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梃击案》司法让位于政治需求 引起的风波直至明朝灭亡

时间:2014-10-26 02:40:41

相关推荐

“五月,己酉酉刻,有不知姓名男子,持枣木梃入慈庆宫门,击伤守门内侍李鉴。至前殿檐下,为内侍韩本用等所执,付东华门守卫指挥使朱雄等收系。”

件事记载于《明通鉴》,说的是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在北京城发生的一件刑事案件 — 有个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李鉴,后被闻讯赶到的太子内侍韩本用逮捕。

这本是一桩很普通的刑事案件,但是因为涉及当朝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事关帝国继承人的安危,那就是惊天大案了。万历皇帝当即命令法司提审问罪,御史刘廷元按律当场审讯,史称“梃击案”。

为什么这样一个未遂案引起这么大的动静,最主要是因为涉及到了“国本之争”。万历帝春风一度,临幸了宫女王氏,没想致这位宫女怀孕,并生出皇长子朱常洛。皇帝的次子早年夭折,几年后和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

万历帝宠爱郑贵妃,爱屋及乌,就想把皇位传给朱常洵,但这样违背了明朝嫡长继承的祖制。群臣当然反对,祖制是文臣们制约皇帝的手段之一。

祖制—明后期文官制约皇帝的法宝

按照明室祖制中“无嫡立长”的原则,朱常洛是最有资格被立为太子的皇长子。然而,郑贵妃时常在万历面前诋毁朱常洛。久而久之,明神宗逐渐有了废嫡立幼的冲动。不过,立太子这件事关系到祖制,群臣们不可能答应,最终万历帝只得按照文武百官的意愿将朱常洛立为太子。

这就是明朝中后期常见的 “国本之争”,文官集团用祖制制约皇帝,皇帝对臣下虽有生杀予夺之权,但文官集团有法律解释权。因此无论在嘉靖朝“大礼议”,还是万历朝“争国本”中,文臣前赴后继,在对礼法的维护上丝毫不让步。

案件逐渐开始明朗

朱常洛虽然被立为太子,但地位不稳。朱常洵同年10月被封为福王后,一直没有离京,双方为了储位明争暗斗。所以一旦朱常洛意外身亡,身为皇三子的朱常洵则可以顺理成章的继位。因此,梃击案发生后,朝廷许多大臣怀疑郑贵妃想要谋害太子,为她的儿子争取太子之位。可刑部初审的结果是:张差患有疯癫病,因为在老家被邻居欺负了,想京城告御状,不知怎么就走到了慈庆宫。

但刑部主事王之寀觉得有蹊跷,皇宫戒备森严,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手持木棍,躲过巡逻侍卫,一直来到慈庆宫呢?于是他决定再次审讯张差,最后张差说出实情:在一个月前,张差在济州遇上一位太监,并随这位太监入京,见到另外一位老太监,并由这两位太监一直供养着。几天前,老太监带他到慈庆宫,让他进宫后见人即打,尤其见到穿黄袍者。这两个太监是庞保和刘成,都是郑贵妃手下的亲信太监。

真相被万历帝强行压下

此时真相开始显露了,张差是受人指使,并由太监领进皇宫,目的就是要杀死太子朱常洛。如果顺藤摸瓜查下去,郑贵妃欲谋害太子就会暴露出来,万历帝再宠爱郑贵妃,恐怕也不好偏袒。

此时,最害怕真相的是皇帝。这个真相一旦大白于天下,案子牵扯到太子、贵妃和皇帝,这将太子和皇帝、贵妃的矛盾摆到天下人面前,这将带来多大的危机!以当时大明文臣党派林立、攻讦为常的习气来看,不知有多少人会利用这个案子兴风作浪,大明朝廷从此永无宁日。

可朝中有大臣坚决要求彻底追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多年不上朝的万历帝也只能亲自出面,召见太子和百官,当面拉着太子的手说:“此儿极孝,我极爱惜他,外庭有许多闲说,尔等谁无父子,乃欲离间我父子耶?” 太子心领神会,马上表态说“这件事只要张差一人承担便可结案。请速令刑部办理,不能再株连其他人。”

当事人都这么说了,这案子就没有追查下去的必要了。皇帝谕示刑部,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以凌迟。庞保和刘成在内廷秘密打死,这桩大案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

真相到底如何?已无从考证,但所引起的风波持续半个世纪

后人重新研究此案时,都认为是郑贵妃主使了此事。但也有人怀疑是太子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自编自演了一出“苦肉计”,因为最后是朱常洛受益:郑贵妃势力大衰,神宗放弃立福王为皇太子想法,朱常洛太子地位也因而稳固。不管怎样,梃击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无人知晓了。梃击案遂成为明朝三大谜案之一。梃击案和万历年间的另一桩疑案“妖书案”一样,真相让位于政治稳定。托克维尔曾说过,美国任何一个政治问题,最后会演变成司法问题。而在明朝的中国,司法问题往往如此演变成政治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遵循的不是司法模式而是政治需要。但这种换来的稳定只能是暂时的,万历帝利用皇权强行平息下来,可在他死后,果然这案子一再被翻出来,引发了长时间的政治斗争。

魏忠贤陷害东林党人士即以此案为张目:“以此来开骨肉之争,诬陷皇祖(万历帝),有负先帝(泰昌帝)”。说东林党利用此案挑拨皇帝父子关系,愧对先帝托孤之恩。崇祯登基,给东林党人士大平反,亦以这个历史问题做切入口;甚至到了南明弘光朝,三大疑案也隐隐有“梃击案”的影子。

到了明朝后期,统治阶层内部产生了互相猜疑的巨大裂痕,君臣之间势若水火,群臣之间也各立门户。“梃击案”及后续的各种疑案也因此而生,其所起风波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明朝覆亡才平息。可见牺牲真相得来的政治稳定,从来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稳定。

资治通鉴全集正版书籍白话文版青少年版 绸面精装全套6册 ¥98淘宝月销956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梃击案》司法让位于政治需求 引起的风波直至明朝灭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梁故事汇》 20130528 明朝四大谜案之梃击案

《老梁故事汇》 20130528 明朝四大谜案之梃击案

梃击案,老梁故事汇,四大,究竟是,太子,节目,圆木,乡野,内容,硬闯,皇宫,小材大用,独门,武器,樵夫,案件,真相,精神,主要内容,受人指使

2020-05-11

《老梁故事汇》 20130528 明朝四大谜案之梃击案

《老梁故事汇》 20130528 明朝四大谜案之梃击案

梃击案,老梁故事汇,四大,究竟是,太子,节目,圆木,乡野,内容,硬闯,皇宫,小材大用,独门,武器,樵夫,案件,真相,精神,主要内容,受人指使

2020-06-19

《老梁故事汇》 20130528 明朝四大谜案之梃击案

《老梁故事汇》 20130528 明朝四大谜案之梃击案

梃击案,老梁故事汇,四大,究竟是,太子,节目,圆木,乡野,内容,硬闯,皇宫,小材大用,独门,武器,樵夫,案件,真相,精神,主要内容,受人指使

2014-06-30

《老梁故事汇》 20130528 明朝四大谜案之梃击案

《老梁故事汇》 20130528 明朝四大谜案之梃击案

梃击案,老梁故事汇,四大,究竟是,太子,节目,圆木,乡野,内容,硬闯,皇宫,小材大用,独门,武器,樵夫,案件,真相,精神,主要内容,受人指使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