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楼兰究竟做过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 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时间:2014-10-27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王昌龄乃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因此他的诗总让人感到一股豪迈之

提示:本文共有 19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乃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因此他的诗总让人感到一股豪迈之情。他于开元十二年(724年)游历于西北边关。

此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华,目之所及心之所向,以笔为刀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句,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楼兰这个地方。

1981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新疆罗布泊发现了距今3800年的楼兰少女古尸。当考古人员揭开少女脸上的朽布,惊奇地发现,这位美丽的姑娘紧闭双目,嘴角微翘,如同睡梦中一般,脸上浮现着甜蜜般的微笑。

诗人席慕蓉曾经写下一首凄婉的《楼兰新娘》

“我的爱人曾含泪,将我埋葬。用珠玉用乳香,将我光滑的身躯包裹,再用颤抖的手, 将鸟羽,插在我如缎的发上......有谁,能把我重新埋葬,还我千年的旧梦,我应仍是, 楼兰的新娘。”

一位女子,一首情诗,终于为大家揭开楼兰古国这个神秘的国度,让沉睡千年的楼兰古国重现视野,让我们又回到那段战乱纷纷的年代……

千百年来无数的诗人拿“楼兰”两个字作诗,做词词,“破楼兰”、“斩楼兰”、“刺楼兰”之类的数不胜数,但是这些诗人要斩要破要刺的真的是《史记》中记载的楼兰吗?

01

古代诗人点草其实并不是楼兰

其实,我们后人了解到层出不穷的诗人点草楼兰,并不是要跟早百年就消失的“楼兰”过不去,而是要跟一个楼兰国王过不去。

诸如“斩楼兰”“刺楼兰”“楼兰首”之类的,共同索引出一个典故,那就是傅介子。他们要写的不是楼兰,而是要写傅介子,这个“楼兰”更多指的是楼兰王。

你在唐诗宋词中看到90%的楼兰,都是在用这个典。

02

傅介子是何人?

傅介子曾经向汉帝请求出使大宛,皇帝让他拿着诏书去谴责楼兰、龟兹二国。

回来以后,他跟掌权的大将军霍光说龟兹、楼兰这些国家反复无常、屡教不改,我观察龟兹的国王防备松懈,我想要去刺杀他,来杀鸡儆猴,威震诸国。

霍光虽然觉得这个想法大胆而又扯淡,但计算了一下几乎没成本,他的小命又不值钱。就跟他说龟兹太远,先拿楼兰试试吧。

就因为霍光这个偶然的想法,楼兰就倒霉的被后世诗人斩了几百年。。。

傅介子以带着金币赏赐诸国的名义去忽悠楼兰,经过欲擒故纵,楼兰国王相信了。傅介子果然拿金币去赏赐那楼兰国王了,大家皆大欢喜,汉胡一家亲,欢快的一起喝酒。

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

就这样,傅介子连谋带勇,用两个随从便斩杀了楼兰国王,他提着国王脑袋说大兵马上就到,楼兰国竟没人敢动,这让他顺利地回到了长安。

傅介子此举威震西域,而一举封侯。

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从。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

03

傅介子的传奇故事成为了后世诗人常用的一个典

博介子做了前所未有之事,斩杀楼兰王,提首挂京师。他的传奇故事成为了后世诗人常用的一个典。

其中最早的应该是南北朝时期薛道衡的一句诗,还是拿傅介子斩楼兰这个事作反例用的。

薛道衡:还嗤傅介子,辛苦斩楼兰。

到了唐代,最出名的就是王昌龄那句“不破楼兰终不还”了,但这句诗并没有明确指向傅介子。而他的另一句名诗“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就指向傅介子这个典了。

另外两个边塞诗人更明确指向傅介子。

唐代高适: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唐代岑参: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还有如这些:

唐代张九龄:自然来月窟,还用刺楼兰。

唐代虞羽客: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

而李白,连用两次“斩楼兰”,从此后世大多都说斩楼兰了。

唐代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代李白: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

斩楼兰的诗作太多了,就不再举例了。总之,后来就引喻失义了,没人再说傅介子了,“斩楼兰”这个短语自身就成了典,被诸多诗人乐此不疲的用。

所以斩楼兰比傅介子出名,更别提主角之一那个楼兰王了。

04

还有一个原因,楼兰名字好听,字面雅而又有语感,很适合入诗

斩楼兰!读起来明显爽快的多,如“龟兹”“匈奴”“月氏”之流的尾韵都是闭口音,不适合慷慨壮志之作。

而“楼兰”两字先闭后开,与“兰”字同韵的字又很多大气凌厉的字眼,方便押韵,很适合那些壮烈壮志的诗作。

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因素。

综上所述,古代文人对于楼兰的“情有独钟”并不是对楼兰古国的痛恨。“不破楼兰终不还”,与其说是中原人有多恨楼兰,不如说是汉民族面对外族入侵,希望投身报国大业的一份壮志情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楼兰究竟做过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 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楼兰古国的国王你到底做了什么 为什么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古国的国王你到底做了什么 为什么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匈奴,楼兰王,使者,楼兰古国,西域,向导,霍光,汉武帝,王子,刘弗陵,王昌龄,老国王,大将军,燕归来,历史,代表,时期,方面,理由,质子,鄯善国,驿馆,不破楼兰终不还,现在看来,来代,在汉,大家好,乖乖的,楼兰古城

2013-10-09 #故事会

一把铁锹引发的地理大发现 由此揭开了楼兰古国的神秘面纱

一把铁锹引发的地理大发现 由此揭开了楼兰古国的神秘面纱

王昌龄,赫定,楼兰,发现了,古国,木雕,楼兰古城,地区,探险队,文物,羊皮,考古学家,铁铲,艾尔迪克,斯文·赫定,荒无人烟,名诗,地方,孔雀河,女尸,时候,年代,枯骨,残片,河水,特征,罗布泊,过程,问题,不破楼兰终不还

2010-06-24 #小故事

50个文化典故 读懂沧桑中华!

50个文化典故 读懂沧桑中华!

楼兰,西域,唐王,唐李,昌龄,楼兰王,国王,介子,从军行,不破楼兰终不还,孤城遥望玉门关,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百战穿金甲

2020-08-22 #故事大全

盛唐诗人与小国三千兵卒的对决:何以为题

盛唐诗人与小国三千兵卒的对决:何以为题

楼兰,小国,楼兰王,匈奴,君主,汉武帝,灵感,唐大,大诗,王昌龄,霍光,诗人们,时期,人们,使团,智慧,皇帝,西域,长安,鄯善,不破楼兰终不还,汉王朝,多大,元凤四年,傅岩叟,兰王,刘弗陵,唐王,武帝,王召

2024-02-05 #综合

读《从军行》作文300字

读《从军行》作文300字

孤城,战士,王昌龄,金甲,古诗,从军行,内心,保卫国家,地域,名句,心生,蕴含着,意思,感觉,玉门关,战事,荒漠,磨破,经历,祖国,誓言,青海湖,雪山,边防军,黄沙,战斗,不破楼兰终不还,不也是,总觉得,孤城遥望玉门关

2015-03-18 #长篇故事

古代霸气励志名言

古代霸气励志名言

...,别愁君,师未捷,成笑傲,景阳,一寸光阴一寸金,临渊,两岸,中原,二人同心,人生自古谁无死,人间,众人,似水流年,其利断金,势利之交,句子,大江,四海

2012-01-06 #长篇故事

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致敬逆行者

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致敬逆行者

战场,钟老,医护人员,听党指挥,真情告白,医院,医疗队,不计报酬,一线,人性,光芒,志愿,战士,物品,武汉,抖颤,榜样,江城,生死,硝烟,真相,科学,英雄主义,逆流而上,飞机,不破楼兰终不还,新型冠状病毒,有一种,民族的脊梁,真正的英雄

2019-07-25 #故事大全

古代励志名言集锦

古代励志名言集锦

君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天行健,一览众山小,不破楼兰终不还,会当凌绝顶,勿以善小而不为,君子以自强不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为瓦全,宁为玉碎,别愁君,任尔,师未捷,成笑傲,景阳,一寸光阴一寸金,人间,两岸,二人同心,人生自古谁无死,...

2015-06-21 #短篇故事