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钟南山肯定新冠肺炎人传人!这些院士做的这些事 改变了抗疫进程

时间:2014-10-21

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张伯礼、陈薇、乔杰、仝小林等业内著名院士,以及他们的团队齐聚湖北

提示:本文共有 45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位院士在这场艰巨的战役中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投入武汉疫情防控主战场,与病毒展开赛跑,为科学救治贡献力量。

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张伯礼、陈薇、乔杰、仝小林等业内著名院士,以及他们的团队齐聚湖北。

抗击疫情中,这些院士们发挥了极大作用,让我们一起看看!

1. 钟南山:肯定有人传人

“根据目前的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

1月20日晚上9点30分,央视《新闻1+1》节目连线钟南山,面对白岩松的提问,他做了上述这番回答,依据是“在广东有2个病例,没去过武汉,但家人去了武汉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

斩钉截铁的回答让大家知道疫情的严重性!

除了肯定人传人外,钟南山带来的回答依然耿直:跟SARS有些相似、14名医务人员感染、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有发烧就要警惕……一个个回答让全国人民春节期间走亲串友的计划搁置,进入全民防控的新阶段。

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院士: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令人肃然起敬。

2. 李兰娟:武汉封城刻不容缓

1月18日,李兰娟临危受命,与钟南山等人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前往武汉支援。

作为国家级专家,李兰娟来到一线后,对武汉疫情做出了预判,尤其是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

1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李兰娟和钟南山参加了会议。会上,李兰娟就加强疫情防控与救治等提出具体建议。

1月22日,她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

次日,武汉采取封城。

李兰娟院士接受采访时说,“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

3. 王辰:提出建立“方舱医院”

2月1日,王辰院士随中日医院医疗队赶赴武汉,在实地走访后指出,武汉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病毒的社会传播和扩散问题。迅速地把确诊的轻症病人都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与家庭与社会隔离,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至关重要。

他提出建立“方舱医院”,对患者要应收尽收。

48小时后,首批3座方舱医院开舱!4000多张床位,成为隔离在家、孤立无援的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

随着更多方舱医院加入,武汉定点医院终于不再“一床难求”,甚至还完成了“床等人”的逆袭。

王辰认为,“(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非至善之法,但确是解决收治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

4. 陈薇: 自主研发检测试剂,攻关疫苗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曾说过,“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

从2020年1月30日上午开始,陈薇和她的团队转入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使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

由于药物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国内外同行仍需要时日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陈薇和她的团队做好了“最坏打算”——以最充分方案,做最长期奋战。

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闻令即动、争分夺秒,集中力量展开应急科研攻关,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接受采访时,陈薇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我们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

5. 乔杰:将孕产妇、儿童的治疗经验纳入新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院长乔杰在武汉与团队并肩作战已经43天了。

3月8日,乔杰接受采访时表示,“刚一开始,病房里面50张病床,住着51个病人。现在,病人大部分都已经康复出院了,像今天我们的日报表上就只有19张病床。整体出现了很大的改观,我们觉得确实是应该说胜利不远了。”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又身为妇产科和生殖健康专家,乔杰格外关注武汉孕产妇的安全和防治情况。她及时总结孕产妇、儿童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纳入到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视频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问道:“孕产妇的愈后会是什么样?”

“总体上愈后好,重症的病人少。能不能(在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加一句,孕妇跟同龄的患者接近。”乔杰回答。

6. 张伯礼:轻症、重症分开治疗,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点

面对疫情大面积暴发,大量病例涌来,武汉所有医院被挤爆。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里聚集了几百号病人,看诊排长队、化验人挤人、CT检查人满为患。

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召开的会议上,张伯礼提出,必须马上对病患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将发热的、留观的、密接的、疑似的“四类”人员隔离开来,对确诊患者也要把轻症、重症分开治疗。

张伯礼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

1月28日,首批几千名患者服上了中药;29日,3万人服上了中药。一两天后,一些轻症患者退烧了。

7. 仝小林:提出寒湿疫,指导全国中医治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仝小林一到武汉,就直奔病房、急诊留观、发热门诊看病人。他首先要判断这个新发的病到底是什么病。

武汉给他的第一感觉是又潮湿又阴冷。

他看到的初发病人,舌质淡,舌苔白厚腐腻,困乏无力,发热但热度不高或不发热,咳嗽胸紧,没有食欲,恶心甚或呕吐,腹泻,这是典型的寒湿郁肺和寒湿困脾的表现。

“通过对病人的观察,结合环境因素,我们基本考虑这个病的病名叫寒湿疫”,仝小林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新冠病毒是个嗜寒湿的病毒,在寒湿的环境存活的时间长,在武汉湿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传播。

仝小林迅速定下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则:宣肺化湿。“在后来指导全国的中医治疗方案里都是以这个思想为主线”,仝小林说。

8. 黄璐琦:中西医结合比纯西医明显缩短病程

2月1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24场新闻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

截止14日12点,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负责了42张床位,86例患者,其中重症患者65例,危重患者21例,纯中医治疗8例,出院33人。

以出院病人为例,把纯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与纯西医治疗进行比对,核酸的转移时间显著降低;发热、咳嗽、乏力、咽干、食欲减退、心慌等10个症状比西医组明显改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也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地小于西医组。

黄璐琦同时表示,对早期居家隔离的推荐使用中成药进行早期干预,对集中隔离症状有明显体现的,按照中医诊疗方案的协定方来使用中药,以缩短病程,减少重症的发生率,真正把关口前移。在重症患者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协调作用,这个在金银潭医院的救治工作中已经充分体现。

这场抗“疫”战

离不开他们的逆行!

他们是院士

也是战士!

延伸阅读: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与季节性流感有4大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世卫组织正在加深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并发现它与季节性流感存在4个重要区别。

第一,现有数据显示新冠病毒的传播效率低于季节性流感。谭德塞指出,无症状感染者是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者,而新冠病毒并非如此。“来自中国的证据显示只有约1%的确诊病例没有症状,且这些病例中的大多数会在两天内出现症状。”

第二,与季节性流感相比,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更严重。谭德塞说,目前全球新冠肺炎导致的病亡率约为3.4%,而季节性流感的病亡率通常远低于1%。全球许多人已经具备对季节性流感病毒毒株的免疫力,而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病毒。这意味着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更多,有些人会出现重症。

第三,目前尚无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和专门疗法。谭德塞说,目前有20多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正在研发,一些疗法也在进行临床试验。

第四,流感不可控,但新冠肺炎疫情可以得到控制。谭德塞说:“我们不会针对季节性流感进行接触者追踪,但各国应追踪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这样可以阻止传染并挽救生命。”

谭德塞强调,正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可被控制,世卫组织呼吁各国采取全面的防控措施,特别是那些已建立流感检测和防控体系的国家可对现有体系进行相应调整,无需从零开始。

美欧专家5次视频连线钟南山,外媒争相报道他对全球疫情“新判断”

对于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来说,视频连线、视频会诊或许已是近期常见的工作内容之一。但3月12日的这次连线,仍有些“特殊”……

电子屏幕上,远程视频的对象不是国内某医院的ICU团队,而是数名美国医学界重量级专家。

据“央视新闻”报道,12日晚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和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

与此时中国国内已经度过疫情高峰相比,美国正面临疫情快速蔓延的挑战。

此次视频连线后的第三天、北京时间3月14日凌晨,特朗普总统在白宫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据报道,12日晚的会议中,钟南山与美国专家分享了治疗经验。

钟南山团队着重介绍了新冠病毒感染危重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难点,并讲述了如何快速检测新冠病毒和防控社区聚集性病例。

会后,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美国患者病死率接近3%意味着,还有很多病人没有被发现。

这其实已经是钟南山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第4次视频连线。

而在一周前,钟南山还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进行了视频通话。

3月初的这场通话也是用英语进行的。钟南山向西蒙斯博士详细解释了武汉建立方舱医院的意义,以及采取预防接触和隔离措施的效果。

视频画面显示,西蒙斯博士频频点头,对钟南山介绍的中国防控疫情扩散的做法表示认可。

在外媒看来,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钟南山称得上是中国最知名的流行病学家。

记者注意到,哈佛大学今年2月发出公告,确认与钟南山院士牵头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寻求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更好诊断和治疗方案。

哈佛大学官网当时介绍了钟南山的三个身份:“著名的肺病学家和流行病学家”、“中国新冠肺炎专家工作组负责人”和“中国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事实上,尽管抗击非典已经过去了17年,但时至今日,很多西方媒体介绍钟南山时仍会表示他是“SARS HERO(抗击非典英雄)”。

而这位“SARS HERO”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另一个判断,更吸引外媒关注。

争相报道:钟南山对全球疫情“新判断”

3月12日下午出席广东省疫情防控例行新闻发布会时,钟南山表示,若各个国家能响应世卫组织的呼吁,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在6月结束。

这一判断被外媒争相报道。

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注意到,钟南山发表最新看法之际,中国疫情中心湖北省的新增病例数月来首次下降至个位数。

“我对6月份的估计是基于所有国家都采取积极措施的情况。”报道援引钟南山的话说,“但是,如果一些国家不认真对待传染性和有害性,并进行大力干预,它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在这次发布会上,钟南山同时透露,他现在除了和欧洲学者进行视频连线、跟哈佛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外,还与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召开了视频交流会。

他强调,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很重要,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目前治疗方式的认识,也减少国外走弯路,降低国外病死率。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广州日报 新华网 CCTV4

流程编辑:TF02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钟南山肯定新冠肺炎人传人!这些院士做的这些事 改变了抗疫进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开课了!钟南山院士及团队发布新冠病毒肺炎防控课程 你会学习吗

开课了!钟南山院士及团队发布新冠病毒肺炎防控课程 你会学习吗

疫情,肺炎,钟南山,国家,病毒,中国,意大利,西甲,院士,战斗,丹麦,全国,商店,团队,学会,经验,西班牙,课程,酒吧,防控,全国各地,足协,从武,卫健,安妮塔,日中,西乙,西蒙斯,和西,华盛顿大学

2010-03-17 #短篇故事

外交部邀请钟南山院士与驻华使团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举行线上交流活动

外交部邀请钟南山院士与驻华使团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举行线上交流活动

钟南山,中国,使团,疫情,疫苗,肺炎,经验,院士,驻华,研发,中方,习近平,可及,洪磊,中新社,中国外交部,专家组,专业,北京,代表,主席,人员,作用,做法,全球,司长,数据,措施,情况,开幕式

2008-05-31 #故事会

钟南山院士:大量新冠肺炎临床研究 将中国抗疫经验书写在全球的大地上

钟南山院士:大量新冠肺炎临床研究 将中国抗疫经验书写在全球的大地上

我国,钟南山,肺炎,救治,患者,院士,医师,美国,全球,总书记,患病率,方面,疫情,疫情蔓延,防疫措施,士习,大力推行,暨第十九届,陈惠,黄玲玲,中国医师协会,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世界,分会,主动性,传染源,全程,作用,全国

2016-08-21 #故事阅读

钟南山院士昨日回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热点: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要预防国外疫

钟南山院士昨日回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热点: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要预防国外疫

钟南山,肺炎,疫情,病例,问题,疾控中心,国家,核酸检测,地位,情况,强力,日本,早隔离,流感,有信心,早发现,医护人员,医科大学,中国,发布会,可能性,残余,武汉,权限,经验,病毒感染,病毒,美国,试剂,院士

2013-08-08 #经典故事

潍坊滨海三中“朗读者”“我讲我的战疫英雄故事”开播啦致敬钟南山院士新冠肺炎

潍坊滨海三中“朗读者”“我讲我的战疫英雄故事”开播啦致敬钟南山院士新冠肺炎

孩子们,时候,同学,音频,班级,光前,好的,商客,名家,开场白,往事,文章,精神,过程,默默地,活动,为国家,像他们一样,我现在,有多少人,还不能,超级英雄,刘建永,万芳,刘琳,张玲,子春,大爱,幸龙,钟南山

2011-07-05 #故事大全

四川: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启动了对抗新冠的最新研究

四川: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启动了对抗新冠的最新研究

防控,疫情,新型冠状病毒,成都,钟南山,肺炎,工作站,科技,院士,应急,四川,科技攻关,企业,口罩,公司,研究,人份,任务,项目,生产,科技攻关项目,市科技局,医疗,人才,作用,关键技术,效率,推广应用,机构,方面

2015-03-14 #短篇故事

新冠 萨斯 流感三者谁的传播力更强?钟南山院士给它们判了级别

新冠 萨斯 流感三者谁的传播力更强?钟南山院士给它们判了级别

疫情,传染性,病毒,肺炎,指数,流感,钟南山,非典,中东,全球,综合征,院士,传播,人们,现象,流行性感冒,冠状病毒,力强,力比,年年,比新,远超,不一样,中都,中东地区,人类,机体,力度,参考资料,大部分

2013-08-24 #长篇故事

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疫情高峰或下周出现 但世卫组织称拐点尚难预测

钟南山院士说新冠疫情高峰或下周出现 但世卫组织称拐点尚难预测

疫情,院士,高峰,环球时报,钟南山,肺炎,日文,王辰,白岩松,中央电视台,武汉,时间,病毒,尚不能,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变异,官方,国际,新闻,高峰期,世卫组织,什么时候,结束日期,乔纳森,其根,卫健,周左,和耶鲁,来月

2010-01-2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