地“太学正”呢?这里要先说一说“太学”,而说到“太学”,就有必要就宋代的教育制度多说几句。

宋代的太学隶属于国子监。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极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是名符其实的“贵族学校”。仁宗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始于东京开封锡庆院兴办大学,招收内舍生两百人,采用胡瑗的“分斋教学”即“苏湖教学法”制订太学令,经义与实学并重。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内舍生由太学供给饮食。

神宗时,扩建太学,除内舍学外,外舍生亦由太学给食,学生名额达2400人,设80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王安石创立的“三舍法”,即在太学中分置外舍、内舍与上舍,建立了一套品德与学业兼顾、平时考查与升舍考试并重的升舍及诠选制度,以期将国家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统一于学校之中。

太学作为中央官学,也即最高的学府,下设“学录”与“学正”,仁宗时期,是从太学学生里面选举出学生担任“学正”与“学录”,因而所谓太学正,相当于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包括第20日考校学生一次——马正卿就在此担任太学学正。

有研究者说1060年马正卿就是太学正并不合理,理由是马正卿连任官的资格还不具备,哪有可能可能担任太学正呢,哪怕太学正的官职级别再低。而这实际上,这是对宋代的学正这一所谓“官制”的不了解。仁宗时期的学正与学录,是从太学生中产生,至熙宁四年(1071)开始,也仍然是从上舍生中先举产生,每经有学正两人。只是到了熙宁末年,学正才由朝廷命官担任,同时,也用一部分上舍生和内舍生来担任此职。至此,才出现命官学正和职事学正的区别。命官学正三年一任,为正九品。

当弄清了这一史实,我们就可以肯定,马正卿在1060年即担任了太学正并不是没有可能,孔凡礼《苏轼年谱》将苏轼久等马正卿不至就在马氏书房的墙壁上书写杜甫《秋雨叹》诗句事,系于1060年的下半年,无疑是正确的。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引了前面的“东坡云:杞人马正卿作太学正,清苦有气节,学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余偶至其斋中,书杜子美《秋雨叹》一篇壁上,初无意也,而正卿即日辞归,不复出。至今白首穷饿,守节如故。正卿字梦得”之后,推测说:

苕溪渔隐曰:“子美《秋雨叹》有三篇,第一篇尤感慨,必东坡所书者。云:‘雨中百草皆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青泣。’”

苏轼这看似无意间的书写,竟然让马正卿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在太学中,他的角色是一个校方主管与学生都不喜欢的角色,因而早就厌倦了官场哪怕是最高学府中的应酬争斗,当即辞官而去,回到家乡雍丘,固穷守节。

1061年制科考试毕,苏轼被授予大理评事、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签判,朝命即下,苏轼在十一月带着妻子王弗和襁褓中的苏迈,踏上仕途。

跟随苏轼一起到凤翔去上任的,就有刚刚辞掉太学正的马正卿。

马正卿的“穷”,恐怕当时不仅仅苏轼这么认为,他的弟弟苏辙在神宗熙宁六年(1073)至熙宁九年(1076)期间担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在那时,他写有一首《赠马正卿秀才》诗:

男儿生可怜,赤手空腹无一钱。

死丧三世委平地,骨肉不得归黄泉。

徒行乞丐买坟墓,冠帻破败衣履穿。

矫然未肯妄求取,耻以不义藏其先。

辛勤直使行路泣,六亲不信相尤愆。

问人何罪穷至此,人不敢尤其怨天。

孝慈未省鬼神恶,兄弟宁有木石顽。

善人自古有不遇,力行不废良谓贤。

在这首诗中,苏辙对马正卿是既同情又调侃,既可怜又钦佩——他的确没看错,马正卿虽然穷困潦倒,形同乞丐,但他气节凛然,是位不可多得的贤良之士。

元丰二年(1079)七月,正在湖州任上的苏轼以谤讪朝廷的罪名被逮捕,他的政敌,必置之死地而后快。

经过诸多大臣包括王安石、范镇、张方平等人在内的营救,以及皇帝的略示惩戒与有意袒护,苏轼在监狱里蹲了103天后,腊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在除夕前结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县武装部副部长。官不大,“签单权”也被剥夺了。

结案后立刻押解上路,元丰三年(1080)二月初一,他到了黄州。

孤身一人的苏轼暂时借居于定慧寺中。他和僧人一起吃饭,有时候徐太守会以酒席相邀,长江对面的朱太守也会送一些酒食给他,这段日子,因为得到朋友的照顾,他的心情还是不错。以至于后来的朱熹在看到他出狱后写的两首诗时,还认为苏轼竟然没有一点“自新”与“克己”的意思。

苏轼那首著名的《卜算子》“寂寞沙洲冷“,就是在定慧寺里写的。

这是苏轼人生阶段的另一个开始。

这一年,他44岁。

苏轼自己回想这段经历,认为自己就像旋转着的磨盘上的一只蚂蚁,也像风中飞舞着的羽毛,身不由己,不知所止……

从监狱中活着出来,他真正开始思考人生了。

等苏轼的家眷到黄州时,满满一大家子人,他的二儿子苏迨12岁,小儿子苏过10岁,几年后离开黄州时,这两个孩子都可以讲一口的当地话。

由于太守的礼遇,他和家人可以暂时借住在临皋亭——这本来是一座江边的驿亭,过往的官员,可以在此小住,换言之,这是一个官办的简易招待所。

一家老小十几口人的到来增加了苏轼的欢乐,也加重了苏轼的生活负担,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才到黄州不久,苏轼的好友李常就在去安徽的路上特意来这里看他。在写给秦少游的信中,苏轼说:

公择近过此,相聚数日,说太虚不离口……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桔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但纸尽耳。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细读这封信,大致可以想见苏轼的黄州“苦中作乐”之生活。

孔凡礼《苏轼年谱》,把李常来黄州看苏轼这件事,放在元丰三年(1080)的十一月,此时,苏轼已经安顿好了一家人的生活。

从给秦观的信中可以看到,关于每天的开销,苏轼想了一个办法,即每个月只能花掉四千五百钱,先将这四千五百钱分成30个竹筒,每天只允许花一百五十钱,每天早晨用竹竿从房梁上取下这一百五十钱作为一天的费用,如果稍有剩余,就把这些钱放到另外一个大竹筒中,以备招待朋友之用,如果不够,也只能熬过这一天。

方法虽然有效,但对于既失去了俸禄又没有额外收入的苏轼而言,这绝对不是长远之计,家里的两个男孩又一天天长大,苏轼有首诗,诗里说:“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意思是,我本来是靠写文章赚钱的,但现在,文章也不敢写了,怎么办?苏轼的心情与生活状况,可谓糟糕到极点。

临皋亭现状

虽然苏轼的人缘很好,到了黄州仍然得到诸多人的照顾,黄州太守徐君猷对他特别照顾,经常会带着食物和酒来慰问困乏中的苏轼。一个姓潘的酒商也会将上好的酒以极低的价钱卖给他,但最紧迫的关系到一家的生计问题,还是由马正卿帮着解决的。

元丰四年(1081),苏轼将自己希望有一块土地的愿望告诉了马正卿,热情的马正卿想法设法,跑了许多部门,终于为苏轼申请下来城东的一块废弃已久的50亩旧营地——这就是东坡!

苏轼不仅可以在那里开垦和种植,还可以修筑起居室,让他们一家人终于有了安居之地。

有了土地的苏轼,带头手持铁锹、锄头、推起小车等工具,整治这块早已荆棘丛生、贫瘠荒芜的旧营地,这位诗人成了身体力行的拓荒者、耕种者。他修了一个蓄水池以便在雨季将雨水储存起来,在烧荒的时候则发现了一口废弃的水井,种了柳树、桑树,他还挖了一个池塘养鱼,从邻里那里要来各种果树苗以及花草,渐渐地,东坡农场有了模样了,因为这是黄州城东门外的一块山坡地,苏轼就把房子造在山顶上,茅亭下面就是雪堂,雪堂前面有五间房子,这是他到黄州后两年即元丰五年(1082)二月大雪纷飞中竣工的——他为自己的居室取名“雪堂”,并亲自在门楣上书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他有一篇很长的文章,叫《雪堂记》,非常详细地论述了他为什么将这间屋子取名为“雪堂”,以及他对雪堂的形而上意义的理解。

苏轼本人也开始自称“东坡居士”。

“居士”除了指信仰佛教、在家修行的人以外,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也被称为“居士”,唐宋以来,文人雅士多以“居士”自称,以示清高。比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欧阳修自称“六一居士”,以及后来的李清照自称“易安居士”等等。

但苏轼的“东坡居士”,应该是介于信仰与隐居两者之间——他既不是一个狂热的宗教徒,也不是离世高蹈的隐居者,他只是在东坡这里暂居的一个读书人。

而从历史渊源上说,他所说的“东坡”,又是因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忠州(今重庆忠县)东坡垦地种花的旧事——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身为谏官的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但被认为是越职言事,被降职为江州司马,又迁为忠州刺史。忠州城东有一山坡,白居易于公事之余就常到坡上植树种花。以“东坡”为题咏对象,白居易写下了诸如《东坡种花》的“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种树》的“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以及《别东坡花树》的“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足见白居易与“东坡”结缘之深。

苏轼和白居易虽然相距265年,但宦海沉浮,却使得苏轼认为自己和白居易命运相似,因此,偶尔也把白居易作为自己的前身。如在《去杭州》一诗中就说:“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校前贤”——所谓“衰朽”,是苏轼自喻,“前贤”则指白居易。

苏轼此时的境遇和生活,颇类似于当年白居易谪贬忠州时的状态,因此自号“东坡居士”,极为切合。此时,苏轼在46岁。而以“东坡居士”作为自己的别号,后来盖过了他的本名。

苏轼以东坡为题,一口气写了八首组诗。诗前有小序: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余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焉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秔稌,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

家童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自昔有微泉,来从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云,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作之。)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蜀人以细雨为雨毛。稻初生时,农夫相语稻针出矣。)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蜀中稻熟时,蚱蜢群飞田间,如小蝗状,而不害稻。)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

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

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斫。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李公择也。)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

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

家有一亩竹,无时客叩门。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

従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飧。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

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苏轼诗集》,第1079-108页)

《东坡八首》的最后一首,就是苏轼专门写马正卿的:马正卿跟了他20年了,一直希望苏轼能大富大贵,好能从苏轼那里分一些财富,但是不曾想的是,反倒是苏轼拖累了马正卿,让马正卿为自己的生活操心。苏轼打比喻说:马正卿希望跟着他发财,就好比是从乌龟背上刮毛想织成一个大毯子一样!可是,马正卿仍然认为苏轼是一个贤人,哪怕再多的人取笑苏轼,马正卿也不曾改变他对苏轼的看法!而苏轼则真的希望将来能够涌泉相报这份恩情。

苏轼对自己诗中用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一句甚为得意,在写给王巩的信中,他说:“可以发万里一笑也!”

同一年,苏轼在《书孟东野序》中说:“元丰四年(1081)与马梦得饮酒黄州东禅院,醉后颂东野诗云:‘我亦不笑原宪贫’,不觉失笑!东野何缘笑得元宪?遂书以赠梦得,只梦得亦未必笑得东野也。”这里所说的原宪,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但也是贤人中最贫困的一个。《庄子》杂篇《让王》有一段故事: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苏轼所以失笑,是因为孟郊也是穷人,一个穷人笑话另外一个穷人,岂不是笑话?就像苏轼说的,他和马正卿两个人都是“穷士”,谁比谁更穷呢?因而,苏轼奋笔书写孟郊的《伤时》诗赠予马梦得。因为这个时候的苏轼,比谁都更能体会到孟郊在《伤时》诗中感叹的“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苏轼白天就在田里劳作,晚上则饮酒、读书,或者给朋友写信。他在写给李常的信中说:

某见在东坡,作陂种稻,苏苦之中,亦自有乐事。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

这已经不是李常第一次来黄州看他的样子了。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受命移汝州,离开了居住生活了五年的黄州;元祐元年(1086)被招回朝,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登上了政治生活生中的顶峰。

然而,哲宗绍圣元年(1094)四月,59岁的苏轼再遭政治挫折,被朝廷由定州(今河北定州)知州贬官英州(今广东英德)。苏轼路过雍丘,他特意去找正在雍丘做县令的米芾,托他照顾自己的老朋友马正卿。给米芾的信中说:

出城固不烦到,复得一见,幸矣。微疾想不为患,余非面莫究。(《苏轼文集》,第1780页)

苏轼的意思是,你不必出城接送于我,最好是能见上一面,身体有些小问题,不大,因为有些事,只能面说。

我猜,应该是将已经上了年纪的马正卿托付给米芾照顾吧。此前,苏轼已经提到了马正卿:“梦得来谈新政不容口,甚慰所望。”(同上,第1779页)

苏轼路过雍丘时,书赠马正卿一首小诗,题目为《初贬英州过杞赠马梦得》:

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

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20字,蕴含却极其丰富,寄寓了千言万语。

仇池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地区的西和县,四面陡绝,山上可引泉灌田。诗的首句“万古仇池穴”直接引用了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中第十四首中的诗句。杜甫原诗是:“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苏轼《和桃花源》诗前有序云:“他日工部侍郎王钦臣仲至,谓余曰:吾尝奉使过仇池,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苏轼所以如此说,也许是马正卿在雍丘似乎已经觅得一个好地方,归隐田园,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而自己却还在官场奔波,辜负了马正卿当初在黄州帮助自己搭建雪堂时的一片苦心,既是歉疚,也是自责。而如今,黄州的东坡雪堂,也是回不去了。

末句的“山王”,指竹林七贤里的山涛和王戎——“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魏正始年间(240-249),七人常聚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竹林之下,饮酒赋诗,肆意酣畅,竹林七贤最后命运各不相同,嵇康40岁时被司马昭处死,山涛、王戎则投靠了司马家族,后人认为山涛和王戎二人实在有辱“竹林七贤”的清名美誉,颜延之作《五君咏》,虽然是说竹林七贤,但却以山涛、王戎显贵的理由而不予列入。东坡诗中的“数”,指责、数落。

依诗意,前两句叙述马正卿,后两句,则是说自己虽然仍在官场,但绝不会像山涛、王戎那样变节。

这首诗是他在文献中能够找到的最后一次与马正卿的文字记录了——至此时,他与马正卿的友情,持续了34年!

除了马正卿为苏轼要了东坡这块地以外,还有一个人,附带在此一提。

此人为蔡承禧(1035-1084),字景繁,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父蔡元导同登进士,与苏轼兄弟亦为同年。历官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理参军、知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神宗熙宁八年(1075)擢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十年(1077),加集贤院校理、开封府推官、判官,灵州战役前,因反对以太监李宪主兵权,被出为淮南计度转运副使,办公地点在楚州(今江苏淮安)。他以“决事明敏”见称,颇有政声。

“转运使”一职,唐代所置,掌粮食财货的转运,有“都转运使”和“转运使”,职务大体相同;宋朝设“都转运使”和“转运使”,掌经度一路或数路财赋并有督察、刺举地方官吏的权力,后又兼理边防、治安、钱粮,成为州府以上的一级行政长官,因而很有实权。

北宋初置淮南道,以南唐的淮南十四州为主体,领扬、泰、通、楚、滁、和、濠、庐、寿、光、蕲、黄、舒、安十四州,以及汉阳、信阳二军。熙宁五年(1072),分淮南为东西两路,东路仍治扬州,西路治庐州(今安徽合肥市)——黄州,正在蔡承禧的管辖之内。因而,苏轼应该得到他很多的照顾;同时,蔡承禧也会委托别人照顾他这个同年。

《苏轼文集》收了写给蔡承禧的信有14封,都是在黄州时所写。从第三首和第五首来看,蔡承禧曾经来看望过苏轼,第三首说“又者又遂一见,慰幸多矣”;第五首说“某蒙庇如昨,度公能复来,当在明年秋矣”,都可以看出蔡承禧对苏轼的关爱。第八首说的更为明确:“坐废以来,不惟人嫌,私亦自鄙。不谓公顾待如此,当何以为报?冬至后,便杜门谢客,斋居小室,气味深美。坐念公行役之劳,以增永叹。春间行部若果至此,当有少要事面闻。”所谓“行部”,即是巡行所属部域,考察政绩——正像前面已经提到的,黄州当时正在蔡承禧的管辖之内。因而我还有一个猜想,马正卿出面能够替东坡要到一块废弃的旧营地,除了几个当地的官员和苏轼的关系不错,说不定和蔡承禧大有关系,因为苏轼写给蔡的第一封信,就说“自闻车马出使,私幸得托迹部中,欲少布区区,又念以重罪废斥,不敢复自比数于士友间,但愧缩而已”,能够在蔡承禧的管辖之内,苏轼自认为是幸运的。

在元丰六年(1083)五月,苏轼写了《南堂五首》诗、画了一把扇子寄给蔡承禧,在信中,苏轼这样写道:

临皋南畔,竟添却屋三间,极敞便夏,蒙赐不浅。胊山临海石室,信如所论。(《苏轼文集》,第1663页)

向须画扇,比已绝笔。昨日忽饮数酌,醉甚,正如公传舍中见饮时状也。不觉书画十扇皆遍,笔迹粗略,大不佳,真坏却也。适会人便寄去,为一笑耳。(同上,第1664页)

在临皋南畔所添的三间房子,原来是蔡承禧帮着建起来的,苏轼将它命名为“南堂”,并且作了五首一组的七绝:

其一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其二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其三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其四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其五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南堂虽然只是瓦屋三楹,但苏轼将它做了书斋、丹室、客厅和卧房。在新落成的南堂里,苏轼看江上往来的白帆,在那里写字,在那里听雨声,在那里接待客人,在那里睡觉,处处显示出无比的惬意,他将诗和画都寄给了蔡承禧,以示感谢。

而此时的蔡承禧却遭遇不幸,他的女儿不幸得病死了,第二年,他自己也死了。

《苏轼文集》卷六十三,收有苏轼作《祭蔡景繁文》除了夸奖他在愿意配合的成就,特别说:“我迁于黄,众所远摈。惟子之故,不我籍辚。”(第1947页)“籍辚”,本作“辚籍”,辗轧、践踏的意思。苏轼说,当他来黄州的时候,没有人敢靠前,但蔡景繁却没有落井下石,因而无限感念。

随后,苏轼离开黄州。

《舆地纪胜》 卷四十九黄州《东坡》条记:“(元丰)七年移汝州。去黄之日,遂以雪堂付潘大临兄弟居焉。”明确地记载,苏轼离开黄州时,将雪堂托付给潘大临兄弟。然而,“崇宁壬午(1102)党禁既兴,堂遂毁焉。”也就是说,在苏轼去世的一年后,因为党禁的原因,最早的雪堂就被毁掉了。然而,陆游在《入蜀记》中,明明记录他到黄州时曾经看见的雪堂的样子:“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这个雪堂,应该是在解除党禁以后神霄宫道士李斯立重建的吧?

宋代的周紫芝在《太仓稊米集》卷三十五里也提到了后来的雪堂:

苏内相在黄冈,尝从桃花寺僧觅茶栽,移种雪堂下。余始至此,会岁且暮。明年春,得新芽试之,色香味俱绝,不减湖越二品,宜其见赏于此老人也。人言雪堂今已鞠为馆驿,茶盖可知矣。

周紫芝对苏轼的雪堂遗址变为馆驿感到惋惜的同时,也慨叹那棵茶树的命运。

作者:刘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让苏轼变成“苏东坡”的马正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东坡(苏轼)与美食的那些趣事

苏东坡(苏轼)与美食的那些趣事

黄庭坚,苏东坡,苏轼,东坡肉,西湖,三白,红烧肉,王弗,佳士得,地方,家人,民工,猪肉,碗橱,肘子,萝卜,趣事,请帖,长堤,东坡肘子,区的,学书,子瞻,广闻人,曾作诗,水灌田,竹石图,肉切,蔡苏,辛弃疾

2016-06-30

苏轼何时成为了苏东坡?东坡肉和苏东坡又有什么关系?

苏轼何时成为了苏东坡?东坡肉和苏东坡又有什么关系?

苏轼,苏东坡,猪肉,百姓,黄州,道菜,王安石,这句话,东坡肉,时候,眉山,现象,宋神宗,世人,一生,东坡,主张,奏折,御史台,皇帝,词人,西湖,陛下,风俗,东坡居士,人生经历,出生于,司马光,官微,方营

2012-01-20

吃货苏东坡—论苏轼诗词中的那些美食

吃货苏东坡—论苏轼诗词中的那些美食

苏东坡,苏轼,吃货,一生,东坡肉,岭南,河豚,火候,美食家,美食,百姓,荔枝,大文豪,子瞻,宋神宗,苏辙,诗中,三苏,字字,书法家,中都,历史,剧毒,名人,原型,地方,画家,弟弟,文坛,所创

2017-12-27

非遗中国:苏东坡传说苏东坡苏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中国:苏东坡传说苏东坡苏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东坡,常州,黄州,苏东坡传,东坡肉,苏轼,人生,东坡,杭州,猪肉,传说故事,在杭州,人们,传说,百姓,老百姓,西湖,造诣,余秋雨,知州,古城,天下,家人,徐州,文学,编辑,时光,旷达,民间,民工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